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8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我聞處士方綢繆,三友簡在公寧留。 -- 出自宋·華岳·上趙漕
- 年來太乙犯咸池,三式編年事可疑。 -- 出自宋·華岳·書太乙編年卷尾
- 老松疏竹間梅英,三友如何獨擅名。 -- 出自宋·華岳·三友亭
- 一百五日雨翻浴,三十六宮人斗妝。 -- 出自宋·華岳·題溪莊
- 說與翠微休截截,三緘從此更須工。 -- 出自宋·華岳·有觸述懷
- 相待滄海月,坐到三更時。 -- 出自宋·張埴·八月實四夜池上
- 長孫汲澗水,拾薪三四五。 -- 出自宋·張埴·寄樊上友人
- 夢應(yīng)熊羆,堯蓂翻三葉,羅綺如云,壽杯爭勸,競起歌新闋。 -- 出自宋·霍安人·醉蓬萊·正朱明時侯
- 蟠桃宴,從今曼倩,三騁奇材。 -- 出自宋·去非·滿庭芳·龍角輝春
- 今日相償了,永離三惡途。 -- 出自·***·黑駒別盧傳素詩
- 欲知圣人名,果頭三屈律。 -- 出自·***·皮日休造黃巢讖
- 姜師度,更移向南三五步。 -- 出自·***·衛(wèi)先生墓銘
- 安棲一枝禪,靜寄三徑地。 -- 出自唐·陳翊·借榻竹庵
- 閑庭只是長莓苔,三徑曾無車馬來。 -- 出自唐·朱灣·逼寒節(jié)寄崔七
- 欲盡出尋那可得,三千世界本無窮。 -- 出自唐·武元衡·春題龍門香山寺
- 荊門一柱觀,楚國三休殿。 -- 出自唐·武元衡·獨不見
- 昔年曾逐漢征東,三授兵符百戰(zhàn)中。 -- 出自唐·武元衡·秋日經(jīng)潼關(guān)感寓
- 嘗聞圣主得賢臣,三接能令四海春。 -- 出自唐·武元衡·休暇日,中書相公致齋禁省,因以寄贈
- 春風(fēng)簫管怨津樓,三奏行人醉不留。 -- 出自唐·武元衡·同張惟送霍總
- 游人莫道歸來易,三不曾聞古老言。 -- 出自宋·歐陽詹·出蜀門
- 越歐百煉時,楚卞三泣地。 -- 出自唐·呂溫·古興
- 羸馬孤童鳥道微,三千客散獨南歸。 -- 出自唐·呂溫·道州送戴簡處士往賀州謁楊侍郎
- 文章拋盡愛功名,三十無成白發(fā)生。 -- 出自唐·呂溫·友人邀聽歌有感
- 一壑若為甘小隱,三江何日掛歸篷。 -- 出自宋·王炎·寄德瑩弟二首
- 問之今日是何日,三百六旬當(dāng)歲除。 -- 出自宋·王炎·除日出江上迓趙憲
- 一尊醽醁人將別,三疊陽關(guān)曲易終。 -- 出自宋·王炎·次韻韓毅伯別許宣教
- 一日勝游成樂事,三年俗狀奪詩情。 -- 出自宋·王炎·解官到郡諸丈置酒岳陽樓招炎為客鄧巴陵索詩
- 臨邛有客腰銅章,三年為吏先慈祥。 -- 出自宋·王炎·題清江常宰道院
- 終當(dāng)念墳?zāi)梗贇w三徑蕪。 -- 出自宋·王炎·壬子春羅端長贈別
- 珉玉混一區(qū),語盡三嘆息。 -- 出自宋·王炎·游硯山
- 半林殘葉迎霜落,三徑黃花近節(jié)開。 -- 出自唐·牟融·客中作
- 金盤解下叢鬟碎,三尺巫云綰朝翠。 -- 出自唐·張碧·美人梳頭
- 忽然更向君前言,三十六宮愁幾許。 -- 出自唐·蘇郁·鸚鵡詞
- 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報潮雞。 -- 出自唐·李德裕·謫嶺南道中作
- 飛來碧海畔,遂與三山隔。 -- 出自唐·李德裕·重憶山居六首·羅浮山
- 野竹自成徑,繞溪三里馀。 -- 出自唐·李德裕·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竹徑
- 四弦品柱聲初絕,三尺孤墳草已枯。 -- 出自唐·楊虞卿·過小妓英英墓
- 風(fēng)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 出自唐·周匡物·及第謠
- 還能萬里傳山水,三峽泉聲豈寂寥。 -- 出自唐·陳標(biāo)·焦桐樹
- 六眸龜北涼應(yīng)早,三足烏南日正長。 -- 出自唐·裴夷直·秋日
- 四十年來真久故,三千里外暫相逢。 -- 出自唐·裴夷直·別蘄春王判官
- 風(fēng)散五更雨,鳥啼三月春。 -- 出自唐·劉得仁·答韋先輩春雨后見寄
- 公心獨立副天心,三轄春闈冠古今。 -- 出自唐·丁棱·和主司王起
- 一簣勤勞成太華,三年恩德仰維嵩。 -- 出自唐·劉耕·和主司王起
- 一振聲華入紫薇,三開秦鏡照春闈。 -- 出自唐·蒯希逸·和主司王起
- 二十二年文教主,三千上士滿皇州。 -- 出自唐·黃頗·和主司王起
- 文場三化魯儒生,三十余年振重名。 -- 出自唐·周墀·賀王仆射放榜
- 羅公如意奪顏色,三藏袈裟成散絲。 -- 出自唐·鄭嵎·津陽門詩
- 上皇夜半月中去,三十六宮愁不歸。 -- 出自唐·鄭嵎·津陽門詩
- 萬里王孫應(yīng)有恨,三年賈傅惜無才。 -- 出自唐·崔櫓·山路木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