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一冊文言文復習題
一、 文學常識填空(加*號的為重中之重。)
*1、《<論語>十則》主要記載____及其弟子的言行,他的字是 ,名是 , 時 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 家, 家。
*2、《論語》是 的書。
*3、韓非是 時代重要的思想家,是 家學說的代表人物,其著作為 。《扁鵲見蔡恒公》選自《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 。
*4、《狼》選自《 》,作者是 代的 ,他的字是 ,別號是 。
5、《兩小兒辯日》選自 。《樂羊子妻》選自《 》,它的作者是 朝的 。
*6、《為學》選自 代的 寫的《 》。
7、《木蘭詩》選自 朝 編的 《 》,它的體裁是 。
*8、《賣油翁》選自《 》,作者是 時的 ,他的字是 ,謚號 。
9、《宋定伯捉鬼》選自《 》,其作者是 朝的 。這是一部關于 的書。
10、《歸園田居》的作者是 時著名詩人 。他的名是 ,字是 。
11、《過故人莊》的作者是 朝的 。他與 ,并稱 。是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
12、《錢塘湖春行》的作者是 代著名詩人 ,他的字是 ,號是 。 他的詩集是《 》。
13、《書湖陰先生壁》的選自《 》,它的作者是 代的 ,字 ,號 。
14、《游山西村》的作者是 時的 ,他的字是 ,號 。
15、《觀滄海》選自《 》,它的作者是 時的 。
16、《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 朝的 。
17、《望岳》的作者是 代的著名詩人 ,他字 ,有 之稱。著有《 》(詩集)。
18、《如夢令》選自《 》, 他的作者是 朝的 。她的號是 。
19、《西江月》選自《 》,它的作者是 朝的 。它字 ,號 。
二、 朗讀的停頓與節奏
請用“/”標出下面句子的停頓
1、 詩歌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2、 文言文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其一犬坐于前
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吾一瓶一缽足矣
公亦以此自矜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劈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以后也
三、 重點詞語的音、形、義(含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
(加點字為只釋義不用注音,加粗字為既要注音又要釋義)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人不知而不慍
誨人不倦
默而識之
學而不厭
立有間
恒侯故使人問之
綴行甚遠 屠大窘
乃悟前狼假寐 意將隧入以攻以后
顧野有麥場 弛擔持刀
孔子不能決也 捐失成功
稽廢時日 日知其所亡
不逮人也 摒棄而不用
貧者語于富者曰
四、 重點語句翻譯
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②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⑤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臣是以無請也
目似暝,意暇甚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孰為汝多知乎
子何恃而往
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爾安敢輕吾射
五、語段閱讀
(一)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問題(30分)
扁鵲出,桓侯曰:a“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b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韓非是________末年韓國的公子,重要的________家,是______家學說的代表人物。(3分)
2、本文寫了蔡桓公因____________而致死的故事,具有明顯的勸喻色彩,它告誡人們: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3、用“~~”劃出這個故事的結局。(3分)
4、解釋句中加點的字(4分)
①不治將益深 ( )
②司命之所屬 ( )
③桓侯故使人問之 ( )
④臣是以無請也 ( )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4分)
①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 ( )通( )
②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 )通( )
6、解釋下列句中的“之”字(3分)
①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 )
②桓侯故使人問之 ( )
③久之,目似瞑 ( )
7、翻譯文中a、b兩句(8分)
a、“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段,完成文后題目(15分)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遂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只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①其一犬坐于前。( )
②屠暴起。 ( )
③一狼洞其中。 ( )
④屠自后斷其股。( )
2、解釋下列幾組句子中加點的詞。(6分)
蓋以誘敵。 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恐前后受其敵。 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 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欲之南海,何如? 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時,一狼徑去。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幾千里也。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與“止增笑耳”一句中加點的“止”在用法上相同但意義不同,請逐一加以解釋。(3分)
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
②由,誨女知之乎? ( )
③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4、將文段中劃橫線的句子用現代漢語譯出。(2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分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1.解釋下列詞語(4分)
(1)戶( ) (2)紅妝( )
(3)著( ) (4)云鬢( )
2.翻譯加橫線的詩句(4分)
(1)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全詩看本段屬于________(A詳寫,B略寫)這樣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分析“開我東閣門……對鏡貼花黃”一段中所用的修辭手法及在表達上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概括出木蘭的形象特征(4分)
答:
(四)閱讀《為學》選段,回答問題(17分)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
(1)人之立志 ( )
(2)可恃而不可恃也 ( )
(3)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 )
2.下列句中標有序號的三個“之”字,其中有兩個的用法相同,它們是( )。(3分)
(1)西蜀之(A)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
(2)人之(B)立志,顧不如蜀鄙之(C)僧哉。
3.下列句中是反問句的一項是( )(3分)
A.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B.人之為學,有難易乎?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4.“顧不如蜀鄙之僧哉”一句中的“蜀鄙之僧”指的是( )。(2分)
A.富和尚 B.窮和尚 C.富和尚和窮和尚 D.泛指一般和尚
5.選出正確的譯句(2分)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 )
A.西蜀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路。
B.西蜀距離南海,誰知道有幾千里路。
C.從西蜀出發前往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路
D.從西蜀出發前往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的距離
6.《為學》一文主要說明了什么道理(4分)(用自己的話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言文閱讀(16分)。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論語》是記錄 的書。(3分)
2、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①學而不思則罔( ) ②思而不學則殆( )
③學而不厭( ) ④誨人不倦( )
3、文段介紹了不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試各舉一例。(4分)
學習方法 :
學習態度 :
4、翻譯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分)
你從這句話中得到的啟示是 。(2分)
(七)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
1.此文選自《 》,作者是 朝的 。
2.給加點字注音
公亦以此自矜 睨之 頷之
3、解釋加點的詞
有賣油翁釋擔而立 惟手熟爾
4、 翻譯:爾安敢輕吾射 !
5.請概括陳康肅公的形象。
6、你從這個故事中感悟到什么道理?
網友關注
- 念奴嬌·赤壁懷古
- 送宗判官歸滑臺序
- 玉戭生與三烏叢臣
-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 鈷鉧潭西小丘記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 葛周割愛賞功臣
-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 上樞密韓太尉書
- 信陵君竊符救趙
- 齊桓公下拜受胙
-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 祭歐陽文忠公文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 代徐敬業討武曌檄
- 歧路亡羊
- 揚州慢·淳熙丙辛日
- 螳螂捕蟬
- 觀于海者難為水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兩諍臣諫魏文帝
- 石崇與王愷爭豪
-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虞師晉師滅夏陽
- 夢游天姥吟留別
-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 魏武將見匈奴使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讀史方輿紀要》總敘
- 養心莫善于寡欲
- 新三字經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
- 過小孤山大孤山
- 子產卻楚逆女以兵
- 九牛壩觀抵戲記
- 列御寇為伯昏無人射
- 召公諫厲王弭謗
- 勞于讀書,逸于作文
- 鄒忌諷齊王納諫
- 陳藩愿掃除天下
- 峽江寺飛泉亭記
- 臧哀伯諫納郜鼎
- 晉公子重耳之亡
-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 五代史伶官傳序
- 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
-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
- 始得西山宴游記
- 景帝令二千石修職詔
- 孫權喻呂蒙讀書
- 三人行賈
-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記王忠肅公翱事
-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魏其武安侯列傳
- 送李愿歸盤谷序
- 山坡羊·驪山懷古
- 盡信《書》不如無《書》
- 蘇秦以連橫說秦
- 郁離子哭壞宅
- 千秋歲·謫處州日作
-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 子產告范宣子輕幣
- 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 罰人豬肉
- 玉戭生與三烏叢臣
- 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 范仲淹有志天下
- 齊人有一妻一妾
- 代徐敬業討武曌檄
- 王翦請求良田美宅
- 戊午上高宗封事
-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精品推薦
- 博樂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10℃
- 鹽池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8/16℃
- 射陽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8℃
- 茫崖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7/8℃
- 稷山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8℃
- 垣曲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6℃
- 涇源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9℃
- 囊謙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5℃
- 臨猗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級,氣溫:22/18℃
- 銀川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