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第二百二十四卷
資治通鑒第二百二十四卷
唐紀四十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永泰元年(乙巳、765)
唐紀四十唐代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
[1]閏十月,乙巳,郭子儀入朝。子儀以靈武初復,百姓雕弊,戎落未安,請以朔方軍糧使三原路嗣恭鎮之;河西節度使楊志烈既死,請遣使巡撫河西及置涼、甘、肅、瓜、沙等州長史。上皆從之。
[1]閏十月乙巳(十七日),郭子儀來到朝廷。郭子儀認為靈武剛剛收復,百姓生計衰敗,戎人部落尚未安定,請求代宗讓朔方軍糧使三原人路嗣恭出鎮靈武。河西節度使楊志烈已經出世,郭子儀奏請派遣使者巡視和安撫河西地區,并且在涼州、甘州、肅州、瓜州、沙州等州設置長史職位。代宗全部采納了他的建議。
[2]丁未,百官請納職田充軍糧;許之。
[2]丁未(十九日),大臣們奏請征收官員職田的稅糧來充當軍糧。代宗準許。
[3]戊申,以戶部侍郎路嗣恭為朔方節度使。嗣恭披荊棘,立軍府,威令大行。
[3]戊申(二十日),代宗任命戶部侍郎路嗣恭為朔方節度使。路嗣恭披荊斬棘,設立節度使軍府,威嚴的號令得到執行。
[4]己酉,郭子儀還河中。
[4]己酉(二十一日),郭子儀返回河中。
[5]初,劍南節度使嚴武奏將軍崔旰為利州刺史;時蜀中新亂,山賊塞路,旰討平之。及武再鎮劍南,賂山南西道節度使張獻誠以求旰,獻誠使旰移疾自解,詣武。武以為漢州刺史,使將兵擊吐蕃于西山,連拔其數城,攘地數百里;武作七寶輿迎旰入成都以寵之。
[5]從前,劍南節度使嚴武奏請任命將軍崔旰為利州刺史。當時蜀中地區新近發生騷亂,山中賊寇堵塞了交通道路。崔旰前去討伐,平息了騷亂。等到嚴武再次出鎮劍南時,賄賂山南西道節度使張獻誠以便得到崔旰。張獻誠讓崔旰作書稱病,辭去職務,前往嚴武處。嚴武讓他擔任漢州刺史,派他率軍在西山攻擊吐蕃。崔旰接連攻克吐蕃的幾個城池,奪取了數百里的土地。嚴武特意制作七寶車將崔旰迎入成都,十分寵愛他。
武薨,行軍司馬杜濟知軍府事。都知兵馬使郭英干,英義之弟也,與都虞候郭嘉琳共請英義為節度使;旰時為西山都知兵馬使,與所部共請大將王崇俊為節度使。會朝廷已除英義,英義由是銜之,至成都數日,即誣崇俊以罪而誅之。召旰還成都,旰辭以備吐蕃,未可歸,英義愈怒,絕其饋餉以困之。旰轉徙入深山,英義自將兵攻之,聲言助旰拒守。會大雪,山谷深數尺,士馬凍死者甚眾,旰出兵擊之,英義大敗,收余兵,才及千人而還。
嚴武去世后,行軍司馬杜濟主持劍南節度的軍政事務。都知兵馬使郭英干,是郭英義的弟弟,與都虞候郭嘉琳一起奏請任命郭英義為劍南節度使;而當時崔旰擔任西山都知兵馬使,他與部下一起奏請任命大將王崇俊為劍南節度使。恰巧朝廷已經任命郭英義為劍南節度使,郭英義為此而對崔旰等人懷恨。郭英義到達成都數天,就以莫須有的罪名將王崇俊殺掉,召崔旰返回成都。崔旰則托辭防備吐蕃,不能返回,郭英義更加氣憤,便斷絕糧餉以使崔旰陷入困境。崔旰轉移到深山,郭英義又親自率軍進攻崔旰,聲稱幫助崔旰防御吐蕃。這時恰巧下大雪,山谷中積雪深達數尺,士兵和戰馬凍死很多。崔旰出兵反擊,郭英義大敗,收集殘兵,總共才一千人,狼狽而歸。
英義為政,嚴暴驕奢,不恤士卒,眾心離怨。玄宗之離蜀也,以所居行宮為道士觀,仍鑄金為真容。英義愛其竹樹茂美,奏為軍營,因徙去真容,自居之。旰宣言英義反,不然,何以徙真容自居其處!于是帥所部五千余人襲成都。辛巳,戰于城西,英義大敗。旰遂入成都,屠英義家。英義單騎奔簡州。普州刺史韓澄殺英義,送首于旰。邛州牙將柏茂琳、瀘州牙將楊子琳、劍州牙將李昌各舉兵討旰,蜀中大亂。旰,衛州人也。
郭英義為政嚴酷殘暴,驕奢淫逸,從不體恤士兵,致使眾心離散,怨憤四起。玄宗離開蜀地后,將所居住的行宮改為道士觀,還用金鑄造玄宗肖像。郭英義喜愛觀中竹林繁茂幽美,奏請將觀改為軍營,于是遷走玄宗肖像,自己居住在觀中。崔旰宣稱郭英義謀反,否則,他為什么要遷走玄宗肖像,自己住到那里去呢!于是崔旰率領部下五千多人襲擊成都。辛巳(疑誤),在成都城西雙方交戰,郭英義大敗。于是崔旰進入成都,屠殺了郭英義一家。郭英義單騎逃往簡州。普州刺史韓澄殺掉郭英義,將他的首級送給了崔旰。邛州牙將柏茂琳、瀘州牙將楊子琳、劍州牙將李昌分別率軍討伐崔旰,蜀地大亂。崔旰是衛州人。
[6]華原令顧繇上言,元載子伯和等招權受賄,十二月,戊戌,繇坐流錦州。
[6]華原縣令顧繇上書說,元載的兒子元伯和等人攬權受賄,十二月戊戌(十一日),顧繇獲罪,被流放到錦州。
[7]自安、史之亂,國子監室黨頹壞,軍士多借居之。祭酒蕭昕上言:“學校不可遂廢?!?/p>
[7]自從安、史之亂以后,國子監的廳堂房舍毀壞嚴重,許多將士借這些房子來居住。國子祭酒蕭昕進言說:“學校不應該因此而荒廢。”
大歷元年(丙午、766)
大歷元年(丙午,公元766年)
[1]春,正月,乙酉,敕復補國子學生。
[1]春季,正月乙酉(二十九日),代宗下敕重新補充國子監學生。
[2]丙戌,以戶部尚書劉晏為都畿、河南、淮南、江南、湖南、荊南、山南東道轉運、常平、鑄錢、鹽鐵等使,侍郎第五琦為京畿、關內、河東、劍南、山南西道轉運等使,分理天下財賦。
[2]丙戌(三十日),代宗任命戶部尚書劉晏為都畿道、河南道、淮南道、江南道、湖南道、荊南道、山南東道轉運使、常平使、鑄錢使、鹽鐵使等,侍郎第五琦為京畿道、關內道、河東道、劍南道、山南西道轉運使等職務,分別管理國家的財政賦稅。
[3]周智光至華州,益驕橫,召之,不至,上命杜冕從張獻誠于山南以避之;智光遣兵于商山邀之,不獲。智光自知罪重,乃聚亡命、無賴子弟,眾至數萬,縱其剽掠以悅其心,擅留關中所漕米二萬斛,藩鎮貢獻,往往殺其使者而奪之。
[3]周智光回到華州后,更加飛揚跋扈,代宗召見,他也不去。代宗讓杜冕跟隨張獻誠到山南躲避周智光。周智光派遣軍隊在商山攔截杜冕,但沒有得到。周智光自知罪孽深重,便糾集亡命之徒、無賴子弟,其眾多達數萬,縱容他們燒殺虜掠以博取他們的歡心。又擅自截留漕運到關中的大米二萬斛。對于各藩鎮向朝廷貢獻的方物,周智光常常殺掉使者而奪取之。
[4]二月,丁亥朔,釋奠于國子監。命宰相帥常參官、魚朝恩帥六軍諸將往聽講,子弟皆服朱紫為諸生。朝恩既貴顯,乃學講經為文,僅能執筆辨章句,遽自謂才兼文武,人莫敢與之抗。
[4]二月丁亥朔(初一),代宗在國子監舉行釋奠禮。代宗下令宰相率領常參官、魚朝恩率領六軍將領前往國子監聽講儒家經典,他們的子弟都穿紫紅衣服作為學生。魚朝恩已經尊貴顯赫,便學習講演經典,撰述文章。他僅能執筆識讀章句,就馬上自稱是文武全才,別人都不敢與他爭辯。
辛卯,命有司修國子監。
辛卯(初五),代宗下令有關部門維修國子監。
[5]元載專權,恐奏事者攻訐其私,乃請:“百官凡論事,皆先白長官,長官白宰相,然后奏聞?!比砸陨现贾I百官曰:“比日諸司奏事煩多,所言多讒毀,故委長官、宰相先定其可否。”
[5]元載大權獨攬,害怕上奏論事者揭露他私攬大權,就奏請說:“百官如果有事論奏,都應當先告訴有關部門長官,由各長官告訴宰相,然后再奏報陛下?!彼€以圣旨的名義告訴百官說:“近來,各有關部門上奏論事繁多,所說的多是讒言詆毀之詞,所以委托諸長官、宰相首先確定所說的事是否可以上奏?!?/p>
刑部尚書顏真卿上疏,以為:“郎官、御史,陛下之耳目。今使論事者先白宰相,是自掩其耳目也。陛下患群臣之為讒,何不察其言之虛實!若所言果虛宜誅之,果實宜賞之。不務為此,而使天下謂陛下厭聽覽之煩,托此為辭以塞諫爭之路,臣竊為陛下惜之!太宗著《門司式》云:‘其無門籍人,有急奏者,皆令門司與仗家引奏,,無得關礙?!苑累毡我病L鞂氁院螅盍指橄?,深疾言者,道路以目。上意不下逮,下情不上達,蒙蔽喑嗚,卒成幸蜀之禍。陵夷至于今日,其所從來者漸矣。夫人主大開不諱之路,群臣猶莫敢盡言,況令宰相大臣裁而抑之,則陛下所聞見者不過三數人耳。天下之士從此鉗口結舌,陛下見無復言者,以為天下無事可論,是林甫復起于今日也!昔林甫雖擅權,群臣有不諮宰相輒奏事者,則托以他事陰中傷之,猶不敢明令百司奏事皆先白宰相也。陛下儻不早寤,漸成孤立,后雖悔之,亦無及矣!”載聞而恨之,奏真卿誹謗;乙未,貶峽州別駕。
刑部尚書顏真卿上疏認為:“郎官和御史都是陛下的耳目。如今讓上奏論事者先告訴宰相,是陛下自己堵塞自己的耳目。陛下如果害怕大臣進讒言,為什么不觀察他們所言的真假!假如所言如果是假,那就應該將他們殺掉;如果是真,那就應當獎賞他們。如果陛下不致力做到這一步,就會使天下人說陛下對聽覽臣下奏章感到厭煩,以此為借口,堵塞臣下勸諫爭辯的途徑,我為陛下感到惋惜!太宗所著《門司式》說:‘那些沒有出入宮門憑證的人,如有急事上奏,都命令掌管宮門的人和執掌儀仗宿衛的人引導上奏,不許阻撓?!@是為了避免雍塞蒙蔽。天寶以后,李林甫擔任宰相,非常討厭上奏論事的人,人們敢怒而不敢言。致使皇上的意圖不能向下傳達,而下面的情況皇上不能了解?;噬媳幻杀?,臣下緘口不言,終于釀成玄宗逃奔蜀地的大禍。國家衰敗到今天這種地步,有它深遠的根源。皇上大開直言不諱之路,大臣尚且不敢完全講話,更何況讓宰相大臣先行裁決和壓制,那么陛下所能聽到和看到的人不過三幾個了。天下的有識之士從此沉默不語,陛下看到無人再上奏論事,就會認為天下沒有可論的事情,這真像李林甫在今天又復活了似的!過去李林甫雖然大權獨攬,大臣中仍有不征求宰相意見而上奏論事的,對此,李林甫僅能借口其他事,暗中傷害他們,尚且不敢明目張膽地下令各有關部門上奏論事都必須先告訴宰相。陛下倘若不及早醒悟,就會逐漸孤立,過后雖然心中懊悔,也來不及了!”元載聽到顏真卿上疏很恨他,奏稱顏真卿誹謗。乙未(初九),代宗將顏真卿貶為峽州別駕。
[6]己亥,命大理少卿楊濟修好于吐蕃。
[6]己亥(十三日),代宗命令大理少卿楊濟與吐蕃建立友好關系。
[7]壬子,以杜鴻漸為山南西道·劍南東·西川副元帥、劍南西川節度使,以平蜀亂。
[7]壬子(二十六日),代宗任命杜鴻漸為山南西道、劍南東川、劍南西川副元帥,劍南西川節度使,以平定蜀地的叛亂。
[8]以四鎮、北庭行營節度使馬兼寧節度使。以段秀實為三使都虞候。卒有能引弓重二百四十斤者,犯盜當死,欲生之,秀實曰:“將有愛憎而法不一,雖韓、彭不能為理?!鄙破渥h,竟殺之。處事或不中理,秀實力爭之。有時怒甚,左右戰栗,秀實曰:“秀實罪若可殺,何以怒為!無罪殺人,恐涉非道。”拂衣起,秀實徐步而出;良久,置酒召秀實謝之。自是軍州事皆咨秀實而后行。由是在寧,聲稱殊美。
[8]唐代宗讓四鎮、北庭行營節度使馬兼任寧節度使。馬讓段秀實擔任四鎮、北庭和寧三節度使都虞候。馬部下有一士兵,能拉開二百四十斤重的弓,因盜竊該當處死,而馬想免他死罪,段秀實對馬說:“將領有愛憎之情,就會執法不一,即使是韓信、彭越也無法治理軍隊。”馬對段秀實的議論頗為贊賞,終于殺掉那個士兵。有時,馬處理事情不合理,段秀實就據理力爭。有時馬十分惱怒,身邊的人嚇得膽戰心驚,段秀實說:“如果我犯了應該殺頭的罪,你何必大發雷霆!殺死無罪的人,恐怕是無道的?!瘪R氣得拂衣而起,段秀實則慢慢地走了出去,過了很久,馬擺酒召見段秀實,以示謝罪。從此,凡軍州中事,馬都征求段秀實意見然后施行。因此,馬在寧的名聲非常好。
[9]癸丑,以山南西道節度使張獻誠兼劍南東川節度使,邛州刺史柏茂琳為邛南防御使;以崔旰為茂州刺史,充西山防御使。三月,癸未,獻誠與旰戰于梓州,獻誠軍敗,僅以身免,旌節皆為旰所奪。
[9]癸丑(二十七日),代宗任命山南西道節度使張獻誠兼任劍南東川節度使,邛州刺史柏茂琳為邛南防御使,崔旰為茂州刺史,擔任西山防御使。三月癸未(二十八日),張獻誠在梓州與崔旰交戰,張獻誠兵敗,僅免身死,節度使的旌節都被崔旰奪走。
[10]夏,五月,河西節度使楊休明徙鎮沙州。
[10]夏季,五月,河西節度使楊休明將治所遷移到沙州。
[11]秋,八月,國子監成;丁亥,釋奠。魚朝恩執《易》升高座,講“鼎覆”以譏宰相。王縉怒,元載怡然。朝恩謂人曰:“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測也?!?/p>
[11]秋季,八月,國子監修復完畢。丁亥(初四),在國子監行釋奠禮。魚朝恩手執《易經》,坐于高座,宣講《易經》中所說的:“鼎折一足,鼎中美食就會傾覆,”以此來諷刺宰相。王縉十分氣憤,而元載和顏悅色,十分坦然。魚朝恩跟別人說:“發怒是常情,而微笑則是不可揣測的?!?/p>
[12]杜鴻漸至蜀境,聞張獻誠敗而懼,使人先達意于崔旰,許以萬全。旰卑辭重賂以迎之,鴻漸喜;進至成都,見旰,但接以溫恭,無一言責其干紀,州府事悉以委旰。又數薦之于朝,因請以節制讓旰,以柏茂琳、楊子琳、李昌各為本州刺史。上不得已從之。壬寅,以旰為成都尹、西川節度行軍司馬。
[12]杜鴻漸到達蜀地境內,聽說張獻誠兵敗,感到很害怕,他派人先去崔旰致意,保證讓他不受傷害。崔旰以謙辭重禮迎接他,杜鴻漸很高興。到達成都,見了崔旰,僅以溫和恭謙的態度進行接觸,沒有說一句責備他違反法紀的話,將州府事務全部委托崔旰處理。杜鴻漸又多次向朝廷推薦崔旰,而且請求朝廷將節度使職位讓給崔旰,讓柏茂琳、楊子琳、李昌分別擔任本州刺史。代宗不得已,只好同意他的建議。壬寅(十九日),代宗任命崔旰為成都尹、西川節度行軍司馬。
[13]甲辰,以魚朝恩行內侍監、判國子監事。中書舍人京兆常袞上言:“成均之任,當用名儒,不宜以宦者領之?!倍∥矗紫嘁韵滤统魃稀?/p>
[13]甲辰(二十一日),代宗任命魚朝恩為內侍監,兼管國子監事務。中書舍人京兆人常袞上書說:“國子監的官員應當起用名儒,不應該讓宦官兼任?!倍∥矗ǘ娜眨?,代宗命令宰相以下各級官員送魚朝恩上任。
[14]京兆尹黎干自南山引澗水穿漕渠入長安,功竟不成。
[14]京兆尹黎干從南山引澗水穿漕渠進入長安,這項工程最終未能成功。
[15]冬,十月,乙未,上生日,諸道節度使獻金帛、器服、珍玩、駿馬為壽,共直緡線二十四萬。常袞上言,以為:“節度使非能男耕女織,必取之于人。斂怨求媚,不可長也。請卻之?!鄙喜宦?。
[15]冬季,十月乙未(十三日),代宗生日,各道節度使貢獻黃金玉帛、器物衣服、珍貴的玩賞物品和駿馬作為壽禮,價值為緡線二十四萬。常袞向代宗進言,認為:“節度使不會男耕女織,這些財物必然從人民榨取。斂民招怨討好陛下,這種風氣決不可助長。請求陛下不要接受這些壽禮。”代宗不聽。
[16]京兆尹第五琦什一稅法,民苦其重,多流亡。十一月,甲子,日南至,赦,改元,悉停什一稅法。
[16]京兆尹第五琦實行十中取一的稅制,民眾頗受稅重之苦,許多人流亡他鄉。十一月甲子(十二日),冬至日,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大歷,十中取一的稅制全部停用。
[17]十二月,癸卯,周智光殺陜州監軍張志斌。智光素與陜州刺史皇甫溫不協,志斌入奏事,智光館之,志斌責其部下不肅,智光怒曰:“仆固懷恩不反,正由汝輩激之。我亦不反,今日為汝反矣!”叱下斬之,臠食其肉。朝士舉選人,畏智光之暴,多自同州竊過,智光遣將將兵邀之于路,死者甚眾。戊申,詔加智光檢校左仆射,遣中使余元仙持告身授之。智光慢罵曰:“智光有大功于天下國家,不與平章事而與仆射!且同、華地狹,不足展材,若益以陜、虢、商、、坊五州,庶猶可耳?!币驓v數大臣過失,且曰:“此去長安百八十里,智光夜眠不敢舒足,恐踏破長安城,至于挾天子令諸侯,惟周智光能之?!痹晒衫?。郭子儀屢請討智光,上不許。
[17]十二月癸卯(二十二日),周智光殺陜州監軍張志斌。周智光一向與陜州刺史皇甫溫不和,張志斌入朝奏報事務,周智光將他留居館舍,張志斌入朝奏報事務,周智光將他留居館舍,張志斌責備周智光部下不守紀律,周智光憤怒地說:“仆固懷恩本來不造反,正是由于你這一類人激怒他。我也沒有造反,今天卻因你而造反了!”叱令左右將張志斌推下去斬首,將他剁成肉片吃掉。朝廷官員推舉的候選官員,都畏懼周智光的殘暴,大多數從同州悄悄經過,周智光派遣將領率兵在路途中阻截,被殺死的人很多。戊申(二十七日),代宗下詔將周智光晉升為檢校左仆射,派遣中使余元仙攜帶告身去授予周智光。周智光謾罵道:“我周智光對國家有特大功勞,不給平章事而給仆射的職位!況且同州、華州地方狹小,不足以施展我的才能,假如給我增加陜州、虢州、商州、州、坊州等五州,那樣還差不多?!币蚨鴼v數大臣們的過失,并且說道:“這里距長安一百八十里地,我晚上睡覺不敢伸展雙足,害怕踏破長安城。至于挾天子以令諸侯,只有周智光才能辦到?!庇嘣蓢樀秒p腿直顫。郭子儀屢次請求討伐周智光,代宗沒有允許。
[18]郭子儀以河中軍食常乏,乃自耕百畝,將校以是為差,于是士卒皆不勸而耕。是歲,河中野無曠土,軍有余糧。
[18]郭子儀因為河中軍隊的食糧經常匱乏,于是親自耕地一百畝,將領們依此定出等級,因此士兵們都無需勸導而從事農耕。本年,河中地區沒有閑置的土地,軍隊也存有余糧。
[19]以隴右行軍司馬陳少游為桂管觀察使。少游,博州人也,為吏強敏而好賄,善結權貴,以是得進。既得桂州,惡其道遠多瘴癘;宦官董秀掌樞密,少游請歲獻五萬緡,又納賄于元載子仲武。內外引薦,數日,改宣歙觀察使。
[19]代宗任命隴右行軍司馬陳少游為桂管觀察使。陳少游是博州人,做官機敏強干,又喜歡賄賂,善于結交權貴,因此得以升官。陳少游已經得到桂州,但他討厭桂州路途遙遠,而又多傳染病。當時宦官董秀執掌樞密事務,陳少游請求每年獻給董秀五萬緡錢,又向元載的兒子元仲武行賄。于是董秀和元載分別內外向代宗引薦陳少游。幾天以后,代宗改任陳少游為宣歙觀察使。
二年(丁未、767)
二年(丁未,公元767年)
[1]春,正月,丁巳,密詔郭子儀討周智光,子儀命大將渾、李懷光軍于渭上;智光麾下聞之,皆有離心。己未,智光大將李漢惠自同州帥所部降于子儀。壬戌,貶智光澧州刺史。甲子,華州牙將姚懷、李延俊殺智光,以其首來獻。
[1]春季,正月丁巳(初六),代宗秘密下詔讓郭子儀討伐周智光,郭子儀命令大將渾、李懷光在渭水河畔駐扎軍隊。周智光的部下聽說后,都有心脫離周智光。己未(初八),周智光的大將李漢惠從同州率領部下向郭子儀投降。壬戌(十一日),代宗將周智光貶為灃州刺史。甲子(十三日),華州牙將姚懷、李延俊殺掉周智光,并將周智光的頭顱獻給朝廷。
淮西節度使李忠臣入朝,以收華州為名,帥所部兵大掠,自潼關至赤水二百里間,財畜殆盡,官吏有衣紙或數日不食者。己巳,置潼關鎮兵二千人。
淮西節度使李忠臣入朝,他以收復華州為名,率領他的部隊大肆掠奪,從潼關到赤水二百里間,財物牲畜被掠殆盡,當地官員們有的以紙當衣,有的數天沒有飯吃。己巳(十八日),朝廷在潼關設置鎮守部隊二千人。
[2]壬申,分劍南置東川觀察使,鎮遂州。
[2]壬申(二十一日),朝廷從劍南節度使中分置東川觀察使,鎮守遂州。
[3]二月,丙戌,郭子儀入朝。上命元載、王縉、魚朝恩等互置酒于其第,一會之費至十萬緡。上禮重子儀,常謂之大臣而不名。
[3]二月丙戌(初六),郭子儀入朝。代宗命令元載、王縉、魚朝恩等人分別在他們的宅第設置酒席款待郭子儀,一次宴席花費高達十萬緡。代宗對待郭子儀禮遇厚重,常常稱他為大臣而不直呼其名。
郭曖嘗與升平公主爭言,曖曰:“汝倚乃父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為!”公主恚,奔車奏之。上曰:“此非汝所知。彼誠如是,使彼欲為天子,天下豈汝家所有邪!”慰諭令歸。子儀聞之,囚曖,入待罪。上曰:“鄙諺有之:‘不癡不聾,不作家翁。’兒女子閨房之言,何足聽也!”子儀歸,杖曖數十。
郭曖曾經與升平公主發生口角,郭曖說:“你倚仗你父親是天子嗎?我父親是不屑于做天子!”公主怨恨,乘車飛奔入宮奏報此事。代宗說:“此事并非你所能知。他們真是這樣,假使他們想要做天子,天下怎么會是你家的呢!”代宗安慰勸說一番,讓公主回去。郭子儀聽說此事后,將郭曖囚禁起來,自己入朝等待代宗的懲處。代宗對郭子儀說:“有一句俗話說:‘不癡不聾,當不了家長。’兒女閨房中的話,哪值得去聽呢!”郭子儀回家,打了郭曖數十大棍。
[4]夏,四月,庚子,命宰相、魚朝恩與吐蕃盟于興唐寺。
[4]夏季,四月庚子(二十一日),代宗命令宰相及魚朝恩在興唐寺與吐蕃舉行結盟儀式。
[5]杜鴻漸請入朝奏事,以崔旰知西川留后。六月,甲戌,鴻漸來自成都,廣為貢獻,因盛陳利害,薦旰才堪寄任;上亦務姑息,乃留鴻漸復知政事。秋,七月,丙寅,以旰為西川節度使,杜濟為東川節度使。旰厚斂以賂權貴,元載擢旰弟寬至御史中丞,寬兄審至給事中。
[5]杜鴻漸請求入朝奏事,讓崔旰擔任西川留后。六月甲戌(疑誤),杜鴻漸從成都入朝,貢獻了許多財物,并且竭力陳述利害關系,推薦崔旰有才干,可以寄予重任。代宗也一味姑息,于是將杜鴻漸留在朝中,再次擔任宰相職位。秋季,七月丙寅(十九日),代宗任命崔旰為西川節度使,杜濟為東川節度使。崔旰增加賦稅的征收,以比賄賂權貴,因而元載將崔旰的弟弟崔寬提升為御史中丞,崔寬的哥哥崔審提升為給事中。
[6]丁卯,魚朝恩奏以先所賜莊為章敬寺,以資章敬太后冥福,于是窮壯極麗,盡都市之財不足用,奏毀曲江及華清宮館以給之,費逾萬億。衛州進士高郢上書,略曰:“先太后圣德,不必以一寺增輝;國家永圖,無寧以百姓為本。舍人就寺,何福之為!”又曰:“無寺猶可,無人其可乎!”又曰:“陛下當卑宮室,以夏禹為法,而崇塔廟踵梁武之風乎!”又上書,略曰:“古之明王積善以致福,不費財以求福;修德以消禍,不勞人禳禍。今興造急促,晝夜不息,力不逮者隨以榜笞,愁痛之聲盈于道路,以此望福,臣恐不然?!庇衷唬骸氨菹禄卣烙趦刃?,求微助于外物,徇左右之過計,傷皇王之大猷,臣竊為陛下惜之!”皆寢不報。
[6]丁卯(二十日),魚朝恩奏請將先前所賜給他的莊園改為章敬寺,為章敬太后祈求冥福。于是,魚朝恩將章敬寺修得極其宏偉壯麗,耗盡都市的木材還不夠用。又奏請拆毀曲江和華清宮的館舍來供給修寺,費用超一萬億。衛州人進士高郢上書,大略說:“已故太后德行崇高,不必以一座寺院來增添光彩。國家要長治久安,不如以百姓的利益作為治國之本。拋棄百姓的利益去修建寺院,怎么能夠祈福呢!”他又說:“沒有寺院尚可,但是能夠沒有百姓嗎!”他又說:“陛下應當效法夏禹,不看重宮室,不應該步梁武帝的后塵而崇尚塔廟?!彼稚蠒?,大略說:“古代賢明的君主做好事以致福,不勞費資財以求福,修飭德行以消除災禍,不勞費百姓以求得免災。如今匆忙晝夜建造寺院,對體力不支的人隨意用棍杖毆打,道路上充滿了愁嘆哀痛的聲音。這樣祈福,我害怕會適得其反?!彼终f:“陛下在內心回避正確的道理,而求助于佛寺這種外物,聽從身邊的人的錯誤主意,損害了帝王的宏大謀劃。我暗自替陛下感到痛惜!”代宗對他的上書不作任何答復。
始,上好祠祀,未甚重佛。元載、王縉、杜鴻漸為相,三人皆好佛;縉尤甚,不食葷血,與鴻漸造寺無窮。上嘗問以:“佛言報應,果為有無?”載等奏以:“國家運祚靈長,非宿植福業,何以致之!福業已定,雖時有小災,終不能為害,所以安、史悖逆方熾而皆有子禍;仆固懷恩稱兵內侮,出門病死;回紇、吐蕃大舉深入,不戰而退:此皆非人力所及,豈得言無報應也!”上由是深信之,常于禁中飯僧百余人;有寇至則令僧講《仁王經》以禳之,寇去則厚加賞賜。胡僧不空,官至卿監,爵為國公,出入禁闥,勢移權貴,京畿良田美利多歸僧寺,敕天下無得棰曳僧尼。造金閣寺于五臺山,鑄銅涂金為瓦,所費鉅億;縉給中書符牒,令五臺僧數十人散之四方,求利以營之。載等每侍上從容,多談佛事,由是中外臣民承流相化,皆廢人事而奉佛,政刑日紊矣。
起初,代宗喜歡祠堂祭祀,并未看重佛教。元載、王縉、杜鴻漸擔任宰相,他們三人都崇信佛教。王縉信奉尤篤,他不吃葷食,與杜鴻漸無止境地修造寺院。代宗曾經問他們:“佛教所說的報應,果真有嗎?”元載等人奏稱:“國家能夠國運長久,如果不是平素植下福業怎么可能達到呢!福業已經確定,雖然時常有些小災小難,終究不能危害。所以安祿山、史思明反叛朝廷,正當旺盛之際,便都遭到他們兒子的殺害。仆固懷恩率軍進攻朝廷,才出門就得病而死。回紇、吐蕃大舉深入內地,最后不戰而退,這一切都不是人的力量所能達到的,難道能說沒有報應嗎!”代宗因此十分崇信佛教,經常在宮中設齋,供養一百多名和尚,有敵人前來就命令和尚宣講《護國仁王經》,來祈禱免災,敵人撤退后就賞賜給和尚豐厚的禮物。胡人和尚不空,官做到卿監,賜爵位為國公,出入宮中,權勢能左右權貴,京畿地區的良田和獲利大的事業多歸佛寺所有。代宗敕令天下不得鞭打和欺辱僧尼,在五臺山修造金閣寺,鑄造鎏金銅瓦,所耗費的資金數以億計。王縉將中書省的文書發給和尚,命令五臺山和尚數十人到全國各地去募捐集資,用來營建佛寺。元載等人每當侍奉代宗,從容閑暇時,往往談論佛事。因此朝廷內外的官吏及百姓互相效仿、影響,都不做世人之事,而去崇奉佛教,政務刑法日益紊亂。
[7]八月,庚辰,鳳翔等道節度使、左仆射、平章事李抱玉入朝,固讓仆射,言辭確至,上許之;癸丑,又讓鳳翔節度使,不許。
[7]八月庚辰(初三),鳳翔等道節度使、左仆射、平章事李抱玉入朝覲見,堅持要求辭掉仆射的職務,言辭十分堅決,代宗接受了他的請求。癸丑(疑誤),李抱玉又請求辭去鳳翔節度使職務,代宗沒有答應。
[8]丁酉,杜鴻漸飯千僧,以使蜀無恙故也。
[8]丁酉(二十日),杜鴻漸設齋供養一千名和尚,因為他出使蜀地安然無恙。
[9]九月,吐蕃眾數萬圍靈州,游騎至潘原、宜祿;郭子儀自河中帥甲士三萬鎮涇陽,京師戒嚴。甲子,子儀移鎮奉天。
[9]九月,吐蕃軍隊數萬人圍攻靈州,流動出擊的騎兵到達潘原、宜祿。代宗下詔讓郭子儀從河中率領三萬名士兵鎮守涇陽,京師實行戒嚴。甲子(十七日),郭子儀移師鎮守奉天。
[10]山獠陷桂州,逐刺史李良。
[10]山獠攻陷桂州,驅逐了桂州刺史李良。
[11]冬,十月,戊寅,朔方節度使路嗣恭破吐蕃于靈州城下,斬首二千余級;吐蕃引去。
[11]冬季,十月戊寅(初一),朔方節度使路嗣恭在靈州城下擊敗吐蕃軍隊,殺死了二千多名敵軍,吐蕃軍隊撤退。
[12]十二月,庚辰,盜發郭子儀父冢,捕之,不獲。人以為魚朝恩素惡子儀,疑其使之。子儀自奉天入朝,朝廷憂其為變;子儀見上,上語及之,子儀流涕曰:“臣久將兵,不能禁暴,軍士多發人冢。今日及此,乃天譴,非人事也?!背⒛税病?/p>
[12]十二月庚辰(初四),盜賊挖掘了郭子儀父親的墳冢,官府搜捕,沒有抓獲。人們認為魚朝恩向來討厭郭子儀,懷疑是他派人干的。郭子儀從奉天入朝,朝廷害怕他因此背叛。郭子儀拜見代宗,代宗提到這件事,郭子儀痛哭流涕地說:“我長久帶兵,卻不能禁止殘暴的行為,許多士兵挖掘別人的墳墓。今天挖到我的頭上,這是蒼天在譴責我,不關乎人事?!背⒂谑前捕ㄏ聛怼?/p>
[13]是歲,復以鎮西為安西。
[13]這一年,朝廷將鎮西重新改為安西。
[14]新羅王憲英卒,子乾運立。
[14]新羅王金憲英去世,他的兒子金乾運繼承王位。
三年(戊申、768)
三年(戊申,公元768年)
[1]春,正月,乙丑,上幸章敬寺,度僧尼千人。
[1]春季,正月乙丑(二十日),代宗到章敬寺,剃度一千人出家當和尚、尼姑。
[2]贈建寧王為齊王。
[2]代宗追贈建寧王李為齊王。
[3]二月,癸巳,商州兵馬使劉洽殺防御使殷仲卿,尋討平之。
[3]二月癸巳(十八日),商州兵馬使劉洽殺死防御使殷仲卿,不久朝廷討伐平定了他。
[4]甲午,郭子儀禁無故軍中走馬。南陽夫人乳母之子犯禁,都虞候杖殺之。諸子泣訴于子儀,且言都虞候之橫,子頤誄遣之。明日,以事語僚佐而嘆息曰:“子儀諸子,皆奴材也。不賞父之都虞候而惜母之乳母子,非奴材而何!”
[4]甲午(十九日),郭子儀下令禁止在軍營中無故馳馬奔走。郭子儀的妻子南陽夫人奶媽的兒子觸犯禁令,都虞候將他用亂棍打死。郭子儀的幾個兒子在他面前哭訴,并且說都虞候專橫,郭子儀狠狠地訓斥并趕走了他們,第二天,郭子儀跟屬僚們說起了這件事,并且嘆息道:“我的幾個兒子都是當奴的材料。他們不贊賞父親的都虞候,而是痛惜母親的奶媽的兒子,不是當奴的材料又是什么呢!”
[5]庚子,以后宮獨孤氏為貴妃。
[5]庚子(二十五日),代宗冊封后宮的獨孤氏為貴妃。
[6]三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6]三月乙巳朔(初一),出現日食。
[7]夏,四月,戊寅,山南西道節度使張獻誠,以疾舉從父弟右羽林將軍獻恭自代,上許之。
[7]夏季,四月戊寅(初四),山南西道節度使張獻誠因為有病,推舉堂弟右羽林將軍張獻恭代替自己職務。代宗準許。
[8]壬寅,西川節度使崔旰入朝。
[8]壬寅(二十八日),西川節度使崔旰入朝。
[9]初,上遣中使征李泌于衡山,既至,復賜金紫,為之作書院于蓬萊殿側,上時衣汗衫、躡屨過之,自給、舍以上及方鎮除拜、軍國大事,皆與之議。又使魚朝恩于白花屯為泌作外院,使與親舊相見。
[9]當初,代宗派遣中使到衡山征召李泌入朝,李泌到來后,又賜給他金魚袋及紫衣,又在宮中蓬萊殿旁邊為他修建書院,代宗經常穿著汗衫、拖著鞋過去問候他。自給事中、中書舍人等正五品官以上,及各藩鎮節度使的任免、軍政大事,代宗都和李泌商議。代宗又派魚朝恩在白花屯為李泌修建外院,以便讓李泌與親朋故舊相會。
上欲以泌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泌固辭。上曰:“機務之煩,不得晨夕相見,誠不若且居密近,何必署敕然后為宰相邪!”后因端午,王、公、妃、主各獻服玩,上謂泌曰:“先生何獨無所獻?”對曰:“臣居禁中,自巾至履皆陛下所賜,所余惟一身耳,何以為獻!”上曰:“朕所求正在此耳?!泵谠唬骸俺忌矸潜菹掠?,誰則有之?”上曰:“先帝欲以宰相屈卿而不能得,自今既獻其身,當惟朕所為,不為卿有矣!”泌曰:“陛下欲使臣何為?”上曰:“朕欲卿食酒肉,有室家,受祿位,為俗人?!泵谄唬骸俺冀^粒二十余年,陛下何必使臣其志乎!”上曰:“泣復何益!卿在九重之中,欲何之?”乃命中使為泌葬二親,又為泌娶盧氏女為妻,資費皆出縣官。賜第于光福坊,令泌數日宿第中,數日宿蓬萊院。
代宗想讓李泌擔任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李泌堅持推托。代宗對他說:“軍政大事十分煩忙,我們不可能朝夕相處,不如姑且住得近一些,何必要簽置敕令之后再當宰相呢!”后來過端午節,王、公、紀子、公主分別向代宗進獻服飾和玩物,代宗對李泌說:“為什靡住得近一些,何必要簽置敕令之后再當宰相呢!”后來過端午節,王、公、妃子、公主分別向代宗進獻服飾和玩物,代宗對李泌說:“為什么唯獨您沒有進獻禮物呢?”李泌回答說:“我身居宮中,從頭巾一直到鞋都是陛下賞賜的,剩下的僅僅是我這個人了,我拿什么來向陛下貢獻呢?”代宗說:“朕所需求的正是你這個人?!崩蠲谡f:“我這個人不是陛下所有,誰還能有呢?”代宗說:“先帝曾經想讓你屈尊擔任宰相,但是沒有能夠得到你,從今以后,你既然已經將自己奉獻給朕,當然你只歸朕所有,而不歸你自己所有了!”李泌說:“陛下想讓我做什么呢?”代宗說:“朕想讓你吃酒肉,有家室,接受官職,還為俗人。”李泌哭著說:“我斷絕世俗飲食二十多年,陛下何必讓我毀了志向呢!”代宗說:“哭還有什么用!你在深宮之中,想上哪兒去?”于是,代宗命令中使為李泌埋葬雙親,又為李泌娶盧氏的女兒為妻,一切費用都由縣官支付。代宗賞賜給他一所光福坊的住宅,讓李泌在自己的住宅中住幾天,在蓬萊院住幾天。
上與泌語及齊王,欲厚加褒贈,泌請用岐、薛故事贈太子,上泣曰:“吾弟首建靈武之議,成中興之業,岐、薛豈有此功乎!竭誠忠孝,乃為讒人所害。使尚存,朕必以為太弟。今當崇以帝號,成吾夙志。”乙卯制,追謚曰承天皇帝;庚申,葬順陵。
代宗與李泌談到齊王李,想要給予他隆厚的褒揚與追贈。李泌奏請采用岐王李范、薛王李業的先例追贈李為太子。代宗哭著說道:“我的弟弟首次提議先帝北上靈武,成就了中興的大業,岐王李范、薛王李業難道有這樣的功勞嗎!他竭盡忠孝,卻被進讒言的小人所害。假如他還活著,朕一定讓他當皇太弟。如今應當尊崇給他帝號,實現我的夙愿?!币颐ㄒ烧`),唐代宗頒下制誥,追謚李為承天皇帝。庚申(疑誤),將李埋藏在順陵。
[10]崔旰之入朝也,以弟寬為留后,瀘州刺史楊子琳帥精騎數千乘虛突入成都;朝廷聞之,加旰檢校工部尚書,賜名寧,遣還鎮。
[10]崔旰入朝后,讓他的弟弟崔寬擔任留后,瀘州刺史楊子琳率領數千名精銳騎兵乘虛突襲,攻入成都。朝廷知道此事后,提升崔旰為檢校工部尚書,并賜名為寧,派遣他回去鎮守成都。
[11]六月,壬辰,幽州兵馬使朱希彩、經略副使昌平朱、弟滔共殺節度使李懷仙,希彩自稱留后。閏月,成德軍節度使李寶臣遣將將兵討希彩,為希彩所敗;朝廷不得已宥之。庚申,以王縉領盧龍節度使;丁卯,以希彩領幽州留后。
[11]六月壬辰(二十日),幽州兵馬使朱希彩、經略副使昌平人朱和他的弟弟朱滔一起殺死節度使李懷仙,朱希彩自稱為留后。閏六月,成德軍節度使李寶臣派遣將領率軍討伐朱希彩,被朱希彩打敗,朝廷不得已,只好寬恕朱希彩。庚申(十八日),代宗任命王縉兼任盧龍節度使。丁卯(二十五日),讓朱希彩兼任幽州留后。
[12]崔寬與楊子琳戰,數不利,秋,七月,崔寧妾任氏出家財數十萬,募兵得數千人,帥以擊子琳,破之;子琳走。
[12]崔寬與楊子琳交戰,多次失利。秋季,七月,崔寧的偏房任氏拿出數十萬的家產,招募了數千名士兵,率領他們進攻,并打敗了楊子琳,楊子琳兵敗逃跑。
[13]乙亥,王縉如幽州,朱希彩盛兵嚴備以逆之??N晏然而行,希彩迎謁甚恭??N度終不可制,勞軍,旬余日而還。
[13]乙亥(初四),王縉到幽州去,朱希彩布署精壯士兵,戒備森嚴地迎接王縉。王縉安然地走著,朱希彩頗為恭敬地迎接拜見王縉。王縉估計自己最終無法節制朱希彩,便慰勞軍隊,十多天返回京師。
[14]回紇可敦卒,庚辰,以右散騎常侍蕭昕為吊祭使?;丶v庭詰昕曰:“我于唐有大功,唐柰何失信,市我馬,不時歸其直?”昕曰:“回紇之功,唐已報之矣。仆固懷恩之叛,回紇助之,與吐蕃連兵入寇,逼我郊畿。及懷恩死,吐蕃走,然后回紇懼而請和,我唐不忘前功,加惠而縱之。不然,匹馬不歸矣。乃回紇負約,豈唐失信邪!”回紇慚,厚禮而歸之。
[14]回紇可敦去世,庚辰(初九),代宗任命右散騎常侍蕭昕為吊祭使,回紇可汗當庭責問蕭昕說:“我對唐朝是有大功的,唐朝為什么喪失信用,購買我的馬,卻不準時歸還馬價?”蕭昕反駁說:“回紇的功勞,唐朝已經報答了。仆固懷恩叛亂,回紇幫助他,并與吐蕃聯合侵犯唐朝,進逼我們京畿郊縣。等到仆因懷恩去世,吐蕃逃走,后來回紇懼怕了,便向唐朝請求和解,我們唐朝并不忘記你們以前的功勞,給你們不少恩惠,放你們回去。不然的話,你們一個人也回不去。這是回紇違反了協約,難道能說是唐朝失去信用嗎!”回紇可汗很慚愧,便送給蕭昕一份厚禮,讓他返回唐朝。
[15]丙戌,內出盂蘭盆賜章敬寺。設七廟神座,書尊號于幡上,百官迎謁于光順門。自是歲以為常。
[15]丙戌(十五日),代宗從宮內取出盂蘭盆賜給章敬寺。設置七廟神靈牌座,將他們的尊號寫在幡上,大臣們在光順門迎拜。從此以后,每年都舉行這樣的儀式。
[16]八月,壬戌,吐蕃十萬眾寇靈武。丁卯,吐蕃尚贊摩二萬眾寇州,京師戒嚴;寧節度使馬擊破之。
[16]八月壬戌(二十一日),吐蕃十萬軍隊進犯靈武。丁卯(二十六日),吐蕃尚贊摩率軍二萬進犯州,京師實行戒嚴,寧節度使馬打敗了尚贊摩。
[17]庚午,河東節度使、同平章事辛云京薨,以王縉領河東節度使,余如故。
[17]庚午(二十九日),河東節度使、同平章事辛云京去世,代宗讓王縉兼任河東節度使,其余職位不變。
[18]九月,壬申,命郭子儀將兵五萬屯奉天以備吐蕃。
[18]九月壬申(初一),代宗命令郭子儀率軍五萬駐扎奉天,用以防備吐蕃。
[19]丁丑,濟王環薨。
[19]丁丑(初六),濟王李環去世。
[20]壬午,朔方騎將白元光擊吐蕃,破之。壬辰,元光又破吐蕃二萬眾于靈武。鳳翔節度使李抱玉使右軍都將臨洮李晟將兵五千擊吐蕃,晟曰:“以力則五千不足用;以謀則太多?!蹦藢⑶顺龃笳痍P;至臨洮,屠吐蕃定秦堡,焚其積聚,虜堡帥慕容谷種而還。吐蕃聞之,釋靈州之圍而去,戊戌,京師解嚴。
[20]壬午(十一日),朔方的騎兵將領白元光擊敗吐蕃。壬辰(二十一日),白元光在靈武又打敗了吐蕃二萬人的軍隊。鳳翔節度使李抱玉派右軍都將臨洮人李晟率領五千人攻擊吐蕃,李晟說:“憑實力五千人是不夠用的,憑智謀又太多了?!庇谑抢铌陕暑I一千人,西出大震關。到達臨洮后,李晟摧毀吐蕃的定秦堡,焚燒吐蕃屯積的軍需物資,俘虜守堡將領慕容谷種而歸。吐蕃聽到此事后,就放棄對靈州的圍困撤走了。戊戌(二十七日),京師解除戒嚴。
[21]潁州刺史李岵以事忤滑節度使令狐彰,彰使節度判官姚按行潁州,因代岵領州事,且曰:“岵不受代,即殺之。”岵知之,因激怒將士,使殺,與同死者百余人。岵走依河南節度使田神功于汴州。冬,十月,乙巳,彰表言其狀,岵亦上表自理。上命給事中賀若察往按之。
[21]潁州刺史李岵因事冒犯了滑節度使令狐彰,令狐彰派節度判官姚巡行潁州,就此取代李岵主持州事務,并且對姚說:“如果李岵不接受你去代理,就殺掉他。”李岵知道此事后,就激怒將士,讓他們殺掉姚,與姚一起被害的有一百多人。李岵逃往汴州投靠河南節度使田神功。冬季,十月乙巳(初五),令狐彰上表代宗稟報這一事件,李岵也上表替自己辯護。代宗命令給事中賀若察前去審查此事。
[22]丁卯,郭子儀自奉天入朝。
[22]丁卯(二十七日),郭子儀從奉天入朝。
[23]十一月,丁亥,以幽州留后朱希彩為節度使。
[23]十一月丁亥(十七日),代宗任命幽州留后朱希彩為幽州節度使。
[24]郭子儀還河中。元載以吐蕃連歲入寇,馬以四鎮兵屯寧,力不能拒,而郭子儀以朔方重兵鎮河中,深居腹中無事之地,乃與子儀及諸將議,徙鎮涇州,而使子儀以朔方兵鎮州,曰:“若以邊土荒殘,軍費不給,則以內地租稅及運金帛以助之?!敝T將皆以為然。十二月,己酉,徙馬為涇原節度使,以、寧、慶三州隸朔方。先往城涇州,以都虞候段秀實知州留后。
[24]郭子儀返回河中。元載認為吐蕃連年進犯,馬率領四鎮軍隊駐扎寧,其兵力無法與吐蕃對抗,而郭子儀率領朔方重兵鎮守河中,深居在沒有戰事的腹心之地,便與郭子儀和諸將商議,讓馬移鎮涇州,而讓郭子儀率領朔方軍隊鎮守州,元載說道:“如果因為邊地荒蕪,軍費不足,就用內地的租稅和運送財物來資助?!敝T將都認為這種辦法妥當。十二月己酉(初九),代宗讓馬改任涇原節度使,將州、寧州、慶州歸屬于朔方。馬先去涇州修筑城,讓都虞候段秀實擔任州留后。
初,四鎮、北庭兵遠赴中原之難,久羈旅,數遷徙,四鎮歷汴、虢、鳳翔,北庭歷懷、絳、然后至,頗積勞弊。及徙涇州,眾皆怨誹。刀斧兵馬使王童之謀作亂,期以辛酉旦警嚴而發。前夕,有告之者;秀實陽召掌漏者,怒之,以其失節,令每更來白,輒廷之數刻,遂四更而曙,童之不果發,秀實欲討之而亂跡未露,恐軍中疑其冤。告者又云:“今夕欲焚馬坊草,因救火謀作亂?!敝邢?,火果起,秀實命軍中行者皆止,坐者勿起,各整部伍,嚴守要害。童之白請救火,不許。及旦,捕童之及其黨八人,皆斬之。下令曰:“后徙者族,流言者刑!”遂徙于涇。
當初,四鎮、北庭的軍隊遠途奔赴中原,解救朝廷的危難,長久客居他鄉,多次遷移駐地,四鎮的軍隊歷經汴州、虢州、鳳翔,北庭的軍隊歷經懷州、絳州、州,然后到達州,軍隊頗為辛勞疲憊。等到遷移涇州,將士都怨恨毀謗。刀斧兵馬使王童之圖謀叛亂,確定在辛酉(二十一日)凌晨擊鼓報曉時發難。前一天夜晚,有人將此事告訴段秀實。段秀實佯作召見執掌更漏的士兵,對他發火,借口時辰失調,命令他每到一更就前來稟告,每更故意延長幾刻,于是到四更時天已破曉,王童之未能起事叛亂。段秀實想討伐王童之,然而叛亂的跡象尚未暴露,害怕軍中將士懷疑王童之蒙受冤屈。告密的人又說:“今天夜里王童之想焚燒馬坊草垛,借口救火圖謀叛亂?!蔽缫箷r分,草垛果然起火,段秀實命令軍中正在行走的將士都停止走動,坐著的人不要起來,各自整理隊伍,嚴守要害之地。王童之稟告段秀實請求前去救火,沒有得到同意。等到天亮,段秀實逮捕了王童之及其同伙八人,將他們全都殺掉。下命令說:“遷移遲的人要誅殺九族,散布流言蜚語的人要嚴刑懲處!”于是軍隊全部遷移到涇州。
[25]癸亥,西川破吐蕃萬余眾。
[25]癸亥(二十三日),西川的軍隊打敗了吐蕃一萬多人的軍隊。
[26]平盧行軍司馬許杲將卒三千人駐濠州不去,有窺準南意,淮南節度使崔圓令副使元城張萬福攝濠州刺史;杲聞,即提卒去,止當涂。是歲,上召萬福,以為和州刺史、行營防御使,討杲。萬福至州,杲懼,移軍上元,又北至楚州大掠,淮南節度使韋元甫命萬福追討之;未至淮陰,杲為其將康自勸所逐。自勸擁兵繼掠,循淮而東,萬福倍道追而殺之,免者什二三。元甫將厚賞將士,萬福曰:“官健常虛費衣糧,無所事。今方立小功,不足過賞,請用三分之一?!?/p>
平盧行軍司馬許杲率領三千人駐扎濠州不肯離去,有窺伺淮南的意圖,淮南節度使崔圓命令節度副使元城人張萬福代理濠州刺史,許杲聽說后,即率領士兵離開濠州,來到當。同年,代宗召見張萬福,讓他擔任和州刺史、行營防御使,討伐許杲。張萬福來到和州,許杲很懼怕,便率軍轉移到上元,又北上楚州大肆掠奪。淮南節度使韋元甫命令張萬福跟蹤追擊,張萬福尚未到達淮陰,許杲已被部將康自勸所驅逐。康自勸率軍繼續掠奪,并沿著淮河向東流竄,張萬福日夜兼程追擊并且殺掉他們,存留者僅十分之二三。韋元甫即將厚賞將士,張萬福說:“官軍經常白白地耗費國家的衣糧。如今才立下小功,不足以過份獎賞,請求用大賞的三分之一。”
四年(己酉、769)
四年(己酉,公元769年)
[1]春,正月,丙子,郭子儀入朝,魚朝恩邀之游章敬寺。元載恐其相結,密使子儀軍吏告子儀曰:“朝恩謀不利于公?!弊觾x不聽。吏亦告諸將,將士請衷甲以從者三百人。子儀曰:“我,國之大臣,彼無天子之命,安敢害我!若受命而來,汝曹欲何為!”乃從家僮數人而往。朝恩迎之,驚其從者之約。子儀以所聞告,且曰:“恐煩公經營耳?!背鲹徕吲跏至魈樵唬骸胺枪L者,能無疑乎!”
[1]春季,正月丙子(初七),郭子儀入朝,魚朝恩邀請他去章敬寺游玩。元載害怕他們互相勾結,就秘密派郭子儀的軍吏告訴郭子儀說:“魚朝恩對你圖謀不利?!惫觾x不聽。軍吏也告訴各位將領,將士們有三百人請求衣內穿甲跟從郭子儀前去。郭子儀說:“我是國家的大臣,他沒有天子的命令,哪里敢暗害我!如果他受皇命而來,你們想干什么呢!”于是郭子儀帶了幾名家僮前往章敬寺。魚朝恩迎接郭子儀,對他隨從儉省感到驚奇。郭子儀將所聽到的事告訴魚朝恩,并且說:“害怕麻煩你張羅。”魚朝恩撫胸拱手、痛哭流涕地說:“如果不是您這樣的長者,能不懷疑我嗎!”
[2]壬午,流李岵于夷州。
[2]壬午(十三日),代宗將李岵流放到夷州。
[3]乙酉,郭子儀還河中。
[3]乙酉(十六日),郭子儀返回河中。
[4]辛卯,賜李岵死。
[4]辛卯(二十二),代宗賜令李岵自盡。
[5]二月,壬寅,以京兆之好、鳳翔之麟游、普潤隸神策軍,從魚朝恩之請也。
[5]二月壬寅(初三),代宗聽從魚朝恩的請求,將京兆的好及鳳翔的麟游、普潤歸屬神策軍管轄。
[6]楊子琳既敗還瀘州,招聚亡命,得數千人,沿江東下,聲言入朝;涪州守捉使王守仙伏兵黃草峽,子琳悉擒之,擊守仙于忠州,守仙僅以身免。子琳遂殺夔州別駕張忠,據其城。荊南節度使衛伯玉欲結以為援,以夔州許之,為之請于朝。陽曲人劉昌裔說子琳遣使詣闕請罪,子琳從之。乙巳,以子琳為峽州團練使。
[6]楊子琳敗歸瀘州后,招集逃亡的士兵,共得幾千人,沿著長江東下,聲稱入朝。涪州守捉使王守仙在黃草峽埋伏兵馬,被楊子琳全部抓獲。楊子琳在忠州攻擊王守仙,王守仙僅孤身逃脫。于是楊子琳殺掉夔州別駕張忠,占據夔州城。荊南節度使衛伯玉想結交楊子琳作為后援,將夔州許給了他,為他向朝廷請求。陽曲人劉昌裔勸說楊子琳派遣使者前往朝廷請罪,楊子琳聽從了他的勸說。乙巳(初六),代宗任命楊子琳為峽州團練使。
[7]初,仆固懷恩死,上憐其有功,置其女宮中,養以為女。回紇請以為可敦,夏,五月,辛卯,冊為崇徽公主,嫁回紇可汗。壬辰,遣兵部侍郎李涵送之,涵奏祠部郎中虞鄉董晉為判官。六月,丁酉,公主辭行,至回紇牙帳?;丶v來言曰:“唐約我為市,馬既入,而歸我賄不足,我于使人乎取之?!焙瓚郑桓覍Γ晻x,晉曰:“吾非無馬而與爾為市,為爾賜不既多乎!爾之馬歲至,吾數皮而歸資。邊吏請致詰也,天子念爾有勞,故下詔禁侵犯。諸戎畏我大國之爾與也,莫敢校焉。爾之父子寧而畜馬蕃者,非我誰使之!”于是其眾皆環晉拜。既又相帥南面序拜,皆舉兩手曰:“不敢有意大國。”
[7]當初,仆固懷恩病死,代宗憐憫他有功勞,將他女兒安置在皇宮中,收為養女?;丶v可汗請讓養女作他的可敦。夏季,五月辛卯(二十四日),代宗冊封養女為崇徽公主,嫁給回紇可汗。壬辰(二十五日),派遣兵部侍郎李涵護送公主出嫁,李涵奏請祠部郎中虞鄉人董晉擔任判官。六月丁酉(初一),公主向代宗辭行后,到達回紇可汗的牙帳?;丶v可汗讓人傳話說:“唐朝邀請我做買賣,我的馬已經送到了唐朝,但付給我的錢財卻不夠,是否我應該派人去取呢?”李涵很害怕,不敢回答,他看了看董晉,董晉回答說:“我們不是沒有馬而同你們做交易,唐朝賞賜給你們的東西不是已經很多了嗎!你們每年送來的馬,我們僅數一下馬皮,不考慮馬的死活,即付給你們錢。邊地官吏請求天子責問此事,天子考慮到你們有功勞,所以下詔禁止邊地官吏侵犯你們的利益。各戎人害怕我大唐與你們友好,都不敢與你們較量。你們父子得到安寧,牲畜馬匹繁育增長,不是我大唐,誰能使你們這樣!”于是回紇可汗的部眾都圍著董晉,向他叩拜,后來他們又一起排列有序地向南面唐朝方向跪拜,都舉起雙手說:“我們不敢對大國另有企圖。”
[8]戊申,王縉表讓副元帥、都統、行營使。
[8]戊申(十二日),王縉上表代宗請求讓出副元帥、都統、行營使職務。
[9]辛酉,郭子儀自河中遷于州,其精兵皆自隨,余兵使裨將將之,分守河中、靈州。軍士久家河中,頗不樂徙,往往自逃歸;行軍司馬嚴郢領留府,悉捕得,誅其渠帥,眾心乃定。
[9]辛酉(二十五日),郭子儀從河中遷往州,其精銳部隊都隨他行動,其余部隊讓副將率領,分別駐守河中、靈州。士兵們長期以河中為家,很不樂意移防他地,往往從州逃回河中。行軍司馬嚴郢主持河中留守軍府事務,將他們全部抓獲,殺掉為首的士兵,軍心才得以穩定。
[10]秋,九月,吐蕃寇靈州;丁丑,朔方留后常謙光擊破之。
[10]秋季,九月,吐蕃進犯靈州。丁丑(十二日),朔方留后常謙光將他們擊敗。
[11]河東兵馬使王無縱、張奉璋等恃功驕蹇,以王縉書生,易之,多違約束。縉受詔發兵詣鹽州防秋,遣無縱、奉璋將步騎三千赴之。奉璋逗遛不進,無縱托他事擅入太原城;縉悉擒斬之,并其黨七人,諸將悍戾者殆盡,軍府始安。
[11]河東兵馬使王無縱、張奉璋等人自恃有功,十分傲慢,認為王縉是一介書生,便輕視他,多次違反軍規。王縉受詔調動部隊到鹽州去防御吐蕃,派遣王無縱、張奉璋率領三千名步騎兵前去。張奉璋停留不前,王無縱借口其他事擅自進入太原城,王縉將他們全部捉拿,并將他們和七名同伙殺掉,蠻橫兇暴的將領幾乎沒有了,節度使軍府方才安定。
[12]冬,十月,常謙光奏吐蕃寇鳴沙,首尾四十里。郭子儀遣兵馬使渾將銳兵五千救靈州,子儀自將進至慶州,聞吐蕃退,乃還。
[12]冬季,十月,常謙光奏稱吐蕃進犯鳴沙縣,其軍隊前后達四十里長。郭子儀派遣兵馬使渾率領五千精銳部隊前去援救靈州,自己率軍進到慶州,聽到吐蕃退兵后,才返回。
[13]黃門侍郎、同平章事杜鴻漸以疾辭位,壬申,許之;乙亥,薨。鴻漸病甚,令僧削發,遺令為塔以葬。
[13]黃門侍郎、同平章事杜鴻漸因病辭職,壬申(疑誤),得到代宗的同意。乙亥(十一日),杜鴻漸去世。在杜鴻漸病重時,他命令和尚為他削發,留下遺囑讓他們造佛塔來埋葬他。
[14]丙子,以左仆射裴冕同平章事。初,元載為新平尉,冕嘗薦之,故載舉以為相,亦利其老病易制。受命之際,蹈舞仆地,載趨而扶之,代為謝詞。十二月,戊戌,冕薨。
[14]丙子(十二日),代宗任命左仆射裴冕為同平章事。當初,元載任新平尉時,裴冕曾向朝廷推薦過他,所以,元載推舉裴冕出任宰相,也因為裴冕年老多病,便于控制。裴冕接受任命、向代宗行蹈舞禮時,突然摔倒在地,元載匆忙上前扶住他,代他向代宗致謝詞。十二月戊戌(初四),裴冕去世。
五年(庚戌、770)
五年(庚戌,公元770年)
[1]春,正月,己巳,羌酋白對蓬等各帥部落內屬。
[1]春季,正月己巳(初五),羌族酋長白對蓬等人分別率領部落歸附唐朝。
[2]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左監門衛大將軍兼神策軍使、內侍監魚朝恩,專典禁兵,寵任無比,上常與議軍國事,勢傾朝野。朝恩好于廣座恣談時政,陵侮宰相,元載雖強辯,亦拱默不敢應。
[2]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左監門衛大將軍兼神策軍使、內侍監魚朝恩,專門掌管禁軍,代宗對他無比寵幸,經常與他議論國家的軍政大事,朝廷內外,他的權勢最大。魚朝恩喜歡在大臣聚集的場所放肆地談論時政,侮辱宰相,元載雖然能言善辯,但也拱手沉默,不敢應對。
神策都虞候劉希暹,都知兵馬使王駕鶴,皆有寵于朝恩;希暹說朝恩于北軍置獄,使坊市惡少年羅告富室,誣以罪惡,捕擊地牢,訊掠取服,籍沒其家貲入軍,并分賞告捕者;地在禁密,人莫敢言。朝恩每奏事,以必允為期;朝廷政事有不豫者,輒怒曰:“天下事有不由我者邪!”上聞之,由是不懌。
神策都虞候劉希暹,都知兵馬使王駕鶴都受到魚朝恩的寵愛。劉希暹勸說魚朝恩在北軍中設置監獄,讓坊市的無賴少年搜羅并控告富豪人家,誣告他們犯了罪,逮捕關進地牢,用嚴刑逼供,使他們屈服,沒收他們的家產歸北軍所有,并且分別獎賞誣告和搜捕的人。監獄處于宮內隱密處,人們都不敢說。魚朝恩每次上奏論事,所期待的就是代宗一定認可。偶爾朝廷政事沒有與他商議,就憤怒地說:“天下的大事有不經過我手的嗎!”代宗聽說后,因此很不高興。
朝恩養子令徽尚幼,為內給使,衣綠,與同列忿爭,歸告朝恩。朝恩明日見上曰:“臣子官卑,為儕輩所陵,乞賜之紫衣?!鄙衔磻?,有司已執紫衣于前,令徽服之,拜謝。上強笑曰:“兒服紫,大宜稱?!毙挠黄?。
魚朝恩的養子魚令徽年令還小,擔任內給使,身著綠衣。他與同事發生激烈的爭執,回家后告訴了魚朝恩。第二天,魚朝恩面見代宗說:“我兒子官職卑微,被同輩欺負,乞求陛下賜給他紫衣。”代宗尚未答應,有關官員已經拿著紫衣來到面前,魚令徽穿上紫衣,向代宗叩拜致謝。代宗強作笑顏,說道:“小孩子穿紫衣也很合適。”但心里更加憤憤不平。
元載測知上指,乘間奏朝恩專恣不軌,請除之;上亦知天下共怨怒,遂令載為方略。朝恩每入殿,常使射生將周皓將百人自衛,又使其黨陜州節度使皇甫溫握兵于外以為援;載皆以重賂結之,故朝恩陰謀密語,上一一聞之,而朝恩不之覺也。
網友關注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 第四章 三少帝紀第四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十九章 任城陳蕭王傳
- 第十九章 會捉人的樹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第十五章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 第十二章 找尋惡女巫
- 洗染匠和理發師的故事
- 第四章 穿過森林去的路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補鞋匠邁爾魯夫的故事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第二章 武帝紀第二
- 朱特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懶漢克遼尼和銅城的故事
- 烏木馬的故事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婭圖芙絲之夢的故事
- 第一章 旋風來了
- 第三章 武帝紀第三
- 第二十章 美麗的瓷器城
- 第十六章 大騙子的魔術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傳
-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事
- 第十一章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 麥穗的故事
- 第九章 后諸夏侯曹傳
- 上帝的食物
- 蠢漢、驢子與騙子的故事
- 睡著的國王的故事
- 第十四章 飛猴
- 漁夫和雄人魚的故事
- 墳
- 第二十一章 王衛二劉傅傳
- 第五章 救出了鐵皮人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來
- 第二章 會見芒奇金人
- 第七章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第八章 送命的罌粟花田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楊杜趙裴傳
- 三根綠枝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國家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第十七章 輕氣球怎樣飛走的
- 第十七章 張樂于張徐傳
-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
- 海姑娘和她兒子的故事
- 第六章 一只膽小的獅子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劉蔣劉傳
- 第二一章 獅子成為獸國之王
- 圣母的小酒杯
- 麥侖·沙邁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阿卜杜拉法茲里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八章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第六章 董二袁劉傳第六
- 駝背的故事
- 終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七章 驚險的旅程
- 哈·曼丁的故事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第十章 荀彧攸賈詡傳
- 第五章 后妃傳第五
-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 第二十四章 韓崔高孫王傳
- 第十六章 任蘇杜鄭倉傳
- 第一章 武帝紀第一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陳徐衛盧傳
- 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 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第十章 守衛城門的人
- 第二三章 甘林達滿足了多蘿茜的愿望
- 第十三章 鐘繇華歆王朗傳
- 老漢倫克朗
精品推薦
- 和靜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12℃
- 徽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9/15℃
- 垣曲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6℃
- 陵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阿瓦提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隴南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0/20℃
- 白堿灘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西風,風力:4-5級轉<3級,氣溫:22/13℃
- 喀什區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成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8/16℃
- 于田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