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4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相過飯三日,笑語成清狂。 -- 出自宋·孫介·題張元鼎風(fēng)雨齋
- 幸哉得三男,父子聊自歡。 -- 出自宋·孫介·欣欣篇
- 取舍狥三益,行藏推四端。 -- 出自宋·孫介·欣欣篇
- 兩姓包三樂,同寮慶十全。 -- 出自宋·孫介·丁未仲仲賞月
- 盈缸止三斗,可撥甕頭春。 -- 出自宋·孫升·索劉述之新釀
- 后舜禹三千年兮,履舜禹之遺跡。 -- 出自宋·孫因·越問·駐蹕
- 蟠際函三極,精微破一毫。 -- 出自宋·孫應(yīng)時·哭東萊呂先生
- 契闊空三嘆,凋零并一哀。 -- 出自宋·孫應(yīng)時·挽南安錢知軍佖
- 曷不登三壽,嗟誰起九原。 -- 出自宋·孫應(yīng)時·挽錢仲耕運使
- 陶令琴三弄,徐公酒一中。 -- 出自宋·孫應(yīng)時·趙仲禮示達庵唱酬次韻
- 本意營三鬴,何如老一村。 -- 出自宋·孫應(yīng)時·和答陳傳朋
- 仁者宜三壽,天乎遽九原。 -- 出自宋·孫應(yīng)時·挽所子美侍郎
- 榮祿連三紀(jì),賢勞匝四方。 -- 出自宋·孫應(yīng)時·挽所子美侍郎
- 契闊今三嘆,交游并一空。 -- 出自宋·孫應(yīng)時·挽石應(yīng)之提刑
- 家學(xué)今三世,儒流甫七人。 -- 出自宋·孫應(yīng)時·佑侄實赴鄉(xiāng)法吾家讀書三世至此侄才七人作十
- 輕膛下三峽,春浪平如席。 -- 出自宋·孫應(yīng)時·送友人楊仲能東下以一蹴自造青云分韻得一字
- 奏語聞三嘆,論功僅一州。 -- 出自宋·孫應(yīng)時·挽樓嚴(yán)州
- 事業(yè)潛三圣,文章似六經(jīng)。 -- 出自宋·孫應(yīng)時·讀程子易傅
- 五馬催三輕,千秋閉九原。 -- 出自宋·孫應(yīng)時·挽趙泰州善忱
- 著手營三窟,回頭失兩京。 -- 出自宋·唐涇·丙子紀(jì)事
- 帝扆疇三俊,民庸格九閶。 -- 出自宋·唐士恥·送許寺丞五十韻
- 后天凋三光,何必千年歸。 -- 出自宋·唐仲友·元應(yīng)善利真人祠
- 同來二三友,斗酒相戲和。 -- 出自宋·滕岑·和陶淵明飲酒詩
- 悠然盡三酌,雜慮散如驅(qū)。 -- 出自宋·滕岑·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湫明詩也以詩定韻為十
- 通天與三峽,若是烏能班。 -- 出自宋·汪任·游南山
- 滂沱更三日,端可□年登。 -- 出自宋·汪炎昶·喜雨
- 曾未登三府,何言夢兩楹。 -- 出自宋·汪應(yīng)辰·挽學(xué)士張公
- 備具先三日,憂端彼一時。 -- 出自宋·王伯大·和戴石屏
- 回影連三島,盤根壓六鰲。 -- 出自宋·王逵·鰲頂峰
- 明詔再三下,承歡八十年。 -- 出自宋·王休·過董叔達故居
- 浩洋馳三峽,涇渭分九流。 -- 出自宋·王洋·和劂丈侍郎
- 排門雪三尺,閉戶饑腸鳴。 -- 出自宋·王洋·謝吳提干惠詩文
- 切勿再三瀆,瀆亦不汝告。 -- 出自宋·王洋·鄭太灼灸戲成
- 困臂知三折,攻頑費七旬。 -- 出自宋·王洋·和谹父問訊吉父
- 戲友二三生,興來遠返趾。 -- 出自宋·王洋·次韻李叔飛
- 寺會二三老,風(fēng)騷命奴仆。 -- 出自宋·王洋·和谹父尋春之作
- 旋送兩三篇。 -- 出自宋·王洋·寄彥文
- 未解侯三接,先歌玉六成。 -- 出自宋·王洋·和谹父答鄭丈
- 去去迎三島,看看會七賢。 -- 出自宋·王贊·和知軍毛奎小洞天詩
- 緬惟昔三賢,精爽日以沈。 -- 出自宋·王執(zhí)禮·湖山紀(jì)游
- 未審初三月,嫦娥怨阿誰。 -- 出自宋·危拱辰·新月
- 致治勤三紀(jì),怡神壽九齡。 -- 出自宋·衛(wèi)涇·挽高宗皇帝章四首
- 年方十三四,嬌羞懶舉頭。 -- 出自宋·翁邁·鹿鳴宴贈歌妓
- 賓友求三事,規(guī)摹本八書。 -- 出自宋·吳充·史院席上作
- 曹掾勝三語,簿領(lǐng)真仇香。 -- 出自宋·吳居仁·彈子巖題名
- 黃冠四三人,拙野只俗竄。 -- 出自宋·吳汝弌·游石仙分韻得觀字
- 好爵無三字,清名有五言。 -- 出自宋·吳子實·題張獲軒詩卷
- 一斥褫三官,連年絕廩稍。 -- 出自宋·五邁·寄林教授龜從
- 要使莆三邑,薰為善良地。 -- 出自宋·五邁·簡復(fù)齋陳寺丞子表夫知丞并呈真西山
- 昔我游三山,稠中得二友。 -- 出自宋·五邁·代簡奉寄三山方時父遇游幾叟明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