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1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三假是榮華,幻化色身四假。 -- 出自元·馬鈺·無夢令 贈京兆權先生
- 三須戒說是和非。 -- 出自元·馬鈺·西江月 贈清凈散人
- 三清專遣青童詔。 -- 出自元·馬鈺·調笑令 此首與前一首原作一首,茲從律分為
- 三松四檜,五株垂柳。 -- 出自元·馬鈺·清心鏡 祖庵環堵
- 三車搬運入丹田。 -- 出自元·馬鈺·西江月 贈明月散人
- 三千里路乞殘馀。 -- 出自元·馬鈺·玩丹砂 贈于瓦罐
- 三雙眼兒,仰觀俯視。 -- 出自元·馬鈺·清心鏡 贈劉小官
- 三髻山侗,拜聞張氏。 -- 出自元·馬鈺·踏云行 贈無為散人
- 三個不如兩個,兩人談是談非。 -- 出自元·馬鈺·西江月 勸劉先生夫婦
- 三千功滿赴瑤池。 -- 出自元·馬鈺·道成歸·阮郎歸改道成歸
- 三三六六味香甘。 -- 出自元·馬鈺·搗練子 贈張無塵先生
- 三千馀里,關山遙隔。 -- 出自元·馬鈺·蓬萊客 借張修祖殿試韻
- 三光攢聚永安寧。 -- 出自元·馬鈺·玩丹砂 贈藥趙仙
- 三年赤腳三年愿,一志青霄一志長。 -- 出自元·馬鈺·瑞鷓鴣 住環堵
- 三光照曜結云棚,就中幾穗非常寶。 -- 出自元·馬鈺·踏云行 葡萄
- 三髻山侗化臥單。 -- 出自元·馬鈺·玩丹砂 化臥單
- 三條乾布有馀寬。 -- 出自元·馬鈺·玩丹砂 化臥單
- 三教門人,乍離巢穴。 -- 出自元·馬鈺·清心鏡 詠三教門人
- 三千密要,陰功八百,真誠煉行無差。 -- 出自元·譚處端·望海潮·堪嗟浮世
- 三齋七也至日相呼,臨時莫避。 -- 出自元·丘處機·恣逍遙 景金本注云,二首名*人嬌贈眾道友
- 三光盛衰,交變萬化,恩害相生天地數。 -- 出自元·丘處機·留客住 修道
- 三涂任百毒陵遲,再生 -- 出自元·丘處機·清心鏡
- 三盞清愁散。 -- 出自元·劉秉忠·點絳唇·十載風霜
- 三島云隨鶴馭,五湖月載歸舟。 -- 出自元·劉秉忠·江月晃重山
- 三品貴,一時名。 -- 出自元·劉秉忠·鷓鴣天 酒
- 三杯酒,一覺睡,一甌茶。 -- 出自元·劉秉忠·三奠子·念我行藏有命
- 三顧出茅廬。 -- 出自元·劉秉忠·太常引 武候
- 三年浪走,有心遁世,無地棲身。 -- 出自元·白樸·朝中措 題闕
- 三十六陂春水,二十四橋明月,好景入清談。 -- 出自元·白樸·水調歌頭 冬至,同行臺王子勉中丞,韓君美
- 三元秘秋水,秋水一何多。 -- 出自元·白樸·水調歌頭 予既賦前篇,一日舉似京口郭義山
- 三入岳陽人不識,浮生擾擾蒼蠅血。 -- 出自元·白樸·滿江紅 題呂仙祠飛吟亭壁,用馮經歷韻。
- 三元秘秋水,□□□□□。 -- 出自元·白樸·水調歌頭 丙戌夏四月八日,夜夢有人以三元
- 三峰足云氣,萬壑散秋聲。 -- 出自元·白樸·水調歌頭 擬游茅山,贈心遠提點。
- 三尺枯桐,古來長恨知音少。 -- 出自元·白樸·燭影搖紅 前事用呂東窗韻
- 三千年也蟠桃熟,萬歲山高錦樹秋。 -- 出自元·盧摯·鷓鴣天 元貞元年九月初五日
- 三圣一般心。 -- 出自元·尹志平·巫山一段云 勸世
- 三老共全清福。 -- 出自元·尹志平·道無情
- 三島是吾家。 -- 出自元·尹志平·巫山一段云·北海修真士
- 三界十分通徹。 -- 出自元·尹志平·無夢令·閑把心香暗*
- 三陽端正玉鰲形。 -- 出自元·尹志平·巫山一段云 題通仙觀
- 三陽將欲遍,五氣自朝元。 -- 出自元·尹志平·臨江仙 朝元觀,請以詞許之
- 三陽道士。 -- 出自元·尹志平·減字木蘭花 縉山川有三觀,皆有陽字,此間
- 三更不縱睡魔侵。 -- 出自元·尹志平·西江月 勸眾減睡
- 三十年來都亂覓,如今認證真容。 -- 出自元·尹志平·臨江仙 西山靜坐
- 三年不見志紆郁,夢魂時逐晨風征。 -- 出自明·宋濂·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 三河及幽并,無地不馳驟。 -- 出自明·宋濂·贈劉俊民先輩
- ”三孫拜馬前,頭角何累累。 -- 出自明·宋濂·出門辭為蘇鵬賦
- 三齋七戒始敢服,服后所見非前侔。 -- 出自明·宋濂·天麥毒行
- 三服宮闈欹且側,左右紛亂如驚鷗。 -- 出自明·宋濂·天麥毒行
- 三湖渺空闊,一棹成窮搜。 -- 出自明·宋濂·憶與劉伯溫章三益葉景淵三君子同上江表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