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在第12個字的詩句
上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個個菱花不離手,時時站馬上胭脂。 -- 出自明·徐渭·邊詞十三首(并客燕時到馬水口及宣府之作)
- 四更急雨作輕寒,零落余香上苔蘚。 -- 出自明·楊基·春風行
- 不因人遠傷離別,那得春愁上短髯。 -- 出自明·楊基·江村寒食
- 不愁霧暗看花眼,且倩人扶上馬腰。 -- 出自明·楊基·上馬
- 半晌春晴便飄蕩,綴人簾幕上人床。 -- 出自明·楊基·祁陽道中(二首)
- 桃花李花三月天,同君扶杖上漁船。 -- 出自清·吳嘉紀·一錢行贈林茂之
- 愛清閑,愛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 -- 出自近代·弘一·玉連環影 為夏丐尊題小梅花屋圖
- 一夜西風驀地寒,吹將黃葉上欄干。 -- 出自近代·弘一·重游小蘭亭口占
- 臺中鼠子直須諳,信足跳梁上壁龕。 -- 出自唐·崔日用·乞金魚詞
- 欲卷珠簾驚雪滿,自將紅燭上樓看。 -- 出自唐·王涯·宮詞三十首
- 事佛未憐諸弟子,談空爭動上公卿。 -- 出自唐·齊己·荊州新秋寺居寫懷詩五首上南平王
- 何處堪投此蹤跡,水邊晴去上高臺。 -- 出自唐·齊己·靜坐
- 山遍寺樓看仰岫,臺連城閣上宜春。 -- 出自唐·齊己·送李評事往宜春
- 近聞移住鄰衡岳,幾度題詩上石橋。 -- 出自唐·齊己·寄益上人
- 堪想都人齊指點,列仙相次上昆侖。 -- 出自唐·齊己·送韓蛻秀才赴舉
- 江聲里過東西寺,樹影中行上下方。 -- 出自唐·齊己·寄道林寺諸友
- 繁極全分青帝功,開時獨占上春風。 -- 出自唐·齊己·和李書記
- 幸無名利路相迷,雙履尋山上柏梯。 -- 出自唐·齊己·行次宜春寄湘西諸友
- 買藥床頭一破顏,撇然便有上天意。 -- 出自唐·盧仝·贈金鵝山人沈師魯
- 不學汝無端小蟲子,葉葉水上無一事,忽遭風雨水中死。 -- 出自唐·盧仝·蜻蜓歌
- 幾為芳菲眠細草,曾因雨雪上高樓。 -- 出自唐·翁綬·詠酒
- 詩酒近來狂不得,騎龍卻憶上清游。 -- 出自唐·沈彬·憶仙謠(第二舉)
- 第一莫教嬌太過,緣人衣帶上人頭。 -- 出自唐·薛能·嘲趙璘
- 新晴天狀濕融融,徐國灘聲上下洪。 -- 出自唐·薛能·題彭祖樓
- 巴西巫峽指巴東,朝云觸石上朝空。 -- 出自唐·郎大家宋·相和歌辭·朝云引
- 傳聞紈扇恩未歇,預想蛾眉上初月。 -- 出自唐·王諲·后庭怨
- 憶昔吳王爭霸日,歌鐘滿地上高臺。 -- 出自宋·陳羽·姑蘇臺懷古
- 憶昔吳王爭霸日,歌謠滿耳上蘇臺。 -- 出自宋·陳羽·姑蘇臺覽古
- 二十五家齊拔宅,人間已寫上升名。 -- 出自唐·王貞白·御試后進詩
- 雨細若為拋釣艇,月明誰復上歌臺。 -- 出自唐·吳融·離岐下題西湖
- 才非賈傅亦遷官,五月驅羸上七盤。 -- 出自唐·吳融·南遷途中作七首·登七盤嶺二首
- 戍火三籠滯晚程,枯桑系馬上寒城。 -- 出自唐·吳融·蕭縣道中
- 都緣有意重熏裛,更灑江毫上玉堂。 -- 出自唐·吳融·薛舍人見征恩賜香并二十八字同寄
- 紅杏花時辭漢苑,黃梅雨里上淮船。 -- 出自唐·吳融·渡淮作
- 春日暖時拋笠澤,戰塵飛處上琴臺。 -- 出自唐·吳融·靈池縣見早梅(時太尉中書令京兆公奉詔討蜀
- 宮床賜筆宣名早,赭案焚香上策時。 -- 出自宋·王珪·被詔考制科呈胡武平內翰三首
- 漢橐暫持來法從,皋禽還引上仙圖。 -- 出自宋·王珪·又寄公儀四首
- 山川如避中原執,天地應酣上國春。 -- 出自宋·王珪·望京館
- 傳聞詞客新吟苦,玉案纏承上帝恩。 -- 出自宋·王珪·依韻和王宣徽奉安中太乙神像
- 日邊消息長安近,儜聽朝趨上玉墀。 -- 出自宋·王珪·訪別成獻甫經歷時新拜西臺御史之命二首
- 解組歸來歲月侵,應無塵土上華簪。 -- 出自宋·王珪·刑部侍郎仕王熙仲挽詞
- 雨潤紫泥昏詔墨,風吹紅蕊上朝衣。 -- 出自宋·王珪·較藝將畢呈諸公
- 定有魚龍窺供缽,應無塵土上禪衣。 -- 出自宋·王珪·送僧惠思歸錢塘
- 危竿競捧中街日,戲馬爭銜上苑花。 -- 出自唐·韋元旦·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制
- 別有聞簫出紫煙,還如化履上青天。 -- 出自唐·武三思·仙鶴篇
- 三秋月照丹鳳樓,二月花開上林樹。 -- 出自唐·任華·懷素上人草書歌
- 公才屈指登黃閣,匪服胡顏上赤墀。 -- 出自唐·竇叔向·酬李袁州嘉祐
- 不學鑄金思范蠡,乞言猶許上丹墀。 -- 出自唐·竇常·奉賀太保岐公承恩致政
- 杏花榆莢曉風前,云際離離上峽船。 -- 出自唐·竇常·之任武陵,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劉員外禹
- 定知有客嫌陳榻,從此無人上庾樓。 -- 出自唐·竇鞏·登玉鉤亭奉獻淮南李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