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塾師在某家任教,事前講明七夕乞巧節要設宴招待。到了七夕,主人家里毫無設宴的動靜,老師便出了個上聯給學生對——“客舍凄涼,恰是今宵七夕。”學生對不上來,便去告訴父親。主人已領會聯中的意思,笑著說:“啊!我真的忘了。”并且代為對了下聯——“寒齋寂寞,可移下月中秋。”
到了中秋節,還是沒有動靜。老師又出上聯叫學生對——“綠竹本無心,遇節即時挨不過。”主人見了,又笑道:“我又忘了。”代對下聯道——“黃花如有約,重陽以后待何遲?”
轉眼到了重陽節,依然沒有動靜。老師又出了上聯——“漢三杰,張良韓信狄仁杰。”主人見了大笑起來說:“三杰是漢朝人,狄仁杰是唐朝人,老師怎么忘記了?”學生把父親這番話轉告塾師,老師說:“我沒有忘記。只是你父親前唐后漢都記得清清楚楚,卻偏偏忘了一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