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在第1個字的詩句
上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上將歸公問誰代,當使間作如笙鏞。 -- 出自宋·文同·送知府吳龍圖
- 上幸離宮促薦新,藤籃寶籠貂珰發。 -- 出自宋·文同·朱櫻歌
- 上有寶峰亭,仰見白云內。 -- 出自宋·文同·子駿運使八詠堂·寶峰亭
-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 出自漢·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
- 上堂謝阿母,阿母怒不止。 -- 出自漢·漢無名氏·孔雀東南飛
- 上高堂,行取殿下堂。 -- 出自漢·漢無名氏·孤兒行
- 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 出自漢·漢無名氏·飲馬長城窟行
- 上枝似松柏,下根據銅盤。 -- 出自漢·漢無名氏·四坐且莫喧
- 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今非! -- 出自漢·漢無名氏·東門行
- 上盡諸峰地轉平,天低云近日多陰。 -- 出自宋·周必大·吊大林寺
- 上清別殿舊通明,仙圣飛騰戶不扃。 -- 出自宋·周必大·再登翠微亭和同年湯平甫知縣二首
- 上巳清明共一時,魏花開處亦連枝。 -- 出自宋·周必大·三月三日適值清明會客江樓共觀并蒂魏紫偶成
- 上黃貴紫知無敵,藏白分青合付誰。 -- 出自宋·周必大·多葉白牡丹一干兩花其一重臺其一每葉之上間
- 上元甲子此攻堅,卜筑安居正十年。 -- 出自宋·周必大·某紹興甲子赴試此地卜居今十年三歷秋舉每遇
- 上到瑤臺最上層,共跨青鸞去。 -- 出自宋·洪咨夔·卜算子·簸弄柳梢春
- 上凌層漢直咫尺,下視列岫真兒曹。 -- 出自宋·洪咨夔·壽劉丞
- 上流屠鯨鯢,流血一川雨。 -- 出自宋·洪咨夔·大云寺同王翚父晚歸
- 上采緯書乾鑿度,下搜雜志薛延陀。 -- 出自宋·洪咨夔·再用陀字韻
- 上呼笙簫侶,下瞰錦繡州。 -- 出自宋·洪咨夔·中春望后一日登鈴瓏
- {上竹下彌}百丈幾牽掣斷,鐵三腳已撼搖浮。 -- 出自宋·洪咨夔·包港風濤二首
- 上蔡門,望夷宮。 -- 出自宋·洪咨夔·古樂府用禮禪滅翁韻四·公子游臘
- 上帝福善禍必淫,高目下耳一監歆。 -- 出自宋·洪咨夔·元寂宮生祠行
- {上艸下都}餈麥餅澀難下,藉此咽送如葷臊。 -- 出自宋·洪咨夔·食糟行
- 上有繁葩下落英,紅波動蕩逐風行。 -- 出自宋·蔡襄·桃杏園
- 上賢若游夏,鳥獸于麟鳳。 -- 出自宋·蔡襄·送任山歸河東
- 上元才過去尋春,紅白山花粲粲新。 -- 出自宋·蔡襄·正月十八日甘棠院
- 上窮林端寺,下見海內國。 -- 出自宋·蔡襄·碧峰亭
- 上客風流連宿醉,游人歌調得新聲。 -- 出自宋·蔡襄·庚子上元即事
- 上待公孫禮益厚,當時史官猶刺譏。 -- 出自宋·蔡襄·四賢一不肖詩·右高若訥
- 上隴西去景色澄,青山兩向水一絙。 -- 出自宋·蔡襄·送楊渥赴西安主簿
- 上元天仗款琳房,靈圃遙傳玉殿香。 -- 出自宋·蔡襄·泰靈園書事
- 上心倚若左右手,日備顧問鄰清光。 -- 出自宋·蔡襄·四賢一不肖詩·右歐陽永叔
- 上晝去程初北首,故山歸思滿東流。 -- 出自宋·蔡襄·又寄興化徐虞部
- 上方圖畫無真贗,東壁詩書有古今。 -- 出自宋·高翥·毅齋鄭祠書道山領客
- 上書休討賊,進爵在迎鑾。 -- 出自清·吳偉業·讀史雜感
- 上林飛雁無還表,頭白山僧話子卿。 -- 出自清·吳偉業·下相極東庵讀同年北使時詩卷
- 上兵貴伐謀,此道不能為。 -- 出自唐·儲光羲·同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
- 上枝覆官閣,下枝覆車馬。 -- 出自唐·儲光羲·洛陽道五首獻呂四郎中
- 上在蓬萊宮,莫若居華清。 -- 出自唐·儲光羲·述華清宮五首
- 上出蓬萊時,六龍儼齊首。 -- 出自唐·儲光羲·述華清宮五首
- 上林神君宮,此地即明庭。 -- 出自唐·儲光羲·述華清宮五首
- 上心方向道,時復朝金闕。 -- 出自唐·儲光羲·題應圣觀
- 上由玉華宮,下視首陽岑。 -- 出自唐·儲光羲·升天行貽盧六健
- 上延北原秀,下屬幽人居。 -- 出自唐·儲光羲·仲夏入園中東陂
- 上士既開天,中朝為得賢。 -- 出自唐·儲光羲·貽主客呂郎中(即皇太子贊諭)
- 上人久棄世,中道自忘筌。 -- 出自唐·丁仙芝·和薦福寺英公新構禪堂
- 上國才將五字去,全家便待一枝歸。 -- 出自唐·方干·送吳彥融赴舉
- 上才乘酒到山陰,日日成篇字字金。 -- 出自唐·方干·越中逢孫百篇
- 上德由來合動天,旌旗到日是豐年。 -- 出自唐·方干·德政上睦州胡中丞
- 上有堯禹,下有夔契。 -- 出自唐·貫休·橫吹曲辭·長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