上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上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莫疑衰老多夸語,漬蜜蒸根潤上池。 -- 出自宋·舒岳祥·百合
- 污田稻子輸官糧,高田豆角初上場。 -- 出自宋·舒岳祥·樂神曲
- 不如此樓能著我,磨墨題詩樓上頭。 -- 出自宋·舒岳祥·題余文叔山間四時之樓
- 賓鴻風逆斷來縢,魚腹書沉未上罾。 -- 出自宋·舒岳祥·用韻寄胡元魯因梅所袖達
- 嶧陽渾璞凱風心,此是姚虞膝上琴。 -- 出自宋·舒岳祥·桐
- 人間酒熟花為客,夢覺殘燈月上樓。 -- 出自宋·舒岳祥·一葉
- 繡衣御史當霄立,星次周流到上吧。 -- 出自宋·舒岳祥·謝御史王素竹免里正之役
- 霓旌絳節(jié)仙家樂,金闕銀臺海上山。 -- 出自宋·四錫·乾明節(jié)祝圣壽
- 萬竿玉立春來早,六角池深月上遲。 -- 出自宋·宋伯仁·題智門寺寄住山伊巖玉老
- 田翁爛醉身如舞,兩個兒童策上船。 -- 出自宋·宋伯仁·村田樂
- 高山流水意無窮,三尺云弦膝上桐。 -- 出自宋·宋高宗·題馬遠畫冊五首
- 師心皎皎潭中月,世俗悠悠幾上塵。 -- 出自宋·宋球·拙詩奉贈富樂山海公禪師
- 若非群玉崑西至,即是三峰海上來。 -- 出自宋·宋咸·陽朔山
- 僧依玉鑒光中住,人踏金鰲背上行。 -- 出自宋·蘇紳·金山寺
- 凌晨拜胙歸天闕,杲日煌煌照上枝。 -- 出自宋·蘇頌·次韻王正仲蒲傳正二月十五日奉祠高禖二首
- 近來聞道談機迅,更恐難當彼上人。 -- 出自宋·蘇頌·和王臨謝寄蜀箋雙井茶
- 已知公冶本非罪,免似鄒陽更上書。 -- 出自宋·蘇頌·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
- 奚山繚繞百重深,握節(jié)何妨馬上吟。 -- 出自宋·蘇頌·次行奚山
- 求珠淵泉底,或見取{外廣里上卑下兩蟲}蛤。 -- 出自宋·蘇頌·和丘與權秘校詠寶寄林成之進士
- 寒凝一雨成飛雪,泰長三陽應上坤。 -- 出自宋·蘇頌·次韻禱雪有感
- 自緣齒德高群牧,須在山河最上流。 -- 出自宋·蘇頌·和文太尉第一無雙絕句
- 炎飚不厭塵滿身,冷餅行看冰上齒。 -- 出自宋·蘇籀·次韻大父曬麥
- 急觴高詠鼓英氣,颯然危冠發(fā)上沖。 -- 出自宋·蘇籀·次韻趙德載大監(jiān)餞行之什
- 主張名教殫才智,王霸蟠煎火上膏。 -- 出自宋·蘇籀·勉旃一首
- 未應孤負囊中筆,精爾消磨架上書。 -- 出自宋·蘇籀·僑居
- 先生赤壁舟中賦,老子百花洲上歌。 -- 出自宋·孫介·丁未孟秋夜月明如中秋因思范公守南陽賞月及
- 陪從金馬門中客,和唱銅駝陌上春。 -- 出自宋·孫嵩·哭程晦夫
- 殘梅與客迎新歲,明月隨人作上元。 -- 出自宋·孫嵩·歸途旅思
- 春去空山啼乳鶯,鶯邊老樹{上冖下幕}新青。 -- 出自宋·孫巖·樹陰
- 提封方數(shù)千里兮,運甌吳於掌上。 -- 出自宋·孫因·越問·封疆
- 乾坤納納幾郵亭,一舸飄然水上萍。 -- 出自宋·孫應時·遣興
- 扶藜目送雙旌發(fā),愁絕誰憐澗上居。 -- 出自宋·孫應時·師守之官枉駕過龍鵠省先公墓而去二詩送之
- 使君世族楚彭城,家今會稽之上虞。 -- 出自宋·孫應時·送別宋金州
- 蒼峰十二碧巖隈,豈是飛從海上來? -- 出自宋·孫璋·武平十二峰
- 長裘短褐經行處,惟見龍蛇壁上書。 -- 出自宋·孫子光·榴皮題壁
- 袢襟應念人間世,灌頂何如山上芝。 -- 出自宋·唐士恥·郊進退律賦水鄉(xiāng)三實
- 銀光蕩蕩翻未奇,未奇新弦初上時。 -- 出自宋·唐士恥·代人上謝丞相生朝
- 雕弓不反腰間韔,玉貌空啼馬上裙。 -- 出自明·唐肅·鐵塘書事(此詩為楊完哲而作)
- 關西太尉非華胄,誰撰麒麟石上文。 -- 出自明·唐肅·鐵塘書事(此詩為楊完哲而作)
- 飛閣跨水納佳氣,突兀堂殿居上頭。 -- 出自宋·唐仲友·游蓋竹山
- 詩翁貪看橫斜影,未暝呼童急上燈。 -- 出自宋·陶夢桂·同子興賦雪中折帶冰梅
- 個般也怕難消受,日炷爐薰答上天。 -- 出自宋·陶夢桂·次友人韻
- 無端一事留遺恨,欠覓浣花溪上村。 -- 出自宋·汪炎昶·余于汪推官別墅睹壁間蜀道山水欲賦未能一夕
- 人言絕頂多奇觀,安得閑身宿上方。 -- 出自宋·王伯大·丹青閣
- 暗添雪色眉根白,旋落花光臉上紅。 -- 出自宋·王處厚·游古陌吟
- 分符朝去云中闕,開府現(xiàn)來江上洲。 -- 出自宋·王鞏·蕭相樓
- 定知直道傳千古,杜牧文章在上頭。 -- 出自宋·王鞏·蕭相樓
- 危亭北據(jù)水南流,檻外頻來海上舟。 -- 出自宋·王過·句
- 從來此縣傳佳讖,就筑西湖占上流。 -- 出自宋·王南一·西湖
- 閑云不放行人望,故向東南角上遮。 -- 出自宋·王阮·湖南道中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