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4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僑籍依三輔,愁顛遍二毛。 -- 出自宋·宋祁·書懷寄郭正
- 夙夜勞三事,東西止百年。 -- 出自宋·宋祁·司徒侍中宣獻公挽詞二首
- 寶典叢三朔,中闈闢九閽。 -- 出自宋·宋祁·元會詩
- 齊鹿閑三{左木右適},仙圖戲一禽。 -- 出自宋·宋祁·和伯氏小疾原韻
- 奉也再三跪,信辭靡虛薦。 -- 出自宋·宋祁·仲夏愆雨穉苗告悴輒按先帝詔書總龍請雨兼禱
- 重詛勞三物,揚芬避十蕕。 -- 出自宋·宋祁·得故人楊備書
- 賜服鄉三老,歌風沛小兒。 -- 出自宋·宋祁·會圣宮
- 一撫再三嘆,誰哉知我音。 -- 出自宋·張耒·感春十三首
- 思我二三子,各限天一方。 -- 出自宋·張耒·感春十三首
- 須臾徑三酌,據榻已欣然。 -- 出自宋·張耒·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 醫肱待三折,劍鐵要百鏈。 -- 出自宋·張耒·贈無咎以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為韻八首
- 威靈對三后,常在白云鄉。 -- 出自宋·張耒·哲宗皇帝挽詞四首
- 苦熱逢三秋,西風颯然起。 -- 出自宋·張耒·三伏暑甚七月八日立秋是日風作涼爽炎酷頓消
- 鳳歷開三葉,中原正偃兵。 -- 出自宋·張耒·過衛真太清宮追懷章圣皇帝游幸之盛小臣斐然
- 居夷實三載,鄰里通假借。 -- 出自宋·張耒·離黃州
- 松菊留三徑,簞瓢遺兩兒。 -- 出自宋·張耒·潘鯁奉議挽詞
- 已病藥三暴,辭貧飯一盂。 -- 出自宋·張耒·歲暮即事寄子由先生
- 惟我二三子,柴門通夜扃。 -- 出自宋·張耒·和仲車元夜戲述
- 昔游已三歲,存歿傷懷抱。 -- 出自宋·張耒·離陽翟
- 我為再三擷,愛之不能鋤。 -- 出自宋·張耒·庭草
- 苦調當三嘆,知音愿一聽。 -- 出自唐·竇庠·酬韓愈侍郎登岳陽樓見贈(時予權知岳州事)
- 其愁如三春。 -- 出自魏晉·徐干·答劉楨詩
- 第一百三十二卷 -- 出自唐·祖詠·句
- 嘆逝逢三演,懷賢憶四真。 -- 出自唐·祖詠·酬汴州李別駕贈
- 昔與二三子。 -- 出自魏晉·陸機·贈馮文羆詩
- 躑躅再三嘆。 -- 出自魏晉·陸機·擬西北有高樓詩
- 契闊踰三年。 -- 出自魏晉·陸機·吳王郎中時從梁陳作詩
- 第一百三十三卷 -- 出自唐·李頎·題合歡
- 第一百三十四卷 -- 出自唐·李頎·送山陰姚丞攜妓之任兼寄蘇少府
- 第一百三十五卷 -- 出自唐·李頎·失題(末缺)
- 露草爭三秀,風篁共八音。 -- 出自唐·許渾·贈蕭煉師
- 東流兩三片,應在夜泉中。 -- 出自唐·許渾·金谷桃花
- 失意歸三徑,傷春別九門。 -- 出自唐·許渾·下第歸蒲城墅居
- 間氣登三事,祥光啟四聰。 -- 出自唐·楊巨源·春日奉獻圣壽無疆詞十首
- 懿君敦三益,頹俗期一變。 -- 出自唐·楊巨源·題趙孟莊
- 十六勝三五,中天照大荒。 -- 出自唐·盧延讓·八月十六夜月
- 第一百三十六卷 -- 出自唐·綦毋潛·送集賢學士伊闕史少府放歸江東覲省(一作陶
- 忽然向三嶺,境外為偏帥。 -- 出自唐·元結·寄源休
- 且欲畚三河之膏壤,裨濟水之清漣。 -- 出自唐·元結·演興四首·訟木魅
- 豈忘二三子,旦夕相勉勵。 -- 出自唐·元結·游石溪示學者
- 西北護三邊,東南留一尉。 -- 出自唐·李益·來從竇車騎行 自朔方行作。
- 英英二三彥,襟曠去煩擾。 -- 出自唐·李益·自朔方還與鄭式瞻崔稱鄭子周岑贊同會法云寺
- 薙草開三徑,巢林喜一枝。 -- 出自唐·李益·喜入蘭陵望紫閣峰呈宣上人
- 仲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 出自唐·崔曙·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
- 南畝無三徑,東林寄一身。 -- 出自唐·皇甫冉·寄鄭二侍御歸新鄭無礙寺所居
- 疇昔輕三事,嘗期老一峰。 -- 出自唐·皇甫冉·送魏六侍御葬
- 渥澤濡三部,衣冠化雨林。 -- 出自唐·薛逢·送西川梁常侍之新筑龍山城,并錫賚兩州刺史
- 南去遠三京,三湘五月行。 -- 出自唐·李頻·南游湘漢寄友人
- 亂水通三楚,歸帆掛五湖。 -- 出自唐·李頻·宛陵東峰亭與友人話別
- 免褐方三十,青云豈白髭。 -- 出自唐·李頻·送陸肱尉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