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12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六奇計丑書來慢,曾是控弦三十萬。 -- 出自宋·陳杰·昭君怨
- 不知江水長多少,檣尾過城三丈高。 -- 出自宋·陳杰·東湖晚步洪恩橋海棠洞三首
- 碧玉琢干如拇大,黃金縷花三萬個。 -- 出自宋·陳杰·林告院伯文送菊大如蓋予謂惟黃繖兩字可極形
- 夢回華表千年遠,思入廬山三疊寒。 -- 出自宋·陳杰·題傅道士鶴鳴泉
- 太宗天性好儒翰,右軍墨寶三千張。 -- 出自宋·陳宓·評書
- 風和已作二月景,日暖欲破三春花。 -- 出自宋·陳宓·南劍道中示友人
- 云山疊疊石齒齒,山色溪聲三十里。 -- 出自宋·陳天麟·石壁道中
- 多情黃菊知人意,故放籬邊三四花。 -- 出自宋·陳文蔚·侍嘉言叔溪行和其韻
- 伊方傲矣百花上,我亦悠然三徑馀。 -- 出自宋·陳文蔚·用趙國興梅韻自賦
- 天涯牢落孰慰意,千嶂倒影三江流。 -- 出自宋·陳峴·楚南偉觀樓
- 瑯玕蕊笈藏幽谷,唯見白云三五幅。 -- 出自宋·陳洵直·石室
- 借問仙人渺何許,飛升一去三千齡。 -- 出自宋·陳延齡·大安院
- 山形南去疾如馳,高處展開三丈旗。 -- 出自宋·陳巖·展旗峰
- 功高福與宋無極,紫樞黃閣三千秋。 -- 出自宋·陳元晉·上姚贛州鏞壽
- 紅芳落盡還堪賞,綠樹黃鸝三五聲。 -- 出自宋·陳章·雨中過匏庵先生園居
- 會須蠟屐步丹梯,要看奇峰三十六。 -- 出自宋·成延光·句
- 張公結廬天臺山,赤城霞起三千丈。 -- 出自宋·初暐·送張無夢歸天臺山
- 晚禽噪竹百千翅,殘菊橫枝三兩花。 -- 出自宋·崔鶠·婆娑園
- 大冠襜袂走紛紛,對面可容三斗塵。 -- 出自宋·戴表元·送陳養晦謁閬風舍先生四首
- 尋牛卜龍古所有,君家祖孫三葉傳青鳥。 -- 出自宋·戴表元·贈天臺潘山人
- 毛錐如風腹如笥,快書疾讀三千字。 -- 出自宋·戴表元·送葉伯幾赴奉化錄
- 借君剛風七龍轡,返此靈物三神山。 -- 出自宋·戴表元·題范道士來鶴亭
- 黃雞喚日不待曉,蟠桃一熟三千年。 -- 出自宋·戴表元·正仲復有倒和春愁曲之作依次奉答
- 雜花屏障四時有,明月鏡奩三面開。 -- 出自宋·戴表元·秦題孫使君池館
- 臚言峽山天下奇,欲觀愁隔三千里。 -- 出自宋·鄧深·遡蛺詩
- 山連巫峽幾千里,水闊沅湘三四州。 -- 出自宋·范元作·句
- 執手不敢贊諛語,版樣惟視三先生。 -- 出自宋·方逢辰·錢判府國史直講秘書赴鎮南劍
- 明年老子六十一,最憶只身三十時。 -- 出自宋·方回·武林書事九首
- 貴公勛業一杯水,俗子面顏三斛塵。 -- 出自宋·方回·次韻沈茂實小園偶書
- 著書棄筆如丘山,使年將及三萬日。 -- 出自宋·方回·贈筆工楊日新
- 今人但習真草行,誰會六書三耦意。 -- 出自宋·方回·贈刊印朱才俊
- 噫嘻此一怪墨客,作書轉送三嘆息。 -- 出自宋·方回·贈壽昌墨客葉實甫
- 一斗稗子價幾何,已直去年三斗米。 -- 出自宋·方回·種稗嘆
- 自從書云入嘉平,一月間無三日晴。 -- 出自宋·方回·留丹陽三日苦寒戲為短歌
- 民間妻女凜不保,何啻如花三五枝。 -- 出自宋·方回·木綿怨
- 半留中原半南移,大方脈科三百朞。 -- 出自宋·方回·送醫工郭耕道
- 欄干倚盡催詩處,晴日須來三四回。 -- 出自宋·方回·煙雨樓
- 繆為白發二千石,輕別紫陽三十年。 -- 出自宋·方回·三址年重到紫陽觀
- 紅霞蒸處幾東風,會見瑤池三度熟。 -- 出自宋·方回·寄題呂常山平章錦繡香中
- 賒它陸凱二十字,喚起杜陵三百年。 -- 出自宋·方蒙仲·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 擊甌樓上望四野,只愿保此三年秋。 -- 出自宋·馮伯規·次韻中秉教授喜雨之作
- 釣竿伴我訪滄溟,沮洳定無三盡鯉。 -- 出自宋·傅察·任伯仲時德升用均你韻送德父守菑川邀奈同賦
- 乃知云浮山更浮,二山總在三山上。 -- 出自宋·傅烈·浮碇岡
- 老夫藉手得歸田,免譏取禾三百廛。 -- 出自宋·高斯得·次韻雪寒郡中糶米食源有賦
- 老天有意濡沫之,一夜幻成三尺雪。 -- 出自宋·高斯得·時雪應禱周子車和東坡所次柳子玉韻見始用韻
- 明朝塵土又歸去,長憶來時三月三。 -- 出自宋·葛紹體·小憩梵安寺
- 花神巧與換新綠,恰似春風三月時。 -- 出自宋·葛紹體·槐
- 百年雨露春風力,高樹一根三色花。 -- 出自宋·顧逢·父子同賞楊寺月牡
- 憶初謀食廣漢城,同時偶得三益友。 -- 出自宋·郭印·送杜安行東上
- 行行提筆戰春闈,篋中尚有三千牘。 -- 出自宋·郭印·送莫少虛赴省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