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韜略地第四十
略地第四十
【提示】
本篇闡述了攻打城邑的作戰方法。有以下凡個要點:一是加強警戒,扼守交通要道,切斷敵人外援,這樣,城年被圍軍民便會恐慌不安,敵軍最終必會投降。同時警惕敵人假裝投降,乘我懈怠發起攻擊。二是采取“圍師必闕”的方法,誘敵出城突圍,乘機予以全殲。三是圍城打援,“審知敵人別軍所在,及其大城別堡”,嚴加防備,敵人援兵“必莫敢至”。四是攻克、敵人城池之后,應以“仁義”、“厚德”收攬民心,“無燔人積聚,無壞人宮室”,“降者勿殺,得而勿戮”。這些就是攻城作戰的一般原則。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我軍乘勝深入敵國,占領其土地,但還有大城未能攻下,而敵人城外另有一支部隊固守險要地形與我軍相峙。我想圍攻城池,又恐怕其城外部隊淬然向我發起攻擊,與城內守敵里應外合,對我形成兩面夾擊之勢,以致我全軍大亂,官兵恐懼震駭。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么辦?”
太公答道:“凡是攻城圍邑之時,應把戰車;騎兵配置在離城較遠的地方,擔任守衛和警戒,以隔斷敵人內外之間的聯系。這樣,城內敵人曠日持久必然糧食斷絕,而外面的糧食又不能輸入。如此,城內軍民就會發生恐慌,守城的敵將必然投降?!?/p>
武王問:“城內敵軍斷糧,城外糧食又不得輸入,這時敵人內外暗中互相聯系,秘密謀劃向外突圍,乘著黑夜出城拼命死戰,敵人的車騎精銳有的突擊我內部,有的進攻我外面,使我軍士卒恐懼惶惑,全軍大敗混亂,應該怎么辦?”
太公答道:“遇到這種情況,應把我軍分為三部,并根據地形情況審慎屯駐。詳細查明敵人城外部隊所在的位置以及附近大城別堡的狀況,然后為被圍敵人留出一條道路,以引誘城內敵軍外逃。但須嚴密戒備,不要讓敵人跑掉。由于被圍敵人驚恐慌亂,因此突圍時不是想逃人山林,就是想撤往另一城邑。這時我軍應以一部,首先趕走敵人在城外的部隊,以另一部車騎精銳在距城較遠的地方,阻止敵人突圍的先頭部隊,不要讓他們逃脫。在這種形勢下,守城敵軍就會誤以為其先頭部隊已突圍成功,打通了撤退的通道,其精銳士卒就必定會繼續出城外逃,只留下一些老弱士卒在城內。然后用我軍的第三部戰車和騎兵,深入長驅,插入敵后。如此,敵人守城部隊必不敢繼續突圍。這時我軍要格外謹慎,不要急于同敵人交戰,只要斷絕其糧道,把它圍困起來,日子一久,敵人必然投降。攻克城邑之后,不要焚燒其倉庫的糧食,不要毀壞城內民眾的房屋,不要砍伐墳地的樹木和廟祠的叢林,不要殺戮投降的敵軍士卒,不要虐待敵人被俘的人員。借此向敵國民眾表示仁慈,施加恩惠,并向敵國軍民宣布,有罪的只是無道君主一人。這樣,天下就會心悅誠服了?!?/p>
武王說:“說得太好了!”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故勝深入,略其地,有大城不可下,其別軍①守險與我相拒,我欲攻城圍邑,恐其別軍卒至而擊我,中外相合②,擊我表里,三
軍大亂,上下恐駭,為之奈何?”
太公曰:“凡攻城圍邑,車騎必遠,屯衛警戒,阻其外內。中人③絕糧,外不得輸。城人④恐怖,其將必降。”
武王曰:“中人絕糧,外不得輸,陰為約誓,相與密謀,夜出窮寇死戰,其車騎銳士,或沖我內,或擊我外,士卒迷惑;三軍敗亂,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當分軍為三軍,謹視地形而處。審知敵人別軍所在,及其大城別堡⑤,為之置遺缺之道,以利其心,謹備勿失。敵人恐懼,不入山林,即歸大邑。走其別軍,車騎遠要其前,勿令遺脫。中人以為先出者得其徑道,其練卒材士必出,其老弱獨在。車騎深入長驅,敵人之軍必莫敢至。慎勿與戰,絕其糧道,圍而守之,必久其日。無燔人積聚,無壞人宮室,冢樹社叢⑥勿伐,降者勿殺,得而勿戮、示之以仁義,施之以厚德。令其士民曰:罪在一人⑦。如此,則天下和服。”
武王曰:“善哉!”
【注釋】
?、賱e軍:指敵方的另一支部隊。
?、谥型猓褐笖吵侵惺剀娕c城外援軍。
?、壑腥耍褐副粐г诔侵械臄耻姟?/p>
?、艹侨耍褐副粐г诔侵械能娒?。
⑤大城別堡:指被我所圍城池附近的敵國大城市和堡壘。
⑥冢樹:墳墓地的樹木。社叢,社神廟旁的樹林。社,古代祭把神靈的場所?!?/p>
?、咦镌谝蝗耍阂庵杆械淖飷壕跀硣饕蝗松砩?,而與普通百姓無關。
【例證】
攻城作戰是古代常見的作戰樣式之一。城邑一般均為一國或一地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勢所必爭。但在冷兵器時代,由于攻城技術相對落后,高城深池難以強力攻取。因此,在攻城時,必須將強攻與智取有機結合起來,在圍城的同時,斷敵糧道,殲敵援兵,才能達到攻克敵人城池的目的。宋滅北漢就是運用這一戰法取得勝利的。
宋在完成南方的統一后,開始集中力量準備消滅北漢。北漢依恃遼的支持,經常南下騷擾宋境,雙方沖突始終未斷,早在宋太祖時,對北漢曾發動過三次進攻。第一次是開寶元年(968 年)八月,乘北漢統治集團內部斗爭激烈之際,宋軍進攻北漢,直逼太原城下,后由于遼派兵南下救援北漢,宋軍撤退。第二次是在開寶二年二月,來太祖親良率兵進攻北漢,圍困太原長達四個月,由于漢軍頑強堅守,遼兵再次增援,宋軍撤圍退兵。第三次是在開寶九年八月,兵分五路進攻北漢,在太原城下大敗漢軍。但由于宋太祖突然去世,宋軍撤退。
宋太宗鑒于以往進攻北漢失利的教訓,決定攻城阻援,以優勢兵力強攻太原,并以有力部隊從東北兩面阻擊遼援軍。其具體部署是:以潘美率軍進攻太原,命郭進率部阻擊遼軍,宋太宗親率一部兵力牽制幽州的遼軍大規模西援或南下。太平興國四年(979 年)二月十五日,宋太宗自東京出發。三月中旬,郭進率軍進至石嶺關。北漢統治者向遼求援,遼派南院宰相耶律沙、
冀王耶律塔爾率兵先行,以南院大王耶律斜珍、樞密副使穆濟率軍繼后,由東面增援;又派將領韓侼、耶律善布率兵從北面增援北漢。三月十六日,耶律沙率兵至白馬嶺(今山西盂縣東北),與郭進阻援部隊遭遇,兩軍隔大澗對峙。遼軍渡澗進攻宋軍,郭進乘其半渡,率騎兵奮擊,耶律塔爾戰死,遼軍大敗。遼北路援軍由大同南下,途中聽說東路敗退,自動撤走。四月中旬,宋軍數十萬之眾包圍了北漢都城太原。四月二十六日,宋太宗親臨太原城下,四面巡視督戰。北漢主劉繼元在困守孤城、外無援兵、內部厭戰的情況下,于五月初五日出降,北漢滅亡。
網友關注
- 第十六章 大騙子的魔術
- 第八章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第二一章 獅子成為獸國之王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事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終身不笑者的故事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第七章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第六章 一只膽小的獅子
-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 麥穗的故事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婭圖芙絲之夢的故事
- 第八章 送命的罌粟花田
- 第九章 后諸夏侯曹傳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 第一章 旋風來了
- 麥侖·沙邁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哈·曼丁的故事
- 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 第一章 武帝紀第一
- 三根綠枝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第十三章 救助
- 烏木馬的故事
- 洗染匠和理發師的故事
- 第五章 救出了鐵皮人
- 第二章 武帝紀第二
- 第二十一章 王衛二劉傅傳
- 第十三章 鐘繇華歆王朗傳
- 第十四章 飛猴
- 第七章 驚險的旅程
- 圣母的小酒杯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老漢倫克朗
- 第十九章 會捉人的樹
- 第二章 會見芒奇金人
- 第十一章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 第三章 武帝紀第三
- 漁夫和雄人魚的故事
- 補鞋匠邁爾魯夫的故事
- 蠢漢、驢子與騙子的故事
- 阿卜杜拉法茲里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第十七章 輕氣球怎樣飛走的
- 海姑娘和她兒子的故事
-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傳
- 第四章 穿過森林去的路
- 第十二章 找尋惡女巫
- 第十九章 任城陳蕭王傳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 第二三章 甘林達滿足了多蘿茜的愿望
- 墳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楊杜趙裴傳
- 睡著的國王的故事
- 第十章 荀彧攸賈詡傳
- 駝背的故事
- 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
- 懶漢克遼尼和銅城的故事
- 第五章 后妃傳第五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陳徐衛盧傳
- 第十七章 張樂于張徐傳
- 第四章 三少帝紀第四
- 第十五章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 第二十章 美麗的瓷器城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劉蔣劉傳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六章 董二袁劉傳第六
- 第二十四章 韓崔高孫王傳
- 第十章 守衛城門的人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國家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來
- 第十六章 任蘇杜鄭倉傳
- 上帝的食物
- 朱特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精品推薦
- 臨夏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澳門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8℃
- 木壘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氣溫:17/9℃
- 鹽城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大豐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溫泉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6℃
- 策勒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城中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高雄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6℃
- 臺中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