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前言
前言
《周禮》、《儀禮》、《禮記》,合稱三禮。《周禮》又稱《周官》,講官制和政治制度。《儀禮》記述有關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禮儀制度。《禮記》則是一部秦漢以前儒家有關各種禮儀制度的論著選集,其中既有禮儀制度的記述,又有關于禮的理論及其倫理道德、學術思想的論述。這里,僅就有關《儀禮》一書的一些問題作一些簡要的說明。
《儀禮》的篇數與作者
今《十三經注疏》本《儀禮》,共十七篇,目次如下:
士冠禮第一
士昏禮第二
士相見禮第三
鄉飲酒禮第四
鄉射禮第五
燕禮第六
大射禮第七
聘禮第八
公食大夫禮第九
覲禮第十
喪服第十一
士喪禮第十二
既夕禮第十三
士虞禮第十四
特牲饋食禮第十五
少牢饋食禮第十六
有司徹第十七這個次序,為漢劉向《別錄》所列。據文獻記載,漢武帝時,在孔壁中發現《古禮》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與漢初經生所傳十七篇《儀禮》相同,但多出三十九篇。此三十九篇禮文久佚,學者稱之為《逸禮》。
由此便產生一個問題:十七篇《儀禮》是不是一個殘本。一種觀點據此認為,十七篇《儀禮》是一部殘缺不完之書。另一種觀點正與此相反,認為十七篇《儀禮》并非一不完全的殘本,而是一部完備的著作。清人邵懿辰《禮經通論》對此有很詳細的論證。《禮記·昏義》說:“夫禮始于冠,本于昏,重于喪祭,尊于朝聘,和于射鄉,此禮之大體也。”
觀今本《儀禮》十七篇,《昏義》所說作為“禮之大體”的上述八項內容,皆完整無缺。另外,《禮記》中有很多篇是直接解釋《儀禮》的。
《禮記》有《冠義》釋《士冠禮》;有《昏義》釋《士昏禮》;有《問喪》釋《士喪禮》;有《祭義》、《祭統》釋《郊特牲》、《少牢饋食禮》、《有司徹》;有《鄉飲酒義》釋《鄉飲酒禮》;有《射義》釋《鄉射禮》、《大射禮》;有《燕義》釋《燕禮》;有《聘義》釋《聘禮》;有《朝事》(《大戴禮記》)釋《覲禮》;有《喪服四制》釋《喪服》,都不出《儀禮》十七篇之外。由此可見,今本《儀禮》,應該說是一部體系和內容完備的著作。邵懿辰認為,“經禮三百,曲禮三千”(《禮記·禮器》),古來之禮,不止此十七篇,亦不止《漢書·藝文志》著錄五十六篇。至孔子時,禮文廢闕,冠、昏、喪、祭、射、鄉、朝、聘這八方面,統括禮之大體,故孔子手定此十七篇以為教本。所謂《逸禮》,即令非偽,亦不過是“孔子定十七篇時刪棄之余”,“大抵禿屑叢殘,無關理要。”這便涉及到《儀禮》與孔子的關系問題。
關于《儀禮》的作者問題,傳統有三種說法,一說周公作,一說孔子作,一說周公作孔子刪定,清人又有疑《儀禮》為偽書者。清姚際恒作《古今偽書考》,認為《儀禮》是“真書雜以偽者”(見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書店1985年版第254頁)。顧棟高作《左氏引經不及周官儀禮論》,則直疑《儀禮》為漢儒所綴輯。
偽書說不能成立。漢代《儀禮》的傳授,自漢初高堂生以下五家(高堂生、蕭奮、孟卿、后蒼、二戴),不絕如縷,條理清楚。先秦典籍,如《左傳》、《論》、《孟》,對《儀禮》所記禮儀節次,多所稱引,都可為證。此點清人胡培翚《儀禮非后人偽撰辨》論之甚詳。周公作《儀禮》之說亦不可據信。蓋禮儀乃因俗立制,有一個長期形成的過程。《大戴禮記·禮三本》所謂“凡禮,始于脫,成于文,終于隆”,講的正是這個道理。邵懿辰《禮經通論》說:“禮本非一時一世而成,積久復習,漸次修整,而后臻于大備。”這種看法是對的。但若依此說,《儀禮》作為周禮,便不能遽爾完成于周初的周公。梁啟超說:“《儀禮》。。大抵應為西周末春秋初之作。”(《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260頁)
此說當近乎歷史實際。
關于孔子與《儀禮》的關系。《史記·孔子世家》說:“書傳、禮記自孔氏。”此處“禮記”,即指《儀禮》。《史記·儒林列傳》說:“孔子閔王路廢而邪道興,于是論次《詩》、《書》,修起《禮》、《樂》。”按史公說法,孔子對《儀禮》,是“修起”,而不是“作”。“修起”,就是整理修復,免于澌滅。孔子生當春秋“禮壞樂崩”之世,對三代之禮,特別是周禮,上下搜討,力求其重建,此點史有明文,不必復贅。
《禮記·雜記下》說:“恤由之喪,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學《士喪禮》,《士喪禮》于是乎書。”《檀弓》篇亦記載此事。這是孔子“修起”《儀禮》的確證。《禮記·禮運》記孔子答弟子子游問禮語云:“夫禮,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達于喪祭射御冠昏朝聘。”“夫禮。。其行之以貨力辭讓飲食冠昏喪祭射御朝聘。”邵懿辰認為射御之“御”為“鄉”字之訛。孔子關于禮之所論列,正是《儀禮》十七篇的基本內容。由此可以說,《儀禮》一書的內容,非一時一世而作,大致形成于西周末春秋初,孔子編定為十七篇,使周代禮儀之大體,得以保存流傳下來。
網友關注
- 海姑娘和她兒子的故事
- 第十九章 任城陳蕭王傳
- 第十六章 大騙子的魔術
- 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八章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老漢倫克朗
- 蠢漢、驢子與騙子的故事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來
- 第十七章 張樂于張徐傳
- 麥穗的故事
- 第二一章 獅子成為獸國之王
- 第十六章 任蘇杜鄭倉傳
- 烏木馬的故事
- 哈·曼丁的故事
- 朱特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五章 后妃傳第五
- 第二十四章 韓崔高孫王傳
-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 第十一章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第十二章 找尋惡女巫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楊杜趙裴傳
- 補鞋匠邁爾魯夫的故事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劉蔣劉傳
-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
- 第八章 送命的罌粟花田
-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事
- 阿卜杜拉法茲里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十九章 會捉人的樹
- 第二十一章 王衛二劉傅傳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傳
- 第十四章 飛猴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五章 救出了鐵皮人
- 駝背的故事
- 第十七章 輕氣球怎樣飛走的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陳徐衛盧傳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麥侖·沙邁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墳
- 睡著的國王的故事
- 漁夫和雄人魚的故事
- 第十五章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終身不笑者的故事
- 洗染匠和理發師的故事
- 第十章 荀彧攸賈詡傳
- 第九章 后諸夏侯曹傳
- 上帝的食物
-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婭圖芙絲之夢的故事
- 第四章 穿過森林去的路
- 第七章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 第三章 武帝紀第三
- 第二章 武帝紀第二
- 第十章 守衛城門的人
- 第六章 一只膽小的獅子
- 第十三章 鐘繇華歆王朗傳
- 第二章 會見芒奇金人
- 第六章 董二袁劉傳第六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國家
- 第四章 三少帝紀第四
- 第一章 旋風來了
- 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 第七章 驚險的旅程
- 懶漢克遼尼和銅城的故事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第二三章 甘林達滿足了多蘿茜的愿望
- 第一章 武帝紀第一
- 三根綠枝
- 圣母的小酒杯
- 第二十章 美麗的瓷器城
精品推薦
- 和靜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12℃
- 徽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9/15℃
- 垣曲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6℃
- 陵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阿瓦提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隴南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0/20℃
- 白堿灘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西風,風力:4-5級轉<3級,氣溫:22/13℃
- 喀什區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成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8/16℃
- 于田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