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在第9個字的詩句
丁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同升吏部曹,往在紀丁未。 -- 出自宋·黃庭堅·賦未見君子憂心靡樂八韻寄李載
- 系船湓城秣高馬,客丁結束女縫裳。 -- 出自宋·黃庭堅·奉送周元翁鎖吉州司法廳赴禮部試
- 高真接手玉宸前,女丁來謁粲六妍。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子瞻書黃庭經尾付蹇道士
- 懷我伐木友,寒衾夢丁丁。 -- 出自宋·黃庭堅·戲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
- 天官燭其陰有毒,敕丁破口剶其足。 -- 出自元·王冕·蝦蟆山
- 天官燭其陰有毒,敕丁破口劙其足。 -- 出自元·王冕·蝦蟆山
- 機中工織婦,籍上成丁孫。 -- 出自宋·賀鑄·田園樂
- 雖然得歸到鄉土,零丁貧賤長辛苦。 -- 出自唐·崔顥·江畔老人愁
- 又是天風吹澹月,佩丁東、攜手西廂。 -- 出自宋·朱敦儒·促拍丑奴兒
- 喙長爪短躍更上,丁丁取蠹何其多。 -- 出自宋·司馬光·同圣民過楊之美聽琵琶女奴彈啄木曲親諸公所
- 紅袖佯醉倚莆萄,白丁不敢躡苔蘚。 -- 出自宋·白玉蟾·題諸葛繡香園
- 和鉛還搰搰,持斧自丁丁。 -- 出自唐·陸龜蒙·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
- 自言有老父,孤獨無丁壯。 -- 出自宋·梅堯臣·汝墳貧女
- 妖逢庚子日,夢異武丁時。 -- 出自宋·梅堯臣·贈仆射侍中劉相公挽詞三首
- 冢垣雖闃寂,田客每丁寧。 -- 出自宋·梅堯臣·去臘隱靜山僧寄榧樹子十二本柏樹子十四本種
- 猶疑在禁中,殘漏寒丁當。 -- 出自宋·王禹偁·東門送郎吏行寄承旨宋侍郎
- 嘴長數寸勁如鐵,丁丁亂鑿乾枯查。 -- 出自宋·王禹偁·啄木歌
- 小序禎明元年太歲丁未四月十九日癸亥。 -- 出自隋·江總·游攝山棲霞寺詩
- 醉者墜不愕,安能學丁君。 -- 出自宋·晁補之·同楊希仲吳子進李希孝張景良北關納涼晚過大
- 枕席夜涼燈火暗,丁丁更漏隔南樓。 -- 出自宋·張耒·小雨
- 村鼙朝坎坎,樵斧暮丁丁。 -- 出自宋·張耒·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判唐通直
- 招使離衽席,啼呼每丁寧。 -- 出自宋·張耒·鵯鵊詞
- 賓御莫辭巖下醉,武丁高枕待為霖。 -- 出自唐·許渾·和淮南王相公與賓僚同游瓜洲別業,題舊書齋
- 天公怒恐寖成就,六丁桃斧摩云揮。 -- 出自宋·王令·寒林石屏
- 偏怨別,是芳節,庭下丁香千結。 -- 出自唐·毛文錫·更漏子·春葉闌
- 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開。 -- 出自唐·雍陶·蜀中戰后感事
- 聞老仙、衣冠皓偉,又丁寧、天語著兒招。 -- 出自宋·劉辰翁·八聲甘州·記前朝
- 平生老瓦盆,笑我識丁字。 -- 出自宋·方岳·鄭僉判取蘇黃門圖史園囿文章鼓吹之語為韻見
- 金鑿落沮未雀浦,玉丁東上紫宸朝。 -- 出自宋·方岳·次韻吳樞密烏衣園舊韻
- 囊封爭論切,詔敕費丁寧。 -- 出自宋·方岳·徐仁伯侍郎挽詩
- 焰焰蘭缸明狹室,丁丁玉漏發深宮。 -- 出自唐·姚合·同諸公會太府韓卿宅
- 須記送君時,四月日丁丑。 -- 出自明·宋濂·予奉詔總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實與纂修尋以病歸
- 布谷殷勤休勸客,添丁長大即歸耕。 -- 出自宋·曾豐·和陸倅聞雨之韻
- 鈞翰珍藏塞翁馬,六丁嚴護不容驚。 -- 出自宋·徐元杰·題日者李成齋所藏李文清幅
- 群盜忍殘勝業柏,六丁應護中興碑。 -- 出自宋·劉克莊·上十四吟十首
- 一穟祥煙徹九關,六丁澒洞起泥蟠。 -- 出自宋·劉克莊·喜雨二首柬張使君
- 官吏但知行白簡,壯丁多去入紅巾。 -- 出自宋·劉克莊·喜仲晦除江西憲二首
- 教兒勤護惜,恐被六丁偷。 -- 出自宋·劉克莊·書
- 四月池邊見拒霜,園丁驚問此何祥。 -- 出自宋·劉克莊·小圃有雙蓮夏芙蓉之喜文字祥也各賦一詩為宗
- 西埜約余同薦禰,六丁力盡不能留。 -- 出自宋·劉克莊·迎候林德輔帥參一首
- 一葉身輕歸去勇,六丁力盡挽來難。 -- 出自宋·劉克莊·寄湯季庸侍郎
- 杜老豈無詩,應為六丁取。 -- 出自宋·曾幾·海棠洞
- 非律非禪自在身,免丁不納沒公憑。 -- 出自宋·周必大·德回上人寫予真求贊
- 咸池樂部十二鍾,六丁挈置巫山背。 -- 出自宋·洪咨夔·次及甫入峽雜詠·十二培
- 若把古今相比類,姓丁仙鶴亦如斯。 -- 出自唐·方干·送道人歸舊巖
- 間世星郎夜宴時,丁丁寒漏滴聲稀。 -- 出自唐·方干·陪李郎中夜宴
- 文章深掣曳,珂珮鳴丁當。 -- 出自唐·貫休·古意九首
- 煌煌發令姿,珂珮鳴丁冬。 -- 出自唐·貫休·擬齊梁體寄馮使君三首
- 寺扉隱天色,影剎遙丁丁。 -- 出自唐·皎然·和楊明府早秋游法華寺
- 孫傳及孫僅,外復有丁謂。 -- 出自宋·柳開·贈諸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