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4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一彈再三嘆,賓御淚潺湲。 -- 出自唐·喬知之·擬古贈陳子昂
- 下輦登三襲,褰旒望九垓。 -- 出自唐·劉憲·奉和幸三會寺應制
- 吏部既三踐,中書亦五期。 -- 出自唐·崔湜·尋拜襄州刺史。春日赴襄陽途中言志
- 三峽與三壕,門闌夢去勞。 -- 出自唐·薛能·寄河南鄭侍郎
- 更報第三條燭盡,文昌風景畫難成。 -- 出自唐·薛能·省試夜
- 一時起,三春暮,若言來,且就陽臺路。 -- 出自唐·郎大家宋·相和歌辭·朝云引
- 似璧悲三獻,疑珠怯再投。 -- 出自唐·張子容·璧池望秋月
- 三月重三日,千春續萬春。 -- 出自唐·閻朝隱·三日曲水侍宴應制
- 陪燕辭三楚,戒途綿百越。 -- 出自唐·楊凌·奉酬韋滁州寄示
- 來時十三今十五,一成新衣已再補。 -- 出自唐·劉商·秋夜聽嚴紳巴童唱竹枝歌
- 行漏移三象,連營總八屯。 -- 出自唐·武平一·奉和幸新豐溫泉宮應制
- 玉府凌三曜,金壇駐六龍。 -- 出自唐·武平一·奉和幸白鹿觀應制
- 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 -- 出自唐·李百藥·奉和初春出游應令
- 知君到三徑,松菊有光輝。 -- 出自唐·獨孤及·送虞秀才擢第歸長沙
- 岐路春三月,園林海一涯。 -- 出自唐·吳融·汴上晚泊
- 就中十三弦最妙,應宮出入年方少。 -- 出自唐·吳融·李周彈箏歌(淮南韋太尉席上贈)
- 北客真三公,朱衣滿江中。 -- 出自唐·張潮·長干行(一作李白詩,一作李益詩)
- 幾度游三洞,何方召百神。 -- 出自唐·韋渠牟·雜歌謠辭·步虛詞
- 異種傳三秀,靈華粲九枝。 -- 出自宋·王珪·題瑞芝圖
- 於赫朝三后,無文秩百神。 -- 出自宋·王珪·大饗明堂慶成詩
- 壽爵傳三禮,燈枝麗九微。 -- 出自唐·許敬宗·奉和守歲應制
- 豐野光三杰,媯庭贊五臣。 -- 出自唐·任希古·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懷
- 入仕光三命,遷榮歷二臺。 -- 出自唐·劉懷一·贈右臺監察鄧茂遷左臺殿中
- 珮玉朝三陛,鳴珂度九門。 -- 出自唐·韋元旦·早朝
- 促賞依三友,延歡寄一卮。 -- 出自唐·弓嗣初·晦日重宴
- 第七十三卷 -- 出自唐·周思鈞·晦日重宴
- 本謂開三徑,俄欣降九天。 -- 出自唐·武三思·奉和過梁王宅即目應制
- 進綬懷三少,承光盡百身。 -- 出自唐·源乾曜·奉和御制乾曜與張說宋璟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賜
- 庶尹陪三史,諸侯具萬方。 -- 出自唐·崔沔·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樂游園宴
- 輟史空三署,題輿佐一方。 -- 出自唐·張諤·送李著作倅杭州
- 漢主知三杰,周官統六卿。 -- 出自唐·許景先·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
- 閫外傳三略,云中冀一平。 -- 出自唐·張嘉貞·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 羅網開三面,閭閻問百年。 -- 出自唐·張嘉貞·奉和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應制
- 圣德膺三統,皇恩被八埏。 -- 出自唐·徐知仁·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 承明有三入,去去速歸輪。 -- 出自唐·裴耀卿·酬張九齡使風見示(時為宣州刺史)
- 明月開三峽,花源出五溪。 -- 出自唐·徐安貞·送王判官
- 舊俗吳三讓,遺風漢六條。 -- 出自唐·徐安貞·送丹陽采訪
- 第一百三十卷 -- 出自唐·趙驊·送晁補闕歸日本國
- 圣主稱三杰,明離保四賢。 -- 出自唐·徐九皋·詠史
- 宋玉怨三秋,張衡復四愁。 -- 出自唐·李嘉祐·暮秋遷客增思寄京華
- 遙知到三徑,唯有菊花殘。 -- 出自唐·李嘉祐·送裴五歸京口
- 帆影連三峽,猿聲近四鄰。 -- 出自唐·皇甫曾·送人還荊州(一作李嘉祐詩)
- 飛札謝三守,斯篇希見酬。 -- 出自唐·劉太真·顧十二況左遷過韋蘇州,房杭州,韋睦州,三
- 昔到才三歲,今來鬢已蒼。 -- 出自唐·元友讓·復游浯溪
- 何啻飛三匝,猶言未得枝。 -- 出自唐·蔣冽·夜飛鵲
- 典秩崇三禮,臨戎振五兵。 -- 出自唐·蔣渙·故太常卿贈禮部尚書李公及夫人挽歌二首
- 碧水通三徑,高風重五侯。 -- 出自唐·張偁·題張子正觀察溪風亭二首
- 考歷明三統,迎祥受萬人。 -- 出自唐·張濯·迎春東郊
- 盛美超三代,洪休降百祥。 -- 出自唐·李竦·長至日上公獻壽
- 寵命尊三老,祥光燭萬人。 -- 出自唐·史延·清明日賜百僚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