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爭第七
軍爭第七
原文:【軍爭第七】
孫子曰:
凡用兵之法,將受命于君,合軍聚眾,交和而舍,莫難于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p>
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后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和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之金鼓;視不相見,故為之旌旗?!狈蚪鸸撵浩煺?,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故夜戰多金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p>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遺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p>
譯文:【軍爭第七】
孫子說:用兵的原則,將領接受君命,從召集軍隊,安營扎寨,到開赴戰場與敵對峙,沒有比率先爭得制勝的條件更難的事了?!败姞帯敝凶罾щy的地方就在于以迂回進軍的方式實現更快到達預定戰場的目的,把看似不利的條件變為有利的條件。所以,由于我迂回前進,又對敵誘之以利,使敵不知我意欲何去,因而出發雖后,卻能先于敵人到達戰地。能這么做,就是知道迂直之計的人。“軍爭”為了有利,但“軍爭”也有危險。帶著全部輜重去爭利,就會影響行軍速度,不能先敵到達戰地;丟下輜重輕裝去爭利,裝備輜重就會損失。卷甲急進,白天黑夜不休息地急行軍,奔跑百里去爭利,則三軍的將領有可能會被俘獲。健壯的士兵能夠先到戰場,疲憊的士兵必然落后,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馬如期到達;強行軍五十里去爭利,先頭部隊的主將必然受挫,而軍士一般僅有一半如期到達;強行軍三十里去爭利,一般只有三分之二的人馬如期到達。這樣,部隊沒有輜重就不能生存,沒有糧食供應就不能生存,沒有戰備物資儲備就無以生存。
所以不了解諸侯各國的圖謀,就不要和他們結成聯盟;不知道山林、險阻和沼澤的地形分布,不能行軍;不使用向導,就不能掌握和利用有利的地形。所以,用兵是憑借施詭詐出奇兵而獲勝的,根據是否有利于獲勝決定行動,根據雙方情勢或分兵或集中為主要變化。按照戰場形勢的需要,部隊行動迅速時,如狂風飛旋;行進從容時,如森林徐徐展開;攻城掠地時,如烈火迅猛;駐守防御時,如大山巋然;軍情隱蔽時,如烏云蔽日;大軍出動時,如雷霆萬鈞。奪取敵方的財物,擄掠百姓,應分兵行動。開拓疆土,分奪利益,應該分兵扼守要害。這些都應該權衡利弊,根據實際情況,相機行事。率先知道“迂直之計”的將獲勝,這就是軍爭的原則。
《軍政》說:“在戰場上用語言來指揮,聽不清或聽不見,所以設置了金鼓;用動作來指揮,看不清或看不見,所以用旌旗。金鼓、旌旗,是用來統一士兵的視聽,統一作戰行動的。既然士兵都服從統一指揮,那么勇敢的將士不會單獨前進,膽怯的也不會獨自退卻。這就是指揮大軍作戰的方法。所以,夜間作戰,要多處點火,頻頻擊鼓;白天打仗要多處設置旌旗。這些是用來擾亂敵方的視聽的。
對于敵方三軍,可以挫傷其銳氣,可使喪失其士氣,對于敵方的將帥,可以動搖他的決心,可使其喪失斗志。所以,敵人早朝初至,其氣必盛;陳兵至中午,則人力困倦而氣亦怠惰;待至日暮,人心思歸,其氣益衰。善于用兵的人,敵之氣銳則避之,趁其士氣衰竭時才發起猛攻。這就是正確運用士氣的原則。用治理嚴整的我軍來對付軍政混亂的敵軍,用我鎮定平穩的軍心來對付軍心躁動的敵人。這是掌握并運用軍心的方法。以我就近進入戰場而待長途奔襲之敵;以我從容穩定對倉促疲勞之敵;以我飽食之師對饑餓之敵。這是懂得并利用治己之力以困敵人之力。不要去迎擊旗幟整齊、部伍統一的軍隊,不要去攻擊陣容整肅、士氣飽滿的軍隊,這是懂得戰場上的隨機應變。
所以,用兵的原則是:對占據高地、背倚丘陵之敵,不要作正面仰攻;對于假裝敗逃之敵,不要跟蹤追擊;敵人的精銳部隊不要強攻;敵人的誘餌之兵,不要貪食;對正在向本土撤退的部隊不要去阻截;對被包圍的敵軍,要預留缺口;對于陷入絕境的敵人,不要過分逼迫,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則。
網友關注
- 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國家
- 朱特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十六章 大騙子的魔術
- 第十九章 會捉人的樹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傳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烏木馬的故事
- 老漢倫克朗
- 圣母的小酒杯
- 第十五章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 上帝的食物
- 第十七章 輕氣球怎樣飛走的
- 哈·曼丁的故事
- 第九章 后諸夏侯曹傳
- 第七章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五章 后妃傳第五
- 墳
- 第二章 會見芒奇金人
- 第四章 穿過森林去的路
- 第二十章 美麗的瓷器城
- 第三章 武帝紀第三
- 第一章 旋風來了
- 睡著的國王的故事
- 麥穗的故事
- 第二十一章 王衛二劉傅傳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懶漢克遼尼和銅城的故事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來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終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十四章 飛猴
- 第八章 送命的罌粟花田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事
-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
- 第十七章 張樂于張徐傳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婭圖芙絲之夢的故事
- 第十六章 任蘇杜鄭倉傳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劉蔣劉傳
-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 第八章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三根綠枝
- 蠢漢、驢子與騙子的故事
- 第十二章 找尋惡女巫
- 第十三章 鐘繇華歆王朗傳
- 第二三章 甘林達滿足了多蘿茜的愿望
- 第七章 驚險的旅程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楊杜趙裴傳
- 第六章 董二袁劉傳第六
- 第六章 一只膽小的獅子
- 第十章 守衛城門的人
- 阿卜杜拉法茲里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五章 救出了鐵皮人
- 第十一章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 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 海姑娘和她兒子的故事
- 第二十四章 韓崔高孫王傳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第十九章 任城陳蕭王傳
- 補鞋匠邁爾魯夫的故事
- 駝背的故事
-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 第四章 三少帝紀第四
- 洗染匠和理發師的故事
-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
- 漁夫和雄人魚的故事
- 第十章 荀彧攸賈詡傳
- 第二一章 獅子成為獸國之王
- 第一章 武帝紀第一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陳徐衛盧傳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麥侖·沙邁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第二章 武帝紀第二
精品推薦
- 甘南州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8/7℃
- 冷湖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民豐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4℃
- 察布查爾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8/13℃
- 大豐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柯坪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8/13℃
- 陽城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4/16℃
- 西吉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2/10℃
- 烏魯木齊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貴南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