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第三
【提示】
國務,就是治理國家的大政方針。本篇闡明了治國的大政方針就是愛民,具體內容就是“利而勿害,成而勿敗,生而勿殺,與而勿奪,樂而勿苦,喜而勿怒。”接著分別論述了利、成、生、與、樂、喜和害、敗、殺、奪、苦、怒,最后指出愛民之道應該“有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
【譯文】
文王問太公道:“我想知道治國的根本道理。要使君主受到尊崇,民眾得到安寧,應該怎么辦呢?”
太答道:“只要愛民就行了。”
文王問道:“應當怎樣愛民呢?”
太公回答說:“要給予民眾利益而不損害他們的利益,使民眾取得成功而不敗壞他們的事情,保護民眾生存而不無辜殺害,給予民眾實惠而不掠奪侵占,使民眾安樂而不要讓他們蒙受痛苦,讓民眾喜悅而不要激起他們憤怒。”
文王說:“請您解釋一下其中的道理。”
太公說:“民眾不失去職業,就是得到利益;不耽誤農時,就是促成了民眾的事情;減省刑罰,就是保護了民眾生存;少征收賦稅,就是給予民眾實惠;少修建官室臺榭,就是使民眾安樂;官吏清廉不苛擾盤剝,就是讓民眾喜悅。反之,使民眾失去職業,就是損害了他們的利益;耽誤農時,就是敗壞民眾的事情;民眾無罪而妄加懲罰,就是殺害他們;橫征暴斂,就是對民眾的掠奪;大興土木修建宮室臺榭而疲勞民力,就會增加民眾的痛苦;官吏貪污苛擾,就會激起民眾的憤怒。所以,善于治國的君主,統馭民眾像父母愛護子女,兄長愛護弟妹那樣,看到他們饑寒就為他們憂慮,看到他們勞苦就為他們悲痛,對他們施行賞罰就象自己身受賞罰,向他們征收賦稅如同奪取自己的財物。這些就是愛民的道理。”
【原文】
文王問太公曰:“愿聞為國之大務①,欲使主尊人安,為之奈何?”
太公曰:“愛民而已。”
文王曰:“愛民奈何?”
太公曰:“利而無害,成而勿敗,生而勿殺,與而勿奪,樂而勿苦,喜而勿怒。”
文王曰:“敢請釋其故。”
太公曰:“民不失務則利之,農不失時則成之,省刑罰則生之,薄賦斂② 則與之,儉宮室臺榭③則樂之,吏清不苛擾則喜之。民失其務則害之,農失其時則敗之,無罪而罰則殺之,重賦斂則奪之,多營宮室臺榭以疲民力則苦之,吏濁苛擾則怒之。故善為國者,馭④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見其饑寒則為之憂,見其勞苦則為之悲,賞罰如加于身,賦斂如取已物。此愛民之道也。”
【注釋】
①務:要務。
②斂:征收賦稅。
③臺榭:臺,高而平的建筑物。榭,在臺上蓋的高屋。本為存放武器之所,后成為游觀之地。
④馭:駕馭,治理。
【例證】
唐朝貞觀年間,“遠夷率服,百谷豐稔,盜賊不作,內外安靜。這一和平繁榮的大治景象的出現,同唐太宗李世民的愛民政策密切相關。
唐朝是在隋朝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隋末農民起義推翻隋王朝的事實,給李世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他作皇帝后,經常和臣下總結隋亡的歷史教訓,注意以隋亡為戒。他把君主比作舟,把民眾比作水,認為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君依于國,國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腹,腹滿而身斃,君富而國亡。”治國必先安民,“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因此,把“存百姓”作為治國的大政方針。“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本。”存百姓的關鍵是與民休息,發展生產。所謂“國以民為本,人以食為命,若禾黍不登,則兆庶非國家所有。既屬豐稔若斯,朕為億兆人父母。”從這一思想出發,唐太宗采取了許多重農措施。如推行均田法,獎勵墾荒,實行租庸調法,輕徭薄賦,防止濫征民力,反對勞役無時,去奢省費,躬行節儉。當時群臣再三建議營造一座高燥的臺閣,以改善“宮中卑濕”的狀況,但唐太宗堅決不答應。因為“崇飾宮字,游賞池臺,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勞弊之事,誠不可施于百姓”。勸課農桑,不奪農時,設置義倉,救災備荒,增殖人口,發展生產,興修水利等等。
由于上述政策的推行,經濟迅速恢復,社會趨向穩定,幾年之后,便出現了“天下大稔,流散者咸歸鄉里,斗米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東至于海,南極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赍糧,取給于道路焉”的太平盛世景象。
網友關注
-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 魏武將見匈奴使
- 上樞密韓太尉書
-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 魏其武安侯列傳
- 王翦請求良田美宅
- 代徐敬業討武曌檄
- 郁離子哭壞宅
-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 螳螂捕蟬
- 揚州慢·淳熙丙辛日
- 晉公子重耳之亡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
- 念奴嬌·赤壁懷古
- 虞師晉師滅夏陽
-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 子產告范宣子輕幣
- 歧路亡羊
- 范仲淹有志天下
- 信陵君竊符救趙
-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葛周割愛賞功臣
- 過小孤山大孤山
- 記王忠肅公翱事
- 送李愿歸盤谷序
- 勞于讀書,逸于作文
-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 代徐敬業討武曌檄
- 石崇與王愷爭豪
-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 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玉戭生與三烏叢臣
- 列御寇為伯昏無人射
- 山坡羊·驪山懷古
- 戊午上高宗封事
-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 千秋歲·謫處州日作
- 送宗判官歸滑臺序
- 養心莫善于寡欲
- 新三字經
-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 蘇秦以連橫說秦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臧哀伯諫納郜鼎
- 玉戭生與三烏叢臣
-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始得西山宴游記
- 齊人有一妻一妾
- 鈷鉧潭西小丘記
-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 觀于海者難為水
- 《讀史方輿紀要》總敘
- 景帝令二千石修職詔
- 九牛壩觀抵戲記
- 峽江寺飛泉亭記
- 兩諍臣諫魏文帝
-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
- 祭歐陽文忠公文
-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子產卻楚逆女以兵
- 罰人豬肉
- 陳藩愿掃除天下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召公諫厲王弭謗
- 夢游天姥吟留別
- 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
- 齊桓公下拜受胙
- 孫權喻呂蒙讀書
- 三人行賈
- 鄒忌諷齊王納諫
- 五代史伶官傳序
- 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 盡信《書》不如無《書》
精品推薦
- 博樂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10℃
- 鹽池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8/16℃
- 射陽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8℃
- 茫崖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7/8℃
- 稷山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8℃
- 垣曲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6℃
- 涇源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9℃
- 囊謙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5℃
- 臨猗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級,氣溫:22/18℃
- 銀川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