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4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商陽殺三人,每輒不忍視。 -- 出自宋·王安石·雜詠三首
- (左月右三個田)(左月右鬼)常柱頤,伶仃安及脛。 -- 出自宋·王安石·汝癭和王仲儀
- 行逢二三月,好與雁同來。 -- 出自宋·王安石·送劉貢甫謫官衡陽
- 嘉我二三子,為回東城鑣。 -- 出自宋·王安石·招同官游東園
- 聞予再三嘆,往往心不厭。 -- 出自宋·王安石·再用前韻寄蔡天啟
-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唐公三首其三——旅思
- 畚筑今三歲,康莊始一修。 -- 出自宋·王安石·慎縣修路者
- 藏室亡三篋,得之公最多。 -- 出自宋·王安石·崇禧給事同年馬兄挽辭二首
- 故今二三公,戮尹思矯揉。 -- 出自宋·王安石·酬王檐叔奉使江南訪茶法利害見寄
- 水閱公三世,云浮我一身。 -- 出自宋·王安石·送鄧監簿南歸
- 倦鵲猶三尤,寒雞未一鳴。 -- 出自宋·王安石·遲明
- 日夕望三山,云濤空浩浩。 -- 出自唐·孟浩然·宿天臺桐柏觀①
- 荊云蔽三巴,夕望不見家。 -- 出自唐·孟浩然·湖中旅泊寄閻九司戶防
- 上巳期三月,浮杯興十旬。 -- 出自唐·孟浩然·上巳日澗南園期王山人陳七諸公不至
- 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 -- 出自唐·孟浩然·洗然弟竹亭①
- 枕席夷三峽,關梁豁五湖。 -- 出自唐·張九齡·登荊州城樓
- 萬年春,三朝日,上御明臺旅庭實。 -- 出自唐·張九齡·奉和圣制瑞雪篇
- 否運爭三國,康時劣九州。 -- 出自唐·張九齡·經江寧覽舊跡至玄武湖
-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 出自唐·劉禹錫·插田歌
- 早忝登三署,曾聞奏六英。 -- 出自唐·劉禹錫·歷陽書事七十韻
- 積漲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 出自唐·劉禹錫·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因令屬和
- 獻可通三略,分甘出萬錢。 -- 出自唐·劉禹錫·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
- 使星上三蜀,春雨沾衣襟。 -- 出自唐·劉禹錫·酬馮十七舍人宿衛贈別五韻
- 酒每傾三雅,書能發百函。 -- 出自唐·劉禹錫·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鎮改月偶書所懷
- 金數已三伏,火星正西流。 -- 出自唐·劉禹錫·早秋集賢院即事
- 列宿光三署,仙郎直五宵。 -- 出自唐·岑參·和刑部成員外秋夜寓直寄臺省知己
- 佐郡已三載,豈能長后時。 -- 出自唐·岑參·虢州送鄭興宗弟歸扶風別廬
- 君不見三峰直上五千仞,見君文章亦如此。 -- 出自唐·岑參·送魏升卿擢第歸東都,因懷魏校書、陸渾、喬
- 天章降三光,圣澤該九州。 -- 出自唐·岑參·送顏平原
- 云雨連三峽,風塵接百蠻。 -- 出自唐·岑參·初至犍為作
- 結宇題三藏,焚香老一峰。 -- 出自唐·岑參·題云際南峰眼上人讀經堂(眼公不下此堂十五
- 早過了、三之二。 -- 出自宋·歐陽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
- 目斷兩三煙樹。 -- 出自宋·歐陽修·桃源憶故人·鶯愁燕苦春歸去
- 反樸次三五,古文丁一千。 -- 出自宋·歐陽修·詩一首
- 三月十三寒食日,春色遍天涯。 -- 出自宋·歐陽修·越溪春
- 其西乃三峽,嶮怪愈奇富。 -- 出自宋·歐陽修·憶山示圣俞
- 谷口兩三家,山泉為四鄰。 -- 出自宋·歐陽修·思二亭送光祿謝寺丞歸滁陽
- 吾恐二三說,其言皆過歟。 -- 出自宋·歐陽修·夜坐彈琴有感二首呈圣俞
- 始摘才三四,金奩獻凝旒。 -- 出自宋·歐陽修·和圣俞李侯家鴨腳子
- 不見忽三年,見之忘百憂。 -- 出自宋·歐陽修·懷嵩樓晚飲示徐無黨無逸
- ◇愧二三子,邀我行看花。 -- 出自宋·歐陽修·清明前一日韓子華以靖節斜川詩見招游李園既
- 富庶齊三服,山川禹九州。 -- 出自宋·歐陽修·謁廟馬上有感
- 朝罷二三公,隨我如魚鱗。 -- 出自宋·歐陽修·依韻奉酬圣俞二十五兄見贈之作
- 俎豆兼三代,樽罍奠兩楹。 -- 出自宋·歐陽修·早赴府學釋奠
- 歸來步三徑,索寞繞東籬。 -- 出自宋·歐陽修·戲書拜呈學士三丈
- 幸蒙二三友,相與文字間。 -- 出自宋·歐陽修·與子華原父小飲坐中寄同州江十學士休復
- 自云喜三傳,力欲探微幽。 -- 出自宋·歐陽修·送黎生下第還蜀
- 歸客下三川,孤郵暫解鞍。 -- 出自宋·歐陽修·罷官西京回寄河南張主簿
- 嘉我二三友,偶同丘壑情。 -- 出自宋·歐陽修·幽谷晚飲
- 賡者二三子,翕然笙磬同。 -- 出自宋·秦觀·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