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云間
原文: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譯文或注釋:
三年當中做了奔走他鄉之客,今天又做了俘虜。大好山河使人流下無限之淚,誰說過天地是寬闊無邊的呢!
已經深知為國犧牲的日子臨近了,但是想要和家鄉告別卻難而又難,在我不屈的魂靈回來的日子里,將在空中注視著后繼的抗敵的旗幟。
【注釋】
[1]云間:“云間”,即今上海松江,是作者家鄉。順治四年(1647),他在這里被逮捕。在對故鄉的依戀外,詩著重地寫他抗清失敗的悲憤與至死不變的決心。
[2]“三年”句:作者自順治二年(1645)起,參加抗清斗爭,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圍地區,至順治四年(1647),共三年。
[3]夏完淳,明末愛國志士和文學家。
[4]羈(jī)旅客:漂泊在外的人。這里指作者三年的抗清生活。
[5]南冠:被俘的囚徒,此時作者已經被清兵逮捕。
[6]泉路:地下,陰間。
[7]“毅魄”二句:是說死后,仍將抗清。毅魄:剛毅的魂魄。
[8]靈旗:漢武帝為伐南越,禱告太一,作靈旗。這里指抗清的旗幟。空際:天邊。
【賞析】
公元1645年,夏完淳(時年15歲)從父允彝、師陳子龍在松江起兵抗清。兵敗,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與師陳子龍繼續堅持抵抗。1646年夏完淳與陳子龍、錢旃飲血為盟,共謀復明大業,上書魯王(朱以海),魯王遙授中書舍人,參謀太湖吳易軍事。此時南京已陷落,身在義軍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滅敵人、恢復明朝的堅毅決心。為了抗清,義軍上下結成了同仇敵愾的情誼。不久義軍兵敗,吳易被執,夏完淳只身流亡,隱匿民間,繼續進行抗清活動。1647年(順治四年)夏間,夏完淳因魯王遙授中書舍人之職而上表謝恩,為清廷發覺,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堅強不屈,頑強斗爭,在接受變節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書太子太保洪承疇的審訊時,采取反話正說、寓貶于褒的方式當面聲色俱厲地痛斥這個朝廷的叛徒、民族的敗類,令洪承疇面紅耳赤、顏面盡失。在南京獄中,夏完淳給嫡母盛氏寫了絕筆《獄中上母書》,一方面以瑣瑣家事,諄諄囑托,流露出對家人的依戀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將復明大志放在兒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為念,表示要“報仇在來世”,體現出視死如歸的氣節。最終不屈而死,年僅17歲。
《別云間》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臨別松江時所作。上海松江縣,古稱云間,即作者的家鄉。作者在此詩中一方面抱著此去誓死不屈的決心,一方面又對行將永別的故鄉,流露出無限的依戀和深切的感嘆。
詩作首聯敘事。其中“羈旅”一詞將詩人從父允彝、師陳子龍起兵抗清到身落敵手這三年輾轉飄零、艱苦卓絕的抗清斗爭生活作了高度簡潔的概括。詩人起筆自敘抗清斗爭經歷,似乎平靜出之,然細細咀嚼,自可讀出詩人激越翻滾的情感波瀾,自可讀出平靜的敘事之中深含著詩人滿腔辛酸與無限沉痛。
頷聯抒寫詩人按捺不住的滿腔悲憤。身落敵手被囚禁的結局,使詩人恢復壯志難酬,復國理想終成泡影,于是詩人悲憤了:“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大明江山支離破碎,滿目瘡痍,衰頹破敗,面對這一切,詩人禁不住“立盡黃昏淚幾行”,流不盡“無限河山淚”。詩人一直冀盼明王朝東山再起,可最終時運不濟,命途多舛,恢復故土、重整河山的愛國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與哀慟,忍不住向上蒼發出“誰言天地寬”的質問與詰責。
頸聯坦露對故鄉、親人的依戀不舍之情。無論怎樣失望、悲憤與哀慟,詩人終究對自己的人生結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生命行將終結,詩人該會想些什么呢?“欲別故鄉難”,詩人緣何難別故鄉呢?原來,涌上他心頭的不僅有國恨,更兼有家仇。父起義兵敗,為國捐軀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敵手,自是兇多吉少,難免一死,這樣,家運不幸,恐無后嗣。念及自己長年奔波在外,未能盡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跡于空門”,生母“寄生于別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問”,念及讓新婚妻子在家孤守兩年,自己未能盡為夫之責任與義務,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想起這一切的一切,詩人內心自然涌起對家人深深的愧疚與無限依戀。
尾聯盟恢復之志。盡管故鄉牽魂難別,但詩人終將恢復大志放在兒女私情之上,不以家運后嗣為念,最終表明心跡:“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正如詩人在《獄中上母書》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與先文忠為北塞之舉矣”。“已知泉路近”的詩人坦然作出“毅魄歸來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堅決復明的決心,生前未能完成大業,死后也要親自看到后繼者率部起義,恢復大明江山。詩作以落地有聲的錚錚誓言作結,鮮明地昭示出詩人堅貞不屈的戰斗精神、盡忠報國的赤子情懷,給后繼者以深情的勉勵,給讀者樹立起一座國家與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豐碑。
全詩思路流暢清晰,感情跌宕豪壯。起筆敘艱苦卓絕的飄零生涯,承筆發故土淪喪、山河破碎之悲憤慨嘆,轉筆抒眷念故土、懷戀親人之深情,結筆盟誓志恢復之決心。詩作格調慷慨豪壯,令人讀來蕩氣回腸,禁不住對這位富有強烈民族意識的少年英雄充滿深深的敬意。
此詩是詩人被清兵逮捕訣別故鄉時所作。全詩以質樸的語言,直抒胸臆,在對山河的一片深情中,抒寫了亡國之痛和壯志難酬的悲憤。
網友關注
- 學弈
- 史疾為韓使楚
- 硯眼
- 劉氏善舉
-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
- 崔篆平反
-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 滄浪亭記
- 二鵲救友
- 一篋磨穴硯
- 孟母三遷
- 蹇材望偽態
- 農婦與鶩
- 義士趙良
- 蛇銜草
- 童趣
- 秦西巴縱麑
- 燕饑趙將伐之
- 唐臨為官
- 截竿入城
- 刻舟求劍
- 玉樓春(其一)
- 歐陽曄破案
- 不識自家
- 鹽角兒·亳社觀海
- 畫蛇添足
- 洛神賦
- 玉樓春(其四)
- 韓琦大度
- 父善游
- 二翁登泰山
- 念奴嬌·驛中言別友人
- 宮他為燕魏
- 揠苗助長
- 曾子殺彘
- 若石之死
- 濫竽充數
- 公輸般為楚設機
- 矛與盾
- 陳諫議教子
- 猿子
- 少年治縣
- 愚人食鹽
- 北人食菱
- 田子方教育子擊
- 陳元方候袁公
- 謁金門(風乍起)
- 論語十則
- 齊物論
- 玉樓春·乙卯吳興寒食
- 精忠傳
- 陳萬年教子
- 好事近(春路雨添花)
- 伯牙絕弦
- 酒徒遇嗇鬼
- 中山君饗都士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唐太宗吞蝗
- 紅毛氈
- 楊氏之子
- 掩耳盜鈴
- 陳遺至孝
- 牧童逮狼
- 娘子軍
- 大道之行也
- 玉樓春(池塘水綠風微煗)
- 奕秋
- 孝丐
- 張佐治遇蛙
- 不怕鬼
- 梁鴻尚節
- 鄭人買履
- 木蘭詩
- 扁鵲見蔡桓公
- 子擊謝罪
- 鷸蚌相爭
- 憶秦娥(簫聲咽)
- 墨子怒耕柱子
- 嫦娥奔月
- 觀潮
- 李遙殺人案
精品推薦
- 臨夏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澳門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8℃
- 木壘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氣溫:17/9℃
- 鹽城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大豐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溫泉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6℃
- 策勒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城中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高雄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6℃
- 臺中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