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在第12個字的詩句
上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正榆更新火,觴浮曲水,那堪上巳,又是清明。 -- 出自宋·李曾伯·沁園春·形勝風流
- 有舳艫千里,旌旗百萬,襟喉上國,屏翰中流。 -- 出自宋·李曾伯·沁園春·大江之西
- 快風驅雨洗,江空谷靜,淮淝上、似之否。 -- 出自宋·李曾伯·水龍吟·黃旗吉語飛來
- 簾卷紅樓拍手看,星軺迅步上鵷鸞。 -- 出自宋·李曾伯·甲辰送淮東黎漕趨朝二首
- 要任丘墟百年責,慎毋樽俎上南樓。 -- 出自宋·李曾伯·和吳叔永見寄韻
- 禁柳官梅正春色,好看鳴玉上天閽。 -- 出自宋·李曾伯·壽岳漕
- 落帽尋盟鬢久皤,今朝於此上嵯峨。 -- 出自宋·李曾伯·月峽重九感懷
- 書生愧乏梅花賦,引領東風上北枝。 -- 出自宋·李曾伯·壽蜀帥
- 既付龜符還楚壘,便持犀節上堯天。 -- 出自宋·李曾伯·宴湖南章漕樂語口號
- 得住且住則為佳,敬以此為上人祝。 -- 出自宋·李曾伯·勉時思王和尚留
- 盡道平淮動業盛,總須圖像上云臺。 -- 出自宋·李曾伯·壽城凱還宴將帥樂語口號
- 道人已辦游山屐,福將誰勝上馬杯。 -- 出自宋·李曾伯·贈相士錢嫰溪
- 人間姚魏總輿臺,獨占神仙上品開。 -- 出自宋·趙汝騰·再答
- 水臨軒檻絕纖埃,砌面茸茸上綠苔。 -- 出自宋·趙孟堅·招石希孟朝飯
- 清晨風日辟群陰,一紙三熏上帝臨。 -- 出自宋·李昴英·紀事何林尉韻
- 未到白云先碧霄,瘦藤支我上山腰。 -- 出自宋·李昴英·碧霄
- 障礙洞開來試者,計偕穩送上華京。 -- 出自宋·李昴英·和廣帥宋自牧勸駕韻
- 指斥分明人所忌,去留諄複上能容。 -- 出自宋·李昴英·送高禮部不妄知嚴州
- 舉目送飛鴻,幅巾子老子,樓上正凝寧。 -- 出自宋·翁孟寅·摸魚兒·卷西風
- 不液果如孫楚賦,金柯未數上林奇。 -- 出自宋·潘牥·梨果
- 滿湖飛雪攪長空,急起呼兒上短篷。 -- 出自宋·王諶·嘉熙戊戌季春一日畫溪吟客王子信為亞愚詩禪
- 逗遛余響驚殘夢,催促新寒上裌衣。 -- 出自宋·王諶·秋風
- 相攜各自論年事,幾度春風上鬢蓬。 -- 出自宋·施樞·用雪坡春色韻
- 三十余年勤累行,幾時跨鶴上空歌。 -- 出自宋·施樞·雷崖屋
- 卻因今夜欄干月,引得春風上小樓。 -- 出自宋·施樞·小樓對月
- 桃花落盡春無路,獨許騎鸞上玉京。 -- 出自宋·施樞·題朝陽洞中
- 蕭蕭白發差同色,也欲拈花上鬢邊。 -- 出自宋·衛宗武·又和詠梅
- 鐘送夕陽歸草木,風吹涼月上樓臺。 -- 出自宋·柴望·歸來
- 錢氏古鄉迷鳥道,越王芳草上諸陵。 -- 出自宋·柴望·越山
- 舊巢未著新來燕,任珠簾、不上瓊鉤。 -- 出自宋·張樞·風入松·春寒懶下碧云樓
- 粵從上元甲子到于今,經幾上元此燈炯炯如一日。 -- 出自宋·家鉉翁·辛巳正月十六日張云齋過訪郭舜元高飛卿持草
- 狂隨戲蝶裝羅髻,巧逐纖腰上舞筵。 -- 出自宋·家鉉翁·前歲上元與趙任卿寓臨安追逐甚今年同在建溪
- 裴度淮西功業了,佇乘驲傳上神京。 -- 出自宋·王義山·錢張宣慰三首
- 記得年時試別頭,得君引我上瀛洲。 -- 出自宋·王義山·挽溪園周知郡
- 一夜六丁將帝敕,駕空推起上天天。 -- 出自宋·王義山·月巖
- 吹起炎劉已冷灰,先生功不上云臺。 -- 出自宋·王義山·題嚴子陵釣臺
- 喜得歸來席未安,又攜書劍上江干。 -- 出自宋·張紹文·自淮陽還里中抵舍一夕即為通川之行
- 楊柳和煙翠不分,東風吹雨上離樽。 -- 出自宋·張紹文·春閨怨效唐才調集體
- 山茶謝了梅花落,移得詩情上柳條。 -- 出自宋·張紹文·小院
- 沉水一株煙未斷,半窗寒月上梅花。 -- 出自宋·張紹文·醉鄉
- 曙色溟溟濕緼袍,涌金門下上輕橈。 -- 出自宋·吳大有·晚過西湖
- 公孫曲學聽渠阿,正則寧隨上下波。 -- 出自宋·姚勉·次方峻峰餞行韻并柬蛟峰
- 九萬扶搖風力健,穩吹槎馭上天河。 -- 出自宋·姚勉·和郡侯勸駕韻
- 憶昔兒時衣百花,阿母扶我上戲車。 -- 出自宋·姚勉·夢保母如兒時
- 身近清光瞻帝座,手攜多士上瀛洲。 -- 出自宋·姚勉·送陳新恩赴殿試
- 春秋自有胡氏學,盡束諸家上高閣。 -- 出自宋·姚勉·送胡季弼入太學
- 仙娥已有玄霜約,便好騎鯨上九霄。 -- 出自宋·陳允平·鷓鴣天·誰向瑤臺品鳳簫
- 十二畫欄都倚遍,一雙蝴蝶上花梢。 -- 出自宋·陳允平·春曉
- 若使漢宮知此味,又添飛驛上長安。 -- 出自宋·陳允平·城西楊梅
- 甘同木石拋閑地,恥附松蘿上碧空。 -- 出自宋·陳允平·僧房薜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