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1個(gè)字的詩句
三在第一個(gè)字的詩句
- 三江勝景遨游遍,百氏群書講貫來。 -- 出自唐·鄭谷·寄贈(zèng)楊夔處士
- 三宿忘歸去,圭峰恰對(duì)門。 -- 出自唐·鄭谷·訪姨兄王斌渭口別墅(一本無王斌二字)
- 三十年來尋劍客[1],幾回落葉又抽枝。 -- 出自唐·志勤·三十年來尋劍客
- 三月秋光今夜半。 -- 出自宋·黃裳·漁家傲·三月秋光今夜半
- 三十日,回頭過盡,喜對(duì)春工。 -- 出自宋·黃裳·喜朝天/踏莎行
- 三年春在病中看。 -- 出自宋·呂本中·浣溪沙
- 三三兩兩釣魚舟。 -- 出自宋·潘閬·灑泉子
- 三千從赭黃。 -- 出自宋·萬俟詠·明月照高樓慢/明月照高樓
- 三萬六千能幾日。 -- 出自宋·王觀·減字木蘭花·天之美祿
- 三張舊族富英髦,仙墅重經(jīng)散郁陶。 -- 出自宋·楊億·題張濬所居壁
- 三刀吉夢(mèng)頻為郡,駟馬高車又出關(guān)。 -- 出自宋·楊億·王尚食知鳳翔
- 三日懸弧應(yīng)是喜,十年結(jié)實(shí)未為遲。 -- 出自宋·楊億·聞?chuàng)P州柴給事有弄璋之慶寄詩賀之
- 三世青氈傳舊物,十年黃綬歡徒勞。 -- 出自宋·楊億·鄱陽皮錄事
- 三百六旬今夜盡,寥寥虛室獨(dú)凝神。 -- 出自宋·楊億·次韻和酬永嘉聶從事除夜之什
- 三千賓客連宵醉,十二城門徹曉開。 -- 出自宋·楊億·次韻和主人喜諸客見過之什
- 三殿從來奉宸扆,一麾今去典方州。 -- 出自宋·楊億·閤門錢舍人知全州
- 三獻(xiàn)猶垂卞和淚,幾人先著祖生鞭。 -- 出自宋·楊億·黃覺東游
- 三尺舊章閑玉律,八行優(yōu)詔下金鑾。 -- 出自宋·楊億·京府獄空降詔因寄大尹學(xué)士
- 三峰洞穴多靈藥,莫便拋官去學(xué)仙。 -- 出自宋·楊億·史館高司諫紳知華州
- 三年送目愁鄰媛,七澤迷魂怨楚辭。 -- 出自宋·楊億·宋玉
- 三徑未荒休歡鵬,十漿先饋定驚鷗。 -- 出自宋·楊億·許洞歸吳中
- 三山密信傳青雀,五日歸鞍躍紫騮。 -- 出自宋·楊億·再次首唱韻和
- 三殿夜簽傳漏箭,九秋霜籟入風(fēng)琴。 -- 出自宋·楊億·直夜
- 三千功欲滿,鶴馭恐難留。 -- 出自宋·楊億·送觀道人歸故
- 三桃聊并列,百果獨(dú)先春。 -- 出自宋·楊億·櫻桃
- 三軍粒食資心計(jì),一月星郵待捷書。 -- 出自宋·楊億·鄭工部陜西隨軍轉(zhuǎn)運(yùn)
- 三日疾風(fēng)吹浩蕩,綠蕪未遍平沙。 -- 出自宋·葉夢(mèng)得·臨江仙·三日疾風(fēng)吹浩蕩
- 三月鶯花都過了,曉來雪片猶零。 -- 出自宋·葉夢(mèng)得·臨江仙·三月鶯花都過了
- 三湘遷客思悠哉。 -- 出自宋·張舜民·朝中措·三湘遷客思悠哉
- 三春不識(shí)桃李面,四月無鶯但老鴉。 -- 出自宋·張舜民·取里語以己語足成二絕
- 三潮寶派通胥浦,萬葉靈杉蔽蜀岡。 -- 出自宋·張舜民·真州儀真觀
- 三逕從誰掃,千門倏自通。 -- 出自宋·張舜民·和趙大監(jiān)雪
- 三年猿鶴友,萬里秦梵行。 -- 出自宋·張舜民·和孫莘老題召伯斗野亭
- 三湘盡處猶逢竹,五嶺回時(shí)卻見山。 -- 出自宋·張舜民·灑然堂
- 三輔名州。 -- 出自宋·蔡伸·減字木蘭花·彤庭龍尾
- 三五嫦娥月,夜色正嬋娟。 -- 出自宋·陳德武·水調(diào)歌頭·三五嫦娥月
- 三徑芳根自不群。 -- 出自宋·陳德武·鷓鴣天·三徑芳根自不群
- 三疊琴心音一縷。 -- 出自宋·陳德武·清平樂·嬌聲嬌語
- 三分春色,十分官事,令人孤負(fù)芳菲。 -- 出自宋·陳德武·望海潮·三分春色
- 三年客里情懷。 -- 出自宋·陳德武·慶春宮/高陽臺(tái)
- 三衢不住住王城,因向江湖得令名。 -- 出自宋·陳郁·毛梧竹惠詩真韻答贈(zèng)
- 三年官滿冰霜潔,一日春回宇宙寬。 -- 出自宋·陳郁·友人官滿
- 三月羈懷當(dāng)一洗,莫放觥籌。 -- 出自宋·葛立方·春光好·禁煙卻釀新愁
- 三賢已仙去,丹青儼南榮。 -- 出自宋·葛立方·八月二十日與館中同舍游西湖作
- 三章歌睿制,五板賀寒朝。 -- 出自宋·葛立方·冬至后雪
- 三百六旬兮歲功始成,細(xì)人蠢蠢兮又豈和夫天運(yùn)。 -- 出自宋·葛立方·九效·天運(yùn)
- 三游洞里尋遺跡,至喜亭前足雅歌。 -- 出自宋·洪邁·峽州
- 三分春色二分空,莫待春歸怨曉鐘。 -- 出自宋·黃公度·次韻宋永兄感舊五首
- 三年惠政留巖邑,千里歸舟犯惡灘。 -- 出自宋·黃公度·和宋永兄罷官還家途中見寄四絕
- 三持使者節(jié),一著惠文冠。 -- 出自宋·黃公度·黃憲生朝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