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口的成語
- 鈍口拙腮: 指口才笨拙,說話不流利。
- 佛口蛇心: 佛的嘴巴,蛇的心腸。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 風口浪尖: 比喻激烈尖銳的社會斗爭前哨。
-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比喻壞人說不出好話。
-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比喻壞人說不出好話。同“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改口沓舌: 重新轉動舌頭,改變原來的說法。
- 糊口度日: 糊口:本是喝粥的意思。度日:過日子。勉強維持生活,打發日子。
- 黃口小兒: 黃口:兒童;小兒:小孩子。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 黃口孺子: 黃口:兒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 豁口截舌: 撕開嘴巴,截去舌頭。指命人住嘴。
- 噤口捲舌: 指緘默不言。
- 金口玉音: 舊時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說話正確,不能改變。
- 金口御言: 舊時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說話正確,不能改變。同“金口玉音”。
- 噤口卷舌: 指緘默不言。
- 交口贊譽: 交:一齊,同時。異口同聲地稱贊。
- 交口同聲: 猶言眾口一詞。所有的人都說同樣的話。
- 緘口無言: 緘口:閉著嘴。閉著嘴,不說話。
- 極口項斯: 指滿口贊譽。項斯、唐代詩人,為楊敬之所器重,敬之贈詩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之句。
- 金口玉言: 舊時俗指皇帝說的話。現在指說出口不能改變的話(用在諷刺)。
- 金口木舌: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緘口結舌: 緘:封,閉;結舌:指不敢說話。閉口不說話。形容理屈詞窮說不出話來。也指懾于淫威不敢講話。
- 雞口牛后: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開口見喉嚨: 猶言開口見心。說話直爽,沒有隱曲。
- 開口見膽: 說話直爽,沒有隱曲。同“開口見心”。
- 苦口良藥: 好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衷心的勸告,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缺點錯誤很有好處。
- 口口相傳: 不著文字,口頭相傳。
- 苦口逆耳: 苦口:藥吃起來特別苦;逆耳:聽起來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誠的規勸。
- 開口見心: 說話直爽,沒有隱曲。
- 流口常談: 人人掛在嘴上的老話。
- 滿口之乎者也: 滿口文言詞語。指人物的書呆子氣
- 共找到214個第二個字是口的成語,還包含帶口字的成語大全,以口字開頭的成語大全;相關查詢: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