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4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親饗嚴(yán)三歲,邦彝重九筵。 -- 出自宋·周必大·明堂慶成二十韻
- 相將下三峽,看復(fù)摶九萬。 -- 出自宋·周必大·送胡子遠(yuǎn)出守漢州分韻得萬字
- 久矣承三接,宜然冠百僚。 -- 出自宋·周必大·草具屈邦衡侍郎蒙賦即事新詩次韻皆敘坐上語
- 側(cè)足二三臣,平頭六十人。 -- 出自宋·周必大·讀樂天詩戲效其體
- 一家川(三個若)苴,三頓豆離萁。 -- 出自宋·洪咨夔·泥溪
- 路旁兩三叟,合爪感謝天。 -- 出自宋·洪咨夔·閑居二首
- 奈玉開三面,蒸酥讓一頭。 -- 出自宋·洪咨夔·謹(jǐn)和老人賦牛尾貍二首
- 為吏徒三尺,於民未一分。 -- 出自宋·洪咨夔·十月晦過巫山
- 呼酒犒三老,柁樓天正涼。 -- 出自宋·洪咨夔·送秦祠監(jiān)還蜀二首
- 鄒不辭三徙,滕何愛一廛。 -- 出自宋·洪咨夔·敬和老人寓舍
- 胡床笛三弄,所欠可人客。 -- 出自宋·洪咨夔·伏中宿富樂山賞泉
- 氣象融三極,規(guī)摹隘九州。 -- 出自宋·洪咨夔·后溪挽詩二首
- 水旁兩三家。 -- 出自宋·洪咨夔·散策
- 混沌函三極,沖和貯一真。 -- 出自宋·洪咨夔·薺餛飩
- 宿鳥樹三匝,佳人天一方。 -- 出自宋·洪咨夔·水行
- 雨露榮三釜,煙云老一龕。 -- 出自宋·洪咨夔·挽阮宣義
- 望眼傾三笑,騷吟寄九思。 -- 出自宋·洪咨夔·過四望山
- 逸氣蓋三謝,英詞參二班。 -- 出自宋·洪咨夔·用韻答趙主簿
- 差池盡三黜,蹭蹬各南州。 -- 出自唐·賈至·巴陵早秋,寄荊州崔司馬、吏部閻功曹舍人
- 第二百三十六卷 -- 出自唐·賈至·岳陽樓重宴別王八員外貶長沙
- 寶字崇三圣,瑤圖祕九天。 -- 出自宋·蔡襄·群玉殿賜宴
- 揖讓盈三魄,雌雄競一神。 -- 出自宋·蔡襄·序賓亭
- 九疑山,三湘水,蘆花時節(jié)秋風(fēng)起。 -- 出自宋·李珣·漁歌子·楚山青
- 茅茨對三峰,梧桐開一路。 -- 出自唐·儲光羲·貽王侍御出臺掾丹陽
- 吾黨二三子,蕭辰怡性情。 -- 出自唐·儲光羲·同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
- 逆旅方三舍,西山猶未曛。 -- 出自唐·儲光羲·行次田家澳梁作
- 直道已三出,幸從江上回。 -- 出自唐·儲光羲·安宜園林獻(xiàn)高使君
- 避地歌三樂,游山賦九吟。 -- 出自唐·儲光羲·貽王處士子文
- 海內(nèi)語三獨,朝端謀六戶。 -- 出自唐·儲光羲·晚次東亭獻(xiàn)鄭州宋使君文
- 第一百三十九卷 -- 出自唐·儲光羲·同張侍御宴北樓
- 樵獵兩三戶,凋疏是近鄰。 -- 出自唐·方干·鏡湖西島言事寄陶校書
- 周回兩三步,常有醉鄉(xiāng)期。 -- 出自唐·方干·杜鵑花
- 今日再三難更識,讖辭唯道待錢來。 -- 出自唐·貫休·句
- 春色滿三湘,送師還故鄉(xiāng)。 -- 出自唐·貫休·春送禪師歸閩中
- 踐草成三徑,瞻云作四鄰。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春秋未三十,才藝百般能。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徒勞說三史,浪自看五經(jīng)。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門外有三車,迎之不肯出。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失腳入三途,粉骨遭千搗。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議論通三教,年顏稱五更。 -- 出自唐·韓偓·贈吳顛尊師(丙寅年作)
- 禪子兼三隱,空書共一封。 -- 出自唐·皎然·送珍上人還天竺,兼寄廣通上人、秦山人
- 柔顏感三花,凋發(fā)悲蔓草。 -- 出自唐·皎然·雜興六首
- 君不見,三界之中紛擾擾,只為無明不了絕。 -- 出自唐·拾得·詩
- 簾外欲三更,吹斷離愁月正明。 -- 出自宋·孫光憲·望梅花·數(shù)枝開與短墻平
- 誅茅老三間,此意已懸斷。 -- 出自宋·沈與求·次韻曾守懷玲瓏山
- 流落成三黜,聊翩換一麾。 -- 出自宋·楊億·故蘄州玉刑部閣老挽歌五首
- 雞省曾三入,鰲峰近十旬。 -- 出自宋·楊億·故蘄州玉刑部閣老挽歌五首
- 曲宴飛三雅,沉機佐六韜。 -- 出自宋·楊億·次韻和光祿黃少卿學(xué)士感恩書事十六韻
- 雷火悲三上,金錢困一囊。 -- 出自宋·楊億·范儀下第東歸
- 抱璞曾三獻(xiàn),悲秋忽二毛。 -- 出自宋·楊億·章琮赴廣州東莞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