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士虞禮第十四
士虞禮第十四
【題解】
《士虞禮》講述的是士既葬其父母后返回殯宮而舉行的安魂禮。所謂“虞”,就是“安”的意思,安者,安神也。因此,如果說《士喪禮》和《既夕禮》旨在送形而往的話,那么,《士虞禮》則旨在迎神而返。
《士虞禮》經(jīng)文的結(jié)構(gòu)比較簡單,它主要述及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和步驟:殯宮中祭物之陳設(shè),主人、賓客之就位;迎尸、妥尸(此尸指代死者受祭之活人,非指死者自身),饗神、饗尸;主人一獻(xiàn)尸,主婦二獻(xiàn)尸,賓長三獻(xiàn)尸;祝告禮畢,送尸送賓。
歷來學(xué)者將《士虞禮》歸結(jié)為喪禮,但在我們看來,《士虞禮》既是士喪禮的繼續(xù)和延伸,也是祭禮的開始,兼有喪禮和祭禮的雙重意義。這一點(diǎn),如果我們聯(lián)系其經(jīng)文之后所附之《記》來看,聯(lián)系《記》中所述之“卒哭祭”、“袝祭”、“薦祭”、“小祥”、“大祥”、“禫祭”等等來看,就顯得尤為清楚。
士虞禮于五禮中亦屬兇禮。
士虞禮:特豕饋食,側(cè)亨于廟門外之右,東面(1)。魚臘爨亞之,北上(2)。
■爨在東壁,西面(3)。設(shè)洗于西階西南,水在洗西,篚在東(4)。尊于室中北塘下,當(dāng)戶,兩■醴酒,酒在東(5)。無禁,冪用絺布;加勺,南枋(6)。素幾,葦席,在西序下(7)。苴刌茅,長五寸,束之(8)。實(shí)于篚,饌于西坫上。饌兩豆菹醢于西楹之東,醢在西,一铏亞之(9)。從獻(xiàn)豆兩亞之,四籩亞之,北上(10)。饌黍稷二敦于階間,西上,藉用葦席(11)。■水錯于槃中,南流,在西階之南,簞巾在其東(12)。陳三鼎于門外之右,北面,北上。設(shè)扃鼏,匕俎在西塾之西(13)。羞燔俎在內(nèi)西塾上,南順(14)。
主人及兄弟如葬服,賓執(zhí)事者如吊服,皆即位于門外,如朝夕臨位(15)。婦人及內(nèi)兄弟服,即位于堂,亦如之。祝免,澡葛绖帶,布席于室中,東面,右?guī)祝唤担觯白谌思次挥陂T西,東面,南上(16)。宗人告有司具,遂請(17)。拜賓,如臨,入門哭,婦人哭(18)。主人即位于堂,眾主人及兄弟、賓即位于西方,如反哭位(19)。祝入門,左,北面。宗人西階前北面。
祝盥,升,取苴降,洗之;升,入設(shè)于幾東席上,東縮;降,洗觶;升,止哭(20)。主人倚杖,入(21)。祝從,在左,西面。贊薦菹醢,醢在北(22)。佐食及執(zhí)事盥,出舉,長在左(23)。鼎入,設(shè)于西階前,東面,北上。匕俎從設(shè)(24)。左人抽扃、鼏、匕,佐食及右人載(25)。卒,朼者逆退復(fù)位(26)。俎入,設(shè)于豆東;魚亞之,臘特(27)。贊設(shè)二敦于俎南——黍,其東稷(28)。設(shè)一铏于豆南。佐食出,立于戶西。贊者徹鼎。祝酌醴,命佐食啟會(29)。佐食許諾,啟會,卻于敦南,復(fù)位(30)。祝奠觶于铏南,復(fù)位(31)。主人再拜稽首。祝饗,命佐食祭(32)。佐食許諾,鉤袒,取黍稷祭于苴,三;取膚祭,祭如初(33)。祝取奠觶,祭,亦如之;不盡,益,反奠之(34)。主人再拜稽首。祝祝卒,主人拜如初,哭,出復(fù)位(35)。
祝迎尸。一人衰绖,奉篚,哭從尸(36)。尸入門,丈夫踴,婦人踴。
淳尸盥,宗人授巾(37)。尸及階,祝延尸(38)。尸升,宗人詔踴如初,尸入戶,踴如初,哭止(39)。婦人入于房。主人及祝拜妥尸;尸拜,遂坐(40)。
從者錯篚于尸左席上,立于其北(41)。尸取奠,左執(zhí)之,取菹,擩于醢,祭于豆間(42)。祝命佐食墮祭(43)。佐食取黍稷肺祭授尸,尸祭之。祭奠,祝祝,主人拜如初。尸嘗醴,奠之(44)。佐食舉肺脊授尸。
尸受振祭,嚌之,左手執(zhí)之(45)。祝命佐食邇敦(46)。佐食舉黍,錯于席上。尸祭铏,嘗铏(47)。泰羹湆自門入,設(shè)于铏南;胾四豆,設(shè)于左(48)。尸飯,播余于篚。三飯,佐食舉干;尸受,振祭嚌之,實(shí)于篚(49)。又三飯,舉胳,祭如初(50)。佐食舉魚臘,實(shí)于篚(51)。又三飯,舉肩,祭如初(52)。舉魚臘俎,俎釋三個(53)。尸卒食。佐食受肺脊,實(shí)于篚;反黍,如初設(shè)(54)。
主人洗廢爵,酌酒,■尸(55)。尸拜受爵,主人北面答拜。尸祭酒,嘗之。賓長以肝從,實(shí)于俎,縮,右鹽(56)。尸左執(zhí)爵,右取肝,擩鹽,振祭,嚌之,加于俎(57)。賓降,反俎于西塾,復(fù)位(58)。尸卒爵,祝受,不相爵(59)。主人拜,尸答拜。祝酌授尸,尸以醋主人;主人拜受爵,尸答拜(60)。主人坐祭,卒爵,拜;尸答拜。筵祝,南面(61)。主人獻(xiàn)祝;祝拜,坐受爵;主人答拜。薦菹醢,設(shè)俎。祝左執(zhí)爵,祭薦,奠爵,興;取肺,坐祭,嚌之,興;加于俎,祭酒,嘗之。肝從(62)。
祝取肝擩鹽,振祭,嚌之,加于俎,卒爵,拜。主人答拜。祝坐授主人。主人酌,獻(xiàn)佐食;佐食北面拜,坐受爵;主人答拜。佐食祭酒,卒爵,拜。主人答拜,受爵,出,實(shí)于篚,升堂復(fù)位(63)。
主婦洗足爵于房中,酌,亞獻(xiàn)尸,如主人儀(64)。自反兩籩棗、栗,設(shè)于會南,棗在西(65)。尸祭籩,祭酒,如初(66)。賓以燔從,如初。
尸祭燔,卒爵,如初。酌獻(xiàn)祝,籩燔從,獻(xiàn)佐食,皆如初。以虛爵入于房(67)。
賓長洗繶爵,三獻(xiàn),燔從,如初儀(68)。
婦人復(fù)位(69)。祝出戶,西面告利成(70)。主人哭,皆哭(71)。祝入,尸謖(72)。從者奉篚哭,如初。祝前尸,出戶,踴如初;降堂,踴如初;出門,亦如之(73)。
祝反,入,徹,設(shè)于西北隅,如其設(shè)也(74)。幾在南,厞用席(75)。
祝薦席,徹入于房。祝自執(zhí)其俎出。贊闔牖戶(76)。
主人降,賓出(77)。主人出門,哭止,皆復(fù)位(78)。宗人告事畢。
賓出,主人送,拜稽顙(79)。
[記]虞,沐浴,不櫛(80)。陳牲于廟門外,北首,西上;寢右;日中而行事(81)。
殺于廟門西,主人不視(82)。豚解。羹飪,升左肩;臂、臑、肫、胳、脊、脅,離肺(83)。膚祭三,取諸左膉上;肺祭一,實(shí)于上鼎(84)。升魚,■鮒九,實(shí)于中鼎(85)。升臘,左胖,髀不升,實(shí)于下鼎(86)。
皆設(shè)扃鼏,陳之。載就進(jìn)柢,魚進(jìn)髻(87)。祝俎,髀、脰、脊、脅,離肺,陳于階間,敦東(88)。
淳尸盥,執(zhí)槃,西面(89)。執(zhí)■,東面。執(zhí)巾在其北,東面。宗人授巾,南面(90)。
主人在室,則宗人升,戶外北面(91)。佐食無事,則出戶,負(fù)依南面(92)。
铏芼,用苦,若薇,有滑(93)。夏用葵,冬用荁,有柶(94)。豆實(shí),葵菹。菹以西,蠃醢。籩,棗烝,栗擇(95)。
尸入,祝從尸(96)。尸坐不說屨。尸謖。祝前,鄉(xiāng)尸;還,出戶,又鄉(xiāng)尸;還,過主人,又鄉(xiāng)尸;還,降階,又鄉(xiāng)尸;降階,還,及門,如出戶(97)。尸出。祝反,入門左,北面復(fù)位,然后宗人詔降。尸服卒者之上服(98)。男,男尸;女,女尸;必使異姓,不使賤者(99)。
無尸,則禮及薦饌皆如初(100)。既饗,祭于苴,祝祝卒(101)。不綏祭,無泰羹,湆胾從獻(xiàn)(102)。主人哭,出復(fù)位(103)。祝闔牖戶,降,復(fù)位于門西;男女拾踴三;如食間(104)。祝升,止哭;聲三,啟戶。主人入,祝從,啟牖鄉(xiāng),如初(105)。主人哭,出復(fù)位(106)。卒撤,祝佐食降,復(fù)位(107)。宗人詔降如初(108)。
始虞用柔日,曰:“哀子某,哀顯相,夙興夜處不寧。敢用潔牲剛鬣、香合、嘉薦、普淖、明齊溲灑,哀薦袷事,適爾皇祖某甫(109)。饗!”再虞,皆如初,曰:“哀薦虞事(110)。三虞,卒哭,他,用剛?cè)眨嗳绯酰唬骸鞍]成事(111)。”
獻(xiàn)畢,未撤,乃餞(112)。尊兩■于廟門外之右,少南(113)。水尊在酒西,勺北枋(114)。洗在尊東南,水在洗東,篚在西(115)。饌籩豆,脯四艇(116)。有干肉折俎,二尹縮,祭半尹,在西塾(117)。尸出,執(zhí)幾從,席從(118)。尸出門右,南面。席設(shè)于尊西北,東面。幾在南。賓出,復(fù)位(119)。主人出,即位于門東,少南;婦人出,即位于主人之北;皆西面,哭不止(120)。尸即席坐。唯主人不哭,洗廢爵,酌獻(xiàn)尸;尸拜受。主人拜送,哭,復(fù)位。薦脯醢,設(shè)俎于薦東,朐在南(121)。尸左執(zhí)爵,取脯擩醢,祭之。佐食授嚌,尸受,振祭,嚌,反之(122)。祭酒,卒爵,奠于南方。主人及兄弟踴,婦人亦如之。主婦洗足爵亞獻(xiàn),如主人儀,踴如初。賓長洗繶爵,三獻(xiàn),如亞獻(xiàn),踴如初。佐食取俎,實(shí)于篚(123)。尸謖,從者奉篚,哭從之。祝前,哭者皆從,及大門內(nèi),踴如初。尸出門,哭者止(124)。賓出,主人送,拜稽顙。主婦亦拜賓(125)。丈夫說绖帶于廟門外(126)。入徹,主人不與(127)。婦人說首绖,不說帶(128)。無尸,則不餞,猶出(129)。幾席,設(shè)如初;拾踴三。哭止,告事畢,賓出(130)。
死三日而殯,三月而葬,遂卒哭(131)。將旦而袝,則薦(132)。卒辭曰:“哀子某,來日某,隮祔爾于爾皇祖某甫。尚饗(133)!”女子,曰“皇祖妣某氏(134)。”婦,曰“孫婦于皇祖姑某氏”。其他辭,一也(135)。饗辭,曰:“哀子某,圭為而哀薦之。饗(136)!”
明日,以其班袝(137)。沐浴,櫛,搔翦(138)。用專膚為折俎,取諸脰膉(139)。其他如饋食(140)。用嗣尸(141)。曰:“孝子某,孝顯相,夙興夜處,小心畏忌。不惰其身,不寧。用尹祭、嘉薦、普淖、普薦、溲酒,適爾皇祖某甫,以隮祔爾孫某甫。尚饗(142)!”
期而小祥,曰:“薦此常事(143)。”又期而大祥,曰:“薦此祥事(l44)。”中月而禫(145)。是月也,吉祭,猶未配(146)。
【注釋】
(1)饋:歸也。側(cè)亨于廟門外之右:側(cè),一半,此指豕之左半邊;廟,實(shí)“寢”也;右,指門外西邊。
(2)魚臘爨亞之:爨,灶;亞之,次于烹豕之灶。
(3)■(ch@,又讀x9):炊熟,此指炊黍稷。
(4)洗:棄水之器,高三尺,口徑一尺五寸,足徑三尺,中士之“洗”以鐵為之。篚在東:在“洗”之東。
(5)兩■醴酒:甜醴酒一■,酒一■,共兩■,酒在東:甜醴酒在西,酒在甜醴酒之東。
(6)無禁:尊置于地也。絺布,麻葛粗布。
(7)西序下:指堂上西墻下。
(8)苴刌(c(n)茅:苴,猶藉也;刌,切斷;茅,白茅草。
(9)铏(x0ng)亞之:铏,古代盛羹器;亞之,在菹以東。
(10)從獻(xiàn)豆兩亞之:從獻(xiàn)豆兩,主人獻(xiàn)祝兩豆;亞之,在铏之東。四籩亞之:四籩,主婦獻(xiàn)二籩于尸,獻(xiàn)二籩于祝;亞之,又在兩豆之東。北上:謂兩豆、四籩各自為列。
(11)西上:謂黍在西,稷在東。
(12)■:盥手澆水之器。盤:承盥洗者棄水之器,故又稱盥盤。流:指■之吐水口。簞巾在其東:簞,竹器也,以簞盛巾,故謂之簞巾;在其東,在盤■之東。
(13)塾(sh*):古時門內(nèi)東西兩側(cè)的堂屋。
(14)羞燔俎:羞,見其非正俎也;燔,通“膰”,炙肉也。羞燔俎,將佳美炙肉陳設(shè)在俎上。南順:謂俎之上端在北,下端在南,執(zhí)俎者于塾上向西執(zhí)其下端。
(15)朝夕臨位:即士喪禮朝夕哭位也。
(16)祝:喪祝,為公臣。澡葛绖帶:澡,沆也;葛绖帶,葛绖、葛帶。宗人:亦為公臣。
(17)宗人告有司具,遂請:告主人一切準(zhǔn)備就緒,請行祭事。
(18)拜賓,如臨。指主人言。入門哭:指主人及眾兄弟言。
(19)如反哭位:和朝夕哭位相反,即主人在堂上于西階向東而立,眾主人及兄弟、賓客在堂下于西邊向東而立。
(20)幾東:即幾前。東縮:謂設(shè)之自西而東,以西為上。
(21)倚杖:倚喪杖于西墻。
(22)贊:謂賓來助祭執(zhí)事者。
(23)佐食及執(zhí)事盥:佐食,佐尸食者;執(zhí)事,賓助祭者。舉:舉鼎也。長在左:長,助祭者之長;在左,在西邊。
(24)匕俎從設(shè):從鼎入而各設(shè)于其鼎之東。
(25)左人抽扃、鼏、匕:左邊之助祭者抽杠于左手,取覆巾置于鼎北,加抬鼎之杠于覆巾之上,乃執(zhí)匕。載:載牲于俎。
(26)復(fù)位:復(fù)賓位也。
(27)俎入:俎指牲俎或曰豕俎。魚亞之,魚即魚俎。臘特:臘即干肉俎,設(shè)于豕俎之北。
(28)黍,其東稷:即西黍東稷,黍在豕俎之南,稷在魚俎之南,以西為上。 (29)啟會:啟,開;會,敦蓋。
(30)復(fù)位:復(fù)戶西原位。
(31)復(fù)位:復(fù)主人之左位。
(32)饗(xi3ng):通“享”,告神享此祭也。
(33)鉤袒:挽袖以露臂。三:三祭之也。取膚祭:神祭用膚、(脰肉)。祭如初:亦以苴為藉而三祭之。
(34)反奠之:還奠于铏南也。
(35)祝祝卒:謂祝讀享辭畢也。復(fù)位:復(fù)西階上東面之位。
(36)一人:主人之兄弟。
(37)淳(h&n)尸盥:淳,澆灌;淳尸盥者,執(zhí)事者也。
(38)延:進(jìn)也。
(39)哭止:將行事尸之禮,故哭止。
(40)妥:安坐。尸拜:即答拜。
(41)從者:即上“一人衰绖奉篚”者。北:即席之北。
(42)取奠:取祝所返奠于铏南之觶也。
(43)墮祭:取下當(dāng)祭之物以授尸。
(44)奠之:復(fù)于故處也。
(45)嚌(j@):嘗。
(46)邇:近也。
(47)祭铏,嘗铏:謂以右手祭、嘗也,用祭勺。
(48)湆:肉汁也。胾(@):切肉也,此指切好之大塊肉。
(49)干:長脅也,即肋肉。
(50)舉胳:亦佐食舉之也;胳,豕之后脛骨。
(51)佐食舉魚臘,實(shí)于篚:尸不受魚臘,故佐食又放于篚中。
(52)肩:豕之肩也。
(53)釋:猶“遺”也。三:指臂、臑、肫。
(54)反黍,如初設(shè):佐食將黍稷放回原處。
(55)廢爵:無足之爵。爵,古代酒器。■(y@n):古代宴會時的一種禮節(jié),食畢用酒漱口。
(56)賓長:賓客之長。右鹽:右為鹽則左為肝,肝鹽并也。
(57)右取肝:“右”字乃后人所加,經(jīng)文本無。
(58)復(fù)位:復(fù)西階前眾兄弟之南東面位。
(59)相爵:命主人拜送爵也。
(60)醋:同“酢”,報也。
(61)筵:筵席,細(xì)葦席也。
(62)肝從:次賓從獻(xiàn)也。
(63)升堂復(fù)位:虞祭時杖不入室,升堂復(fù)位則必取杖也。
(64)足爵:有足之爵。亞獻(xiàn)尸:二次獻(xiàn)尸。如主人儀:如上主人■尸之儀。 (65)自反:主婦自返堂上取籩入室設(shè)之。棗在西:以棗為上,栗在東。
(66)如初:如主人獻(xiàn)尸之儀。下同。
(67)虛爵:即空爵。
(68)繶爵:古代酒器,口足間有篆文為飾。三獻(xiàn):第三次獻(xiàn)尸、祝及佐食。 (69)復(fù)位:復(fù)堂上西面位。
(70)西面告利成:西面告,告主人也;利,猶養(yǎng)也;成,畢也;利成,養(yǎng)禮畢也。
(71)皆哭:主人以下男子、婦人之在位者皆哭也。
(72)謖(sù):起立。
(73)祝前尸:祝為導(dǎo)尸也。
(74)祝反,入:祝送尸出門,返而入室。
(75)厞用席:厞,隱也;厞用席,謂用席障蔽使之幽暗。
(76)贊:即佐食。
(77)賓出:賓出殯宮門。
(78)主人出門:亦出殯宮之門。皆復(fù)位:謂主人、眾兄弟和賓客皆即位于門外,如朝夕哭時臨位。
(79)主人送:亦送于大門外。
(80)不櫛:不梳頭。
(81)廟門:即殯宮門。寢右:將牲之右半邊放在地上。行事:指開始虞祭。 (82)廟門西:即殯宮門外西邊。不視:不視殺也。
(83)飪:孰也。升左肩:升,升于鼎中;左,謂肩、臂等皆用左也。臂、臑:為前脛骨。肫、胳:為后脛骨。脊、脅:為正脊、正脅。
(84)膉:脰肉,即項(xiàng)頸。上鼎:北邊一鼎。
(85)中鼎:指上鼎與下鼎之中一鼎。
(86)下鼎:南邊一鼎。
(87)載:謂自鼎載于俎也。鬐(q0):魚脊。
(88)脰,頸肉,即“膉”也。
(89)盤:用于盛棄水。
(90)宗人授巾:授巾于尸。
(91)戶外:室戶外也。
(92)依:指戶牖之間,即戶西牖東也。
(93)芼(m2o):菜也,指可供食用的野菜。
(94)荁(hu2n):植物名,堇菜類,古人用以調(diào)味。
(95)棗烝:蒸熟之棗。
(96)尸入:入門也。
(97)鄉(xiāng)尸:即正面向尸。還:轉(zhuǎn)身前行。
(98)上服:即玄端服。
(99)異姓:指孫輩之婦。賤者:指庶孫之妾。
(100)無尸:謂無孫輩之婦可使為尸。如初:謂與有尸者同。
(101)祭于苴:指佐食取黍稷祭于苴。
(102)綏:當(dāng)為“墮”。
(103)復(fù)位:復(fù)西階上東面位。
(104)復(fù)位于門西:指門西北面位。如食間:如尸一食九飯之頃。
(105)如初:如主人入,祝從在左。
(106)復(fù)位:復(fù)堂上東面位。
(107)祝、佐食降,復(fù)位:祝復(fù)門西北面位,佐食復(fù)西方位。
(108)如初:與有尸者同也。
(109)柔日:相對于剛?cè)斩裕敢摇⒍ ⒓骸⑿痢⒐镂鍌€日子,均為偶數(shù),也稱偶日。《禮·曲禮上》:“外事以剛?cè)眨瑑?nèi)事以柔日。”哀子:主人自稱。哀顯相:眾主人也,顯,明也,相,助也,哀顯相,亦即助祭者也。不寧:指悲思不安。敢:冒昧之辭。剛鬣:指豕。香合:黍也。嘉薦:菹醢也。普淖:有釋為“铏”即菜羹的。明齊溲酒:明齊,新水也;明齊溲酒,新水釀的酒。袷(xi2)事:始虞也。皇祖某甫:皇祖,即“皇考”;甫,皇考的字。
(110)再虞:第二次虞祭。如初:如始虞也。哀薦虞事:祝辭則與始虞異也。 (111)虞:第三次虞祭,也即最后一次虞祭。他:三虞和卒哭皆用剛?cè)眨环峭粍側(cè)眨淇迍e用一剛?cè)占慈菀院笾诙側(cè)眨试啤八薄側(cè)眨汗湃藫袢招惺拢^十日有五剛、五柔,也即五陰五陽,甲、丙、戊、庚、壬五日為剛?cè)眨步衅嫒眨搓柸眨∑鋭右猓父铡⑷扇眨▍⒁娮ⅲ?09])。成事:成祭事也。
(112)獻(xiàn)畢,三虞、卒哭禮畢。未撤:指俎、豆而言。餞:送行飲酒曰餞,此指為尸餞行。(113)廟門:即寢門也。
(114)在酒西:即在酒尊之西。
(115)篚在西:在洗之西。
(116)脯四艇:于肉四條實(shí)于籩。當(dāng)有醢盛于豆,記文省略。
(117)二尹縮:指正體二方。祭半尹:謂截正體之半置于其上。
(118)尸出:自室出也。執(zhí)幾從,席從:幾、席,素幾、葦席;從,執(zhí)幾執(zhí)席以從者皆賓執(zhí)事者也。
(119)復(fù)位:復(fù)門外原位。
(120)哭不止:親將離其室,故哀更深。
(121)朐(q*):屈曲的干肉。
(122)反之:返于佐食,佐食又返之于俎。
(123)取俎:謂取俎上之干肉。
(124)尸出門,哭者止:大門外無事尸之禮,故尸出哭止而不送也。
(125)主婦亦拜賓:于門內(nèi)拜送女賓,古禮婦人送迎不出門。
(126)說绖帶:绖帝,即腰绖;說绖帶,脫去腰绖,改為服葛(變麻為葛)。 (127)入撤:撤,指撤去祭物,此就兄弟大功以下者言之。主人不與:謂主人主婦不參與。
(128)帶:指腰帶。
(129)猶出:雖不餞,而主人、主婦及賓就出也。
(130)告事畢:宗人告之也。
(131)遂卒哭:遂于葬月而卒哭。
(132)旦:次日早上。袝:新死者附祭于先祖。薦:同“餞”,兼有尸餞之、無尸不餞之禮。
(133)哀子某:某,名也。來日某:某,甲子也。隮(j9):登上,升上。
(134)女子:指未嫁而死或已嫁而歸娘家的女子。
(135)其他辭:指“來日某”,“隮袝”、“尚饗”等。
(136)饗辭:饗尸之辭。圭:潔也。
(137)明日:卒哭之次日。班:次也。
(138)搔翦:搔,同“爪”;翦,通“剪”;搔翦,即剪指甲。
(139)用專膚為折俎:專,厚也。脰膉,頸部的肉。
(140)如饋食:和特牲饋食禮一樣。
(141)用嗣尸:嗣,繼也;尸,古代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此指虞祭、卒哭祭之尸。
(142)曰:指祔祭之辭。小心畏忌:心常存畏忌。不惰其身:身不敢惰慢。尹祭:脯也。普薦:铏羹。
(143)期而小祥:期,期年,即周年;小祥,祭名,父母死一周年的祭禮。祥,吉也。曰:“薦此常事”:祝辭與袝同,惟“薦此常事”為異。常為祥。
(144)又期而大祥:又,復(fù)也;期,指兩周年時,大祥,祭名,父母死兩周年的祭禮。
(145)中月而禫:中,間也;中月,即大祥祭后一個月;禫(d4n),祭名,除喪服之祭。
(146)是月:禫祭之月。吉祭:四時之常祭,相對于禫祭以前之喪祭而言。吉祭與禫祭同月,則禫祭之后乃行吉祭。猶未配:配,指以某妃配某氏;未配,不以先沒之母與新死之父合祭。
【譯文】
士虞祭之禮:用一只豕致祭,將豕的左半邊置于寢門外的西邊烹煮,面向東。烹煮豕的灶的南邊依次是烹煮魚的灶和烹煮干肉的灶,以北為上。炊黍稷的灶設(shè)在東墻下,面朝西。設(shè)棄水之器——洗于西階的西南邊,盥洗之水放在洗的西邊,盛物的竹器——篚放在洗的東邊。酒尊設(shè)于室中東北隅,正對著門,甜醴酒一■,酒一■,共兩■,其位置是,甜醴酒在西,酒在甜醴酒之東。酒尊直接放在地上,不用“禁”承墊,酒尊之口用麻葛粗布封蓋,其上放勺,勺柄朝南。設(shè)素幾和葦席于堂上西墻下。將白茅草以五寸長為一段切割,并束捆起來。然后將其放在盛物之竹器——篚中,將篚陳設(shè)于堂上西南隅的西坫上。繼而陳設(shè)菹菜和肉醬各一豆于西楹柱的東邊,肉醬在西,菹菜在肉醬之東,依于菹菜之東設(shè)一盛羹器——铏。铏之東又設(shè)喪主獻(xiàn)祝的兩只豆,豆東設(shè)主婦獻(xiàn)尸二籩、獻(xiàn)祝二籩,兩豆和四籩各自為列,以北為上。設(shè)一盛黍、一盛稷的兩只敦于東西兩階之間,盛黍之敦靠西,盛稷之敦靠東,以西為上,下用葦席墊著。把洗手澆水之器——■放在盥盤里,■的吐水口朝南,將其設(shè)在西階的南邊,又把盛有巾的竹器——簞放在盤、■之東。置放三只鼎于寢門外的西邊,鼎的正面朝北,以北為上。接著又設(shè)抬鼎的杠子和覆鼎之巾,設(shè)盛有匕的俎于西塾,即門內(nèi)西側(cè)的堂屋的西邊。設(shè)炙肉之俎于內(nèi)西塾,俎之上端在北,下端在南。
喪主及眾兄弟穿葬服,賓客執(zhí)事穿吊服,都于門外就位,和朝夕哭位相同。婦人和內(nèi)兄弟穿喪服于堂上就位,亦和朝夕哭位相同。喪祝穿“免服”,整理好葛绖和葛帶,然后在室中鋪席,席的正面朝東,席的右邊放幾;繼而下堂、出門,和宗人一起向東于門西就位,以南為上。
宗人告訴喪主一切準(zhǔn)備就緒,請行虞祭之禮。喪主隨即拜謝賓客,和朝夕哭時一樣,然后喪主和眾兄弟入門而哭,婦人也跟著哭。喪主于堂上西階向東就位,眾主人及兄弟、賓客于堂下西邊向東就位,和朝夕哭位相反。喪祝入門后于左邊向北就位,宗人則于西階前向北就位。
喪祝洗手后,登堂,從西坫上取白茅草下堂,將其洗凈;然后登堂入室,將白茅草放在幾前的席上,自西而東置放,以西為上;繼而下堂,清洗酒觶;又上堂,止眾人哭。喪主倚喪杖于西墻,然后入室朝西而立。喪祝隨從喪主入堂,于喪主的左邊向西而立。助祭執(zhí)事者——贊獻(xiàn)上盛菹菜和肉醬之二豆,盛菹菜之豆放在南邊,盛肉醬之豆放在盛菹菜之豆的北邊。佐食和執(zhí)事洗手后,出去抬鼎,抬鼎時助祭者之長在左邊。鼎抬進(jìn)門后,正面朝東陳設(shè)于西階的前面,以北為上。盛匕之俎從鼎而入,設(shè)于鼎的東邊。左邊之助祭者抽抬鼎之杠于左手,取下覆鼎之巾置于鼎的北邊,加放抬鼎之杠于覆巾之上,然后執(zhí)匕,佐食和右邊之助祭者用匕將牲體從鼎中升出,載于俎上。完畢,左邊之助祭者先退而復(fù)賓位。
取豕俎入而設(shè)于豆的東邊;取魚俎入而設(shè)于豕俎的東邊,取干肉俎入而設(shè)干豕俎的北邊。助祭執(zhí)事者贊設(shè)兩只敦于俎的南邊——盛黍之敦在豕俎之南,盛稷之敦在魚俎之南和盛黍之敦的東邊。設(shè)一盛羹器——铏于豆的南邊。佐食出室,立于戶西。助祭執(zhí)事者撤去空鼎。祝斟甜醴酒,命佐食啟開敦蓋。佐食應(yīng)諾,啟開敦蓋,仰置于敦的南邊后,復(fù)戶西原位。祝設(shè)斟有甜醴酒的酒觶于盛羹器铏的南邊,回到喪主左邊原位。喪主再次叩首拜謝。祝告神享此祭,并命佐食行祭。佐食應(yīng)諾,挽袖露臂,取黍稷置于白茅草上,祭三次:又取脰肉置于白茅草上,亦祭三次。祝取铏南之酒觶,于白茅草上祭之,亦三次,觶中的甜醴酒不倒盡,添滿后還置于铏南。喪主再次叩首拜謝。祝讀享辭完畢,喪主又叩首拜謝,和前面一樣,繼而哭著出來,返回西階上向東之原位。
祝迎代表死者受祭之人——“尸”進(jìn)門。喪主之兄弟一人服衰帶绖,捧拿盛物之器——篚,哭著從“尸”而入。“尸”入門,男子哭、踴,婦人亦哭、踴。執(zhí)事用■倒水讓“尸”洗手,宗人授巾于“尸”揩手。
“尸”至階前,祝請“尸”上階。“尸”上堂,宗人詔告,男子、婦人哭、踴和前面一樣。“尸”入室時,則只踴不哭。此時婦人回避入房。
喪主和祝向“尸”叩拜,請“尸”安坐;“尸”回拜后坐下。
從“尸”而入者(即喪主之兄弟一人)將篚置放于“尸”左邊之席上,并于席之北邊侍立。“尸”取酒觶于铏南,用左手拿著,又用右手取來菹菜,并雜以肉醬,于兩豆之間行祭。祝命佐食取祭物以授“尸”。佐食遵命取來黍、稷、肺等授于“尸”,“尸”以之行祭。祭畢放回原處,祝請“尸”享祭,喪主叩拜如前。“尸”嘗過甜醴酒后,亦放回原處。佐食又取來肺脊授于“尸”。“尸”接受振祭,嘗過后用左手拿著。祝命佐食將敦移近。佐食遵命并取黍置于席上。”尸”以右手用祭勺祭、嘗菜羹。太羹肉汁從門外拿進(jìn)來,陳設(shè)于铏的南邊;切好的大塊肉放在四只豆中,陳設(shè)于太羹肉汁的左邊,“尸”吃飯,剩余的放入篚中。俟“尸”取飯三次,佐食獻(xiàn)上肋肉;“尸”接受振祭,嘗過肋肉,剩余的放入篚中。又俟“尸”取飯三次,佐食獻(xiàn)上豕之后脛骨,“尸”受和嘗如前。佐食又獻(xiàn)上魚和干肉,“尸”不受納,故佐食直接將其放入篚中。又俟“尸”取飯三次,佐食獻(xiàn)上豕肩,“尸”受、嘗如前。佐食又獻(xiàn)上魚和干肉二俎,而留下臂、臑、肫三俎。至此“尸”食完畢。“尸”取肺、脊于豆而交于佐食,佐食接過后放進(jìn)篚中;佐食又取席上之黍放回原處,和開始陳設(shè)時一樣。
喪主洗凈無足之酒爵,斟酒后獻(xiàn)給“尸”,讓其漱口。“尸”拜謝后接過酒爵,喪主面朝北回拜。“尸”繼而用酒行祭,然后嘗酒。賓客之長隨之獻(xiàn)肝和鹽于”尸”,肝、鹽皆盛于俎,肝在左側(cè),鹽在右側(cè)。
“尸”左手執(zhí)酒爵,右手取肝,蘸鹽振祭,嘗過后放回俎上。賓客下堂,將俎放回西塾原位,然后自己返回西階前眾兄弟南邊原位。“尸”喝干酒爵中酒,祝接過空爵,不命喪主拜送爵。喪主向“尸”叩拜,“尸”
答拜。祝又斟酒授于“尸”,“尸”以之回報喪主;喪主拜謝后接過酒爵,“尸”回拜。喪主坐下行祭,繼而飲盡爵中酒,拜謝“尸”;“尸”又回拜。祝坐在細(xì)葦席上,面朝南。喪主獻(xiàn)酒給祝;祝拜謝后,坐著接過酒爵;喪主回拜。喪主獻(xiàn)上置于俎上的菹菜和肉醬給祝。祝左手執(zhí)拿酒爵,右手以所獻(xiàn)之菹菜和肉醬行祭,祭過后放下酒爵,站起來;繼而取肺坐下,祭、嘗之后,又起立;將肺放回俎上,又取酒行祭,并嘗酒。次賓接著獻(xiàn)肝于祝。祝取肝蘸鹽,祭、嘗之后,放回俎上,飲盡酒爵中酒,拜謝喪主。喪主回拜。祝坐下,將酒爵授給喪主。喪主斟酒后,獻(xiàn)干佐食;佐食朝北叩拜,坐下接過酒爵;喪主回拜。佐食以之行祭后,飲盡爵中酒,并拜謝喪主。喪主回拜,接過空爵,出而置于篚中,繼而登堂返回原位,取過喪杖。
主婦在房中清洗有足之酒爵,斟上酒后二次獻(xiàn)“尸”,和前面喪主獻(xiàn)“尸”一樣。旋即自己返回堂上取兩籩入室,設(shè)于敦蓋的南邊,盛棗之籩在西,盛栗之籩在東。“尸”以籩行祭,又以酒行祭,和前面喪主獻(xiàn)“尸”之儀相同。賓接著獻(xiàn)上炙肉,也和前面儀節(jié)相同。“尸”以炙肉行祭,然后飲盡爵中酒,亦和前面儀節(jié)相同。賓又斟酒獻(xiàn)于祝,又獻(xiàn)二籩之棗、栗和炙肉于佐食,皆與前面儀節(jié)相同。于是主婦執(zhí)拿空爵入房。
賓客之長清洗口足間有篆文為飾的繶爵,斟上酒后,第三次獻(xiàn)給“尸”、祝等,接著又獻(xiàn)上炙肉,和喪主獻(xiàn)“尸”之儀相同。
婦人返回室上原位。祝出室后,向西告訴喪主虞祭禮畢。喪主哭,男子、婦人皆哭。祝又入室,“尸”起立。從“尸”者捧拿盛物之器——篚而哭,和先前一樣。祝在“尸”前面引導(dǎo),出室,這時男子、婦人哭、踴;祝和“尸”下堂,男子、婦人哭、踴;祝和“尸”出門,男子、婦人哭、踴,皆和先前一樣。
祝又返回入室,撤去祭席,改設(shè)于西北隅,和前面設(shè)席時次第相同。
置幾于南邊,又用席子擋住西北隅使之幽暗。獻(xiàn)給祝的坐席撤、收于房中。祝自己執(zhí)俎而出。佐食關(guān)上門窗。
喪主下堂,賓客從殯宮門出來。喪主亦從殯官門出來,哭聲停止。
喪主、眾兄弟和賓客皆即位于門外,如朝夕哭時臨位。宗人詔告禮事完畢。賓客出大門,喪主叩首相送。
[記]虞祭之前先洗頭浴身,但不梳頭。陳設(shè)祭牲于殯宮門外,牲首朝北,以西為上;將牲體之右半邊置放地上,至中午時分開始虞祭。
宰殺祭牲于殯宮門外西邊,喪主不視殺牲的過程。俟牲體分解煮熟后,將左肩、左臂、左臑等左邊前脛骨和左肫、左胳等左邊后脛骨及正脊、正脅、肺升入鼎中。取牲體項(xiàng)頸左邊大肉三塊行祭,又取整肺一塊行祭,祭后放入北邊一鼎。又從俎中取鱔魚或鯽魚九條放入中間一鼎。
又取夫髀后的干肉的左半邊放入南邊一鼎。三鼎皆設(shè)抬鼎之杠和覆鼎之中。將祭物從鼎中升出載于俎上,獻(xiàn)俎時其下端朝前,魚脊亦朝前。祝則將煮熟的髀、頸肉、脊、脅和肺盛于俎上,陳設(shè)于東西兩階之間、敦的東邊。
澆水供“尸”洗手。執(zhí)棄水之器——盥盤的人于“尸”的一側(cè)侍立,面朝西。執(zhí)盥手澆水之器——■的人于“尸”的另一側(cè)侍立,面朝東。
執(zhí)拭巾的人于“尸”的北邊侍立,面朝東。宗人面朝南授巾于“尸”。
喪主在室內(nèi)就位,宗人上堂即位于室戶門外,面朝北。佐食無事,就從室戶中出來,背靠門西窗東之間而立,面朝南。
作羹用之野菜,用像薇菜一樣光滑的苦菜。如果是夏天,可用葵菜;如果是冬天,可用具有調(diào)味功能的荁菜;均要有祭勺。用豆盛葵菹。菹的西邊放蝸醬。用籩盛蒸過的棗和經(jīng)過篩選的栗。
“尸”入門,祝從“尸”而入。“尸”坐下,不脫鞋。“尸”起立。
祝面朝“尸”在前面導(dǎo)引;繼轉(zhuǎn)身出戶,又面朝“尸”;接著轉(zhuǎn)身,從喪主面前走過去,又面朝“尸”導(dǎo)引;然后轉(zhuǎn)身下階,又面朝“尸”導(dǎo)引;“尸”下階,祝又轉(zhuǎn)身,走到大門,其儀節(jié)和出戶時一樣。“尸”
出門,祝返回入門,于其左邊就位,面朝北,然后宗人詔告喪主下堂。
“尸”穿死者之上服即玄端服。若死者為男性,以男子代死者受祭為“尸”;若死者為女性,則以女子代死者受祭為“尸”;然以女子為“尸”,則只可用孫輩之婦,不可用庶孫之妾。
倘若無孫輩之婦可使為“尸”,其禮儀和獻(xiàn)祭過程也仍要和前面有尸情況下一樣。享祭完畢,佐食又取黍稷置于白茅草行祭,祝詔告行祭完畢。不再進(jìn)行墮祭,不用太羹、肉汁、大塊肉及行三獻(xiàn)尸之禮。喪主哭,出室后返回西階上原位,面朝東。祝關(guān)好門窗,下堂,返回門西原位,面朝北;男女輪流哭、踴凡三次,約相當(dāng)于“尸”一食九飯的時間。祝上堂,止住男女之哭;繼發(fā)出三次“噫歆”之聲,然后打開室門。喪主入室,祝從喪主而入,并打開窗戶,和先前一樣立于喪主的左邊。喪主哭,出室回到堂上原位,面朝東。祭事完畢,撤去祭物,祝和佐食下堂返回原位。宗人詔告喪主下堂,亦和前面一樣。
始行虞祭當(dāng)用柔日,其祝辭為:“哀子某,眾主人,日夜悲思不安。
冒昧地用潔凈祭牲豕及黍、菹菜、肉醬、菜羹、新水釀的酒等行始虞之祭,適爾皇考某甫。請亨祭!”第二次虞祭,禮儀和始虞相同,唯祝辭中有“哀薦虞事”一句,與始虞之祝辭稍異。第三次虞祭及卒哭之禮事,禮儀也都和始虞相同,但祝辭中有“哀薦成事”一句,與始虞之祝辭有異。另外,第三次虞祭和卒哭之禮事皆用剛?cè)眨贿^卒哭之禮事別用一剛?cè)眨从萌菀院笾诙€剛?cè)铡?/p>
三獻(xiàn)之禮事完畢,俎、豆撤去之前,須為“尸”餞行。陣設(shè)兩只■于寢門外右邊偏南之處。盛水之■在盛酒之■的西邊,勺柄向北。洗設(shè)于■的東南邊,盛水之■在洗的東邊,篚在洗的西邊。設(shè)籩設(shè)豆,盛干肉四條于籩,盛肉醬于豆。有干肉二方置于俎上,又載祭牲正體之半置于其上,將此俎設(shè)于西塾。尸出室,賓執(zhí)事者執(zhí)拿素幾和葦席從“尸”
而出。“尸”出寢門后于其門的右邊面朝南而立。將葦席設(shè)于■的西北邊,正面朝東。素幾設(shè)在席的南邊。賓客出室,返回門外原位。喪主出室,于寢門外東邊偏南之處就位;婦人出室,于喪主的北邊就位;喪主和婦人皆面朝西而哭,不停。“尸”于席上坐下。這時只有喪主不哭,其他人皆哭。喪主清洗無足之酒爵,斟上酒后獻(xiàn)于“尸”;“尸”叩拜后接過酒爵。喪主拜送,哭著返回原位,繼而獻(xiàn)上干肉和肉醬,置于俎上,干肉置放于俎上南側(cè)。“尸”左手執(zhí)拿酒爵,右手取干肉,蘸以肉醬后施祭。佐食又取干肉授于尸祭、嘗。“尸”接受振祭,嘗肉后還于佐食,佐食成回俎上。“尸”以酒施祭,飲盡酒爵中酒,然后將酒爵置放于南邊。喪主及眾兄弟哭、踴,婦人也哭、踴。主婦清洗有足之酒爵,斟上酒后二次獻(xiàn)“尸”。其儀節(jié)和喪主獻(xiàn)“尸”一樣,哭、踴也一樣。
賓客之長清洗繶爵,斟上酒后三次獻(xiàn)尸,其儀節(jié)和主婦二次獻(xiàn)“尸”一樣,哭、踴也一樣。佐食取俎上干肉,盛于篚中。“尸”起立向外走,從者捧拿篚哭從于其后。祝于前面引導(dǎo),哭的人皆從于其后,至大門跟前,哭、踴和先前一樣。“尸”出門后,哭聲停止。賓客出門,喪主相送,叩首拜謝。主婦則于門內(nèi)拜送女賓。男子于寢門外脫去腰绖,改為服葛。返回入門后,其兄弟中大功以下者撤去祭物,喪主、主婦不參與撤祭。婦人脫去首绖,不解下腰帶。如果無“尸”,則不行餞“尸”之禮事,但喪主、主婦和賓客仍要按禮出室。素幾、葦席之設(shè),和先前一樣;男子、婦人輪流哭,踴,凡三次。哭、踴停止,宗人詔告虞祭完畢,賓客辭出。
士死第三天殯殮,三個月后出葬。出葬之月遂行卒哭之祭。次日清晨將死者附祭于先祖,然后舉行薦祭。薦祭完畢之禱辭為:“哀子某,來日某,升你于祖廟,使你附祭于你的皇祖某甫。請享祭!”倘若死者為未嫁而死或已嫁而歸娘家的女子,則禱辭為:“附祭于你的皇祖妣某氏。”倘若死者為媳婦,則禱辭為:“孫婦附祭于皇祖姑某氏。”其他的辭文“來日某”、“隮袝”、“尚飧”等,都無二致。饗”尸”之辭為:“哀子某,潔凈的供品已備好獻(xiàn)上,請享祭。”
卒哭之次日,按昭穆之次序附祭于先祖。洗頭,浴身,梳頭,剪指甲。取豕之頸項(xiàng)厚肉置于俎上。其他的和特牲饋食禮一樣。仍以虞祭之“尸”為“尸”。附祭之辭為:“孝子某,孝顯相,晨起夜處,心常存畏忌。身不敢惰慢、安寧。用干肉、菹菜、肉醬、菜羹、新水釀的酒行祭,以適你的皇祖某甫,以升你于祖廟,附祭于你的孫某甫。請享祭!”士死后一周年行小祥祭,祝辭與袝祭時相同,惟有“薦此常事”一句而稍異。士死后兩周年行大祥祭,祝辭亦與袝祭時相同,惟加有“薦此祥事”一句而稍異。大祥祭后一個月行除喪服之禫祭。與禫祭同月,禫祭之后可行吉祭,但不可以先沒之母與新死之父合祭。
網(wǎng)友關(guān)注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事
- 第十九章 會捉人的樹
- 第十六章 大騙子的魔術(shù)
- 麥穗的故事
- 第十一章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劉蔣劉傳
- 睡著的國王的故事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婭圖芙絲之夢的故事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來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國家
- 終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四章 穿過森林去的路
- 海姑娘和她兒子的故事
- 第五章 救出了鐵皮人
- 第八章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陳徐衛(wèi)盧傳
- 第十二章 找尋惡女巫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第十六章 任蘇杜鄭倉傳
- 烏木馬的故事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懶漢克遼尼和銅城的故事
- 三根綠枝
- 第九章 后諸夏侯曹傳
- 第十章 守衛(wèi)城門的人
- 第二十一章 王衛(wèi)二劉傅傳
- 上帝的食物
-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 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墳
- 洗染匠和理發(fā)師的故事
- 第十三章 救助
- 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 第五章 后妃傳第五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駝背的故事
- 第十章 荀彧攸賈詡傳
- 第七章 驚險的旅程
-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
- 第六章 董二袁劉傳第六
- 第二一章 獅子成為獸國之王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第四章 三少帝紀(jì)第四
- 阿卜杜拉法茲里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楊杜趙裴傳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老漢倫克朗
- 航海家辛巴達(dá)的故事
- 第八章 送命的罌粟花田
-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 第十九章 任城陳蕭王傳
- 第二章 武帝紀(jì)第二
- 第二章 會見芒奇金人
- 第七章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十七章 輕氣球怎樣飛走的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蠢漢、驢子與騙子的故事
- 第六章 一只膽小的獅子
- 補(bǔ)鞋匠邁爾魯夫的故事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傳
- 第十七章 張樂于張徐傳
- 第一章 武帝紀(jì)第一
- 第二十章 美麗的瓷器城
- 第十五章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 哈·曼丁的故事
- 第三章 武帝紀(jì)第三
- 麥侖·沙邁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第二三章 甘林達(dá)滿足了多蘿茜的愿望
- 第一章 旋風(fēng)來了
- 圣母的小酒杯
- 第二十四章 韓崔高孫王傳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
- 第十四章 飛猴
- 第十三章 鐘繇華歆王朗傳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朱特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漁夫和雄人魚的故事
精品推薦
- 2022九月你好朋友圈文案說說160句 九月你好朋友圈文案怎么發(fā)
- 2022突然下傾盆大雨的說說 雷電交加傾盆大雨的說說
- 2022一個人挺好的說說 看淡感情一個人挺好的句子
- 2022能夠讓自己釋放壓力的句子 釋放壓力的句子唯美簡短
- 2022關(guān)于民族團(tuán)結(jié)的句子有哪些 有關(guān)民族團(tuán)結(jié)的經(jīng)典句子
- 吃冰激凌雪糕的文案短句發(fā)朋友圈 吃冰激凌雪糕的文案80句
- 2022八一建軍節(jié)祝福文案 八一建軍節(jié)對解放軍叔叔祝福的話
- 2022正能量滿滿的句子經(jīng)典短句 干勁十足滿滿正能量句子
- 2022欣賞星星的唯美文案 關(guān)于星星的溫柔文案
- 2022讓人一看就贊的晚安說說大全 點(diǎn)贊最高的晚安說說短句
- 臨夏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zhuǎn)中雨,風(fēng)向:東北風(fēng),風(fēng)力:<3級,氣溫:26/15℃
- 澳門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fēng)向:無持續(xù)風(fēng)向,風(fēng)力:<3級,氣溫:33/28℃
- 木壘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zhuǎn)多云,風(fēng)向:西北風(fēng),風(fēng)力:3-4級,氣溫:17/9℃
- 鹽城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fēng)向:東北風(fēng),風(fēng)力:<3級,氣溫:23/19℃
- 大豐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fēng)向:東北風(fēng),風(fēng)力:<3級,氣溫:23/19℃
- 溫泉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fēng)向:無持續(xù)風(fēng)向,風(fēng)力:<3級,氣溫:22/6℃
- 策勒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fēng)向:無持續(xù)風(fēng)向,風(fēng)力:<3級,氣溫:26/13℃
- 城中區(qū)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zhuǎn)中雨,風(fēng)向:東風(fēng),風(fēng)力:3-4級,氣溫:24/10℃
- 高雄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fēng)向:無持續(xù)風(fēng)向,風(fēng)力:<3級,氣溫:34/26℃
- 臺中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zhuǎn)陰,風(fēng)向:北風(fēng),風(fēng)力:3-4級轉(zhuǎn)<3級,氣溫: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