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在第1個字的詩句
上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上玄大帝降坤維,箕尾為臣副圣期。 -- 出自唐·貫休·壽春節進大蜀皇帝五首
- 上唯金膏香,下狀驪龍窟。 -- 出自唐·貫休·古鏡詞
- 上為桃李徑,下作蘭蓀渚。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上賢讀我詩,把著滿面笑。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上人心猛利,一聞便知妙。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上上高節者,鬼神欽道德。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上陽宮女含聲送,不忿先歸舞細腰。 -- 出自唐·韓琮·柳
- 上苑離宮處處迷,相風高與露盤齊。 -- 出自唐·韓偓·苑中
- 上相思懲惡,中人詎省愆。 -- 出自唐·韓偓·感事三十四韻(丁卯己后)
- 上得馬來才欲走,幾回拋鞚抱鞍橋。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 上棚知是官家認,遍遍長贏第一籌。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 上古初聞出堯世,今朝還見在堯時。 -- 出自唐·皎然·奉和顏魯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
- 上有巨蟒吞,下有毒龍護。 -- 出自唐·皎然·贈李中丞洪一首
- 上界雨色干,涼宮日遲遲。 -- 出自唐·皎然·題報恩寺惟照上人房
- 上方精舍遠,共宿白云端。 -- 出自唐·皎然·宿支硎寺上房
- 上天降寒暑,地利乃可生。 -- 出自宋·李華·雜詩六首
- 上國刈翹楚,才微甘陸沉。 -- 出自唐·李群玉·將離澧浦置酒野嶼奉懷沈正字昆弟三人聯登高
- 上岸閑尋細草行,古查飛起黃金鶚。 -- 出自唐·李群玉·落帆后賦得二絕
- 上皇西幸卻歸秦,花木依然滿禁春。 -- 出自唐·羅鄴·駕蜀回
- 上山望胡兵,胡馬馳驟速。 -- 出自唐·戎昱·塞下曲
- 上元年中長安陌,見君朝下欲歸宅。 -- 出自唐·戎昱·贈別張駙馬
- 上馬隨匈奴,數秋黃塵里。 -- 出自唐·戎昱·苦哉行五首(寶應中過滑州洛陽后同王季友作
- 上路抵平津,后堂羅薦陳。 -- 出自唐·上官儀·安德山池宴集
- 上苑通平樂,神池邇建章。 -- 出自唐·上官儀·奉和秋日即目應制
- 上國獻書人不在,凝黛,晚庭又是落紅時。 -- 出自宋·孫光憲·定風波·簾拂疏香斷碧絲
- 上方唯一室,禪定對山容。 -- 出自唐·于鵠·題柏臺山僧
- 上帆南去遠,送雁北看愁。 -- 出自唐·于鵠·送遷客二首
- 上將三略遠,元戎九命尊。 -- 出自唐·虞世南·出塞
- 上國休夸紅杏艷,深溪自照綠苔磯。 -- 出自唐·鄭谷·擢第后入蜀經羅村,路見海棠盛開偶有題詠
- 上將忠勛立,明君法駕還。 -- 出自唐·鄭谷·回鑾
- 上得床來思舊鄉。 -- 出自宋·呂本中·長相思·要相忘
- 上瀨復下瀨,長亭仍短亭。 -- 出自宋·潘閬·自諸暨抵剡
- 上清消息久不聞,紫鸞丹鳳應離群。 -- 出自宋·潘閬·贈馮德之道士
- 上隴首、凝眸天四闊。 -- 出自宋·萬俟詠·憶少年·隴云溶泄
- 上足今去歸,焚修益勤止。 -- 出自宋·楊億·表玄師歸縉云有懷故雄阇黎成轉韻六十四句
- 上馬便西笑,何須訴酒巵。 -- 出自宋·楊億·送溫州聶從事赴闕
- 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 -- 出自宋·張舜民·打麥
- 上供旋搗新禾米,行部時驚舊水痕。 -- 出自宋·張舜民·送比部孫郎中將漕二浙
- 上林開到梨花了,次第牡丹紅欲笑。 -- 出自宋·陳郁·壽黃復庵
- 上古乾坤隨處有,素琴濁酒且關身。 -- 出自宋·葛立方·胡樞橫山堂
- {上艸下左氵右開}虀豆粥得并嘗,尊前何用綠珠娘。 -- 出自宋·葛立方·衛卿叔自青旸寄詩一卷以飲酒果核殽味烹茶齋
- 上天悔禍兮誘天驕,黃腸素紼兮歸路迢迢。 -- 出自宋·葛立方·九效·寧固
- 上苑春光無盡藏,何須羯鼓更催花。 -- 出自宋·洪邁·車駕幸玉津園晚歸進詩
- 上都門外垂楊陌,葉葉經霜不堪折。 -- 出自宋·洪邁·送制置使王剛中帥蜀
- 上有朱幡幢,金表示可省。 -- 出自宋·洪邁·上清宮
- 上林托足雖無地,猶有香名萬里聞。 -- 出自宋·黃公度·洪景盧賦素馨有遐陬不遇賞拔之嘆戲作反之
- 上秦樓游賞,酒殢花迷。 -- 出自宋·康與之·金菊對芙蓉·梧葉飄黃
- 上天一何慘,盛夏忽霜飛。 -- 出自宋·李呂·胡程寺二首
- 上隴計全謀蜀道,長城功半廢少丘。 -- 出自宋·李呂·感興
- 上帝圖書開玉府,從臣冠佩繼麟臺。 -- 出自宋·李呂·天章閣成應制次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