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6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平生作許奇,三匝繞茅舍。 -- 出自宋·吳則禮·送覺老住鹿門
- 莫問銅錢恰三百,澆腸一斗與君謀。 -- 出自宋·吳則禮·至青陽先寄韓子蒼
- 晚悲薄祿非三釜,賴許清詩見一斑。 -- 出自宋·劉望之·新都驛遠(yuǎn)平軒
- 中外受郊恩,三封綸告。 -- 出自宋·程大昌·感皇恩·中外受郊恩
- 富壽康寧,要三般齊足,方是有福。 -- 出自宋·程大昌·萬年歡
- 九齡幾協(xié)夢,三載忽纏喪。 -- 出自宋·程大昌·高宗皇帝挽詞四首
- 一官走王事,三伏在道途。 -- 出自宋·尤袤·大暑留召伯埭
- 彤光射胸臆,三宴骨自換。 -- 出自宋·尤袤·臺州郡齋雜詠十二首·霞起堂
- 鬢邊消得兩三枝。 -- 出自宋·王質(zhì)·定風(fēng)波·曲曲闌干曲曲池
- 彌旬不見便三秋。 -- 出自宋·張栻·和黃仲秉喜雨
- 眼明見此復(fù)三嘆,京洛名園憶上腴。 -- 出自宋·張栻·廖憲送牡丹用海棠韻復(fù)走筆戲和之
- 此身詎可忘三省,世路何妨閱萬端。 -- 出自宋·張栻·賦周畏知寓齋
- 春前尚余臘,三白或可冀。 -- 出自宋·張栻·登江陵郡城觀雪
- 聽我清廟詩,三嘆有余音。 -- 出自宋·張栻·和吳伯承
- 淡中知味誰三咽,妙處相期豈一樽。 -- 出自宋·張栻·和石通判酌白鶴泉
- 想當(dāng)軒冕外,三嘆有余音。 -- 出自宋·張栻·寄題周功父溪園三詠·溪亭
- 向來幕府游,三秀麗齋房。 -- 出自宋·張栻·張子真楊政光吳德夫追路湘源賦此心別
- 春隨夜雨但三嘆,韻入香醪尚一中。 -- 出自宋·張栻·小園茶醾盛開伯承以詩見督置酒于此為增不敏
- 於焉有深晤,三嘆復(fù)微吟。 -- 出自宋·張栻·游惠山
- 憑欄為子賦三友,便覺冰霜千古心。 -- 出自宋·張栻·三友堂
- 溫文齒胄全三善,暉潤登歌備四重。 -- 出自宋·崔敦禮·東宮壽章
- 頻來湖上寺,三復(fù)柱間題。 -- 出自宋·崔敦禮·過三塔
- 閉目耐昏花,三嘆仍啟齒。 -- 出自宋·陳造·十詩謝寥計使
- 不應(yīng)斗酒錢三百,猶惜春衣耐獨(dú)醒。 -- 出自宋·陳造·閑居十首
- 一官初有祿,三月免無君。 -- 出自宋·陳造·次韻王省干
- 群生欣按堵,三紀(jì)仰垂衣。 -- 出自宋·陳造·高宗皇帝挽章四首
- 百謫孟公達(dá),三絀柳下直。 -- 出自宋·陳造·寄陳用晦四首
- 飛塵懶拂孤三絕,止水初澄悟百非。 -- 出自宋·陳造·病起二首
- 蛾眉自古偕三惑,虎旅何心待九攻。 -- 出自宋·陳造·次韻答高賓王
- 朅來取友得三賢,安石仁風(fēng)樂廣天。 -- 出自宋·陳造·景安和章來再次韻謝設(shè)醴四首
- 為儒僅博肱三折,謀食寧羞手一叉。 -- 出自宋·陳造·次王帥韻后詩呈葉教授
- 醫(yī)師久已肱三圻,賦客枵然屋四隅。 -- 出自宋·陳造·次韻元卿二首
- 桑間曾是僧三宿,海上能忘鶴一歸。 -- 出自宋·陳造·寄陳居仁二首
- 子孫忠孝聯(lián)三綬,說似前人合厚顏。 -- 出自宋·陳造·挽章
- 山翁溪友結(jié)三益,長年直鉤時一持。 -- 出自宋·陳造·次前韻言懷
- 子家老嗣宗,三賦陵相如。 -- 出自宋·陳造·次韻陸子高
- 似聞眕夢成三耳,會見驚人取一鳴。 -- 出自宋·陳造·次韻朱秀才二首
- 鞬櫜文陳甘三舍,百勝將軍正總?cè)帧? -- 出自宋·陳造·次趙趙夷仲
- 鸞鷺同虎拜,三呼并神嵩。 -- 出自宋·陳造·龍灣看初日
- 典衣買酒餉三老,槌鼓鳴鑼人看好。 -- 出自宋·陳造·謝朱宰借船
- 歲功告瑞須三白,客子憑高耐一寒。 -- 出自宋·陳造·次林計議喜雪韻
- 彩衣尚念親三釜,芝檢終當(dāng)歲九遷。 -- 出自宋·陳造·次韻常熟感舊
- 受廛已傍鄉(xiāng)三老,對客還矜我二天。 -- 出自宋·陳造·次韻林子長一首
- 為親儻可屈,三返無宜休。 -- 出自宋·陳造·次韻王解王賃地筑屋
- 千載猶歸鶴,三生省病僧。 -- 出自宋·陳造·次韻楊宰宿田家
- 我窮劣識字,三讀起長吁。 -- 出自宋·陳造·答毛叔子
- 燒香峴好思三峴,八疊山高似萬山。 -- 出自宋·陳造·過八疊山
- 一卮勸臨分,三嘆欲輕舉。 -- 出自宋·陳造·送葉主簿楚州應(yīng)錢帥之招
- 周旋觴詠須三益,斟酌行藏欠一歸。 -- 出自宋·陳造·言懷二首
- 即今又舉二三語,說似當(dāng)年邑大夫。 -- 出自宋·陳造·再次寄肯堂韻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