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5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幸有兵廚三萬斛,足助賞心歡趣。 -- 出自宋·王之道·念奴嬌·黃花照眼
- 洗出遠山三四重。 -- 出自宋·王之道·長相思·雨濛濛
- 春旱正須三尺雨,江湖寧放老蛟潛。 -- 出自宋·王之道·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
- 瑤林瓊宇三豪客。 -- 出自宋·王之道·歸朝歡·透隙敲窗風摵摵
- 玉露凄涼三逕晚,金英芬馥幾叢香。 -- 出自宋·王之道·菊
- 行色可無三日霽,旅懷慶付萬家春。 -- 出自宋·王之道·和孔純老歸自屬邑三首
- 調和索似三分醬,澒洞看如八斗糟。 -- 出自宋·王之道·田間夜歸有作示王覺民二首
- 旱魃正須三尺雨,飛廉旋布四天云。 -- 出自宋·王之道·追和東坡老昌言喜雨呈同官
- 尺書寄我三長篇,管中窺豹非其全。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韻寄荀晉仲簡陳夫子
- 舊隱已鋤三徑菊,新吟聊想一囊錢。 -- 出自宋·王之道·和曾式古
- 安得尚方三尺劍,掃除驕寇獻俘囚。 -- 出自宋·王之道·秋日書懷
- 僧中獨守三千戒,詩里閒銷七十春。 -- 出自宋·王之道·贈朗上人
- 十分才二三,清餓似饑鵠。 -- 出自宋·王之道·和富公權送行詩韻
- 枯槁又經三月雨,窮愁聊付一篇詩。 -- 出自宋·王之道·和高守無隱官閑即事
- 鵬摶競祝三旌貴,鯨吸相期百榼空。 -- 出自宋·王之道·邊公式周表卿侍郎同年會
- 韋皋況有三年約,陶谷端非一日謀。 -- 出自宋·王之道·春日有感示魏定父
- 官游動是三年別,邂逅應容一笑歡。 -- 出自宋·王之道·次彥時兄苦旱韻
- 披云挽仰三百日,相逢底事常匆匆。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韻孫興宗秋懷
- 滂沱忽澍三尺雨,槁苗厭厭藨綿綿。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韻張文伯喜雨
- 樓前白水三千頃,滉滉鎔銀爛不收。 -- 出自宋·王之道·和劉春卿秋夜對月
- 蒼髯綠發三四椽,茅齋高下輕且軒。 -- 出自宋·王之道·和王覺民民松軒詩
- 枯荷折葦三墩路,明月清風百丈船。 -- 出自宋·王之道·和余元明時元明邀余同李次元夜飲
- 送君胡為三嘆息,文酒從今失三益。 -- 出自宋·王之道·送管養正長歌
- 焦尾冷含三尺水,悲風彈破一庭秋。 -- 出自宋·王之道·夜聽劉昭遠彈琴
- 不妨契闊三年別,卻得留連數日陰。 -- 出自宋·王之道·贈古若之上人
- 十年萍梗三到吳,走俗未暇觀西湖。 -- 出自宋·王之道·春晚書懷
- 卜宅又驚三浹日,御琴空感再周星。 -- 出自宋·王之道·弟子厚自相山徙居湖塘又復一月矣距外除只數
- 干戈叢里三書考,春夏交來幾閉城。 -- 出自宋·王之道·歷陽寄定城尉彥逢弟
- 小試馮川三異,無數成陰桃李,寒谷自春生。 -- 出自宋·袁去華·水調歌頭·筆陣萬人敵
- 家在江南,三徑都荒了。 -- 出自宋·袁去華·點絳唇·樓檻凌風
- 殘燈背壁三更鼓。 -- 出自宋·袁去華·東坡引·隴頭梅半吐
- 平地十州三島,蟠桃已試春紅。 -- 出自宋·曾覿·朝中措·畫堂簾卷獸香濃
- 莫問落梅三弄,喜一枝曾折。 -- 出自宋·曾覿·好事近·霽雪好風光
- 移下十洲三島、在人間。 -- 出自宋·曾覿·南柯子/南歌子
- 秋入青冥三萬頃,蟾影吞盡湖陰。 -- 出自宋·張元干·念奴嬌·吳松初冷
- 紫玉誰人三弄寒,細吹斷、江梅意。 -- 出自宋·張元干·卜算子·涼氣入熏籠
- 百年倦客,三生習氣,今古到頭誰是。 -- 出自宋·張元干·永遇樂·月仄金盆
- 重來吳會三伏,行見五湖秋。 -- 出自宋·張元干·水調歌頭 追和
- 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 -- 出自宋·張元干·賀新郎 寄李伯紀丞相
- 畫檐紅日三竿,慵窺鸞鑒,長是倚、春風無力。 -- 出自宋·張元干·祝英臺近·枕霞紅
- 桃華海上三千歲,鳳歷人間五百年。 -- 出自宋·張元干·葉少蘊生朝三首
- 活國未逢三折臂,憂時空轉九回揚。 -- 出自宋·張元干·次韻送友人過山陰郡時夜別於舟中
- 虛懷寄傲三休外,洗眼旁觀萬態新。 -- 出自宋·張元干·游東山二詠次李丞相韻·榴花谷
- 似聞一舉三千里,更待成功上九天。 -- 出自宋·張元干·高尚居士
- 從灺尊前三四燭。 -- 出自宋·趙彥端·減字木蘭花·綠陰紅雨
- 津鼓冬冬,三老醉、知誰留得。 -- 出自宋·趙彥端·滿江紅·津鼓冬冬
- 追一笑,森三玉。 -- 出自宋·趙彥端·滿江紅·賜被薰爐
- 春到江南三二月。 -- 出自宋·趙彥端·清平樂·桃根桃葉
- 蟻聚蜂屯三十萬,軍面縛,赴行營。 -- 出自宋·趙彥端·江城子·春風旗鼓石頭城
- 長是河橋三月,做一番晴雪,惱亂詩魂。 -- 出自宋·周密·聲聲慢·燕泥沾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