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在第5個字的詩句
丁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傷春未解丁香結。 -- 出自宋·陳三聘·秦樓月/憶秦娥
- 忽來數紙丁寧甚,恍憶他時繾綣同。 -- 出自宋·趙蕃·早歲
- 胡然更作丁寧語,道所經行覓細書。 -- 出自宋·趙蕃·次韻歐陽全真送行
- 有兒幸成丁,可以親犁鉏。 -- 出自宋·趙蕃·子肅以古風見還詩軸頗述歸田之樂次韻答之
- 春愁欲解丁香結。 -- 出自宋·高觀國·蘭陵王·鳳簫咽
- 汝行為我丁寧說與諸賢處,二府榮途豈難到。 -- 出自宋·程公許·岷峨嘆
- 玄袍金鎧丁甲從,洞陰戰勝魔絕縱。 -- 出自宋·程公許·蕊歌
- 三致意于丁寧,式爾心之訛也。 -- 出自宋·岳珂·黃魯直覺民讀書帖贊
- 愿天驅、五丁壯士,挽岷峨、生意興春還。 -- 出自宋·李曾伯·八聲甘州·上巍樓
- 鶯宛轉,燕丁寧。 -- 出自宋·黃升·鷓鴣天 春暮
- 當初誤結丁香樹。 -- 出自宋·劉之才·菩薩蠻·題花曾蘸花心露
- 桅佩冷,玉丁東。 -- 出自宋·陳允平·塞翁吟·睡起鸞釵亸
- 何事殷武丁,因夢得良弼。 -- 出自宋·胡仲弓·感古十首
- 說與遼東丁令威,天長海闊不須歸。 -- 出自宋·趙文·詩九首托南劍劉教尋亦周墓焚之
- 人間只慣丁當字,妙處在、一聲清拙。 -- 出自宋·趙文·疏影·寒泉濺雪
- 下取防六丁,急寘空谷里。 -- 出自宋·董嗣杲·裝伯弜周先生手澤
- 帝親敕六丁呵護。 -- 出自宋·伍梅城·賀新郎·甲子頭春雨
- 白玉為竿丁字成,黃金繡帶短長輕。 -- 出自唐·陸暢·坐障
- 華表尚迷丁令鶴,竹坡猶認葛溪龍。 -- 出自唐·王鐸·句
- 千萬云間丁令威,殷勤仙骨莫先飛。 -- 出自唐·儲嗣宗·和茅山高拾遺憶山中雜題五首·巢鶴
- 楊震關西,丁寬易東。 -- 出自唐·李瀚·蒙求
- 王濬懸刀,丁固生松。 -- 出自唐·李瀚·蒙求
- 錦茵閑襯丁香枕,銀釭燼落猶慵寢。 -- 出自唐·尹鶚·菩薩蠻·隴云暗合秋天白
- 寸心恰似丁香結,看看瘦盡胸前雪。 -- 出自唐·尹鶚·撥棹子·風切切
- 饞口如門,丁寧告戒,欲須堅鎖。 -- 出自元·許有壬·水龍吟 己丑中秋用韻
- 真水火,癸丁爐灶,丹結何疑。 -- 出自元·王哲·滿庭芳 修行
- 一封天詔丁寧。 -- 出自元·張之翰·沁園春 至元戊子冬,國子司業李君兩山以春
- 歸盤樂矣,丁寧更說,閑居粉黛。 -- 出自元·劉敏中·水龍吟 次韻答馬觀復左司九日
- 玉英棵棵丁香結。 -- 出自元·張可久·秦樓月 即事
- 不從去日丁寧約,已向東風取次開。 -- 出自宋·余靖·又和寄提刑太保
- 二十五年丁令威,二十五日鬢成絲。 -- 出自宋·項安世·至竹客嶺卻寄金山聞老
- 田丁兮學丁,耦歌兮儕習。 -- 出自宋·項安世·耕讀堂詩
- 淺學字識丁,美穴魚知丙。 -- 出自宋·王铚·次韻率行之見投因以賦別
- 他年莫姓丁,止廁子侄行。 -- 出自宋·張镃·桂隱紀詠·撫鶴亭
- 憶昨祠上丁,蕡燭初欲然。 -- 出自宋·敖陶孫·酬答李學長
- 今來劃逢丁太常,目所未接心已甘。 -- 出自宋·敖陶孫·與太常丞丁晦甫
- 帝勑守六丁,山夔孰敢侮。 -- 出自宋·林景熙·游九鎖山·大滌洞天
- 芭蕉不展丁香結,匆匆過了春三。 -- 出自近代·譚獻·臨江仙 和子珍
- 這是個白丁起手新興樣,把一個自古山河被他生掏。 -- 出自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 帝遣六天丁,開鑿就空曠。 -- 出自宋·孔武仲·三峽橋
- 疊嶂巧分丁字水,臘梅遲見二年花。 -- 出自宋·蔡肇·句
- 公朝遣使丁年去,丞相疏恩甲第開。 -- 出自宋·晁公溯·江邊
- 門內無百丁,森森朱綠紫。 -- 出自宋·范質·誡兒侄八百字
- 荒蹊乏耘丁,褰裳現{俊亻換骨}骭。 -- 出自宋·方回·登屋東山作
- 比戶追索丁口絕,縣官不敢言無人。 -- 出自宋·李復·兵餽行
- 易學已隨丁氏去,金蘭何日慰同心。 -- 出自宋·陸文圭·送吳仲魯回鳥江二首
- 寒齋無復丁生夢,復內惟聞苻藿香。 -- 出自宋·陸文圭·應昌路驛傍有古松一斡生十八枝為斧所傷江西
- 而我獨零丁,詩復那可作。 -- 出自宋·彭龜年·慈順堂
- 白鶴山頭丁令威,清音嘹唳渾{颼叟換工}{颼叟換必}。 -- 出自宋·彭郁·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 誰識遼東丁令威,眼看世事熟興衰。 -- 出自宋·任希夷·贈卜者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