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5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論議凋零三益友,功名分付二難兄。 -- 出自宋·蘇軾·呂與叔學士挽詞
- 南海神龜三千歲,兆協朋從生慶喜。 -- 出自宋·蘇軾·葛延之贈龜冠
- 臘雪未消三務起,壬人不用五兵閑。 -- 出自宋·蘇軾·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臣聞天所眷命
- 驍將新除三十六,精兵共領五千都。 -- 出自宋·蘇軾·贈青濰將謝承制
- 甲子會逢三朔旦,歲星行看兩周天。 -- 出自宋·蘇軾·齋日致語口號旋復陰陽,配五支於六干;誕彌
- 塵埃輦寺三年別,樽俎岐陽一夢新。 -- 出自宋·蘇軾·陸龍圖詵挽詞
- 多情白發三千丈,無用蒼皮四十圍。 -- 出自宋·蘇軾·宿州次韻劉涇
- 桑下豈無三宿戀,樽前聊與一身歸。 -- 出自宋·蘇軾·別黃州
- 試觀煙雨三峰外,都在靈仙一掌間。 -- 出自宋·蘇軾·和人假山
- 人間俯仰三千秋,騎鶴歸來與子游。 -- 出自宋·蘇軾·送蹇道士歸廬山
- (清河西湖三閘,督君成之。 -- 出自宋·蘇軾·次韻趙景貺春思且懷吳越山水
- 璇璣已正三階泰,玉琯初知九奏均。 -- 出自宋·蘇軾·集英殿春宴教坊詞致語口號臣聞人和則氣和,
- 史書元佑三千牘,樂奏坤成第一篇。 -- 出自宋·蘇軾·坤成節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臣聞視履考祥
- 燕子人亡三百秋,卷簾那復似揚州。 -- 出自宋·蘇軾·和趙郎中見戲二首(趙以徐妓不如東武詩中見
- 元豐元年三月,余始識子高,問之信然,乃作此詩。 -- 出自宋·蘇軾·芙蓉城(并敘)
- 従渠一念三千齡,下作人間尹與邢。 -- 出自宋·蘇軾·芙蓉城(并敘)
- 閉門試草三千牘,仄席求人少似今。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送千之侄
- 還君此畫三嘆息,山中故人應有招我歸來篇。 -- 出自宋·蘇軾·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王晉卿畫)
- 此生會見三雍就,無復寥寥嘆未央。 -- 出自宋·蘇軾·景仁和賜酒燭詩復次韻謝之(時公方進新樂。
-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還朝,宿吳淞江,夢長老仲殊挾琴過予,彈之有異聲,就視,琴頗損,而有十三弦。 -- 出自宋·蘇軾·破琴詩(并引)
- 日啖荔支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 出自宋·蘇軾·食荔支二首(并引)
- 皆以紹圣三年六月畢工,作二詩落之。 -- 出自宋·蘇軾·兩橋詩(并引)
- 漢宮自種三生福,楚客還招九死魂。 -- 出自宋·蘇軾·己未十月十五日獄中恭聞太皇太后不豫有赦作
- 先皇御馬三千匹,仗下曾騎玉駱驄。 -- 出自宋·蘇軾·書龍馬圖
-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 -- 出自先秦·詩經·氓
- 綢繆束薪,三星在天。 -- 出自先秦·詩經·綢繆
- 綢繆束芻,三星在隅。 -- 出自先秦·詩經·綢繆
- 綢繆束楚,三星在戶。 -- 出自先秦·詩經·綢繆
-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 -- 出自先秦·詩經·羔裘
- 牂羊墳首,三星在罶。 -- 出自先秦·詩經·苕之華
- 不留不處,三事就緒。 -- 出自先秦·詩經·常武
- 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 出自先秦·詩經·侯人
- 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 出自·毛澤東·念奴嬌·昆侖
- 齊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 -- 出自·毛澤東·七言詩·戲改李白梁父吟
- 琉臺不守,三韓為墟;遼海燕冀,漢奸何多。 -- 出自·毛澤東·四言詩·祭黃帝陵
- 恨偏所在,三綱之末。 -- 出自·毛澤東·四言詩·祭母文
-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 出自宋·李清照·添字采桑子·窗前誰種芭蕉樹
-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 出自宋·李清照·題八詠樓
- 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查。 -- 出自唐·杜甫·秋興八首
- 西山白雪三奇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 出自唐·杜甫·野望
- 將軍得名三十載,人間又見真乘黃。 -- 出自唐·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 騰驤磊落三萬匹,皆與此圖筋骨同。 -- 出自唐·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 白帝高為三峽鎮,夔州險過百牢關。 -- 出自唐·杜甫·夔州歌十絕句
- 苑中騋牝三千匹,豐草青青寒不死。 -- 出自唐·杜甫·沙苑行
- 二月已破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 -- 出自唐·杜甫·漫興九首
- 豈無蜀兵三千人,部領辛苦江山長。 -- 出自唐·杜甫·大麥行
- 白羽曾肉三狻猊,敢決豈不與之齊。 -- 出自唐·杜甫·王兵馬使二角鷹
-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馀。 -- 出自唐·杜甫·柏學士茅屋
- 飽聞榿木三年大,與致溪邊十畝陰。 -- 出自唐·杜甫·憑何十一少府邕覓榿木栽
- 不見旻公三十年,封書寄與淚潺湲。 -- 出自唐·杜甫·因許八奉寄江寧旻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