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在第12個字的詩句
上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天河不洗讀書眼,未可同君上此山。 -- 出自宋·方回·次韻閻學士靖軒贈受益山居二首
- 又驚客枕聽春雨,即合歸舟上浙江。 -- 出自宋·方回·癸巳元日年六十七
- 爾來何止師左次,三十六策上策走。 -- 出自宋·方回·記游自次前韻
- 靜賞奇云臨翠巘,醉吞朗月上銀河。 -- 出自宋·方回·寄題汪君秀山高處
- 水繞芝山過紫陽,倒流不解上南昌。 -- 出自宋·方回·鄱陽湯仲材以其家息庵存齋東澗三大老鄂州黃
- 宿酲夜解催花雨,歸棹春乘上水風。 -- 出自宋·方回·二月十一日曉發龍山風順
- 何處濁醪謀一斗,能來相送上嚴灘。 -- 出自宋·方回·簡趙賓旸
- 中有異人殊未測,倏然輕舉上青冥。 -- 出自宋·方回·全真教隨喜
- 萬山中遇驅骃轡,十載前同上鶴樓。 -- 出自宋·方回·送郭伯川
- 暫為掾史司刀筆,遄許勛名上鼎鐘。 -- 出自宋·方回·送李君佐游浙東
- 霜晴村落全如畫,一見都忘上嶺難。 -- 出自宋·方回·王干三嶺
- 月姊雨師暗商榷,不須妝點上元春。 -- 出自宋·方回·元夕前雨不已二首
- 眼高心遠乾坤窄,樹密泉深上下涼。 -- 出自宋·方回·再簡吳式賢
- 只供寒士飽詩腸,不伴佳人上繡床。 -- 出自宋·方回·青菜花
- 洞冷斂心歸酒地,閣虛攜眼上詩天。 -- 出自宋·方回·三址年重到紫陽觀
- 霜削風朘紜絮輕,忍能吊古上頹城。 -- 出自宋·方回·次韻仇仁近見贈
- 野服幅巾亦堪畫,丹青何必上凌煙。 -- 出自宋·方回·次韻仇仁近用韻見示五首
- 就枕未鼾饑鼠出,掀書舐硯上燈檠。 -- 出自宋·方回·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無十日晴之句去立夏無幾
- 墨題便是慈恩約,只尺聯鑣上廣寒。 -- 出自宋·方萬里·登云巖塔二絕
- 天風萬里擁霓旌,紫鳳青鸞上玉京。 -- 出自宋·傅誠·妙庭觀
- 曾向西風把別杯,知君黃色上眉催。 -- 出自宋·傅夢得·四山任鼓院
- 柳拂祥光看虎榜,杏花春色上云袍。 -- 出自宋·高遁翁·甥舅同登進士亦世之不易得者今幸逢其會因吟
- 西塞煙痕向晚橫,登臨聊復上重城。 -- 出自宋·高善濂·洞庭晚望七首
- 卻愁未稅周原鞅,公山催歸上要津。 -- 出自宋·高斯得·次韻趙庸齋賀除閩漕
- 小隱安能老丹嶠,壯懷猶欲上青天。 -- 出自宋·高斯得·送史深之入蜀
- 七年高臥霅溪濱,閱盡諸公上要津。 -- 出自宋·高斯得·春日偶成
- 偶然一陣狂風急,顛倒隨風上下狂。 -- 出自宋·葛紹體·樹影
- 百年同盡草一丘,誰見乘槎上牛斗。 -- 出自宋·耿镃·用彥平韻賦石外舅短項翁
- 素娥相望如招手,欲駕神車上月宮。 -- 出自宋·郭印·宿古峰驛詩四首
- 安得仙娥一招手,驅鸞駕鶴上瓊樓。 -- 出自宋·郭印·中秋佳月懷杜安行馮當可二首
- 朝廷睿澤浸華夷,良牧承流上所知。 -- 出自宋·郭印·和晁子西鈴屬勸農長篇
- 大旱如焚氣不蘇,云師誰遣上天衢。 -- 出自宋·郭印·感旱二首
- 丁令梅仙梁市客,穿云隨我上虛無。 -- 出自宋·何麒·紹興丁已二月三十日同晏元老馮應禮羅君瑞游
- 好寫仙源槎閣主,便教從此上銀河。 -- 出自宋·何永錫·如歸亭
- 禽了項王知退步,定騎箕尾上天津。 -- 出自宋·胡宏·韓信
- 憶昔父母康健時,清明攜我上丘垅。 -- 出自宋·胡時中·清明行
- 奔走客城因念腳,勾牽時事上眉頭。 -- 出自宋·胡仲參·留別社友
- 君不見漢殿丹青未漫滅,馬上琵琶向誰說。 -- 出自宋·胡仲參·丑婦吟
- 果然當國擅功名,著屐閑來上冶城。 -- 出自·黃度·冶城樓
- 窺洞野猿懸樹立,驚人呦鹿上巖行。 -- 出自宋·黃非熊·玉泉洞
- 穹林杳靄非人世,手接群仙上玉京。 -- 出自宋·黃榦·紹熙庚戍十月偕趙仲宗舜和潘謙之曾魯仲游九
- 燭夜飛觴客在山,同看明月上云端。 -- 出自宋·黃庚·即席和衛山齋韻并呈顧淵白路教
- 萬里無云天宇寬,十分秋色上樓看。 -- 出自宋·黃庚·對月
- 猶記演綸依日月,行看聽履上星辰。 -- 出自宋·黃庚·上李承旨學士
- 廬山屏倚朝昏碧,彭蠡帆分上下風。 -- 出自宋·黃敏求·游落星寺
- 青回沙際草先知,稍傍芳林上故枝。 -- 出自宋·黃彥平·約建德蔡令游梅山晨起微雪
- 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 -- 出自宋·晃沖之·春日二首
- 不等青春行樂了,直持玉檢上宸宵。 -- 出自宋·晃沖之·范元章惠然相過見問奇章公服鐘乳三千兩事因
- 臨日帶饑將出鬭,依然還做上將軍。 -- 出自宋·賈似道·其八鬭敗
- 靈種傳聞出越裳,何人提挈上蠻航。 -- 出自宋·江奎·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