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6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今我淮上丘,三年不躬掃。 -- 出自宋·張耒·與潘仲達二首
- 我欲歌子詩,三嘆撫無弦。 -- 出自宋·張耒·題陸羽祠堂兼寄李援援有詩殊佳二首
- 羲皇跡已遠,三酌呼可還。 -- 出自宋·張耒·次韻淵明飲酒詩:
- 謀身老逾拙,三聽洛陽砧。 -- 出自宋·張耒·秋懷次韻晁應之三首
- 一酌召和氣,三觴失愁顏。 -- 出自宋·張耒·飲酒擬柳子厚
- 窗南積雪高三尺,二更月出連窗白。 -- 出自宋·張耒·冬懷二首
- 秋野連云靜,三吳稻熟時。 -- 出自宋·張耒·赴宣城守吳興道中
- 一杯未能已,三酌道空罍。 -- 出自宋·張耒·今旦
- 大雨三日泥三尺,駿馬高車行不得。 -- 出自宋·張耒·京師阻雨二首
- 地爐熾新炭,三酌對山妻。 -- 出自宋·張耒·臘月十八日蚤苦寒與家婦飲
- 萬穴列巖壁,三龕獨雄夸。 -- 出自宋·張耒·三龕
- 主翁塵外人,三十辭明光。 -- 出自宋·張耒·文周翰遨至王才元園飲
- 簞瓢幸免遷三徑,谷麥行看糶萬箱。 -- 出自宋·張耒·喜雨贈潘邠老昆仲
- 城頭清角已三奏,樹間眠鳩方一鳴。 -- 出自宋·張耒·曉意
- 青衫校正同三館,白發東南各一城。 -- 出自宋·張耒·效白體贈晁無咎
- 欲飲徑相就,三更叱閽翁。 -- 出自宋·張耒·贈張公賁
- 浮舟大江里三千,歸握先隴清淮壖。 -- 出自宋·張耒·贈張嘉甫
- 積水多疾風,三日阻我舟。 -- 出自宋·張耒·龜陵灣阻風三日遙禱孤山而風止
- 雨三休兮神三燕,游云高兮見極蒲,安我舟楫兮君不怒。 -- 出自宋·張耒·龜山祭淮詞二首·迎神
- 黃州楚國分三戶,葛蔓為城當樓櫓。 -- 出自宋·張耒·齊安行
- 歲晚我何為,三觴醉清曉。 -- 出自宋·張耒·十三夜風雨作暑氣頓盡明日與晁郎小飲
- 山城聽汝已三年,三年白發多于故。 -- 出自宋·張耒·聞蛩有感
- 鶴鳴月高夜三更,報秋不勞桐葉聲。 -- 出自宋·張耒·謝黃師是惠碧瓷枕
- 全身幸免誅三獻,避世何勞賦五噫。 -- 出自宋·張耒·贈別何道士
- 安禪豈問荒三徑,閱古終須飽五車。 -- 出自宋·張耒·晨興自籬西望東園新開花
- 吹紅洗白雨三日,吾園花在已離披。 -- 出自宋·張耒·招潘郎飲
- 銀杯度一合,三釂已徹觥。 -- 出自宋·張耒·白樂天有渭上雨中獨樂十余首仿淵明予寓宛丘
- 灌畦沽酒兩三家,春去芳叢有晚花。 -- 出自宋·張耒·離京后作七首
- 萬象皆歸掌,三光豈遁形。 -- 出自唐·竇庠·酬韓愈侍郎登岳陽樓見贈(時予權知岳州事)
- 八龍乘慶重,三虎遞朝歸。 -- 出自唐·祖詠·贈苗發員外
- 落去他,兩兩三三戴帽子。 -- 出自唐·祖詠·尚書省門吟
- 八駿空往還,三山轉虧蔽。 -- 出自唐·李頎·謁張果先生
- 百谷趨潭底,三光懸鏡中。 -- 出自唐·李頎·與諸公游濟瀆泛舟
- 昨日公車見三事, -- 出自唐·李頎·答高三十五留別便呈于十一
- 昨日公車見三事,明君賜衣遣為吏。 -- 出自唐·李頎·答高三十五留別便呈于十一
- 若能煉魄去三尸,后當見我天皇所。 -- 出自唐·李頎·王母歌
- 爾來屢遷易,三度尉洛陽。 -- 出自唐·李頎·送劉四
- 空山何窈窕,三秀日氛氳。 -- 出自唐·李頎·送暨道士還玉清觀
- 第一百三十三卷 -- 出自唐·李頎·題合歡
- 九嶷日已暮,三湘云復愁。 -- 出自唐·李頎·琴曲歌辭·湘夫人
- 一從登甲科,三拜皆憲司。 -- 出自唐·李頎·送崔侍御赴京
- 此道須天付,三光幸不私。 -- 出自唐·曹松·言懷
- 無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 -- 出自唐·曹松·中秋對月
- 日出應移棹,三湘萬里愁。 -- 出自唐·許渾·宿開元寺樓
- 詩陪亞相逾三紀,石笥煙霞不共攀。 -- 出自唐·楊巨源·酬裴舍人見寄
- 龍韜何必陳三略,虎旅由來肅萬方。 -- 出自唐·楊巨源·送裴中丞出使
- 謫遠自安命,三年已忘歸。 -- 出自唐·綦毋潛·送平判官入秦(一作盧象詩)
- 五城鳴斥堠,三秦新召募。 -- 出自唐·李益·五城道中
- 團團山中月,三五離夕同。 -- 出自唐·李益·溪中月下寄揚子尉封亮
- 視之了不識,三返又三復。 -- 出自唐·李益·入華山訪隱者經仙人石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