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上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慚非后主題箋客,得見臨春閣上花。 -- 出自唐·陳宮妃嬪·與顏濬冥會詩
- 紅閨更有堪愁處,窗上蟲絲幾上塵。 -- 出自唐·金車美人·與謝翱贈答詩
- 有心只戀琵琶坂,無意更登山上山。 -- 出自唐·漳郡守·夢康仙示詩
- 移來孔雀檻邊栽,折向鳳凰釵上戴。 -- 出自唐·庾傳素·木蘭花
- 馬疑金馬門前馬,香認蕓香閣上香。 -- 出自唐·周樸·贈李裕先輩
- 但年年看取,三臺長在,老人頭上。 -- 出自元·李俊明·水龍吟 籌堂壽日
- 但從今管甚,云翻雨覆,暫教心上無事。 -- 出自元·李俊明·瑞鶴仙·綿綿仙種李
- 待一朝隨我,騎鯨去後,共尋天上王母。 -- 出自元·李俊明·瑞鶴仙 細君壽日
- 想塵埃狂走,難逢一笑,扶搖直上,且任孤騫。 -- 出自元·許有壬·沁園春 次張孟功韻
- 從今更益無疆壽,高并南箕更上 -- 出自元·沈禧·鷓鴣天·購得南山萬歲杉
- 向紫霞洞里,鑿開丹室,素華臺上,瞻望飆輪。 -- 出自元·吳景奎·沁園春 贈鄭伯洪 強村叢書用大典藥房樵唱本
- 誰能喚起老龍眠,重寫耳孫湖上宅。 -- 出自元·謝應芳·送李彥明歸高郵
- 星飛白石童敲火,煙出青林鶴上天。 -- 出自元·謝應芳·煮茗軒
- 人生壯游幾許,舊鷗應怪我,沙上盟冷。 -- 出自元·邵亨貞·齊天樂 己卯春,客樓雨中懷小裕故人行樂
- 越數日,幼文持卷來求次韻,席上口占以答海底珊瑚樹。 -- 出自元·邵亨貞·賀新郎 曹園紅梅數種十余樹,云西老人手植
- 閑園不入煙火境,巨浸盡漂桃上梗。 -- 出自元·王逢·寄桃浦諸故知即事(五首)
- 一春樂意朝來好,千里家書席上看。 -- 出自元·王逢·夜宴葉氏莊曉登悠然樓作
- 綠林烽火沉虛璧,蔓草春風轉上臺。 -- 出自元·王逢·送葛玄素住持普福宮
- 四序循環(huán),陰陽調燮,造化功無上,含弘光大,匠成品匯咸暢。 -- 出自元·王吉昌·酹江月
- 靄靄祥光罩體,九龍水浴出,捧上瑤臺。 -- 出自元·王吉昌·神光燦
- 南潯賈客舟中市,西塞人家水上耕。 -- 出自元·韓奕·湖州道中
- 撇*弄腳虛粘地,猛烈回頭合上天。 -- 出自元·王哲·報師恩 俗瑞鷓鴣
- 洞天高臥,自在煉真丹,他年去,上青霄,始現無為異。 -- 出自元·劉處玄·驀山溪·七旬相近
- 異日真功滿,拂袖攜云,逕超無上人天。 -- 出自元·王丹桂·滿路花 贈兩山道友烏林答同監(jiān)等
- 飄零南北如相避,開歲還分隴上 -- 出自元·楊弘道·鷓鴣天 留贈元遺山 附見遺山樂府定風波詞序
- 惜教赤壁磯頭月,吹散春風陌上 -- 出自元·王惲·鷓鴣引
- 倚天望漢臺高,騫騰便到煙霄上。 -- 出自元·王惲·水龍吟 壽陳節(jié)齋
- 想小金山下,笙歌促席,橫江樓上,樂府連篇。 -- 出自元·張之翰·沁園春 用送鶴樂府韻,寄可與亦督和之
- 想羊公石畔,臨風把酒,習家池上,待月憑闌。 -- 出自元·劉敏中·沁園春 次前韻
- 醒時卻校醉時言,笑殺觀魚濠上 -- 出自元·劉敏中·玉樓春 次韻答王太常
- 爰居欲避應何處,猶有飛魚樹上來。 -- 出自明·曹學佺·皖口阻風二首
- 重重澗道入云登,忽接空香最上層。 -- 出自明·曹學佺·清源絕頂
- 烏生兩翼不飛去,只在白門城上啼。 -- 出自明·曹學佺·留別金陵
- 看看寫影春燈底,飛滿歌聲水上臺。 -- 出自近代·陳三立·初堂歌席戲為二絕
- 藏身一影如文豹,霧雨層層海上山。 -- 出自近代·陳三立·題于省吾山居讀書圖
- 坐聞一聲兩聲折,攜燈起看竹上雪。 -- 出自明·張以寧·夜飲醉歸贈王伯純是日王得容程子初同飲
- 仙人昔欲三神游,我居三神海上頭。 -- 出自明·張以寧·長江萬里圖為同年汪華玉賦
- 仙人笑指海水落,相約蓬萊之上宮。 -- 出自明·張以寧·送李叔成游茅山
- 一枝新雨帶啼鳩,喚起春寒枝上頭。 -- 出自明·張以寧·梨花錦鳩
- 衲隨猿掛云生樹,杯趁鷗還月上潮。 -- 出自明·張以寧·送僧游杭
- 挐舟盡入沙灣泊,為避犁頭海上云。 -- 出自明·汪廣洋·嶺南雜錄(十首)
- 蘭溪三日桃花雨,夜半鯉魚來上灘。 -- 出自明·汪廣洋·蘭溪棹歌(三首)
- 六陵草沒迷東西,冬青花落陵上泥。 -- 出自明·貝瓊·穆陵行(并序)
- 貪殘安得市中虎,恩愛由遺屋上烏。 -- 出自宋·趙希逢·和倪尚書生祠
- 馬頭過了又驢頭,何處飛來海上洲。 -- 出自宋·劉鎮(zhèn)·浮膺山
- 傷心戰(zhàn)地風前草,極目飛鴻海上洲。 -- 出自明·沈明臣·宿福山港候發(fā)
- 碧山霜月負吹笙,流水空為石上聲。 -- 出自明·沈明臣·黃山懷仲房
- 青精作飯紫莼羹,飽后微吟水上行。 -- 出自明·沈明臣·武陵莊
- 椒盤剩有家園酒,簫鼓那堪塞上聽。 -- 出自明·孫承宗·春懷六首
- 重重山水舟中見,處處壺漿陌上迎。 -- 出自宋·宋真宗·賜王欽若除太子太保判杭州十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