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3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江上三千雁,年年過故宮。 -- 出自唐·李益·揚州早雁
- 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無。 -- 出自唐·張喬·華山
- 講移三楚遍,梵譯五天遙。 -- 出自唐·張喬·金山寺空上人院
- 不應三考足,先授詔書征。 -- 出自唐·張喬·送南陵尉李頻
- 因論三國志,空載幾英豪。 -- 出自唐·張喬·宿劉溫書齋
- 鄉連三楚樹,縣封九華云。 -- 出自唐·張喬·送龐百篇之任青陽縣尉
- 浪動三湘月,煙藏五嶺春。 -- 出自唐·張喬·寄南中友人
- 孤舟三楚去,萬里獨吟行。 -- 出自唐·崔涂·江行晚望
- 分明三鳥下儲胥,一覺鈞天夢不如。 -- 出自唐·崔涂·續紀漢武
- 田園三畝綠,軒冕一銖輕。 -- 出自唐·崔涂·過陶征君隱居
- 太湖三山口,吳王在時道。 -- 出自唐·僧皎然·雜曲歌辭·古別離
- 訪道三千界,當仁五百年。 -- 出自唐·皇甫冉·奉和獨孤中丞游法華寺
- 天畔三秋空復情,袖中一字無由得。 -- 出自唐·皇甫冉·寄劉方平
- 荒村三數處,衰柳百余年。 -- 出自唐·皇甫冉·田家作
- 氣勁三河卒,功多萬里侯。 -- 出自唐·皇甫冉·送鄭判官赴徐州(一作郎士元詩)
- 不選三河卒,還令萬里通。 -- 出自唐·皇甫冉·送王相公之幽州
- 天地三分魏蜀吳,武侯倔起贊訏謨。 -- 出自唐·薛逢·題籌筆驛
- 三月三日天清明,楊花繞江啼曉鶯。 -- 出自唐·薛逢·觀競渡
- 浪驅三島至,江拆二儀開。 -- 出自唐·薛逢·大水
- 往來三市無人識,倒把金鞭上酒樓。 -- 出自唐·薛逢·俠少年
- 可憐三尺英雄氣,不怕山西士大夫。 -- 出自宋·曾公亮·吊曹覲
- 初年三十拜將軍,近代英雄獨未聞。 -- 出自唐·李頻·贈長城庾將軍
- 澤國三春早,江天落日遲。 -- 出自唐·李頻·送陸肱尉江夏
- 去畢三年秩,新詩篋不容。 -- 出自唐·李頻·送延陵韋少府
- 免為三不吊,已白一生頭。 -- 出自唐·李頻·八月上峽(一作八月峽口作)
- 唯有三山鶴,應同千載歸。 -- 出自唐·張說·道家四首奉敕撰
- 焚香三鳥至,煉藥九仙成。 -- 出自唐·張說·道家四首奉敕撰
- 帝宮三五戲春臺,行雨流風莫妒來。 -- 出自唐·張說·雜曲歌辭·踏歌詞
- 星軒三晉躔,土樂二堯封。 -- 出自唐·張說·奉和圣制過晉陽宮應制
- 海上三神山,逍遙集眾仙。 -- 出自唐·張說·入海二首
- 豫動三靈贊,時巡四海威。 -- 出自唐·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
- 志闡三折后,愁值二毛前。 -- 出自唐·張說·登九里臺是樊姬墓
- 羽儀三省遍,漁獵五車通。 -- 出自唐·張說·右侍郎集賢院學士徐公挽詞二首
- 并賦三陽宮,集詩集賢殿。 -- 出自唐·張說·右侍郎集賢院學士徐公挽詞二首
- 西華三公族,東闈五可才。 -- 出自唐·張說·節義太子楊妃挽歌二首
- 昔日三朝路,逶迤四望車。 -- 出自唐·張說·節義太子楊妃挽歌二首
- 牛斗三分國,龍驤一統年。 -- 出自唐·張說·奉和圣制過王濬墓應制
- 西江三紀合,南浦二湖連。 -- 出自唐·張說·岳州西城
- 請從三已心,榮辱兩都遣。 -- 出自唐·張說·贈趙侍御
- 至樂三靈會,深仁四皓歸。 -- 出自唐·張說·奉和同皇太子過慈恩寺應制二首
- 最宜三五夜,晴月九重開。 -- 出自唐·張說·奉和圣制同劉晃喜雨應制
-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 -- 出自唐·張說·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蕭令得潭字韻
- 誰念三千里,江潭一老翁。 -- 出自唐·張說·岳州宴別潭州王熊二首
- 猥承三事命,虛忝百僚師。 -- 出自唐·張說·奉和御制與宋璟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東堂賜詩
- 土尚三閭俗,江傳二女游。 -- 出自唐·張說·岳州觀競渡
- 即今三伏盡,尚自在臨邛。 -- 出自唐·張說·被使在蜀
- 復是三階正,還逢四海平。 -- 出自唐·張說·赦歸在道中作
- 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紅顏。 -- 出自清·顧炎武·秋山
- 獨坐三臺妙,重陽百越間。 -- 出自唐·朱放·九日陪劉中丞宴昌樂寺送梁廷評
- 而吾三夫子,一身各丘軻。 -- 出自宋·王令·再寄滿子權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