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4個(gè)字的詩句
三在第四個(gè)字的詩句
- 盛事追三代,清風(fēng)動(dòng)百僚。 -- 出自宋·戴復(fù)古·讀改元詔口號(hào)
- 去此十三秋,重來雪滿頭。 -- 出自宋·戴復(fù)古·吳門訪舊
- 安得茅三架,為鄰住汝傍。 -- 出自宋·戴復(fù)古·侄孫子淵新居落成二首
- 檥棹病三日,登樓舉一觥。 -- 出自宋·戴復(fù)古·舟中病起登覽
- 年才十三歲,才過萬千人。 -- 出自宋·戴復(fù)古·族侄孫子榮之子神童顏老不幸短命而死哭之不
- 門外雪三尺,窗前梅數(shù)枝。 -- 出自宋·戴復(fù)古·譚俊明雪中見訪從而乞米
- 淳佑第三載,正朝把一杯。 -- 出自宋·戴復(fù)古·癸卯歲旦
- 臘月雪三尺,春風(fēng)梅數(shù)枝。 -- 出自宋·戴復(fù)古·生朝對(duì)雪張子善有詞為壽
- 撚指過三月,又當(dāng)春夏交。 -- 出自宋·戴復(fù)古·春盡日
- 荻浦留三日,江州計(jì)幾程。 -- 出自宋·戴復(fù)古·淮岸阻風(fēng)
- 涉世幾三折,行年近八旬。 -- 出自宋·戴復(fù)古·代書寄韓履善右司趙庶可寺簿
- 留歌待三春。 -- 出自南北·鮑照·學(xué)古詩
- 凌崖采三露。 -- 出自南北·鮑照·白云詩
- 朋知斷三益。 -- 出自南北·鮑照·代貧賤苦愁行
- 提攜游三山。 -- 出自南北·鮑照·代別鶴操
- 紫詔傳三省,黃巾出兩江。 -- 出自元·王冕·漫興 其十
- 古意琴三疊,清風(fēng)竹萬竿。 -- 出自元·王冕·村居 其二
- 對(duì)客論三史,令人愧六朝。 -- 出自元·王冕·漫興 十四
- 冠蓋駢三輔,烽塵暗四隅。 -- 出自元·王冕·春晚客懷 其六
- 勝地稱三佛,佳山指四明。 -- 出自元·王冕·送太上人之四明
- 白水翻三峽,青山出兩都。 -- 出自元·王冕·元日示師文
- 三月十三寒食夜。 -- 出自宋·賀鑄·辨弦聲/迎春樂
- 酒酣望三山,宛在青山外。 -- 出自宋·賀鑄·三山
- 為客剪三徑,傳家通一經(jīng)。 -- 出自宋·賀鑄·寄題潯陽周氏濂溪草堂
- 且懷二三友,缺此文酒期。 -- 出自宋·賀鑄·部兵之秋丘道中懷寄彭城社友
- 膳夫縛三雞,二雌先就烹。 -- 出自宋·賀鑄·烹雞嘆
- 遣興詩三百,煎愁櫓一雙。 -- 出自宋·賀鑄·江行寫望
- 更好兩三僧院舍,松衣石發(fā)斗山幽。 -- 出自宋·林逋·過蕪湖縣
- 地僻過三徑,人閑試五禽。 -- 出自宋·林逋·和梅圣俞雪中同虛白上人來訪
- 行草得三昧,林間嘗與語。 -- 出自宋·林逋·贈(zèng)中師草圣
- 山勢雄三輔,關(guān)門扼九州。 -- 出自唐·崔顥·題潼關(guān)樓
- 赤坂途三折。 -- 出自南北·沈約·白馬篇
- 顧步佇三芝。 -- 出自南北·沈約·游鐘山詩應(yīng)西陽王教
- 或弄兩三弦。 -- 出自南北·沈約·六憶詩
- 水流本三派。 -- 出自南北·沈約·登玄暢樓詩
- 眷言采三秀。 -- 出自南北·沈約·早發(fā)定山詩
- 雕梁再三繞。 -- 出自南北·沈約·詠箎詩
- 超乘盡三屬。 -- 出自南北·沈約·侍宴樂游苑餞呂僧珍應(yīng)詔詩
- 再拜陳三愿:一愿郎君千歲,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 出自唐·馮延巳·長命女·春日宴
- 日攜二三子,飽食中園行。 -- 出自宋·曾鞏·秋懷二首
- 出身感三顧,魚水相后先。 -- 出自宋·曾鞏·隆中
- 抱璞已三獻(xiàn),驚人當(dāng)一鳴。 -- 出自宋·曾鞏·李氏素風(fēng)堂
- 吾黨二三子,晨行已寒裘。 -- 出自宋·曾鞏·舍弟南源刈稻
- 日攜二三子,杖屨屢觀省。 -- 出自宋·曾鞏·北湖
- 我與二三友,歡言同幾席。 -- 出自宋·曾鞏·延慶寺會(huì)景純正仲希道介夫明叟納涼同觀建鄴
- 去覓謝三郎。 -- 出自宋·朱敦儒·菩薩蠻·芙蓉紅落秋風(fēng)急
- 恰聽打、三更三點(diǎn)。 -- 出自宋·朱敦儒·鼓笛令·紙帳綢衾忒暖
- 於陵薄三公,桔槔親灌園。 -- 出自宋·司馬光·偶成
- 吉兆虛三鱓,兇期告兩楹。 -- 出自宋·司馬光·故翰林彭學(xué)士挽歌
- 別淚行三歲,思心各一涯。 -- 出自宋·司馬光·鄜州懷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