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上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他時阿奮辭髯簿,來作東風席上珍。 -- 出自宋·陳造·再次羊羔酒韻三首
- 寒梅嫵格妝更新,弱柳瓏璁眉上蹙。 -- 出自宋·陳造·次韻許節推喜雪
- 揮斥肴品進此叟,似去傖荒游上京。 -- 出自宋·陳造·次韻楊宰食蟹
- 政恐血指匠石前,袖手觀傍猶上策。 -- 出自宋·陳造·再次韻謝徐監岳惠和章
- 昔人勝踐此興懷,復見西園游上才。 -- 出自宋·陳造·崔侯燕城西高家亭復次韻
- 我登斯堂唶遲暮,仙翁已躡海上鰲。 -- 出自宋·陳造·題識山堂
- 明朝定可載酒去,攜兒一為湖上游。 -- 出自宋·陳造·再次韻林郎中
- 薪之籬之且蘧篨,笲筥箱篚{上竹下觚}籃笯。 -- 出自宋·陳造·竹米行
- 乏愛不無苧衣贈,取醉何妨{上四下離}倒。 -- 出自宋·陳造·薄薄酒
- 若能會得閒中趣,便是羲皇向上人。 -- 出自宋·吳泳·寄題蔣灣效堯夫體
- 晴云欲向杯中起,春色先從臉上來。 -- 出自宋·趙令畤·思遠人·素玉朝來有好懷
- 仲由行行終身誦,師也堂堂帶上書。 -- 出自宋·陳瓘·了齋自警六首
- 守臣方效獻芹心,直拎移根到上林。 -- 出自宋·邵伯溫·柑園
- 詩翁詩思與春爭,落筆風雷紙上生。 -- 出自宋·李廌·和李端叔大夫從參寥子游許昌西湖十絕
- 盛衰付與枕中夢,福祿猶嗤塞上翁。 -- 出自宋·李廌·呂朝散挽詩二首
- 登臨府仰寰區隘,欲駕風輪更上征。 -- 出自宋·李廌·和人九日詩
- 千巖萬壑久青天,一缽新從淮上旋。 -- 出自宋·鄒浩·參寥示簡元規詩用其韻寄之
- 要知本樂農桑處,請看東郊垅上耕。 -- 出自宋·阮閱·無訟堂
- 仙巾鶴氅與云輕,晚出巖梯最上層。 -- 出自宋·趙企·宿普圓寺二首
- 沉沉水底見青天,畫舸直疑天上去。 -- 出自宋·趙企·秋日泛西湖
- 而今驛使行如織,聽取新來塞上吟。 -- 出自宋·李新·次韻任使君詠梅二首
- 蜀天地暖知無雁,不怕愁聲穩上樓。 -- 出自宋·李新·秋日登樓
- 正須洗出青青目,看取新來塞上翁。 -- 出自宋·李新·神泉道中寄李道明
- 文章已作人間游,功業卻從天上走。 -- 出自宋·李新·某夏夜酣寢飄然身若凌云其覺也作夢游仙以原
- 山僧更勸黃粱飯,真似邯鄲枕上時。 -- 出自宋·李新·過垂云亭
- 莫嫌野客漏機微,要接仁人至上蹊。 -- 出自宋·張繼先·金丹詩四十八首
- 一簾芳草庭前長,千載遺書圯上求。 -- 出自宋·張繼先·和答周提刑
- 饒君先駕云間鶴,雇我還騎海上鯨。 -- 出自宋·張繼先·七言再詠
- 此身倘負漢宮恩,殺盡青青原上草。 -- 出自宋·李祁·昭君出塞圖
- 漢家公主歌黃鵠,猶有琵琶馬上彈。 -- 出自宋·李邴·宮詞四首
- 緩尋翠竹白沙游,更挽藤梢上上頭。 -- 出自宋·韓駒·登赤壁磯
- 危機未履已如此,欲效前賢問上蒼。 -- 出自宋·洪皓·過曹溪
- 乃公功業世無有,劍履應須尊上殿。 -- 出自宋·洪皓·次彥深韻
- 月下對花燈下字,年來漸覺老上關。 -- 出自宋·鄭剛中·眠昏
- 從前知有姜肱被,草怕早春天上寒。 -- 出自宋·鄭剛中·受崧兄弟赴漕懷試作二十八言送之
- 有時雖是風翻屋,賴我元無屋上烏。 -- 出自宋·鄭剛中·秋夜山居
- 遍從江海濯清流,歸老岷岷占上游。 -- 出自宋·王灼·和唐山叟所贈三詩
- 滿城撲面戰黃塵,蠟屐故尋湖上春。 -- 出自宋·王灼·長孺幼安作西湖之游不以告某與元受明日二公
- 安得如云長翮,命駕不須千里,上下逐君游。 -- 出自宋·李彌遜·水調歌頭·不見隱君子
- 風煙漸欲回春眼,不似蔣陵江上看。 -- 出自宋·李彌遜·儀真道中三首
- 天寒翠袖留空谷,歲晚長眉閉上陽。 -- 出自宋·李彌遜·再用粹中韻各賦牡丹梅花二首
- 干戈南北歸無路,付與身隨水上萍。 -- 出自宋·李彌遜·春陽遣興
- 休論二十年前事,目斷長安陌上塵。 -- 出自宋·李彌遜·次韻劉寬夫春日有作
- 陽休示我真消息,更在靈山最上頭。 -- 出自宋·李彌遜·秋日同劉方明游石師巖
- 謾游蹤跡隨方寄,更覺輕於水上萍。 -- 出自宋·李彌遜·晚登昭真亭云霧不見黃山因以述懷
- 我心不轉嗟匪石,方壯兩遭天上斥。 -- 出自宋·鄧肅·別珠公
- 元戎簾幕海濱開,謫仙騎鯨天上來。 -- 出自宋·鄧肅·送李狀元還朝
- 機鋒不契更何圖,便合浮杯出上都。 -- 出自宋·鄧肅·謝見招者
- 冷風吹海煙霧開,繡衣使者天上來。 -- 出自宋·鄧肅·送李丞相四路宣撫
- 明朝飛錫過平津,浩歌歸耕隴上云。 -- 出自宋·鄧肅·送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