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3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手提三圣出,口壓九師堙。 -- 出自宋·王令·上聱隅先生
- 廄牧三年厭苦頻,況令持斧似行春。 -- 出自宋·王令·送介甫行畿縣
- 雨露三春少,風霜一夜多。 -- 出自宋·王令·次韻立之紅葉
- 三日三夜讀不倦,坐得脊折臀生胑。 -- 出自宋·王令·還東野詩
- 下至三代來,堯舜禹湯姬。 -- 出自宋·王令·道士王元之以詩為贈多見哀勉因以古詩為答
- 傳聞三馬同日死,死魄到紙氣方就。 -- 出自宋·王令·賦黃任道韓干馬
- 況望三釜家無饑,吾於二子久所知。 -- 出自宋·王令·送曹杜赴試禮部
- 誰憐三尺像,猶帶瘦精神。 -- 出自宋·翁卷·哭徐山民
- 若問三年政,知君盡此心。 -- 出自宋·翁卷·送趙明叔明府
- 竹房三尺像,石榻一爐香。 -- 出自宋·翁卷·悼雪庵禪師
- 不跨三州地,蘇州水最多。 -- 出自宋·翁卷·過太湖
- 道人三四輩,相對誦南華。 -- 出自宋·翁卷·岳麓宮道房
- 剡局三年印,春風半月程。 -- 出自宋·翁卷·送薛子舒赴華亭船官
- 為官三載余,所得是清虛。 -- 出自宋·翁卷·喜蔣德瞻遠里
- 清風三畝宅,白日一床書。 -- 出自宋·翁卷·贈滕處士
- 不料三年后,俱隨萬化非。 -- 出自宋·翁卷·哭徐璣
- 霏霏三日雨,藹藹一園青。 -- 出自宋·陳與義·雨
- 闌干三撫獨凄涼。 -- 出自宋·陳與義·定風波·九日登臨有故常
- 我策三十六,第一當歸田。 -- 出自宋·陳與義·書懷示友十首
- 是中三益友,不減二仲賢。 -- 出自宋·陳與義·書懷示友十首
- 闌干三面看秋空。 -- 出自宋·陳與義·南柯子/南歌子
- 惕然三夜夢,沙礫下飛矢。 -- 出自宋·陳與義·再和
- 睡過三冬莫開戶,北風不貸芰荷衣。 -- 出自宋·陳與義·十月
- 何如三枝杖,共踏江上石。 -- 出自宋·陳與義·舉季申信道自光化復入鄧書事四首
- 久荒三徑未得返,偶有一錢何足看。 -- 出自宋·陳與義·張迪功攜詩見過次韻謝之二首
- 瓦屋三間寬有余,可憐小陸不同居。 -- 出自宋·陳與義·鄧州西軒書事十首
- 匣中三尺水,瘴雨生新綠。 -- 出自宋·陳與義·題長岡亭呈德升大光
- 翩翩三語掾,智與謾相補。 -- 出自宋·陳與義·次韻謝文驥主簿見寄兼示劉宣叔
- 窗開三尺明,空納萬里碧。 -- 出自宋·陳與義·開壁置窗命曰遠軒
- 寧食三斗塵,有手不揖無詩人。 -- 出自宋·陳與義·送王周士赴發(fā)運司屬官
- 寧飲三斗酒,有耳不聽無味句。 -- 出自宋·陳與義·送王周士赴發(fā)運司屬官
- 去去三十六策中,第一買酒鏖北風。 -- 出自宋·陳與義·送王周士赴發(fā)運司屬官
- 披君三逕草,分我一味禪。 -- 出自宋·陳與義·王應仲欲附張恭甫舟過湖南久不決今日忽聞遂
- 去冬三寸雪,寒日澹相守。 -- 出自宋·陳與義·浴室觀雨以催詩走群龍為韻得走字
- 向來三家墅,無此笙簫聲。 -- 出自宋·陳與義·種竹
- 壯夫三箭功名手,儒士百篇藜莧腸。 -- 出自宋·陳與義·和若拙弟得陪游后園
- 盆盎三年夢,篇章四海傳。 -- 出自宋·陳與義·送呂欽問監(jiān)酒受代歸
- 白龍三百丈,欲下層顛來。 -- 出自宋·陳與義·題大龍湫
- 難穩(wěn)三更枕,遙憐五歲雛。 -- 出自宋·陳與義·至葉城
- 我窗三尺余,可以閱晦明。 -- 出自宋·陳與義·題簡齋
- 借屋三間稍離塵,攜書一束謾娛身。 -- 出自宋·陳與義·謝楊工曹
- 孤禽三叫危石裂,欲返未返神蕭森。 -- 出自宋·陳與義·游南嶂同孫信道
- 一雨三日勤老龍,隴頭滿眼十分豐。 -- 出自宋·陳與義·送秘典座勝侍者乞麥
- 勝日三枝杖,村西買山藥。 -- 出自宋·陳與義·同楊運干黃秀才村西買山藥
- 朝食三斗蔥,暮飲三斗醋。 -- 出自宋·陳與義·別岳州
- 惜哉三逕荒,滯彼天一隅。 -- 出自宋·陳與義·寄題康平老眄柯亭
- 興移三里亭,木影雜蛟蛇。 -- 出自宋·陳與義·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賦三十韻與義拾余意
- 我亦三杯聊復爾,夢回鵷鷺出朝端。 -- 出自宋·陳與義·又和歲除感懷用前韻
- 回環(huán)三百里,行盡力都窮。 -- 出自宋·陳與義·自五月二日避寇轉徙湖中復從華容道烏沙還郡
- 不辭三更露,冒此白發(fā)頂。 -- 出自宋·陳與義·十七日夜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