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6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當年雄揖第三名,官路迍邅久漂泊。 -- 出自宋·王禹偁·送姚著作之任宣城
- 撰碑書碑即三載,眼看徵詔在丹墀。 -- 出自宋·王禹偁·送姚著作之任宣城
- 何事閿鄉住三日,吟情難拾竹邊池。 -- 出自宋·王禹偁·閿鄉縣留題陶氏林亭
- 未如我四十三紙圣人作,一百二章天子詩。 -- 出自宋·王禹偁·謝宣賜御草書急就章并朱邸舊集歌
- 兩京全咫尺,三入不參差。 -- 出自宋·王禹偁·送仆射相公赴西京
- 吳門吏隱過三年,何事陶潛捧詔還。 -- 出自宋·王禹偁·歲暮偶書寄蘇臺舊僚友
- 五色名難比,三危味莫同。 -- 出自宋·王禹偁·甘露降太一宮詩
- 榮頒紫綬同三品,舊賜朱衣未一年。 -- 出自宋·王禹偁·賀溫正言賜紫
- 板輿為別經三載,壽酒先斟滿十分。 -- 出自宋·王禹偁·送邵察院陪知朗州
- 多從此地升三字,莫血朝端說四推。 -- 出自宋·王禹偁·贈王殿院同年
- 適與天雨會,三日勢蒙蒙。 -- 出自宋·王禹偁·合崖湫
- 六師薄孤壘,三面開生路。 -- 出自宋·王禹偁·五哀詩故尚書兵部侍郎瑯琊王公
- 湯武援干戈,三老誠有譏。 -- 出自宋·邵雍·觀棋大吟
- 一盞兩盞至三盞,五題七題或十題。 -- 出自宋·邵雍·首尾吟
- 清歡少有虛三日,劇飲未嘗過五分。 -- 出自宋·邵雍·閑居述事
- 一雨洗觚稜,三川氣象清。 -- 出自宋·邵雍·和李文思早秋五首
- 行年六十有三歲,二十五年居洛陽。 -- 出自宋·邵雍·老去吟
- 二帝啟禪讓,三王正紀綱。 -- 出自宋·邵雍·書皇極經世后
- 兩漢驤龍鳳,三分走虎狼。 -- 出自宋·邵雍·書皇極經世后
- 五福雖難備,三殤卻不逢。 -- 出自宋·邵雍·白頭吟
- 二室多好峰,三川多好云。 -- 出自宋·邵雍·游山二首
- 二月溪橋畔,三吳野渡頭。 -- 出自宋·邵雍·春水長吟
- 覽君十首詩三遍,勝我再游鄉一回。 -- 出自宋·邵雍·還鞠十二著作見示共城詩卷
- 加以蘇張掉三寸,扼喉其勢不俱生。 -- 出自宋·邵雍·觀七國吟
- 閑而不清是三惑,三者之惑自戕賊。 -- 出自宋·邵雍·三惑
- 前后落人間,三千有余首。 -- 出自宋·邵雍·失詩吟
- 紅顏素月俱三五。 -- 出自隋·江總·雜曲
- 高人心易足,三表乞身閑。 -- 出自唐·朱慶馀·孔尚書致仕因而有寄贈
- 萬壑射窈窕,三壇矗嶙峋。 -- 出自宋·晁補之·謁岱祠即事
- 白圭未可輕三復,小草須防得二名。 -- 出自宋·晁補之·敘舊感懷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 寧知老田里,三徑得還往。 -- 出自宋·晁補之·次韻閻甥伯溫池上八首
- 閑中道義輕三事,醉里文章敵八仙。 -- 出自宋·晁補之·次韻金鄉宰韓宗恕寺丞見贈三首
- 卜鄰只約二三子,看山擬分千百身。 -- 出自宋·晁補之·即事呈閎中順之二年兄二首
- 老夫未嘆嘗三已,吾子何憂取一名。 -- 出自宋·晁補之·次韻袁疇耕道見貽
- 未容小隱通三徑,聊可卑飛共一枝。 -- 出自宋·晁補之·用前韻答李行正教授
- 況我崎嶇二三子,圣恩釋累從甌蠻。 -- 出自宋·晁補之·次韻和趙令僉防御春日感懷
- 別來東海記三淺,歌罷武溪同一深。 -- 出自宋·朱翌·次韻俞路分見寄
- 五門雙闕聳,三島十洲攢。 -- 出自宋·朱翌·元宵懷都城簡胡令俊民時胡連夕在告
- 莫疑檀溪墜三丈,終使青云成一蹴。 -- 出自宋·朱翌·觀諸公打馬詩
- 金剛臺近城三里,玉友醅新盞十分。 -- 出自宋·朱翌·金剛臺
- 百憂不到酒三行,萬事盡休棋一枰。 -- 出自宋·朱翌·立夏前一日登馬氏山亭
- 江山政此成三絕,耳目醒然亦一奇。 -- 出自宋·朱翌·雨后登城上亭
- 背淮轅楚過三吳,鐵軸膏輪每疾驅。 -- 出自宋·朱翌·正月十一四日西湖留別同舍
- 一丈寬鋤地,三重密蓋茅。 -- 出自宋·朱翌·告春亭
- 可以送庾郎,三九代食鮭。 -- 出自宋·朱翌·送山芥與徐稚山
- 陰陽再合生三體,三體重生萬物昌。 -- 出自宋·張伯端·絕句六十四首
- 陰符寶字逾三百,道德靈文止五千。 -- 出自宋·張伯端·絕句六十四首
- 鄰雞接響作三鳴,殘點連聲殺五更。 -- 出自宋·陳師道·早起
- 一代風流盡,三師禮數崇。 -- 出自宋·陳師道·丞相溫公挽詞三首
- 百姓歸周老,三年待魯儒。 -- 出自宋·陳師道·丞相溫公挽詞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