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上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誰知林外雞三唱,推出紅輪海上峰。 -- 出自宋·史浩·鷓鴣天·畫角梅花曲未終
- 只知筇竹通中國,何似長似種上林。 -- 出自宋·李石·長松奉寄鄭察院
- 針頭可惜丘中麥,堋口來祈應上公。 -- 出自宋·李石·禱雪堋口廟
- 葉邊蟬翳此其地,根底龍蟠合上天。 -- 出自宋·李石·羅真人祠詩二首
- 夜來大渡河邊過,青蓋金羈穩上船。 -- 出自宋·李石·蠻王妻俗呼縣君來黎州錦領烏氈自跨馬而至
- 蘆花岸下蓼灘頭,上得鉤時便上鉤。 -- 出自宋·李石·頌古塔祖勝二首
- 縈藤絡蔓紫翠牽,清河鏈師天上仙。 -- 出自宋·李石·次韻趙彥膚柏梁體送張道錄
- 一船放歸小如葉,滿載豈有海上珠。 -- 出自宋·李石·挽船
- 今年不識農家苦,總把陰晴屬上蒼。 -- 出自宋·曾協·老農十首
- 不如黃發貂蟬底,長占青云最上頭。 -- 出自宋·曾協·上平江徐侍郎十絕句
- 四方謾說多奇士,千騎才教占上頭。 -- 出自宋·曾協·送張忠州使君八兄二首
- 帆風不飽櫓聲遲,正是波平月上時。 -- 出自宋·李流謙·舟中
- 政須急拯溝中瘠,不用多流地上錢。 -- 出自宋·李流謙·費文達除夔漕作此賀之三首
- 追風健筆兼豪氣,期子逢山更上頭。 -- 出自宋·李流謙·別趙惟直
- 遙看北固海門秋,千騎東方占上頭,去國尚多憂國淚,送君那免別君愁。 -- 出自宋·李流謙·送黃仲秉侍郎出守鎮江
- 一朝倦拜青鎖門,分符端欲宣上恩。 -- 出自宋·李流謙·送蘇給事出知太平州
- 我方投犁學為吏,人言未可紙上語。 -- 出自宋·李流謙·石鈞父之官火井乞詩贈行
- 白鶴勝峰記昔游,醉墨淋漓在上頭,君行有暇試尋覓,不知已掃黃泥不。 -- 出自宋·李流謙·送王君弼寺丞出守臨邛
- 夜深泥滑欲歸時,瘦馬遲遲堤上路。 -- 出自宋·李流謙·醉時謠
- 海山秀色藏日色,袞作英豪儀上國。 -- 出自宋·吳儆·贈吳令君
- 森森萬木勢崢嶸,千尺孤標更上征。 -- 出自宋·姜特立·柳
- 臘前雨勢已翻盆,臘后淋淳到上元。 -- 出自宋·姜特立·乙卯元宵多雨
- 向來已悟空乘法,全作西方會上人。 -- 出自宋·姜特立·詩挽樓少陽所生母夫人
- 子因南岳仙人尋,花自蓬萊海上來。 -- 出自宋·姜特立·平原郡王南園詩二十一首·紅香
- 若將出處評高致,更是夔龍以上人。 -- 出自宋·姜特立·兩生
- 我今不愿瀛洲去,愿作香風水上仙。 -- 出自宋·姜特立·香風樓
- 滄波不盡煙中景,清唱忽來江上漁。 -- 出自宋·姜特立·恭和御制玉津園詩
- 云帆夜夜沙頭落,風葉年年城上飛。 -- 出自宋·姜特立·極目亭有懷韓常伯
- 甘心撾鼓投荒裔,敢望傳柑近上京。 -- 出自宋·姜特立·一年佳節惟立春元夕并在一日亦盛事也燈火笙
- 誰知曳履涂中去,端有披蓑江上還。 -- 出自宋·李洪·雪
- 客來相對默無語,親見毗耶彼上人。 -- 出自宋·李洪·坦庵僧名崇彼
- 白頭廬阜閒司馬,杜口毗耶彼上人。 -- 出自宋·李洪·送薦福恩老
- 玉堂伴直如相念,安敢沉酣不上船。 -- 出自宋·李洪·和子都兄修佩魚
- 張儀尚有口中舌,貢禹未彈頭上冠。 -- 出自宋·李洪·移竹詩伯封垂和且聞兄弟皆欲作因用元韻奉寄
- 云深飛瀑自成雨,洞辟雙扉最上頭。 -- 出自宋·李洪·游石門洞
- 咸平處士風流遠,招得梅花枝上魂。 -- 出自宋·徐逸·梅花
- 寧知今日幕南地,不似去年江上寒。 -- 出自宋·樓鑰·即事
- 歲當庚午旦庚寅,最喜明朝遇上辛。 -- 出自宋·樓鑰·元日
- 憑君推我行年看,何日歸耕綿上田。 -- 出自宋·樓鑰·京仲遠尚書為澹然子作二大字
- 往題斯立藍田壁,更訪清真溧上詩。 -- 出自宋·樓鑰·送趙南仲丞溧水
- 三千銀界俱呈色,十二珠簾總上鉤。 -- 出自宋·樓鑰·又次丁端叔韻
- 從今造門不復問主人,醉倒樓上君莫嗔。 -- 出自宋·樓鑰·代仲舅尚書賦江山得助樓
- 胸中武庫深難窺,決策固有堂上奇。 -- 出自宋·樓鑰·送伯舅汪運干
- 老筇扶我轉林丘,直到僧房最上頭。 -- 出自宋·樓鑰·靈峰
- 上游正倚公為重,莫向蓬谿更上灘。 -- 出自宋·樓鑰·劉德修赴遂寧示和篇改除荊南復寄之
- 休論千品洛中譜,驚看百枝天上花。 -- 出自宋·樓鑰·三月七日上賜牡丹并薔薇露勸酒
- 昔名魚在釜中活,今見龍從地上行。 -- 出自宋·樓鑰·喜雨次甄云卿監簿韻
- 母子日夜念鄉國,但欲共耕綿上田。 -- 出自宋·樓鑰·謝葉處士寫照
- 乞言授幾俱休論,且作羲皇以上人。 -- 出自宋·樓鑰·燕居
- 野橋橫著草深外,何處渡頭人上船。 -- 出自宋·樓鑰·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