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趙惠文王三十年
趙惠文王三十年
【提要】
這是兩位國家政要在探討用兵策略。戰爭中用兵多好還是用兵少好,是他們爭論的焦點。久經沙場、大破秦軍的大將趙奢辭鋒犀利、所向披靡,用形象的比喻和氣勢逼人的排比說服了田單。
【原文】
趙惠文王三十年,相都平君田單問趙奢曰:“吾非不說將軍之兵法也,所以不服者,獨將軍之用眾。用眾者,使民不得耕作,糧食挽賃不可給也。此坐而自破之道也,非單之所為也。單聞之,帝王之兵,所用者不過三萬,而天下服矣。今將軍必負十萬、二十萬之眾乃用之,此單之所不服也。”
馬服曰:“君非徒不達于兵也,又不明其時勢。夫吳干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繭;薄之柱上而擊之,則折為三,質之石上而擊之,則碎為百。今以三萬之眾而應強國之兵,是薄柱擊石之類也。且夫吳干之劍材,難夫毋脊之厚,而鋒不入;無脾之薄,而刃不斷。兼有是兩者,無鉤繯鐔蒙須之便,操其刃而刺,則未入而手斷。君無十余、二十萬之眾,而為此鉤繯鐔蒙須之便,而徒以三萬行于天下,君焉能乎?且古者四海之內,分為萬國。城雖大,不過三百丈者。人雖眾,不過三千家者。而以集兵三萬,距此奚難哉!今取古之為萬國者,分以為戰國七,能具數十萬之兵,曠日持久,數歲,即君之齊已。齊以二十萬之眾攻荊,五年乃罷。趙以二十萬之眾攻中山,五年乃歸。今者齊韓相方,而國圍攻焉,豈有敢曰,我其以三萬救是者乎哉?今千丈之城,萬家之邑相望也,而索以三萬之眾,圍千丈之城,不存其一角,而野戰不足用也,君將以此何之?”都平君喟然太息曰:“單不至也!”
【譯文】
趙惠文王三十年,相國安平君田單與趙奢交談,他說:“我不是不喜歡將軍您的用兵策略,讓我不怎么敬佩的只是您使用的兵員太多。使用的兵員多,百姓就不能很好地耕種,糧食也要從別國賣入,遠距離輸送,不能保證軍隊供應,這是不攻自破、坐以待斃的辦法,我不會這樣做。我聽說過,帝王用兵不超過三萬人,天下就能歸服。現在將軍您每次一定要憑借十萬乃至二十萬的大量兵員才能作戰,這是我所不佩服的。”
馬服君趙奢說:“看來您不僅不通曉用兵之道,而且也不明了如今的軍事形勢。那吳國的干將之劍,加之于肉體可以砍斷牛、馬,加之于金屬可以割斷盤、匝。如果把它靠在柱子上砸,就會折為三段;把它墊在石頭上砸,就會碎為百片。現在用三萬兵力去對付強大國家的軍隊,這就像是把寶劍靠在柱子上、墊在石頭上砸它一樣。況且那吳國的干將之劍雖然鋒利,更難得的是如果劍背不足夠厚,劍尖就無法刺人;劍面不足夠輕薄,劍刃就無法斷物。如果同時具備了這樣的劍背和劍面,但是沒有劍環、劍刃、劍珥、佩帶等輔助之物,那就只好手持劍刃去刺物了,這樣的話,劍還沒有入物,自己的手指就先被割斷了。您如果不擁有十幾、二十萬的兵力作為像劍環、劍珥這樣的配合部分,只想憑借三萬名精英橫行于天下,怎么能做到呢?何況,古時候天下分成很多個諸侯國。即使是大城邑,城墻也沒有超過三百丈的;人口即使多,也沒有超過三千家的。如果用訓練有素的三萬軍隊去攻打這樣的城邑,還有什么困難呢?如今,古代眾多的諸侯國已經歸并成為戰國七雄,它們可以召集十萬兵力,打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如果這樣持續幾個年頭,就會出現你們齊國(被燕攻破)那樣的狀況。齊國動用二十萬兵力攻楚,五年才結束戰爭;趙國出動二十萬兵力滅中山,整整打了五年才告成功。假如說,現在齊、韓兩國勢均力敵,又相互圍攻,有誰敢對我夸下海口,說他能用三萬兵力去援救這兩國呢?現在方圓千丈的大城、戶口上萬的大邑相互對峙,如果想用三萬的兵力去包圍千丈的大城,恐怕連城的一角都圍不住,至于進行野戰就更加不夠了,你能拿這點兵力去干什么呢?”安平君田單長嘆了一口氣,說:“我確實比不上您的高明呀!”
【評析】
用干將之劍作比喻,形象生動而且易于讓人理解。先比喻,調動人的感性思維,讓人獲得一個生動的、籠統的認識,然后就事論事,分析為什么打仗要眾多兵員的具體原因,調動人的理性思維,讓人從道理上獲得一個心服口服的認識。如果光有類比比喻,沒有理性說服,那么失之淺薄,而如果光有理性說服,沒有類比比喻,那么就失之枯燥、呆板。趙奢雖為一武將,但是辯才上也出類拔萃,他最為出色之處,就在于將比喻類比與理性說服結合了起來。
網友關注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傳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楊杜趙裴傳
- 第十三章 鐘繇華歆王朗傳
- 第八章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第七章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圣母的小酒杯
- 第五章 后妃傳第五
- 阿卜杜拉法茲里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十五章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 第十六章 任蘇杜鄭倉傳
- 老漢倫克朗
- 第十一章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 第二三章 甘林達滿足了多蘿茜的愿望
-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劉蔣劉傳
- 睡著的國王的故事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 第六章 董二袁劉傳第六
- 第一章 旋風來了
- 第十九章 任城陳蕭王傳
-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 第四章 穿過森林去的路
- 懶漢克遼尼和銅城的故事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 墳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來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十章 守衛城門的人
- 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 駝背的故事
- 第十四章 飛猴
- 第二十章 美麗的瓷器城
- 第十六章 大騙子的魔術
- 第十章 荀彧攸賈詡傳
- 第十九章 會捉人的樹
- 第五章 救出了鐵皮人
- 第二章 武帝紀第二
- 上帝的食物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第二章 會見芒奇金人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第二十四章 韓崔高孫王傳
- 第二一章 獅子成為獸國之王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 烏木馬的故事
- 三根綠枝
- 第十二章 找尋惡女巫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陳徐衛盧傳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婭圖芙絲之夢的故事
- 第一章 武帝紀第一
- 第九章 后諸夏侯曹傳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麥侖·沙邁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洗染匠和理發師的故事
- 第六章 一只膽小的獅子
- 哈·曼丁的故事
- 朱特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麥穗的故事
- 第三章 武帝紀第三
- 蠢漢、驢子與騙子的故事
- 第四章 三少帝紀第四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補鞋匠邁爾魯夫的故事
- 終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國家
- 第十七章 張樂于張徐傳
- 第十三章 救助
-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事
- 海姑娘和她兒子的故事
- 第二十一章 王衛二劉傅傳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八章 送命的罌粟花田
- 第十七章 輕氣球怎樣飛走的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漁夫和雄人魚的故事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
- 第七章 驚險的旅程
精品推薦
- 甘南州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8/7℃
- 冷湖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民豐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4℃
- 察布查爾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8/13℃
- 大豐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柯坪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8/13℃
- 陽城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4/16℃
- 西吉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2/10℃
- 烏魯木齊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貴南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