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兵法將敗
將敗
本篇列舉將帥品質上的種種缺點,這些缺點都會導致戰爭失敗。
將敗(1)
將敗:一曰不能而自能。二曰驕。三曰貪于位。四曰貪于財。[五曰]□。六曰輕。
七曰遲。八曰寡勇。九曰勇而弱。十曰寡信。十一[曰]……十四曰寡決。十五曰緩。十六曰擔十七曰□。十八曰賊(2)。十九曰自私。廿曰自亂。多敗者多失。
(1)此是篇題,單獨寫在一簡上。
(2)賊,殘暴。
[ 原文]將敗:一曰不能而自能。二曰驕。三曰貪于位。四曰貪于財。[ 五曰□。]六曰輕。七曰遲。八曰寡勇。九曰勇而弱。十曰寡信。十一[ 曰] ..十四曰寡決。十五曰緩。十六曰怠。十七曰□。十八曰賊。十九曰自私。廿曰自亂。多敗者多失。
[ 譯文]統兵將領遭致失敗的原因有以下種種:第一種是自己本來沒有能力卻自認能力高強;第二種是驕傲自大;第三種是貪圖權位;第四是貪圖錢財;第五種是..第六種是輕敵;第七種是反應遲鈍;第八種是缺乏勇氣;第九種是表面勇敢,實際懦弱;第十種是缺乏信譽;第十一種是..第十四種是優柔寡斷;第十五種是行動遲緩;第十六種是懈怠懶惰;第十七種是..第十八種是暴虐;第十九種是自私;第二十種是自己把事情搞亂。將領的毛病越多,失敗就越多。
[ 解析]這篇文章仍然是論述統兵將領的品德修養和指揮素養,但和前面兩篇不同,不是正面論述將領應有的品質,而是從反面為將領設鏡,把可能招致失敗的種種缺陷、錯誤一一列出,足以讓將領們引以為戒。這篇論述實際是前兩篇的繼續和補充。孫臏把將領們常犯、易犯和可能犯的錯誤分門別類地逐條列出,竟達20種之多,可謂十分詳盡,十分具體,可見孫臏對此研究根深,分析很細,也可見他對此十分重視。孫臏最后警告說:“將領的毛病越多,失敗就越多!”可做為統兵將領的一面明鏡。細讀孫臏所列各項,可說條條都是致命錯誤,一條也犯不得。謂予不信,可看下面實例。唐朝開國之初,隋末反叛群雄并未全部降服,隋朝將領也還有的尚在頑抗。宇文化及便是隋未的一員大將,他殺了隋煬帝之后,自稱大丞相,仍擁有重兵,幾經轉戰到了魏縣。在這個地區既有自稱夏王的竇建德,又有奉唐高祖李淵的詔命進擊魏縣的唐將淮南王李神通。宇文化及抵擋不住李神通率領的唐軍的進攻,只得放棄魏縣,用隋朝宮中的珍寶買動山東的反王王薄,一同拒守聊城。宇文化及支持了一些時日,城中糧食將盡,又聽說竇建德要來攻城,軍心開始動搖。宇文化及十分恐慌,派人向李神通送信,表示愿意投降。誰知李神通卻怒罵,“弒君逆賊,還想屈膝求生嗎?”李神通的副使崔世干進諫道:“他既愿意投降,不妨允許。”而李神通卻斥責說,“我軍征戰已久,無非是為了誅殺逆賊。現今逆賊已經糧盡計窮,旦夕之間我軍便可攻克,我正要進城誅殺逆賊,以揚國威,并且奪取他的錢財珍寶賞給將士,如果今天接受他投降,試問,我還能以什么名義出動軍隊去懲罰他?我又拿什么東西去獎賞眾軍呢?”崔世干又說:“現今竇建德馬上就要到了,宇文化及又未能平定,我軍內外受敵,必敗無疑!現今如若受降,可以不戰而取得聊城,平定逆賊,為什么卻要因貪圖敵軍的財物而拒絕其投降呢?”這番話說得十分中肯,分析透徹入理,誰知李神通不但不聽,反而勃然大怒,把崔世干關在軍營之中。隨后,宇文上及給宇文化及運來了糧食,宇文化及也不再談投降之事。當時有一位貝州刺史趙君德,也歸李神通指揮,他帶領軍兵攻城,正當他身先士卒,奮勇登上城頭之際,李神通反而鳴金收軍,趙君德孤掌難鳴,只好退下,結果功虧一簣。趙君德回營后詰問李神通,為什么讓他收兵,李神通說:“竇建德的軍兵馬上就到,我軍不能繼續攻城了。”趙君德遙望東方,并未看見一兵一卒到來,知道是李神通妒忌爭功,只好一聲嘆息。過了一夜,才聽見鑼鼓喧天,竇建德督促軍兵殺來。李神通一見夏軍聲勢浩大,不敢迎戰,領兵退走。李神通功敗垂成,就是犯了孫臏所說的錯誤,而且不止一條,他本來沒有能力卻自認高明,不肯聽取副使崔世干的正確意見,拒絕受降。他對當時的形勢沒有全面認識,不能及時決策,貽誤戰機,使得宇文化及得到補給,又遭夏軍威逼,說明他反應遲鈍,優柔寡斷。他在趙君德已登上城頭,勝利即將到手之際,反而鳴金收兵,更反映了他品質很差,自私忌功,置軍隊和國家利益于不顧。他不但不聽崔世干的正確意見,反而將其關了起來,既是自大,又是暴虐,自亂軍心。李神通犯的錯誤可謂多了,難怪他不但失去到手的勝利,被迫退走,后來還連吃敗仗,丟城失地,最后他自己也成了竇建德的俘虜,正應了孫臏說的“將領毛病越多,失敗就越多”的論斷。東晉末年,在北方有一南燕,向南侵犯,劉裕帶兵前去征討。當時南燕君主是慕容德,在位七年,死后其兄長的兒子慕容超繼位。這個慕容超專寵信公孫五樓,而對親族十分猜忌,屢次加以誅戮,又派部將領兵侵入河南境內,擄掠數千男女;還到淮北大肆搶掠,捉走了陽平太守和濟南太守。劉裕調集大軍,經沂、淮河入泗水,到達下邳后,留下船艦輜重,領兵徒步向瑯琊進軍。所經過的地方筑城并派人守衛。隨從諸將中有些有不同看法,攔住劉裕的馬進諫:“燕人聽說我軍遠道而來,我料定他們不敢與我軍交戰,然而,他們如果據守大峴山,實行堅壁清野,我軍無處得到糧食,必將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那將如何是好!”劉裕笑著說:“諸君不必害怕!我早已摸透燕人,他們生性貪婪,從來沒有長遠打算,只圖近利,只知擄掠,他們退走時舍不得毀掉禾苗,而且,他們會認為我們孤軍深入,必定難于持久。他們只須進據臨胸,最多是退守廣固,便可無事,所以他們不會據守天險。那么,當我軍進入峴山時,他們一定會大出意外,驚惶失措,我們還愁不能攻克敵軍嗎?我現在就和大家約定,我們只管奮勇上前,一定可以滅掉燕賊!”劉裕催著眾軍晝夜不停地進軍。而南燕皇帝慕容超果然和劉裕所料一樣,不聽公孫五樓的計謀,放棄大峴山天險,只去加固都城,整備車杖兵馬,等著決戰。劉裕帶領軍兵過了大峴山,仍沒有燕兵出現,知道自己所料不錯,不禁舉起手來指著天說:“我軍幸虧得到老天爺保祐,能夠輕松地過了這處險關,消滅賊虜,便在此一舉了!”當時慕容超任命公孫五樓為征虜將軍,帶領部將及五萬步、騎軍兵,屯兵臨胸。聽說東晉大軍到達,慕容超又親自統領四萬步兵和騎兵,出來接應。幕容超讓公孫五樓到離臨胸城40 里的巨蔑水去守衛。待公孫五樓到達該河岸邊時,晉軍前鋒已經到達,兩軍相爭,燕軍抵敵不住,往后退去。晉軍有四千輛戰車,分為左右兩翼,徐徐推進,直達臨朐城外10 里,慕容超帶領所有軍兵前來,兩軍展開一場惡斗,戰了一天,仍是旗鼓相當,未分勝負。劉裕的一名參軍向劉裕獻計:“現在燕軍全體出動前來接戰,城中必定空虛,將軍為什么不派兵抄小路去襲擊敵軍城池呢?這就是當年韓信破趙用過的妙計呀!”劉裕連聲說好,當即派兵數千,由兩員部將率領,繞過燕軍后面,前去襲擊臨朐城。此時城內只有老弱殘兵守衛,城南有一營壘,也不過軍兵千名,遭受晉軍突然襲擊,哪有抵抗之力。晉軍輕易占領了臨朐城。慕容超得知臨朐城池已失,大吃一驚,便不顧燕軍大隊,單人獨騎跑了回去。燕軍失去主子,頓時大亂,紛紛逃跑,劉裕揮兵追擊,嚇得慕容超馬失前蹄,摔下馬來,差點兒被晉軍捉住。虧得公孫五樓替他換了一匹馬,保護他得以逃脫。慕容超拼命逃跑,跑回廣固城中,尚來不及整頓人馬,晉軍已經追到,突入了外城。慕容超和公孫五樓退入內城死守。晉軍猛攻,一時未能攻下,劉裕便下令筑起長圍困敵,堡壘高達三丈,還有三道塹壕相連。一面派人招降遠近人眾,選拔賢德之人加以任用,當地漢族和夷族人士都很高興,很擁護劉裕。慕容超困守孤城,萬般無奈,派尚書郎張綱,夜里縋出城外,去向秦國求援,救兵沒請來,張綱卻成了晉軍俘虜。劉裕大喜,親自為張綱解綁,賜酒壓驚,張綱便歸順了劉裕。慕容超沒盼來秦國援兵,卻見到張綱站在晉軍的樓車上勸降。燕軍大為驚恐,慕客超派人向劉裕求和,劉裕斥退了來使。慕客超無計可施,第二次派尚書令韓范去向秦國求援。秦國自己尚且吃緊,哪里派得出援兵,只派了一名使臣去威脅劉裕,要劉裕退兵,說是如若不退,秦軍10 萬鐵騎將來攻打晉軍。劉裕很清楚這是虛聲恫嚇,便怒斥來使:“你去向你的主子姚興傳話,等我平定青州之后,便要進函谷關了,如果姚興想早死,那就讓他快來吧!”張綱善于制造攻城器具,劉裕便讓他設計監造,果然十分巧妙,攻城之時,可以保護自己不受損失便能登城。韓范見孤城難保,也投降劉裕。劉裕讓韓范到城下招降守將,城中軍兵更失信心,陸續出城投降。劉裕見時機成熟了,便發動了總攻。南燕尚書悅壽見勢不妙,便開城迎進晉軍。慕容超帶領數十人馬逃跑,不到一里路,就被晉軍捉回。征服南燕,就劉裕來說是知己知彼,算度準確,用兵得當。而在慕容超來說,卻是犯了幾大錯誤,首先是殘殺親族,不得人心;其次是南征擄掠,行為殘暴;第三、也是最嚴重的一條是放棄天險,退守孤城;第四是只圖近利,沒有遠謀,把糧食留給晉軍;第五是盲目出戰,沒有后援;第六是一旦失敗,只顧自己逃命,導致全軍潰亂..這諸多錯誤,使他敗得很慘。李神通、慕容超兩人所犯錯誤相似,其下場也類似——當了俘虜。人們可以從他們的事例中看出,孫臏所列各項,確實是用兵之大忌。當然,孫臏的這些論述,也不僅僅適用于用兵之人,而是適用于各行各業,從事各項工作的人,如若犯了類似錯誤,必定遭致失敗,“毛病越多,失敗越多”,值得人們自勉。
網友關注
- 麥侖·沙邁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漁夫和雄人魚的故事
- 第二十四章 韓崔高孫王傳
- 第八章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懶漢克遼尼和銅城的故事
- 第一章 武帝紀第一
- 第十三章 鐘繇華歆王朗傳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第二一章 獅子成為獸國之王
- 第四章 三少帝紀第四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第五章 救出了鐵皮人
- 墳
- 洗染匠和理發師的故事
- 麥穗的故事
- 第十章 荀彧攸賈詡傳
- 第一章 旋風來了
- 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婭圖芙絲之夢的故事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傳
- 蠢漢、驢子與騙子的故事
- 上帝的食物
- 第十五章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國家
- 哈·曼丁的故事
- 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劉蔣劉傳
- 第六章 董二袁劉傳第六
-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
- 第七章 驚險的旅程
- 第十九章 任城陳蕭王傳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陳徐衛盧傳
- 朱特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十六章 大騙子的魔術
- 第六章 一只膽小的獅子
- 終身不笑者的故事
- 駝背的故事
- 阿卜杜拉法茲里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烏木馬的故事
-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 第九章 后諸夏侯曹傳
- 第二十一章 王衛二劉傅傳
- 睡著的國王的故事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老漢倫克朗
- 三根綠枝
- 第二章 會見芒奇金人
- 第三章 武帝紀第三
-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事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第十七章 張樂于張徐傳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楊杜趙裴傳
- 第十章 守衛城門的人
- 第十七章 輕氣球怎樣飛走的
- 第八章 送命的罌粟花田
- 第十九章 會捉人的樹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十一章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 第四章 穿過森林去的路
- 第七章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
- 第十六章 任蘇杜鄭倉傳
- 第十二章 找尋惡女巫
- 第十四章 飛猴
- 補鞋匠邁爾魯夫的故事
- 圣母的小酒杯
- 第二三章 甘林達滿足了多蘿茜的愿望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海姑娘和她兒子的故事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來
- 第二章 武帝紀第二
- 第二十章 美麗的瓷器城
- 第五章 后妃傳第五
精品推薦
- 甘南州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8/7℃
- 冷湖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民豐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4℃
- 察布查爾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8/13℃
- 大豐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柯坪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8/13℃
- 陽城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4/16℃
- 西吉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2/10℃
- 烏魯木齊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貴南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