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3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于焉三十祀。 -- 出自隋·江總·贈賀左丞蕭舍人詩
- 詰曉三春暮。 -- 出自隋·江總·侍宴玄武觀詩
- 兩兩三三修篁,新篁新出初齊,猗猗過檐侵戶。 -- 出自宋·晁補(bǔ)之·黃鶯兒·南園佳枝偏宜暑
- 澤南三百里,極望橫天云。 -- 出自宋·晁補(bǔ)之·謁岱祠即事
- 敢意三年容我隱,只如千里訪君來。 -- 出自宋·晁補(bǔ)之·罷蒲干濠道中寄府教授之道弟
- 蒼黃三鼓滹沱岸,良人白馬今誰見。 -- 出自宋·晁補(bǔ)之·芳儀怨
- 與人三歲居,如何連屋似千里。 -- 出自宋·晁補(bǔ)之·和關(guān)彥遠(yuǎn)秋風(fēng)吹我衣
- 石城三槳為誰催,萬里清江凌不測。 -- 出自宋·晁補(bǔ)之·贈段萬頃
- 送子三百里,西風(fēng)涕丸瀾。 -- 出自宋·晁補(bǔ)之·永嘉縣君赴潁昌杜丈之喪送至鹿邑境上贈別
- 男兒三十四方身,布衣不化京洛塵。 -- 出自宋·晁補(bǔ)之·答陳屨常秀才謔贈
- 一尉三千五百里,昔人嘗已嘆沈英。 -- 出自宋·晁補(bǔ)之·景修二十歲褒為鄉(xiāng)舉之首晚乃尉青田無不遇色
- 先生三尺琴,斷絕弦上音。 -- 出自宋·晁補(bǔ)之·閻子常求琴弦
- 已悟三生舊知識,不因天竺寺前逢。 -- 出自宋·晁補(bǔ)之·送曇秀師歸廬山夢齋
- 春回三楚冰生漪,銀臺春夢歸心馳。 -- 出自宋·晁補(bǔ)之·喜文潛自淮南歸招飲西岡呈坐客
- 泉鳴三湯春蒙蒙,合歡皂莢雙垂紅。 -- 出自宋·朱翌·吳道子華清宮圖
- 寺分三集易披尋,藏在名山意亦深。 -- 出自宋·朱翌·頃入南華僧仲有詩為次其韻仲欲見予詩集
- 剪成三鬃代官字,濯之太液登王閑。 -- 出自宋·朱翌·韓干二馬圖
- 床敷三百棋,勝負(fù)任反覆。 -- 出自宋·朱翌·三月旦行園
- 撫樹三嘆息,留花姑少俟。 -- 出自宋·朱翌·王令收桂花蜜漬埳地瘞三月啟之如新
-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 出自宋·朱翌·宣城書懷
- 棋爭三品勝,錢為七郎輸。 -- 出自宋·朱翌·宣城書懷
- 洞啟三天秘,灘愁六刺迂。 -- 出自宋·朱翌·宣城書懷
- 身奉三年最,魂收一紀(jì)逾。 -- 出自宋·朱翌·宣城書懷
- 如何三字大,卻到百蠻開。 -- 出自宋·朱翌·有惠曾公逍遙樓字者
- 樓閣三千界,香燈十二辰。 -- 出自宋·朱翌·南華五十韻
- 稍寬三面綱,歸作再生民。 -- 出自宋·朱翌·南華五十韻
- 段記三十九,冥搜出隱伏。 -- 出自宋·朱翌·題劉憲十君子軒
- 下視三千佛世界,高尋十二仙人樓。 -- 出自宋·朱翌·約徐令登妙高峰徐不至
- 窗留三尺月,纊挾五更寒。 -- 出自宋·朱翌·王更不睡
- 度嶺三百里,攜家五六人。 -- 出自宋·朱翌·初到曲江六首
- 良夜三五時,玉樓十二城。 -- 出自宋·朱翌·七月十四夜月分韻明字
- 舟楫三吳客,江湖二月寒。 -- 出自宋·朱翌·示葉令
- 五眼三身四智,六度萬行修齊。 -- 出自宋·張伯端·西江月·悟了莫求寂滅
- 日月三旬一遇逢,以時易日法神功。 -- 出自宋·張伯端·絕句六十四首
- 休煉三黃及四神,若尋眾藥便非真。 -- 出自宋·張伯端·七言四韻十六首
- 觀音三十二應(yīng),我當(dāng)亦從中證。 -- 出自宋·張伯端·禪定指迷歌
- 朝晡三楪飯,昏曉一缸燈。 -- 出自宋·陳師道·病中六首
- 緣有三年盡,情無一日親。 -- 出自宋·陳師道·湖上
- 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 -- 出自宋·陳師道·田家
- 肩聳三峰峻,眉厖八字橫。 -- 出自宋·陳師道·次韻無斁偶作二首
- 此老三年別,何時萬里回。 -- 出自宋·陳師道·次韻無斁偶作二首
- 德名三后并,母道兩朝尊。 -- 出自宋·陳師道·大行皇太后挽詞二首
- 課最三川守,名成萬石君。 -- 出自宋·陳師道·何太中挽詞二首
- 徒弟三千子,聲名四十春。 -- 出自宋·陳師道·胡士彥挽詞二首
- 湖海三年別,譙徐一日間。 -- 出自宋·陳師道·寄張學(xué)士
- 聊為三徑資,從子并門居。 -- 出自宋·陳師道·送路糾歸老丹陽
- 經(jīng)史三年學(xué),聰明一旦開。 -- 出自宋·陳師道·送孝忠二首
- 簿領(lǐng)三年責(zé),云霄一武趨。 -- 出自宋·陳師道·奉送閻醇老推官
- 往時三呂共修途,擬上青云近玉除。 -- 出自宋·陳師道·寄單州呂侍講
- 名高三俊上,官立右螭旁。 -- 出自宋·陳師道·寄張文潛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