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6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有人參此語,三個一坑埋。 -- 出自宋·范成大·題立雪圖
- 崩濤裂岸四三年,落日寒煙正渺然。 -- 出自宋·范成大·凈行寺傍皆圩田,每為潦漲所決,民歲歲興筑
- 歲月可無紀,三洞俱靡崖。 -- 出自宋·范成大·興安乳洞有上中下三巖,妙絕南州,率同僚餞
- 如何千日病,三見寅杓回。 -- 出自宋·范成大·立春大雪,招親友共春盤,坐上作
- 園翁指似還三笑,曾共翁身見太平。 -- 出自宋·范成大·內丘梨園
- 玉池咽清肥,三彭跡如掃。 -- 出自宋·范成大·石榴
- 漫郎西笑費三年,故業新聞腹果然。 -- 出自宋·范成大·送周畏知司直歸上饒待次
- 人言佛陀入三昧,斷取世界如旋蓬。 -- 出自宋·范成大·歲旱,邑人禱第五羅漢得雨,樂先生有詩,次
- 舊游彷佛記三年,轟飲題詩夜滿山。 -- 出自宋·范成大·天平寺
- 使星回首是三臺。 -- 出自宋·晏幾道·浣溪沙
- 不戀單衾再三起。 -- 出自宋·周邦彥·夜游宮·葉下斜陽照水
- 斷腸歸去月三更,薄酒醒來愁萬緒。 -- 出自宋·周邦彥·木蘭花令
- 念此閱人傳,三年得跧藏。 -- 出自宋·周邦彥·夙興
- 自從出關輔,三十年作客。 -- 出自唐·王建·送韋處士老舅
- 昔聞著征戍,三年一還鄉。 -- 出自唐·王建·聞故人自征戍回
- 從軍秣馬十三年,白發營中聽早蟬。 -- 出自唐·王建·別楊校書
- 上方臺殿第三層,朝壁紅窗日氣凝。 -- 出自唐·王建·早登西禪寺閣
- 最愛臨江兩三樹,水禽棲處解無藤。 -- 出自唐·王建·寄畫松僧
- 精思堂上畫三身,回作仙宮度美人。 -- 出自唐·王建·題應圣觀(觀即李林甫舊宅)
- 宮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導騎丞相來。 -- 出自唐·張籍·沙堤行,呈裴相公
- 文場繼續成三代,家族輝華在一身。 -- 出自唐·張籍·哭胡十八遇
- 火云流素月,三五何明明。 -- 出自唐·孟郊·感懷
- 吾欲進孤舟,三峽水不平。 -- 出自唐·孟郊·感興
- 三峽一線天,三峽萬繩泉。 -- 出自唐·孟郊·峽哀
- 嚼齒三峽泉,三峽聲龂龂。 -- 出自唐·孟郊·峽哀
- 側聞畿甸秀,三振詞策雄。 -- 出自唐·孟郊·春日同韋郎中使君送鄒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陽
- 二傾有馀食,三農行可觀。 -- 出自唐·孟郊·新卜清羅幽居奉獻陸大夫
- 萬物隨指顧,三光為回旋。 -- 出自唐·孟郊·送草書獻上人歸廬山
- 鴉路不可越,三十六渡溪。 -- 出自唐·孟郊·鴉路溪行,呈陸中丞
- 遙青新畫出,三十六扇屏。 -- 出自唐·孟郊·生生亭
- 客路瞻太華,三峰高際天。 -- 出自唐·劉長卿·關門望華山
- 寸心寧有負,三黜竟無端。 -- 出自唐·劉長卿·瓜洲驛奉餞張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卻復憲臺充
- 一為鷗鳥誤,三見露華團。 -- 出自唐·劉長卿·瓜洲驛奉餞張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卻復憲臺充
- 萬里兵鋒接,三時羽檄驚。 -- 出自唐·劉長卿·至德三年春正月,時謬蒙差攝海鹽令,聞王師
- 蒼苔白露生三徑,古木寒蟬滿四鄰。 -- 出自唐·劉長卿·鄖上送韋司士歸上都舊業(司士即鄭公之孫,
- 豈不見古來三人俱弟兄,結茅深山讀仙經。 -- 出自唐·韋應物·學仙二首
- 二十揮篇翰,三十窮典墳。 -- 出自唐·韋應物·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
- 云物不隱象,三山共分明。 -- 出自唐·韋應物·贈盧嵩
- 第一百九十三卷 -- 出自唐·韋應物·題鄭拾遺草堂
- 一朝忝蘭省,三載居遠藩。 -- 出自唐·韋應物·答僴奴、重陽二甥(僴奴趙氏甥伉,重陽崔氏
- 四海靡所騁,三年老于行。 -- 出自宋·文天祥·生日
- 江鄉已無家,三年一羈旅。 -- 出自宋·文天祥·過淮河宿闞石有感
-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 出自宋·文天祥·端午即事
- 六七年華短,三千客路長。 -- 出自宋·文天祥·哭金路分應
- 一言堪救藥,三秩敢貪嗔。 -- 出自宋·文天祥·和故人韻
- 死為殊方鬼,三夜頻夢君。 -- 出自宋·文天祥·劉監簿第一百二十九
- 一命虛空里,三年瞬息間。 -- 出自宋·文天祥·高郵懷舊
- 半夜魚龍沸,三秋河漢明。 --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泛舟觴客
- 磻溪回首今三載,絳縣論心又十年。 -- 出自宋·文天祥·壽朱約山八十三歲
- 五馬賢聲望,三丞舊典刑。 -- 出自宋·文天祥·挽高郵守晏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