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在第12個字的詩句
上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天風吹發冷颼颼,獨向沙邊上釣舟。 -- 出自宋·陸游·溪月
- 兩槳去搖東浦月,一龕回望上方燈。 -- 出自宋·陸游·夏夜泛舟書所見
- 溽暑不堪蝸舍陋,瘦藤扶我上危臺。 -- 出自宋·陸游·登臺遇雨避於山亭晚霽乃歸
- 兩葉愁眉愁不開,獨含惆悵上層臺。 -- 出自唐·杜牧·寄遠
- 唯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 -- 出自唐·杜牧·過勤政樓
- 唯有紫苔偏得意,年年因雨上金鋪。 -- 出自唐·杜牧·過勤政樓
- 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 出自唐·杜牧·新柳
- 清禁漏閑煙樹寂,月輪移在上陽宮。 -- 出自唐·杜牧·洛陽秋夕
- 曉澗青青桂色孤,楚人隨玉上天衢。 -- 出自唐·杜牧·押兵甲發谷口寄諸公
- 好是漁人,披得一蓑歸去,江上晚來堪畫。 -- 出自宋·柳永·望遠行·長空降瑞
- (案此首別誤入陳耆卿《[上竹下員]窗集》卷十) -- 出自宋·柳永·柳初新·東郊向曉星杓亞
- 正恁朝歡暮宴,情未足,早江上兵來。 -- 出自宋·柳永·西施·苧蘿妖艷世難偕
- 回首江鄉,月觀風亭,水邊石上,幸有散發披襟處。 -- 出自宋·柳永·過澗歇近
- 駟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風余上征。 -- 出自先秦·屈原·離騷
- 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 -- 出自先秦·屈原·離騷
- 及余飾之方壯兮,周流觀乎上下。 -- 出自先秦·屈原·離騷
- 質菲薄而無因兮,焉托乘而上浮? -- 出自先秦·屈原·遠游
- 載營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 出自先秦·屈原·遠游
- 曾驚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端。 -- 出自近代·魯迅·辛亥殘秋偶作
- 三尺木皮斷文理,百石強車上河水。 -- 出自唐·李賀·北中寒
- 飛香走紅滿天春,花龍盤盤上紫云。 -- 出自唐·李賀·上云樂
- 斷燼遺香裊翠煙,燭騎啼烏上天去。 -- 出自唐·李賀·沙路曲
- 春營騎將如紅玉,走馬捎鞭上空綠。 -- 出自唐·李賀·貴主征行樂
- 榮觀流傳動草萊,中官賜設上尊開。 -- 出自宋·王安石·張侍郎示東府新居詩因而和酬二首
-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紅影上簾鉤。 -- 出自宋·王安石·午枕
-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干。 -- 出自宋·王安石·夜直
- 還有詩書能慰我,不多霜雪上顛毛。 -- 出自宋·王安石·丙申八月作
- 喚取仙人來住此,莫教辛苦上層城。 -- 出自宋·王安石·泊姚江
- 轉多愁思摧華發,早晚輕舟上秀川。 -- 出自宋·王安石·過山即事
- 青煙散入夜云流,赤焰侵尋上瓦溝。 -- 出自宋·王安石·外廚遺火二首
- 但聞馬嘶覺已遠,欲望應須上前坂。 -- 出自宋·王安石·相送行效張籍
- 紛紛瑞氣隨云漢,漠漠榮光上日旗。 -- 出自宋·王安石·駕自啟圣還內
- 我憶荊溪山最樂,看君摩翮上青云。 -- 出自宋·王安石·送龐簽判
- 白筆豈知權可畏,皁囊還請上親開。 -- 出自宋·王安石·送叔康侍御
- 萬井已安如赤子,一麾今去上青天。 -- 出自宋·王安石·送經臣富順寺丞
- 獨斡斗杓環帝座,親扶日轂上天衢。 -- 出自宋·王安石·忠獻韓公挽辭二首
- 曉馬駸駸路阻修,春風漠漠上衣裘。 -- 出自宋·王安石·將至丹陽寄表民
- 從來貴勢公何慕,自是賢名上所貪。 -- 出自宋·王安石·送江寧彭給事赴闕
- 病起行山山更險,下窮溪谷上通天。 -- 出自宋·王安石·晏望驛釋舟走信州
- 投戈更講諸儒藝,免胄爭趨上將風。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元厚之平戎慶捷
- 平山斷壟回環失,鳴鳥游魚上下隨。 -- 出自宋·王安石·道中寄吉父
- 今茲十月自東歸,羽旆逶迤上翠微。 -- 出自唐·張九齡·奉和圣制溫泉歌
- 天地肅清堪開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 出自唐·劉禹錫·始聞秋風
- 近來豈少征人婦,笑采蘼蕪上北山。 -- 出自唐·劉禹錫·望夫山
- 畫筵曲罷辭歸去,便隨王母上煙霞。 -- 出自唐·劉禹錫·和樂天柘枝
- 幸遇天官舊丞相,知君無翼上空虛。 -- 出自唐·劉禹錫·送前進士蔡京赴學究科
- 名姓也曾鐫石柱,詩篇未得上屏風。 -- 出自唐·劉禹錫·白舍人見酬拙詩,因以寄謝
- 何事夷門請詩送,梁王文字上聲名。 -- 出自唐·劉禹錫·和令狐相公送趙常盈煉師與中貴人同拜岳及天
- 常說摩圍似靈鷲,卻將山屐上丹梯。 -- 出自唐·劉禹錫·送義舟師卻還黔南
- 山木不知官況味,也隨紅日上東郎。 -- 出自宋·歐陽修·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