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隴其傳
陸隴其傳
——《清史稿》卷二六五
[說明]陸隴其(1630—1692),原名尤其,字稼書,浙江平湖人。康熙朝的著
名清官。他四十一歲考取進士,四十六歲才做了江南嘉定縣知縣。他自幼讀書,生
性恬淡清高,不為名利所拘,赴任后即“以興利除害、移風易俗為己任”,并“以
德化民”。當時的江寧巡撫慕天顏貪婪無度,一次借生日為名,大肆搜刮民財,陸
隴其前往祝壽,只從袖中拿出一匹布、兩雙鞋作為賀禮,并說:“此非取諸民者,
為公壽。”由于陸隴其不與貪官污吏合流,故而屢遭人扶私迫害,幾次被罷官。然
而他卻泰然處之,待恢復官職,仍一心為百姓。陸隴其為官清廉在朝廷內是頗有影
響的,他幾次被推薦為清廉官,左都御史魏象樞等更是極力保舉他,特別是他任職
地區的百姓對他十分愛戴,他幾次離任,百姓都是含淚相送。陸隴其離任時,只有
圖書幾卷及妻子的織機一部,這與俗語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形成了鮮
明的對照。
陸隴其,起初名“龍其”,字稼書,是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中進士,十四年,
授為江南嘉定縣知縣。嘉定是個大縣,賦稅征收多而民間習俗又追求鋪張浪費。陸
隴其簡樸節儉,努力以德教化百姓。遇到父親告兒子,便含著淚進行勸說,以致兒
子攙扶著父親而歸,從此很好地侍奉。遇到弟弟告哥哥,便調查出挑唆者施以杖刑,
以致兄弟二人都很感動悔恨。一些品行惡劣的青少年勾結行惡,便給他們戴上枷在
路口示眾,看到他們悔過了才釋放他們。有一富豪家的仆人奪走了砍柴人的妻子,
陸隴其派差役將他逮捕治罪,使富豪改變了以往的行為成為善人。遇到官司,陸隴
其不用差役去逮人,屬于宗族內部爭訟的,便以其族長去治辦,屬于鄉里爭訟的,
便靠里老去治辦。有時也讓原告、被告雙方都到縣衙來進行調解,稱為“自追”。
為了征收賦稅,陸隴其建立了“掛比法”,寫上百姓的姓名以進行對照比較,至于
交納數額由每人自報。同時又建立“甘限法”,命令將今日限定交納中所欠的數額
日后增加一倍交納。
十五年,政府因戰爭需要而征軍餉,陸隴其下令征收,并說明“不考慮一官半
職,反而對你們百姓無益,而且對國事也有損壞”。于是每戶發一張知縣的名片以
進行勸導,不到一個月,交納至十萬,又趕上征房屋建筑稅,陸隴其認為只應征收
市中店鋪的稅,命令不許涉及鄉村百姓家。江寧巡撫慕天顏上疏請求施行繁簡不同
的各州縣長官更調法,因而談到嘉定縣政務繁雜又多逃稅者,陸隴其雖然操行稱絕
一世,然而卻沒有應付復雜事務的才干,應該調到事務簡約的縣。此疏下到吏部討
論后,以才力不及為由將陸隴其降調。縣里有某人在道路上被強盜所殺,而其家人
卻以仇殺上訴,陸隴其捕獲了強盜并審判定案。刑部認為最初的報告沒有說到強盜
事,以隱瞞盜賊的過失奪去陸隴其的官職。
十七年,以博學鴻儒科選拔人才,陸隴其沒有來得及參加考試,便因父喪而歸
鄉。十八年,左都御史魏象樞遵照皇上的命令推舉清廉的官員,上疏舉薦陸隴其廉
潔對己而愛民,離任的時候,只有幾卷圖書和他妻子用的一部織機,百姓象對待父
母一樣熱愛他。皇上命令他守喪期滿后可用為知縣。”
二十二年,授陸隴其為直隸靈壽縣知縣。靈壽土地貧瘠,百姓貧困,勞役繁多
而民俗輕薄。陸隴其向上司請求,與鄰近的縣更換服役,可以輪流更代。陸隴其實
行鄉約,視察保甲,多發文告,反復教育百姓,務必去掉好爭斗和輕生的習俗。二
十三年,直隸巡撫格爾古德將陸隴其和兗州知府張鵬翮一起作為清廉官舉薦。二十
九年,皇帝下詔讓九卿舉薦學問優長、品行可用的人,陸隴其再次被推薦,得到圣
旨,可以調任為京官。陸隴其在靈壽七年,離任的時候,道路上站滿了百姓,哭泣
著為他送行,如同離開嘉定的時候。陸隴其調京后被授為四川道監察御史。偏沉巡
撫于養志的父親去世,總督請皇上讓他在任為父守喪,陸隴其說天下太平,湖廣又
不是用兵的地方,應該讓他盡孝道,于是于養志解任回鄉。
三十年,清軍征討噶爾丹,政府為籌集軍費而采用向捐款人授以官位的做法。
御史陳菁請求停止捐款人必須經過保舉才能升官的做法,而實行多捐者優先錄用的
政策,吏部討論后沒批準實行。陸隴其上疏說:“向捐款者授官的做法并不是皇上
本意要實行的,如果允許捐款者可以不用保舉,那么與憑正途而做官就沒什么區別
了,再說清廉是可以通過捐款而得到嗎?至于捐款者優先錄用,等于開了為名利而
奔走爭競的門路,都是不可行的。特別要請求實行捐款人如果在三年內無人保舉,
便讓他辭官退職的做法,用來澄清升官的途徑。”九卿討論認為:“如果實行讓捐
款人辭官退職的做法,那么希望得到保舉的人奔走爭競將會更厲害。”于是,皇上
下詔讓與陳菁詳細討論。陸隴其又上疏說:“捐款的人賢愚混雜,只有靠保舉才能
防止其中的弊端。如果排除保舉而只認可捐款授官,這些人有不捐款的嗎?議論的
人認為三年沒人保舉就讓辭官退職的做法太苛刻了,這些沒有功名的平民得到官位,
居百姓之上三年,已經很過分了,即使辭官退職在家,也像官宦一樣,很榮耀了。
如果說到這些人通過鉆營求得保舉,那么只要總督、巡撫是賢明的,從哪里去奔走
爭競呢?即使總督、巡撫不賢明的,也不能將所有的人全保舉呀!”這個上疏更是
言辭激切。陳菁與九卿仍持不同意見。戶部以捐款者都在觀望,將會遲誤軍需為由,
請求奪去陸隴其的官職,發往奉天安置。皇上說:“陸隴其任官時間不長,不了解
情況,的確應該處分,但是作為言官可以原諒。”正巧,順天府府尹衛既齊巡視哉
輔,還朝奏報,民心惶惶不安,唯恐陸隴其發配遠地。于是,陸隴其得以免于發配。
不久,命陸隴其巡視北城。任用期滿,吏部討論將他外調,因而陸隴其告假還
鄉。三十一年,陸隴其去世。三十三年,江南學政缺員,皇上打算用陸隴其,左右
侍臣奏報陸隴其已去世,于是用了邵嗣堯。邵嗣堯過去與陸隴其都是由于為官清廉
而由外官調到京城的。雍正二年,世宗親臨學宮,討論增加隨從祭祀的儒者,陸隴
其在其中。乾隆元年,特贈予清獻的謚號,加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
著作有《困勉錄》、《松陽講義》、《三魚堂文集》。陸隴其做學問,專以朱
熹為宗師,撰有《學術辨》,大意是說王守仁將禪學附于儒學中,高攀龍、顧憲成
知道辟開王守仁的學說,而以靜坐為主,其思想本源并沒有超出王守仁的范圍,而
對其思想的詆毀卻很厲害。
陸隴其做縣官時崇尚實政,嘉定縣百姓歌頌陸隴其,直至清末也沒有停止。靈
壽的鄰縣阜平縣為他修了墳墓,縣民陸氏世世代代守在那里,自稱為陸隴其的子孫。
(熊海龍 譯)
[原文]
陸隴其,初名龍其,字稼書,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進士。十四年,授江南嘉
定知縣。嘉定大縣,賦多俗侈。隴其守約持儉,務以德化民。或父訟子,泣而諭之,
子掖父歸而善事焉;弟訟兄,察導訟者杖之,兄弟皆感悔。惡少以其徒為暴,校於
衢,視其悔而釋之。豪家仆奪負薪者妻,發吏捕治之,豪折節為善人。訟不以吏胥
逮民,有宗族爭者以族長,有鄉里爭者以里老;又或使兩造相要俱至,謂之自追。
徵糧立掛比法,書其名以俟比,及數者自歸;立甘限法,令以今限所不足倍輸於后。
十五年,以軍興徵餉。隴其下令,謂“不戀一官,顧無益於爾民,而有害於急
公”。戶予一名刺勸諭之,不匝月,輸至十萬。會行間架稅,隴其謂當止於市肆,
令毋及村舍。江寧巡撫慕天顏請行州縣繁簡更調法,因言嘉定政繁多逋賦,隴其操
守稱絕一塵,才幹乃非肆應,宜調簡縣。疏下部議,坐才力不及降調。縣民道為盜
所殺而訟其仇,隴其獲盜定讞。部議初報不言盜,坐諱盜奪官。十七年,舉博學鴻
儒,未及試,丁父憂歸。十八年,左都御史魏象樞應詔舉清廉官,疏薦隴其潔己愛
民,去官日,惟圖書數卷及其妻織機一具,民愛之比於父母,命服闋以知縣用。
二十二年,授直隸靈壽知縣。靈壽土瘠民貧,役繁而俗薄。隴其請於上官,與
鄰縣更迭應役,俾得番代。行鄉約,察保甲,多為文告,反覆曉譬,務去斗很輕生
之習。二十三年,直隸巡撫格爾古德以隴其與兗州知府張鵬翮同舉清廉官。二十九
年,詔九卿舉學問優長、品行可用者,隴其復被薦,得旨行取。隴其在靈壽七年,
去官日,民遮道號泣,如去嘉定時。授四川道監察御史。偏沅巡撫于養志有父喪,
總督請在任守制。隴其言天下承平,湖廣非用兵地,宜以孝教。養志解任。
三十年,師征噶爾丹,行捐納事例。御史陳菁請罷捐免保舉,而增捐應升先用,
部議未行。隴其疏言:“捐納非上所欲行,若許捐免保舉,則與正途無異,且是清
廉可捐納而得也;至捐納先用,開奔競之途:皆不可行。更請捐納之員三年無保舉,
即予休致,以清仕途。”九卿議,謂若行休致,則求保者奔競益甚。詔再與菁詳議,
隴其又言:“捐納賢愚錯雜,惟恃保舉以防其弊。若并此而可捐納,此輩有不捐納
者乎?議者或謂三年無保舉即令休致為太刻,此輩白丁得官,踞民上者三年,亦已
甚矣;休致在家,儼然搢紳,為榮多矣。若云營求保舉,督撫而賢,何由奔競;即
不賢,亦不能盡人而保舉之也。”詞益激切。菁與九卿復持異議。戶部以捐生觀望,
遲誤軍需,請奪隴其官,發奉天安置。上曰:“隴其居官未久,不察事情,誠宜處
分,但言官可貸。”會順天府尹衛既齊巡畿輔,還奏民心皇皇,恐隴其遠謫,遂得
免。
尋命巡視北城。試俸滿,部議調外,因假歸。三十一年,卒。三十三年,江南
學政缺,上欲用隴其,侍臣奏隴其已卒,乃用邵嗣堯,嗣堯故與隴其同以清廉行取
者也。雍正二年,世宗臨雍,議增從祀諸儒,隴其與焉。乾隆元年,特謚清獻,加
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著有困勉錄、松陽講義、三魚堂文集。其為學專宗硃子,撰學術辨。大指謂王
守仁以禪而讬於儒,高攀龍、顧憲成知辟守仁,而以靜坐為主,本原之地不出守仁
范圍,詆斥之甚力。為縣崇實政,嘉定民頌隴其,迄清季未已。靈壽鄰縣阜平為置
冢,民陸氏世守焉,自號隴其子孫。
網友關注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劉蔣劉傳
- 第二章 會見芒奇金人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圣母的小酒杯
- 第七章 驚險的旅程
- 烏木馬的故事
- 補鞋匠邁爾魯夫的故事
- 第十九章 任城陳蕭王傳
- 終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七章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第一章 武帝紀第一
- 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三章 武帝紀第三
- 第五章 后妃傳第五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第二十章 美麗的瓷器城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陳徐衛盧傳
-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
- 墳
- 第十九章 會捉人的樹
- 懶漢克遼尼和銅城的故事
- 洗染匠和理發師的故事
- 第十七章 張樂于張徐傳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第十五章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二十一章 王衛二劉傅傳
- 第六章 董二袁劉傳第六
- 海姑娘和她兒子的故事
- 哈·曼丁的故事
- 第二章 武帝紀第二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 第八章 送命的罌粟花田
- 第二三章 甘林達滿足了多蘿茜的愿望
- 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事
- 第二一章 獅子成為獸國之王
- 第十章 荀彧攸賈詡傳
- 第六章 一只膽小的獅子
- 第四章 穿過森林去的路
- 蠢漢、驢子與騙子的故事
- 麥穗的故事
- 第十七章 輕氣球怎樣飛走的
- 第一章 旋風來了
- 第四章 三少帝紀第四
- 漁夫和雄人魚的故事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 第十四章 飛猴
-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 第五章 救出了鐵皮人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第十章 守衛城門的人
- 第十一章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國家
- 老漢倫克朗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麥侖·沙邁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第十二章 找尋惡女巫
- 第二十四章 韓崔高孫王傳
- 三根綠枝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婭圖芙絲之夢的故事
- 上帝的食物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楊杜趙裴傳
- 第十三章 鐘繇華歆王朗傳
- 第十六章 任蘇杜鄭倉傳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傳
- 第十六章 大騙子的魔術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來
- 第八章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睡著的國王的故事
- 朱特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駝背的故事
- 第九章 后諸夏侯曹傳
-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 阿卜杜拉法茲里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精品推薦
- 臨夏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澳門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8℃
- 木壘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氣溫:17/9℃
- 鹽城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大豐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溫泉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6℃
- 策勒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城中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高雄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6℃
- 臺中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