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 | 拼音 | 基本解釋 |
---|---|---|
膳 | shàn | 飯食:膳食。用膳。膳宿。 ◎ 進食:“宰夫膳稻于梁西”。 |
臈 | là | 古同“臘”:“殘臈生春序,愁霖逼歲昏。” |
膙 | jiǎng | 〔膙子〕手、腳的掌面部分因摩擦而生的硬皮。 |
朣 | tóng | 〔朣朧〕月初出;將明,如“月朣朣以含光兮”。 |
膦 | lìn | 磷化氫(PH3)分子中的氫原子,部分或全部被烴基取代而形成的有機化合物的總稱。 |
膩 | nì | 見“膩”。 |
膯 | tēng | 飽。 ◎ 雞鴨的胃。 |
膮 | xiāo | 豬肉羹。 ◎ 香。 |
膬 | cuì | 古同“脆”。 |
膧 | tóng | 〔膧朧〕朦朧,不分明,如“月膧膧以含光兮。” ◎ 〔膧朦〕模糊,不分明,如“吉兇紛錯,人用膧膧。” |
膶 | rùn | 方言,婉辭。由于“肝”、“竿”與“干癟”的“干”同音,中國廣州話因忌諱而把它們改為“豐潤”的“潤”(一般寫作“膶”)。故把“豬肝”、“雞肝”稱“豬膶”、“雞膶”;“豆腐干”稱“豆腐膶”。 |
朥 | láo | 同“癆” ◎ 方言:同“膋”。脂肪。 |
![]() |
dùn | 生僻字 |
膸 | suǐ | 古同“髓”。 |
膰 | fán | 古代祭祀用的熟肉:“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 ◎ 送給祭肉:“明日東家知祀灶,只雞斗酒定膰吾。” |
膴 | hū | 古代祭祀用的大塊魚、肉:“祭膴。” ◎ 無骨的干肉:“凡祭祀,共豆脯,薦脯,膴,胖,凡臘物。” ◎ 大塊魚肉。 |
膻 | shān | 像羊肉的氣味:膻氣。膻味。腥膻。 |
膿 | nóng | 見“膿”。 |
膽 | dǎn | 見“膽”。 |
臆 | yì | 胸:胸臆(心里,多指心里的話或想法,如“直抒臆臆”)。 ◎ 主觀地,缺乏客觀依據的:臆造。臆測。臆度(duó )。臆斷。臆見。 |
共找到373個部首為“月”的漢字,其中包含月字旁的所有漢字。
點擊要查看的漢字,查詢月字旁相關漢字的意思。
點擊要查看的漢字,查詢月字旁相關漢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