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兵法積疏
積疏
此篇題為編者所加。本篇主要闡述積疏、盈虛、徑行、疾徐、眾寡、佚勞六對矛盾的相互關系。此篇字體與《五度九奪》篇相同,可能本為一篇。
……[積]勝疏,盈勝虛,徑勝行(1),疾勝徐,眾勝寡,佚勝勞。積故積之(2),疏故疏之,盈故盈之,虛[故虛之,徑故徑]之,行故行之,疾故疾之,[徐故徐之,眾故眾]之,寡故寡之,佚故佚之,勞故勞之。積疏相為變(3),盈虛[相為變,徑行相為]變,疾徐相為變,眾寡相[為變,佚勞相]為變。毋以積當積(4),毋以疏當疏,毋以盈當盈,毋以虛當虛,毋以疾當疾,毋以徐當徐,毋以眾當眾,毋以寡當寡,毋以佚當佚,毋以勞當勞。積疏相當(5),盈虛相[當,徑行相當,疾徐相當,眾寡]相當,佚勞相當。敵積故可疏(6),盈故可虛,徑故可行,疾[故可徐,眾故可寡,佚故可勞]。……(1)徑,小路,指捷徑。行,大道。
(2)集聚的就使它集聚。
(3)集聚與分散互相變化。
(4)不要用集聚對集聚。
(5)集聚和分散相對。
(6)猶言敵積故可疏之。
[ 原文]..[ 積] 勝疏,盈勝虛,徑勝行,疾勝徐,眾勝寡,佚勝勞。積故積之,疏故疏之,盈故盈之,虛[ 故虛之,徑故徑] 之,行故行之,疾故疾之,[ 徐故徐之,眾敵眾] 之,寡故寡之,佚故佚之,勞故勞之。積疏相為變,盈虛[ 相為變,徑行相為] 變,疾徐相為變,眾寡相[ 為變,佚勞相] 為變。毋以積當積,毋以疏當疏,毋以盈當盈,毋以虛當虛,毋以疾當疾,毋以徐當徐,毋以眾當眾,毋以寡當寡,毋以佚當佚,毋以勞當勞。積疏相當,盈虛相[ 當,徑行相當,疾徐相當,眾寡] 相當,佚勞相當。敵積故可疏,盈故可虛,徑故可行,疾[ 故可徐,眾故可寡,件故可勞] 。..
[ 譯文]說到矛盾問題,人們自然而然就會想到毛主席的名著《矛盾論》,可說是毛主席對矛盾問題論得最透徹的一篇文章,現(xiàn)已成為我們從事各項工作的方法論的理論基礎。毛主席在《矛盾論》中論述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等問題,毛主席指出,矛盾存在于宇宙的萬事萬物之中,舊的矛盾消失了,又會產(chǎn)生新的矛盾,矛盾是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的,沒有靜止不動的、永遠不變的矛盾,而矛盾的轉化又有內(nèi)因和外因的作用,其中內(nèi)因是變化的根據(jù),外因是變化的條件,等等。從這些論點可以看出,孫臏《積疏》一文中許多原理都和毛主席的論述相通,只不過孫臏論述的僅是軍事方面的矛盾,毛主席論述的則是普遍規(guī)律。當然,從論述的深刻、透徹、嚴密、系統(tǒng)等方面來說,孫臏也不能和毛主席相提并論。這里只是說,孫臏論述的僅是較為原始的唯物辯證思想,不過,在兩千多年前能有這樣的認識,也是十分難能可貴的。用唯物辯證的觀點指導戰(zhàn)爭,便可產(chǎn)生巨大的效果。因為有了這種觀點,便能客觀準確地去分析敵我雙方的形勢,把握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從而能動地去處理敵我雙方的種種矛盾,例如敵強我弱時也可將其轉化為我強敵弱,敵快我慢時可以將其轉化為我快敵慢等等,總之,可以掌握戰(zhàn)爭的主動權,促使戰(zhàn)爭向有利于自己一方轉化。在中國有一部電影可說是老幼皆知,這便是《地雷戰(zhàn)》。當時,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極其懸殊,日本鬼子是現(xiàn)代化裝備,而我軍武器裝備和人數(shù)都不如敵軍,至于我抗日民兵,連三八大蓋都沒有,更無法和敵軍相比了,就是這樣一支裝備極差的八路軍小分隊和民兵,將強大的敵軍打得那樣狼狽不堪,最后不得不落荒而逃。這是由于抗日軍民采用了有效的措施成功地促成敵我力量對比的變化,敵軍本來是氣勢洶洶地來掃蕩的,想要一下子把抗日軍民消滅掉,可是八路軍和民兵布下的地雷陣,虛虛實實,真真假假,使日本鬼子只能在進村的大路上畫滿圓圈,在那里艱難地縱跳,比老牛爬行還慢,還不時挨炸。這一招成功地使日本鬼子由快變慢,為抗日軍民贏得了更多的時間,一方面轉移群眾,一方面更機動地打擊敵軍。敵軍見正面走不通,便轉到后山偷襲,結果又被游擊小組用飛行雷炸得暈頭轉向,前進不得。抗日軍民用神妙莫測的各種地雷阻滯和殺傷敵軍,弄得敵軍心驚膽顫,而后再向日本鬼子發(fā)起攻擊,敵軍當然就難逃滅亡的命運了。《水滸傳》是我國的歷史名著,其中也不乏戰(zhàn)勝強敵的戰(zhàn)例。當官兵幾次圍剿失敗后,宋朝廷又派出了呼延灼領兵前去進剿,兩軍初戰(zhàn),呼延灼的先鋒之一彭玘便被捉上梁山,呼延灼后退20 里下寨。他善用連環(huán)馬,當夜便傳令眾軍,把三千匹馬擺成一排,每30 匹馬算一連,用鐵環(huán)連鎖,戰(zhàn)馬都有鐵甲保護,箭射不進,槍扎不進,刀砍不入;騎兵披著鎧甲,戴著只露雙眼的頭盔。三千匹戰(zhàn)馬分成一百隊鎖好,作戰(zhàn)時分三面沖向敵軍。第二天兩軍交鋒,猛聽一聲炮響,呼延灼的鐵甲連環(huán)馬便三面沖向宋江指揮的梁山軍,兩邊的鐵騎用弓箭亂射,一隊一隊全用長槍沖鋒而來。宋江一見大驚,忙叫眾軍放箭,然而,哪里抵擋得住。那些鐵甲連環(huán)馬一齊跑開,橫沖真撞,刀槍不入,根本不容梁山軍施展。梁山軍頓時潰不成軍,紛紛后逃。宋江慌忙上船,才算得保安全,又令水軍接應各頭領和軍兵上船,雖然軍兵折損一半,眾頭領總算安全,僅六人中箭受傷。回到大寨,宋江愁眉不展。吳用勸慰一番,晁蓋下令堅守不出。呼延灼大勝回寨,慶賀一番、派人向朝廷報捷。高太尉派天使來慰問嘉獎,呼延灼又乘機要求派“轟天雷”神炮手凌振前來破寨。凌振來后便部署放炮,宋江更是焦急。還是智多星吳用有辦法,施了一計,便將凌振捉上梁山,將其收降入寨。但是,仍然沒有破鐵甲連環(huán)馬的辦法,眾頭領仍是愁眉不展。一天,眾頭領在聚義廳飲酒時,金錢豹子湯隆起身說:“小人不才,愿獻一計,除非用這種軍器和我的一個哥哥,便無人能破這連環(huán)馬了。”吳用連忙問:“賢弟,你快說用什么軍器?你的哥哥是誰?”湯隆這才不慌不忙地叉手上前說道:“欲破連環(huán)馬,須用鉤鐮槍。我家祖?zhèn)鞔蛟燔娖鳎乙旬嫵鰣D樣,若要打造,現(xiàn)在便可動手。但是,只有我那個姑舅哥哥徐寧會鉤鐮槍法,那是他家祖?zhèn)鳎唤掏馊恕!北娙松套h一番,便由湯隆去東京騙金槍手徐寧上山。徐寧入伙之后,不到半個月,訓練出六七百名鉤鐮槍手,宋江大喜,便準備破敵。決戰(zhàn)前一天夜里三更,先把鉤鐮槍手渡過去分頭埋伏好。四更時再渡過去10 隊步兵,而凌振則帶人在高處架上風火炮。徐寧和湯隆各自拿著號帶過水泊去準備指揮。到黎明時分,宋江指揮中軍人馬,隔著梁山水泊,擂動戰(zhàn)鼓,搖旗吶喊。呼延灼正在軍帳內(nèi),聽見報告,便讓先鋒韓滔先出動察看,他自己披掛整齊,手執(zhí)雙鞭,帶領鐵甲連環(huán)馬隊,殺奔梁山。見梁山軍兵只是隔水吶喊,呼延的便把馬隊一字擺開。先鋒韓滔上前說:“正南面有一支步乓,不知有多少賊兵。”呼延灼說:“甭管他多少人,你只管把連環(huán)馬沖過去就是了。”韓滔便帶領五百連環(huán)馬軍向南沖去。這時,又看見西南、東南各有一隊軍兵,在搖旗吶喊。韓滔不明敵情,又回馬去向呼延灼報告。呼延灼說:“這些家伙長時間不敢出來廝殺,必定有計謀。”說話間,只聽北邊一聲炮響,回頭一望,只見北邊又擁起三隊旗號。呼延灼說:“這一定是賊人的奸計。我和你一人帶一半人馬,你去殺南邊的賊兵,我去殺北邊的人馬。”正要分兵出動,只見西邊又出現(xiàn)了四隊人馬。呼延灼頓時慌了神兒。又聽正北方連珠炮響,那是一門母炮連著49 門子炮的子母炮,炮聲響處,風聲大作。呼延灼的軍兵一見這等聲勢,不戰(zhàn)己自亂了。呼延灼急忙和韓滔各自領兵四下沖殺。但梁山的10 隊步兵卻不正面接戰(zhàn),官兵沖來他們便退,官兵一退,他們又進。呼延灼看了勃然大怒,便不管不顧,領連環(huán)馬軍,往北邊直沖過去。梁山軍兵見官軍沖來,全都往蘆葦叢中四散而走。呼延灼催連環(huán)馬隊急沖而來,停不下來,也便沖進蘆葦叢中。只聽蘆葦叢中胡哨聲響,早已埋伏在里面的鉤鐮槍手,一齊伸槍鉤去,先鉤倒兩邊的馬腳,中間的鐵甲馬便咆哮起來。梁山埋伏的撓鉤手便鉤下官兵官士,將其一個個捆綁起來。呼延灼見中了鉤鐮槍計,連忙勒馬跑向南邊去趕韓滔。這時,背后風火炮從天而降,轟得官軍大亂,那些連環(huán)鐵甲馬受驚之后,四處亂跑,沖入蘆葦叢中,全被梁山軍活捉了。呼延灼和韓滔知道中計,便縱馬去四面收拾損失殆盡的馬軍。結果遭到四處攔截。呼延灼和韓滔被殺得人困馬乏,心驚膽顫,死命逃跑而去。梁山好漢能戰(zhàn)勝鐵甲連環(huán)馬,就在于抓住了敵軍要害,做好了轉化工作。鐵甲連環(huán)馬隊的優(yōu)勢在于人馬都有鐵甲保護,成隊沖鋒,氣勢非凡,又刀槍箭不入,憑常規(guī)武器和戰(zhàn)法確實很難對付。這種馬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只有人眼和馬蹄,射中人眼臼然極難,刺砍馬蹄也是十分困難的,因為這種馬隊一百匹相連,集團沖鋒,伏在地面刺砍,只會被踏死,然而,任何事物都是相生相克的,任何矛盾都有解決辦法。連環(huán)鐵甲馬的克星便是鉤鐮槍,這種槍能刺能鉤,又有長把,正好對付馬蹄。吳用又巧妙部署,對馬隊四處追殺,讓其疲于奔命,陣勢大亂,以便將其引入鉤鐮槍手埋伏的蘆葦叢中。鉤鐮槍手用手中武器鉤刺兩邊馬蹄,辦法高明。梁山頭領既找到了連環(huán)鐵甲馬的克星,又能巧妙部署,充分發(fā)揮鉤鐮槍的作用。所以能一舉戰(zhàn)勝似乎無法戰(zhàn)勝的鐵甲連環(huán)馬。這一戰(zhàn)例,對人們很有啟發(fā)。唐高宗時,西突厥曾經(jīng)叛唐,并屢屢侵犯鄰國,高宗派裴行儉為使臣,肅州刺史王方翼為副使,出使西域,伺機平定突厥。裴行儉一行到達西州,正當盛夏時節(jié),裴行儉便放出空氣,說是待秋涼再進軍。西突厥首領阿史那都支也害怕唐軍襲擊,派出細作偵察唐軍動向。當細作回報裴行儉一行要待秋涼時才繼續(xù)進軍時,阿史那都支很高興,便放心地尋歡作樂,消遣時光。這時,裴行儉召集四鎮(zhèn)轄區(qū)的眾酋長,對他們說“我一生最喜歡打獵,現(xiàn)在正好趁著空閑,去打一趟獵。請問,你們誰愿同我一起去?”那西域各族人都以游牧為生,聽說要去打獵,眾酋長子弟無人不高興,都愿跟隨前去,裴行儉又說:“你們既然愿和我一同前去,那就得受我約束,聽我指揮。”眾人齊聲答應。裴行儉便選出一萬人,編組成隊伍,命令他們加速前進,不許回頭張望。前進到西突厥阿史那都支營帳附近時,派出人員夫向阿史那都支問安。阿史那都支突然見到唐朝使者來到,大吃一驚。但后來見來使說話很平和,并沒有對他有什么指責,他便以為裴行儉不會責難他了,于是就帶領五百多名本族子弟,去拜見裴行儉。裴行儉表面裝出歡迎的樣子,暗中卻設下了埋伏,等阿史那都支進入營帳,裴行儉一聲號令,伏兵一齊沖出,一下子就把阿史那都支抓了起來,其余的五百多人也隨即就擒,無一漏網(wǎng)。呵史那都支另有一名統(tǒng)帥叫遮匐,還在西部邊境守衛(wèi)。裴行儉又親自帶領一支輕騎兵迅速掩殺過去,遮匐猝不及防,也只好束手就擒了。裴行儉一舉捉住兩名敵酋,大功告成。裴行儉輕易成功就在于他的機變,他先放出空氣,讓敵酋由高度戒備轉為麻痹松懈;接著又以狩獵為名,把各族酋長子弟組成了一支隊伍,這既便于繼續(xù)麻痹敵人,又從無到有組建成了一支軍隊,在人數(shù)上一下子由沒有帶一兵一卒而轉化為擁有完全聽從指揮的萬人大軍;到了敵酋營帳附近,派出使者問安,使得敵酋深信不疑,從而一舉成擒;最后又快速突襲,擒獲另一敵酋。裴行儉的成功正是憑他的機變巧妙地實現(xiàn)了轉化,因而不損一兵一卒,兵不血刃便平定了西突厥。裴行儉的機變,還有一次突出表現(xiàn)。當北面的東突厥又叛唐時,唐將蕭嗣業(yè)屢戰(zhàn)屢勝,因而產(chǎn)生驕傲情緒,放松警惕,被突厥兵借連綿雨雪天突然襲擊大營,受了慘重損失。高宗特別任命裴行儉力行軍大總管,帶領豐州都督程務挺和幽州都督李文,統(tǒng)兵30 萬,殺奔東突厥的巢穴朔州,到了朔州,裴行儉對部將說:“對待自己的將士必須誠懇,而對待敵人則‘兵不厭詐’。前不久,蕭嗣業(yè)有勇無謀,所以遭受失敗。我怎能蹈他的覆轍呢?”于是偽裝了三百輛糧車,每輛車內(nèi)埋伏五名壯士,一律手侍短刀強弩;而護送“糧車”的卻是幾百名老弱殘兵。“糧車”慢慢前進。另外有幾干名精兵,在糧車前方路旁險要處埋伏著,隨時可以接應這數(shù)百輛“糧車”。突厥騎兵登上高處了望,見唐軍的“糧車”來到,非常高興,快速沖上前去搶奪,護送“糧車”的老弱殘兵見敵騎沖來,立即散開逃走,任憑敵騎搶走“糧車”,突厥騎兵輕而易舉地奪得“糧車”,個個喜出望外,跳下馬來,讓馬匹去飲水吃草,軍兵們便去車上取糧。車中隱藏的壯士突然殺出,揮動短刀一陣亂砍,突厥騎兵還沒明白是怎么回事,便送了命。其余的突厥兵便拼命逃跑,又被埋伏在路旁的唐軍幾乎全部殺死。從此以后,突厥兵看見唐軍往來的糧車,再也不敢接近了。唐軍勝了一陣,前進到單于府北宿營。當時己是傍晚,眾軍在營帳四周掘好了塹壕。裴行儉左右巡視之后,忙令眾將士把營帳移到高崗上去。眾將說,安營已畢,不該再移動。裴行儉說:“你們到明天就會明白了。現(xiàn)在只管快快移營為妙!”眾將士不敢違命,迅即移營。當天夜里,暴風驟雨突然降臨,猶如天崩地裂一般。到了黎明,眾將士向下看,只見原來的營地,水深已達一丈有余,眾人無不驚服裴總管。入帳一問緣由,只聽裴行儉笑著說:“你們今后只管聽我的命令就行了,不必多問緣由了!”雨停水退后,裴行儉下令急行軍。到了黑山,突厥首領領兵前來接戰(zhàn)。裴行儉下令筑壘固守,任憑敵騎前來沖陣,只許守,不許攻。直到敵軍氣餒,裴行儉這才下令,命令程李二將為左右翼,他自領中軍,打開營門,沖了出去,三面包圍,猶如天羅地網(wǎng)一般,把敵軍罩住了。敵軍頭領奉職中箭被擒,另一敵酋泥熟匐還想逃脫,裴行儉大聲呼喊:“活捉泥熟匐的,賞萬兩黃金!殺死泥熟目的,賞千兩黃金!無論我軍還是敵軍,一樣獎賞!”那些突厥兵正苦于無法脫身,忽然聽見這道軍令,便立即倒戈,把泥熟匐刺死,割下首級去請降,裴行儉決不失信,當即把一千兩黃金發(fā)給敵兵,井用降兵為前導,直搗敵巢,突厥頭領聞訊,嚇得魂飛魄散,哪還敢抵抗,飛騎逃入狼山去了。裴行儉北伐平定東突厥,表明他深悟用兵之道,正如孫臏所說,“該集中就集中,該分散就分散”,“該快就快,該慢就慢,該多就多,該少就少”,按用兵需要,機動靈活指揮。裴行儉的用兵事例證明,孫瞑的論述是統(tǒng)兵將領必備的知識。
網(wǎng)友關注
- 第十二章 找尋惡女巫
- 第三章 武帝紀第三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十章 守衛(wèi)城門的人
- 第十三章 鐘繇華歆王朗傳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劉蔣劉傳
- 第四章 穿過森林去的路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陳徐衛(wèi)盧傳
- 哈·曼丁的故事
- 終身不笑者的故事
- 三根綠枝
- 洗染匠和理發(fā)師的故事
- 第二一章 獅子成為獸國之王
- 蠢漢、驢子與騙子的故事
-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事
- 第一章 旋風來了
- 圣母的小酒杯
- 補鞋匠邁爾魯夫的故事
- 懶漢克遼尼和銅城的故事
- 烏木馬的故事
- 第十五章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 第八章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老漢倫克朗
- 海姑娘和她兒子的故事
- 第四章 三少帝紀第四
- 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 第十七章 輕氣球怎樣飛走的
- 第二十一章 王衛(wèi)二劉傅傳
- 第十六章 任蘇杜鄭倉傳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五章 后妃傳第五
- 第二十四章 韓崔高孫王傳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第六章 董二袁劉傳第六
- 第十六章 大騙子的魔術
-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
- 第二十章 美麗的瓷器城
- 第七章 驚險的旅程
- 第十一章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楊杜趙裴傳
-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國家
- 漁夫和雄人魚的故事
- 第七章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婭圖芙絲之夢的故事
- 第二章 武帝紀第二
- 駝背的故事
- 阿卜杜拉法茲里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第二三章 甘林達滿足了多蘿茜的愿望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墳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來
- 第十四章 飛猴
- 第十九章 會捉人的樹
- 麥穗的故事
- 朱特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九章 后諸夏侯曹傳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第十章 荀彧攸賈詡傳
-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
- 第一章 武帝紀第一
- 第二章 會見芒奇金人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傳
- 第十九章 任城陳蕭王傳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第八章 送命的罌粟花田
- 睡著的國王的故事
- 第六章 一只膽小的獅子
- 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第十七章 張樂于張徐傳
-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 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五章 救出了鐵皮人
- 上帝的食物
- 麥侖·沙邁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精品推薦
- 2022九月你好朋友圈文案說說160句 九月你好朋友圈文案怎么發(fā)
- 2022突然下傾盆大雨的說說 雷電交加傾盆大雨的說說
- 2022一個人挺好的說說 看淡感情一個人挺好的句子
- 2022能夠讓自己釋放壓力的句子 釋放壓力的句子唯美簡短
- 2022關于民族團結的句子有哪些 有關民族團結的經(jīng)典句子
- 吃冰激凌雪糕的文案短句發(fā)朋友圈 吃冰激凌雪糕的文案80句
- 2022八一建軍節(jié)祝福文案 八一建軍節(jié)對解放軍叔叔祝福的話
- 2022正能量滿滿的句子經(jīng)典短句 干勁十足滿滿正能量句子
- 2022欣賞星星的唯美文案 關于星星的溫柔文案
- 2022讓人一看就贊的晚安說說大全 點贊最高的晚安說說短句
- 臨夏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澳門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8℃
- 木壘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氣溫:17/9℃
- 鹽城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大豐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溫泉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2/6℃
- 策勒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城中區(qū)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高雄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6℃
- 臺中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