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在第11個字的詩句
上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道人吹春哀北征,宮人斜上草青青。 -- 出自元·楊維楨·謝呂敬夫紅牙管歌
- 倪家書生能受學(xué),一篇薦上元非樸。 -- 出自元·楊維楨·題伏生受書圖
- 喬木尚傳錢相宅,蒼苔已上岳公碑。 -- 出自元·楊維楨·四月四日偕蜀郡袁景文大梁程沖霄益都張翔遠
- 麋鹿臺前春似海,鴛鴦湖上水如湯。 -- 出自元·楊維楨·書錢唐七月廿三日事(至正丙申)
- 怕學(xué)瓊花不墜,潛飛去,地上無蹤。 -- 出自元·姚燧·六州歌頭 賦木蓮花 以上牧庵集卷三十六
- 兩岸行人爭抵掌,誰家舟上載籃輿。 -- 出自元·姚燧·浣溪沙 舟中紀(jì)事
- 鵪鶉嗉里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 -- 出自元·元無名氏·醉太平·奪泥燕口
- 安得南華老仙伯,相隨軒上說風(fēng)聲。 -- 出自元·張翥·聽松軒為丹丘杜高士作
- 欲說舊游渾似夢,何時重上剡溪船? -- 出自元·趙孟頫·次韻王時觀
- 鳳簫寒,鶴夢驚,駕天風(fēng)直上蓬瀛。 -- 出自元·鐘嗣成·凌波仙
- 安石孤根托謝庭,合歡枝上日青青。 -- 出自明·呼文如·題亭中安石榴呈生
- 一點愁凝鸚鵡喙,十分春上牡丹芽。 -- 出自明·瞿佑·紅甲
- 亞父冢前秋草合,虞姬墳上暮云愁。 -- 出自明·瞿佑·盼盼
- 出山車馬走相送,落日遂上鄱陽船。 -- 出自明·李夢陽·白鹿洞別諸生
- 兒女床頭伏鼓角,野人屋上看旌旄。 -- 出自明·李夢陽·石將軍戰(zhàn)場歌
- 臥病山中生桂樹,懷人江上落梅花。 -- 出自明·李攀龍·懷子相
- 虎頭巖前柳拖地,龍池溪上花滿灣。 -- 出自明·林鴻·寄王六校文兼似吳二太守
- 楊柳舟中九曲云,筍皮笠上三山雨。 -- 出自明·林鴻·鐔上送僧歸衡山
- 幾處閨中關(guān)繡戶,何人江上倚朱樓。 -- 出自明·林鴻·夕陽
- 隔江人唱《浪淘沙》,月上梧桐影未斜。 -- 出自明·明無名氏·桃源方士詩
- 老龍山下有狂風(fēng),老龍山上月朦朧。 -- 出自明·明無名氏·蠻歌
- 煮雪爐邊夜坐癡,踏青驢上曉行遲。 -- 出自明·王磐·寄陳光哲
- 卻似鑒湖秋月白,紗浣石上見西施。 -- 出自明·王叔承·同謝水部陳山人游虎丘王進士贈華蕩酒與高家
- 檄出漢中鴉作陣,角吹嶺上馬嘶聲。 -- 出自明·謝榛·漢中兵憲王斯進討賊有功寄贈
- 買驢南歸只兩旬,只愁馬上逢黃巾。 -- 出自明·徐渭·沈叔子解番刀為贈二首
- 合向吳儂彤管說,好將書上玉壺冰。 -- 出自明·徐渭·某伯子惠虎丘茗謝之
- 夜半自平淮蔡日,秋深同上華山時。 -- 出自明·徐渭·從少保公視師福建抵嚴(yán)宴眺北高峰同茅大夫沈
- 湖水萬重蘭芷隔,因君還上佩芳身。 -- 出自明·徐渭·寄上海諸友人
- 但得花間風(fēng)月好,打球場上自年年。 -- 出自明·楊基·球場曲
- 何處飛來十二紅,萬年枝上立東風(fēng)。 -- 出自明·楊基·十二紅圖
- 不論雨雪與晴霽,回翔下上飽玩八面青芙蓉。 -- 出自明·楊基·登繩金塔望廬山
- 玉樹風(fēng)前人散后,金波水上月明時。 -- 出自明·楊慎·泛蓮池晚歸
- 魚腹浦邊曬網(wǎng)去,麝香山上打柴回。 -- 出自明·楊慎·竹枝詞(九首)
- 露濕暗香珠翠冷,赤欄橋上待歸鴻。 -- 出自明·張紅橋·紅橋和詩
- 鄉(xiāng)園回憶李家娘,明駝背上淚如雨! -- 出自清·吳嘉紀(jì)·李家娘
- 鼠子膽裂國魂號,斷頭臺上血花紫。 -- 出自近代·弘一·為滬學(xué)會撰文野婚姻新戲冊既竟系之以詩
- 帝子祠前芳草綠,天津橋上杜鵑啼。 -- 出自近代·弘一·醉時
- 楊葉樓中不寄書,蓮花劍上空流血。 -- 出自唐·李昂·從軍行
- 勻妝低水鑑,泣淚滴煙{上雨下斯}。 -- 出自宋·李從善·薔薇詩一首十八韻呈東海侍郎徐鉉
- 輝輝赫赫浮玉云,宣華池上月華新。 -- 出自唐·李衍·宮詞
- 散騎金貂服彩衣,松花水上逐春歸。 -- 出自唐·蘇颋·重送舒公
- 正睹人間朝市樂,忽聞天上管弦聲。 -- 出自唐·蘇颋·廣達樓下夜侍酺宴應(yīng)制
- --裴度得地依東閣,當(dāng)階奉上臺。 -- 出自唐·裴度·薔薇花聯(lián)句
- --白居易久曾聆郢唱,重喜上燕臺。 -- 出自唐·裴度·度自到洛中與樂天為文酒之會時時構(gòu)詠樂不可
- 共怪滿衣珠翠冷,黃花瓦上有新霜。 -- 出自唐·王涯·宮詞三十首
- 為愛九天和露滴,萬年枝上最聲多。 -- 出自唐·王涯·宮詞三十首
- 僧向月中尋岳麓,云從城上去蒼梧。 -- 出自唐·齊己·送李秀才歸湘中
- 珍重兩篇千里達,去年江上雪飛時。 -- 出自唐·齊己·荊門寄沈彬
- 石鏡舊游臨皎潔,岳蓮曾上徹孱顏。 -- 出自唐·齊己·寄居道林寺作
- 一如今日,三臺文昌宮,作上天紀(jì)綱。 -- 出自唐·盧仝·月蝕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