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3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寢署三年外,祠郎初報聞。 -- 出自明·湯顯祖·遷祠部拜孝陵
- 舂糧三月外,伏枕一秋偏。 -- 出自明·湯顯祖·初發瑤湖次宿廣溪(別吳十一舅隆八弟)
- 山城三月只蕭然。 -- 出自元·元好問·浣溪沙
- 客枕三年,故國云千里。 -- 出自元·元好問·點絳唇·夢里梁園
- 一醉三千歲。 -- 出自元·元好問·點絳唇·簾卷荷香
- 月滿三山,春回八部,宴寢凝香席。 -- 出自元·元好問·念奴嬌·嚴陵臺畔
- 千歲三公 -- 出自元·元好問·南鄉子·遲日惠風柔
- 瘦殺三山亭畔柳,不似宮腰。 -- 出自元·元好問·浪淘沙·云外鳳凰簫
- 留著三五盈盈,永夜照憑肩。 -- 出自元·元好問·婆羅門引 望月
- 留滯三年,相思千里,歸夢風煙上。 -- 出自元·元好問·永遇樂 夢中有以王正之樂府相示者。予但記
- 北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 出自元·元好問·潁亭留別
- 桃花三百里,渾是武陵溪。 -- 出自元·元好問·臨江仙 內鄉寄嵩前故人
- 若見三閭憑寄語,尊有酒,可同傾。 -- 出自元·元好問·江城子 嵩山中作
-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 出自唐·陳子昂·送魏大從軍
- 一十三死生。 -- 出自唐·陳子昂·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
- 自超三界樂。 -- 出自唐·陳子昂·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
- 故鄉三千里。 -- 出自唐·陳子昂·感遇·之卅四
- 漢甲三十萬,曾以事匈奴。 -- 出自唐·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
- 故鄉三千里,遼水復悠悠。 -- 出自唐·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
- 既微三載道。 -- 出自南北·謝朓·賦貧民田詩
- 我滯三冬職。 -- 出自南北·謝朓·答張齊興詩
- 獨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 出自唐·韋莊·早發
- 故人三載別,明月兩鄉悲。 -- 出自唐·韋莊·寓言
- 露滋三徑草,日動四鄰砧。 -- 出自唐·韋莊·同舊韻
- 盜據三秦地,兵纏八水鄉。 -- 出自唐·韋莊·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
- 南北三年一解攜,海為深谷岸為蹊。 -- 出自唐·韋莊·贈云陽裴明府
- 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興亡盡此中。 -- 出自唐·韋莊·上元縣(浙西作)
- 已聞三世沒軍營,又見兒孫學戰爭。 -- 出自唐·韋莊·旅次甬西見兒童以竹槍紙旗戲為陣列…余因感
- 對初三微月,重到團欒,鋪地水處處襪羅涼浸。 -- 出自清·朱彝尊·洞仙歌·東風幾日
- 周郎三爵后,顧曲無心,爭忍厭厭夜深飲。 -- 出自清·朱彝尊·洞仙歌·東風幾日
- 雞缸三兩盞,力薄春醪,何事卿卿便中酒,翻喚養娘眠,底事誰知,燈一點尚懸紅豆。 -- 出自清·朱彝尊·洞仙歌·佳期四五
- 殘燈三兩焰,別淚一雙人。 -- 出自清·朱彝尊·臨江仙·昨日苦留今日住
- 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范蠡祠.水底盡傳螺五色,湖邊空掛網千絲. -- 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之四十八
- 不知三影吟成后,可載兜娘此地歌? -- 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之八
- 漏鼓三通,月底燈前,沒個商量地。 -- 出自清·朱彝尊·城頭月·別離偏比相逢易
- 輕船三板過南亭,蠶女提籠兩岸經。 -- 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之七十七
- 昨夜三更雷撼山,九天門戶不曾關。 -- 出自宋·白玉蟾·華陽吟三十首
- 異乎三子撰,契彼五家禪。 -- 出自宋·白玉蟾·長歌行
- 酒弄三竿日,詩成一枕風。 -- 出自宋·白玉蟾·護國寺秋吟八首
- 玉天三十六,六梵聚飛仙。 -- 出自宋·白玉蟾·步虛四章
- 大道三十有二傳,傳到天臺有悟真。 -- 出自宋·白玉蟾·快活歌二首
- 入室三年丹已熟,肌膚綽約光離離。 -- 出自宋·白玉蟾·倪昭卿賦贈葉神童
- 其中三千六百年,幾度寒楓逐逝川。 -- 出自宋·白玉蟾·將進酒·秋山蒼蒼秋云黃
- 事業三盃酒,勛名九轉丹。 -- 出自宋·白玉蟾·感物
- 武夷三十六峰巒,無人結草惟空山。 -- 出自宋·白玉蟾·題劉心月
- 自己三黃及四神,誰知安灶烹爐意。 -- 出自宋·白玉蟾·萬法歸一歌
- 容成三峰學御女,採精吸血兼服乳。 -- 出自宋·白玉蟾·萬法歸一歌
- 琴心三桑倚樓坐,黃鶴悠悠去不還。 -- 出自宋·白玉蟾·羅適軒凈明軒
- 蓬萊三萬里,道德五千言。 -- 出自宋·白玉蟾·李伯陽贊三首
- 飛行三十六天門,我是東華上相孫。 -- 出自宋·白玉蟾·飛行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