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十一篇).docx
- 2022-12-07 12:31:17發布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好的觀后感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觀后感文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觀后感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一
在我觀看完《20xx最美孝心少年》后,有一種名為“感動”的東西,占據了我的整個心房。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十個名字猶如十朵花,綻放在我的心間。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足以讓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頒獎典禮以歌舞《眾里尋你》開場。隨著悠揚純真的旋律,10名度“最美孝心少年”登上了頒獎舞臺,接受來自全社會的致敬與禮贊。典禮以“聚焦愛親孝親故事、放大榜樣力量、培育傳統美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摒棄繁雜奢華,厲行節儉務實,通過現場多機位的有機調度、多塊大屏的互動與聯動展示,收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沖擊力與收視效果。在頒獎環節,以人物專題短片介紹“最美孝心少年”事跡,以掌聲伴隨少年們入場。邀請著名劇作家、詞作家閻肅,著名表演藝術家呂中、航天英雄楊利偉以及“最美孝心少年”親人、
社會愛心人士擔任頒獎人,并由主持人白巖松、歐陽夏丹以現場訪談開掘“最美孝心少年”為家庭分憂解難的感人故事和未來愿望。
典禮對各地“孝心少年”生活的真實記錄,生動反映了“孝心少年”們最真實的生活、最真摯的情感,以及他們最質樸的心聲。正是這樣的堅持與真誠,使節目中呈現出了一個個好少年真實感人的孝心事跡。在短片中,觀眾看到了自己患有先天性血管瘤卻要每天照顧患病媽媽的5歲女孩;看到用拾撿的廢棄材料為高位截癱的爸爸制作電腦架,幫助他開網店創業的陽光大男孩;看到了自己曾面對死亡卻與患病的母親不離不棄,夢想20xx年后成為一名廚師的堅強小姑娘;還看到了用勤奮撫慰重病的母親,用堅強安慰失去親人的父親,用琴聲延續著中華民族上千年孝行天下傳統美德的提琴女孩在鏡頭下,觀眾聽到了孩子們發自心底、令人震撼的話語“奶奶,我來替爸爸養活你!”“我想長大,但不想變成一個大人,因為變成一個大人,媽媽就老了”、“爸爸對于我來說就是半條命吧”
看完這個節目,我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我想:他們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證明了什么是孝心。相比之下,我自愧弗如。父母養育了我,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愛,我不僅要感恩,還要用實際行動去報答他們。今后我一定會好好地學習,關心父母,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他們,也成為一個最美孝心少年。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身為炎黃子孫,就該懂得——百善孝為先。從這一秒開始:讓我們一起用愛,填滿世界;用行動,孝順父母吧。孩子們,你們為我們全中國人敲醒了警鐘。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而傷心悔恨呀!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二
光陰有限情無限,孝親敬老是美德。對于大通湖最美孝心少年鐘彪來說,大愛無疆,大孝無言。每個人的生活本身是平淡的,鐘彪雖做的是一些最簡單,最平凡的事情,但能夠為這個家庭做的還很有限,能夠回饋父母,報答母親的也很有限,但是他一直努力著,在生活上艱苦樸素,在學習上積極進取,讓自己用內心的懂事來帶給全家快樂和溫暖。
懂事成熟,用行動證明“孝”的力量
鐘彪是大通湖河壩鎮中學的一名初二學生,出生于云南昭通,那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父親鐘佑華、母親祖萬會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日子過得非常拮據。
從小,鐘彪非常懂事,因為家境貧寒,跟隨爸爸、媽媽和姐姐去地里撿花生、掰玉米。細心的鐘彪無意之中聽說用熱水泡腳、搓腳可以緩解一天的勞累。于是,每天晚上睡覺之前,他都要打上一盆熱水,先幫爸爸把腳伸進盆里,再要幫媽媽洗。
20xx年10月,鐘彪全家搬到大通湖區河壩鎮以后,辛勤勞作,生活漸漸好轉。然而在20xx年,父親鐘佑華在一次修房時,房頂突然垮塌,大腿骨被砸斷。這樣一來,原本就不富裕的家一下子變得窮困起來。處于無奈,媽媽跟姐姐只得外出打工,鐘彪承擔起了照顧行動不便的爸爸及年幼弟弟的重擔。
體貼入微,用溫暖感動“孝”的言行
近3年來,鐘彪在爸爸的指導下,慢慢地學會了洗衣、做飯、換燈泡等家務。懂事的鐘彪為了省錢,他從小就學會了種菜、種玉米,這些年,父子倆吃的菜都是鐘彪自己種的。鐘彪從不喊累,每天中午一放學,別的孩子都忙著去學校食堂吃飯,可鐘彪卻要一路小跑到弟弟鐘濤的學校,先關心弟弟吃飯沒有,喝足沒有。這也是媽媽一直擔心的事。
懂事的鐘彪,有什么都總是先讓著弟弟。他知道家庭的情況,從不和別的孩子攀比。去超市也不像別的孩子一樣總是鬧著買玩具,買零食,除了生活上必須要用的學習用品之外,他從不額外要求別的物質上的東西。雖然沒有豐厚的物質,但是他卻從未因自卑,相反,在生活中他一直保持著陽光、開朗、積極的心態。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鐘彪很小的時候就聽媽媽講過很多關于孝心的故事,并深深的受這些故事的影響。平凡而幸福的生活讓鐘彪逐漸成為一個男子漢。他知道自己不應該在家人的呵護下理所當然的享受,相反,自己應該為全家人著想,為這個家庭著想。
嚴謹慎行,用努力奮斗“孝”的傳播
長這么大,鐘彪從來沒有一件像樣的生日禮物,但他從來沒有怨言,對比其他的孩子來說,鐘彪過早的承受了成年人需要承載的家庭重擔。是的,在鐘彪小小內心里,只要爸爸身體健康,母親、姐姐打工順利、弟弟愉快成長就是這個家庭最大的幸福。
“身處逆境卻樂觀向上”這是鐘彪所在學校給與他最大的稱贊。學習刻苦,善于思考。上課認真聽講,做好筆記,積極發言,作業工整正確,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鐘彪身上有很多可貴的精神,特別之處便是,他不但自己學、自己懂、自己做,還總是竭盡全力地影響周圍的人。不僅如此,他還酷愛閱讀課外書籍,朗誦和踢足球,就是他最快樂的事,也漸漸的影響到他的小伙伴們。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三
“古圣先賢孝為宗,萬善之門孝為親,禮敬尊親如活佛,成就生命大意義,父母恩德重如山,知恩報恩不忘本,做人飲水要思源,才不愧對父母恩……”父愛如山,母愛如海,父母的半輩子,都在為我們忙忙碌碌,每周、每月、每年,時時刻刻都有操不完的心。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來孝敬父母,孝敬長輩。讓他們能夠放下那顆操不完的心,健康幸福一輩子。中國人以孝為本,孝,是中國的根本。
古人在造“孝”字的時候,上為老人的老,下為孩子的子,作為兒女,孝順父母是我們應當做的,就像每天都要吃飯洗澡一樣,我們應該把孝道看成是“家常便飯”,而并不是去把孝當做一項任務來完成,尊老愛幼,不光是大人們要做到的,我們小孩也是要把它銘記在心,中國是文明古國,若是所有人都沒把孝道當回事兒,讓他付之東流,豈不讓中國背負上千古罵名?
昨天,我和父母一起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年僅11歲,但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整個家庭重擔的女孩高雨欣。高雨欣的家住在黑龍江省望奎縣,對于她來說。暑假沒有一點兒玩耍時間,因為她要和媽媽一起為全家的生計忙碌。
在同學眼里,高雨欣是個堅強樂觀的女孩,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她就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全家的重擔。每天傍晚,在熙熙攘攘的望奎體育廣場,高雨欣和她的媽媽都會準時出現在街邊的夜市上,幫著媽媽開辦燒烤攤。“烤腸烤面筋烤肉串,烤腸烤面筋烤肉串,有,一串一塊錢。”這是高雨欣最常說的話。
她的爸爸很早就到外地打工去了,只有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前幾年,她的媽媽又被患有精神疾病的舅舅砍傷,右手落下了殘疾,因為右手殘疾,找不到工作,所以她的媽媽只能靠著低保和擺地攤兒來維持生計。不久后,好心人幫她置辦了燒烤攤兒,懂事的高雨欣擔心媽媽的身體,每當放學之后,就幫著媽媽一起做生意,每天都忙到10點鐘左右,即使是這樣,高雨欣的成績一直穩坐第一把驕椅,升學考試,竟然還獲得了四科全部滿分的好成績,讓人佩服。
吳林香,只有13歲的她卻勇敢地扛起一把鋤頭撐起全家。吳林香六歲時,她的父母離婚,從此她跟隨母親、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她的外公摔倒致使右手殘疾,從此穿衣、洗臉等基本的生活,均要人幫忙;接著她的外婆患腦溢血半身不遂。母親也緊跟著查出肺癌,已是晚期,雖動了手術,但已完全喪失勞動力,吃藥、打針都得人伺候。由于吳林香母親再婚,幾年前,還生下一個男孩,林香也從此多了一個弟弟。從此,她一人挑起了照顧外公、外婆、媽媽、弟弟的重擔。
20xx年,吳林香的媽媽因病去世,但是憑借著她尊老愛幼的高尚品德,讓她獲得了最美孝心少年的稱號。另外,還有,徐沁燁,邵帥、黃鳳許許多多的孝心少年,他們的家庭雖然不富裕,但是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百善孝為先”,“人人需要孝,孝字當頭,百孝為先”只有孝才能感染大地,感染周圍的所有人。
“諸事不順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動天?”從昨天的觀看中,我明白了這個道理,另外我也不得不感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蔽覀儜搶W習這些最美孝心少年身上的優點,來彌補我們自己的缺點,總而言之,世界因為充滿了愛、孝、德,所以才會變得如此美麗!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四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曾經,我并不能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意義,但今天通過觀看《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使我真正懂得了何為孝義何稱善良。
最初接到老師短信,要求收看這個節目時,我是有些不服氣的,不就是孝順嘛,這樣大張其鼓的做什么,誰不懂孝順父母的道理呢,或者只是張口說說,做一場秀罷了。然而,當我看到小女孩黃鳳的記錄片時,我被深深震撼了,我知道我初時的想法真正是大錯特錯。
黃鳳在6歲那年,父親因工受傷致使高位截癱,母親也離家出走,奶奶雙目失明,小小的黃鳳只好當起這個家的頂梁柱。每天早上她要早早起床做飯洗衣忙家務,每天晚上還要每兩個小時就起來一次為爸爸翻身,這樣的生活,小黃鳳一過就是6年。6歲,這是個怎樣的年齡啊,6歲的我們還依偎在媽媽爸爸的懷抱里撒嬌淘氣,任性地提著各種各樣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甚至會哭會鬧,而6歲的黃鳳卻象一棵弱小卻堅韌的小樹,頑強地撐起了在風雨中飄搖的一個家庭,并且努力讓這個家充滿笑聲與希望,這樣的小黃鳳,如何不讓人熱淚盈眶呢!
20xx年的一天,黃鳳聽到鄉親們說上海的大醫院能治好爸爸的病,小黃鳳決心帶爸爸去上海,她求人做了架板車,推著癱瘓的爸爸帶著失明的奶奶一步步走向千里之外,上百斤的鐵板車對黃鳳來說,無疑是個龐然大物,可是她硬是咬牙堅持到了目的地,她先后去了多家醫院,卻沒能得到期望的結果。但是她千里救父的視頻被網友傳到了網上,有心人天不負,她的孝順與勇敢感動了無數國人,引起了社會人士地關心和照顧,北京武警總醫院破例為黃爸爸做了手術,電視里黃鳳姐姐那帶著眼淚的笑容感動了我更激勵著我,要勇敢要堅強要善良!
山村女孩吳林香在人看不見的時候悄悄抹去眼淚,面對病重母親的卻是這世間最燦爛的笑容,砍柴、洗衣、做飯、照顧幼小的弟弟年邁的外公外婆,對于一個13歲的女孩來說,小林香的微笑背后承載著多少我們難以想象的悲傷和苦楚呢?!當她所有的付出并不能阻止母親的離去,她該承受怎樣巨大的悲傷啊,可她,依然帶淚含笑地站在那里說,媽媽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好弟弟的……這一刻,該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哽咽淚落,小林香,這么美,這么好!
還有,那個一路奔跑著在馬路上亭亭玉立成長的路玉婷,那個與母親血髓相連的邵帥,那個在夜里賣燒烤白天做家務,抽空學習卻能以四科滿分成績考入初中的高雨欣,那個為了母親和弟弟放棄學業的龍花……一幕幕讓人感動的畫面,一個個讓人潸然淚落的事例,讓我深深懂得了什么是孝義無價,什么叫自強不息。
就象詩中說的,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吧,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百善孝為先,同學們,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以哥哥姐姐們為榜樣,做一個孝順善良堅強勇敢的孩子,感恩父母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珍惜眼前握在手中的溫暖幸福,孝義本無價,情暖在人間!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五
方依純母親于4月被確診為直腸癌晚期,在益陽市中心醫院治療近兩個月,病情不斷惡化,醫生建議回家保守治療。其母親回家后,手術傷口不斷化膿,臥床動彈不了,小依純每天放學回家后,她就在母親病房一面做作業,一面幫母親端茶送水、喂湯喂藥。母親病痛日益加重,小依純只要感覺母親哪里難受,總要偎在病床邊幫母親擦洗、按摩。方依純的母親在醫院做了肛門切除手術,創面很大,膿液不斷涌出,小依純就替母親清理穢物,日子過得艱苦,但她總是把淚水咽在肚子里,笑臉面對親人。
殘酷的病魔最終奪走了她母親的生命,在奶奶和爸爸的教導下,方依純逢年過節總要到母親的墳前去拜一拜,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回憶母親在世的美好童年時光,訴說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屋漏偏逢連夜雨”,方依純母親去世不到兩個月,她父親騎摩托車時遭遇車禍,兩條腿股骨均被撞成粉碎性骨折,送入醫院治療,父親手術后不能動彈,而年邁的奶奶還未從失去兒媳的陰霾中走出來,又要到醫院照顧傷殘的兒子。小依純既要上學,又想著醫院病床上的爸爸,每逢雙休日,小依純就和奶奶一道到醫院,陪父親聊天,替父親削水果,端水喂藥,每隔一段時間為父親倒小便。累了,方依純就趴在父親病床邊睡一下。方依純的父親在醫院呆了兩個月后回家臥床休養,只要可以擠時間,小依純就盡一切努力照顧父親。父親在病床上躺累了,她就幫父親推著輪椅到附近逛逛,陪父親說話,為父親唱歌,還要幫父親洗腳,擦身子,小小年紀的她從沒有喊一句苦和累。
盡管相繼遭遇母親離世,父親傷殘的變故,小依純并沒被不幸擊垮,相反,她表現得非常的樂觀和堅強。在母親、父親臥病在家期間,鄉親前來看望,小依純都會禮貌地打招呼,鄉鄰給她安慰和鼓勵時,她每次都要說聲“謝謝”,但從沒有掉過一滴眼淚。奶奶年紀大了,又有糖尿病,經常累得全身酸痛,小依純就替奶奶按摩,捶肩揉背。平時在外面有好心人給她零食,她一定要留一部分帶回給奶奶吃,自家養的雞每過一段時間產一些土雞蛋,小依純從來不吃,要么讓爸爸、奶奶吃,要么要奶奶拿去換錢補貼家用。
為了讓父親補充營養,她經常同奶奶用原始的辦法到池塘邊撈小魚小蝦。父親喜歡喝本地茶,她就同奶奶到處找茶樹采摘,然后幫奶奶一同制作茶葉,而她自己的生活全部由自己料理,有時還要幫奶奶洗父親的衣服,自己睡的床鋪全由自己整理,疊被、打掃衛生,一氣呵成。別的同齡孩子經常穿新衣,買零食、買玩具,小依純沒有零花錢,但她卻充滿愛心。有一次她向姑姑要一塊錢,姑姑問她做什么用,她說:“有同學比我更需要幫助,學校組織捐款,我也想捐一塊錢,表達自己的一點心意?!庇谑枪霉煤瑴I給了她一塊錢,小依純開心地笑了。
方依純母親去世之前,小依純就特別好學,后來母親父親先后出事,她并沒放棄學業,從沒有請過一天假,缺過一堂課。每次考試,語文和數學均在90分以上,因為她學習努力,學習成績一直突出,每學期她都被評為三好學生或學習標兵。
談及未來的理想,方依純說:“我媽媽去世得早,爸爸又被車撞斷了腿,奶奶身體不好,有糖尿病、高血壓,已經70多歲了,我要好好讀書,爭取將來考一所好的學校,找一份好工作,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六
今天,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的《最美孝心少年》,每看一個孝心少年的事件以后,我和媽媽的眼淚就會像珍珠一樣滾動下來。
我記得有一位孝心少年,她叫王薺悅,她是市北區包頭路小學五(2)班的一名小學生,有一天,學校正在進行愛心義賣報紙的活動,同學們都有自己的爸爸媽媽陪伴著,而他沒有,她獨自一人在街上賣報,但是,不遠處,坐著他的媽媽,他的媽媽雙目失明,永遠生活在黑暗中,但是,他對媽媽說:“媽媽你看不到了,但是,我可以做你最明亮的眼睛,帶著你去看最美的地方。”媽媽聽后,開心的笑了。從那時起,薺悅就成了全家人的眼睛,他的爸爸只有0。1的視力,他們買菜做飯都是問題。每次媽媽做什么事的時候,薺悅都說:“媽媽,你告訴我,我來?!彼麄円患译m然爸爸媽媽都看不見了,但是他們一直幸福的生活著。
還有一位孝心少年,他叫楊沛錦,他在爸爸身邊照顧5年了,所有的家務都在他一個人身上,可他只有9歲,如果是現在9歲的孩子,依然被爸爸媽媽捧在手心里,楊沛錦天天放學后都陪伴在她的爸爸身邊,他的爸爸媽媽在她三歲的時候就分開了,他跟著爸爸生活,自從爸爸住院后,他就學著照顧爸爸,也時時刻刻的勸媽媽回家,說:“媽媽,你幫我一起照顧爸爸吧!”有一天,媽媽真的忍不住了,就去醫院幫沛錦照顧爸爸,就這樣,他們一家又重新的生活在了一起。
其實,孝心少年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孝敬父母,幫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都可以當一個在父母眼中的孝心少年。
今天,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的《最美孝心少年》,每看一個孝心少年的事件以后,我和媽媽的眼淚就會像珍珠一樣滾動下來。
我記得有一位孝心少年,她叫王薺悅,她是市北區包頭路小學五(2)班的一名小學生,有一天,學校正在進行愛心義賣報紙的活動,同學們都有自己的爸爸媽媽陪伴著,而他沒有,她獨自一人在街上賣報,但是,不遠處,坐著他的媽媽,他的媽媽雙目失明,永遠生活在黑暗中,但是,他對媽媽說:“媽媽你看不到了,但是,我可以做你最明亮的眼睛,帶著你去看最美的地方?!眿寢屄牶?,開心的笑了。從那時起,薺悅就成了全家人的眼睛,他的爸爸只有0。1的視力,他們買菜做飯都是問題。每次媽媽做什么事的時候,薺悅都說:“媽媽,你告訴我,我來。”他們一家雖然爸爸媽媽都看不見了,但是他們一直幸福的生活著。
還有一位孝心少年,他叫楊沛錦,他在爸爸身邊照顧5年了,所有的家務都在他一個人身上,可他只有9歲,如果是現在9歲的孩子,依然被爸爸媽媽捧在手心里,楊沛錦天天放學后都陪伴在她的爸爸身邊,他的爸爸媽媽在她三歲的時候就分開了,他跟著爸爸生活,自從爸爸住院后,他就學著照顧爸爸,也時時刻刻的勸媽媽回家,說:“媽媽,你幫我一起照顧爸爸吧!”有一天,媽媽真的忍不住了,就去醫院幫沛錦照顧爸爸,就這樣,他們一家又重新的生活在了一起。
其實,孝心少年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孝敬父母,幫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都可以當一個在父母眼中的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七
如果不幸發生在我身上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十五,六歲,正值大好的青春年華,我們率真自信,我們在父母的蔭庇下快樂成長。我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我們時而驕縱任性,耍些小脾氣,父母都會一直寵著我們。可是還有一些不幸的孩子們,他們不能像我們一樣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他們甚至還要為“柴米油鹽”發愁。我們在父母的懷里衣食無憂,他們卻還要反過來照顧父母,他們要獨自背負起家庭的重擔,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體驗著人生的酸,甜,苦,辣。他們的人生,就像是用淚水和汗水凝結成的。
他們就是——“最美孝心少年”,用他們單純的愛感動全中國人民。幾個與我們年齡相仿的孩子。他們生活在風雨中,卻一直懷著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那些磨難。在他們聽到自己父母的噩耗時,他們也曾一度悲傷過,但那很快就被一個個微笑所代替,那是自信的笑容,那是一不肯向命運低頭的意志,那是一種敢于向命運發起挑戰的勇氣!
他們雖是少年,但也是一個大寫的“人”。我十分敬佩里面一個叫黃風的女孩。她家很窮,她也只有十二歲。他的父親倒下了,摔傷了,他用板車把他爸爸推到上海去看病,走了五百多公里,但最終他爸爸的腿還是沒能醫好。但他也沒有氣餒,她說:“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了,也許就會發生奇跡?!蔽矣X得她很可憐,為什么不幸總是會降臨到好人身上,不是常說“好人會有好報”的嗎?如果有一天,不幸發生在我的身上的話,我會怎么辦呢?天哪!我簡直不敢想象,像我這樣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孩子,是不知人間疾苦的。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的話,我想我定會不知所措吧,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吧!
但如果上天還不愿拋棄我的話,也許會賜予我神力,讓我得以鼓起勇氣面對難關吧!那我一定要先改掉我那花錢如流水,買東西不看價錢的壞習慣學會如何省錢,不買多余的東西。可如果我家當時真的沒錢到一定地步,也許我還會去勤工儉學,貼補家用。
那么我也一定會好好珍惜自己的父母,珍惜和他們一起生活的每分每秒,生命短暫,人生無價。
在這里,我其實還想跟父母說聲“對不起”。
對不起你們對我給予如此大的期望,而我卻一直讓你們失望;對不起你們對我的寵愛,我卻一直耍些小任性;對不起你們把我養這么大,我到現在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如果不幸發生在我身上,我一定會堅強,擔負起家的重擔,好好的照顧你們,就像你們對我那樣——關懷備至。
“孝”,“老”字在上,“子”字在下,代表擔當,我們作為子女理應承擔起奉養父母的重任,像最美孝心少年一樣,無論生老病死,都對自己的父母不離不棄,以父母為天。
我們在希望之路上,來來往往,盡管坎坷不斷,我們仍不愿放棄希望,所以如果不幸發生在我身上。如果我即將遇到無數的風風雨雨,如果前方便是洪水猛獸,如果……
我都會勇敢,堅強!
在不幸面前,要記得微笑,這是林香教我的。
厄運雖是壞事,但可以使人變得堅強,能夠磨練人的意志。
其實人生中都會遇到挫折和不幸,但是,只要給人生一個快樂的支點,一切都會變的美好。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八
昨晚我看了電視上播出的“最美孝心少年”節目,深受感動。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十個名字猶如十朵花,綻放在我的心間。
當我們還乳臭未干,偶爾躺在媽媽懷抱里撒嬌的時候,他們卻早早地承受了厄運的考驗,成為家里的頂梁柱;當我們無憂無慮地背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他們卻背著木柴艱難地行走在山路上;當我們在書聲瑯瑯的教室里,沐浴著知識的陽光時,他們卻做著許多與年齡不符的事情:做飯、耕地、送票、賣燒烤,甚至在關鍵時刻把自己的骨髓獻出來救母親……
讓我最感動的是12歲的李家幫。他是一個被收養來的孩子。在三口之家里,奶奶雙目失明,爸爸患股骨頭壞死無法正常行走,小小年紀的李家幫成了家里的“當家人”——他是家里的“總管”、爸爸的“拐杖”、奶奶的“眼睛”。李家幫在山下寄宿學校上學,上10天課,休息4天。他介紹,“每次學校放假,都是我最忙的時候。在做好作業的同時,還要幫助家里做飯、洗衣,抽空種好菜地,上山砍柴,保證上學期間奶奶和爸爸生活需要。”兩個多小時家幫就拾到一小推車的柴火。在崎嶇的山路上,一般人走路都要費些勁,李家幫卻能輕車熟路地下山。
他是個陽光少年。“尊重老師,團結同學,樂于助人……”說起李家幫,葛條爬中心小學校長王國營稱贊,“這娃沒有因家庭和自己身世而自卑,是個陽光男孩”。
李家幫是學校學生會的干部,又是班長,平時在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紀律、檢查教室衛生的同時,還能主動幫老師分憂,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
“因上學比同齡人晚一年,李家幫顯得格外有責任心。加上品學兼優,在同學中很有人緣,每當同學在學習中遇到問題都愛向他請教,謙虛的他總是樂意幫助?!崩罴規偷陌嘀魅卫蠋煾嬖V記者。
“大課間”時間,他是班級里的“孩子王”,積極配合老師開展各種文體活動。每年鎮上組織的集體活動,他都踴躍參加。經常步行回家上學的家幫,練就了一個好身體,在20xx年夏館鎮舉行的春季田徑運動會上,取得了800米第一名的好成績。付出了,總有回報。他本人因成績突出,連續多年被學校評為“優秀學生”、“三好學生”。他是學習的榜樣。頒獎典禮錄制現場,隨著孝心少年李家幫事跡專題片的播出,一組組鏡頭給觀眾帶來了諸多感動和啟示,再次讓大家看到了愛的力量和善的光芒。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媒體公益活動形象大使李修平在為李家幫頒獎時,激動地說:“你真棒!盡管只有12歲,你卻是家里的頂梁柱,為爸爸、奶奶撐起了一個家。你的家庭比較特殊,這份愛心,這份責任,感動了成年人。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李家幫被采訪時說,生恩不如養恩親。作為一個被收養來的孩子,雖然和爸爸、奶奶沒有一點的血緣,但卻有感天動地的孝心。有一種親情,是超越血緣關系的,這一點在李家幫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毖胍曋鞒秩税讕r松、歐陽夏丹在主持節目時,由衷地點贊。
“我生活在快樂幸福的家庭里,我要努力學習,爭取考上清華大學,將來回報親人,回報社會,回報國家。”展望未來,李家幫這個自強不息的孩子,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看完這個節目,我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我想:他們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證明了什么是孝心。相比之下,我自愧弗如。父母養育了我,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愛,我不僅要感恩,還要用實際行動去報答他們。今后我一定會好好地學習,關心父母,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他們,也成為一個最美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九
真打起心來欽佩與感動;年齡僅十歲的王薺悅拉著爸爸媽媽的大手,帶著他們快樂地“看”這個世界。母親失明,父親的視力也只有0。1,小女孩也承擔著各種各樣的家務。因為她個子不夠高,在炒菜時,拿一個小板凳踩,放油,加醋,翻炒,手法非常熟嫩;把每塊地板都拖干,把每件東西都歸類,這是她明天晚上要做的家務活,但她并不為此煩惱,還是笑得很開心。屏幕上我看到她那天真的笑容,那笑容包含了多少心意,多少堅強,多少愛心,還有多少孝順??!一家三口的歡笑是發自內心的,笑得甜甜的,溫馨的,幸福的!
原來,“即使只有一雙眼睛,也比三只眼睛低得多?!边@位個子不高,還小,但聰明能干,開朗樂觀的小朋友,讓我懂得了孝順的含義。順從就是孝順,不跟長輩頂嘴就是孝順,管理自己的學習生活更是孝順。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世代傳承下來的。
劉倩,一個非常堅強的12歲女孩,母親在3年級時因病離開了家,和年邁的老奶奶一起生活。田間收獲莊稼的時候,是她突然握住左手的拇指指頭,輕輕嘆了口氣,記者問:“手怎么了?”小劉倩摸著手,爽快地答道:“砍來了,只是刮了一點而已。沒事,事情經常發生。”被刀子割得異常痛,何況是為了一個才12歲的小姑娘。小劉倩似乎早就習慣了這些對她來說叫做“磕磕碰碰”的事情。不過嘴上的還好,可還是讓人心疼又揪心,真是個堅強又懂事的小女孩!幫助父親熬藥,幫助父親試藥,感到藥味苦澀,“我”來幫你倒糖水;收廢品,你的累,“我”來幫你抬;車子上坡時,“我”在你后面幫你推。
記者:“家里有沒有媽媽用過的東西?”小劉倩跑到屋子里拿了一支長竹編,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小劉倩說:“那天做完功課后,給媽媽檢查了一下,怎么也叫不醒她,我以為媽媽很累很累地睡著了。?!毙①徽f完又哭了,我的眼淚也止不??;她相信她說的每一句話媽媽都會聽到,她站在山路上對著天空大喊:“媽媽,我想你!錄像帶上的內容是這樣的:我拿起紙巾,擦去眼淚,然后看著爸爸。
我們向您致敬,全國的孩子向您致敬,您這樣的孝心,我們這座城市的孩子簡直比您差遠了?。晃蚁氲阶约?,再想到您,也感到羞恥,我常常惹母親生氣,不好好管理學習生活,這些缺點在您身上是沒有的。
小劉倩你太感動了,千言萬語形容你的話只匯成一個字:“孝”;我對你的感情也只匯成一個字:“感動”。小劉倩別太累了,記得好好照顧自己。這份在劉倩身上的愛不會消失,會是一條涓涓細流,世代流淌,流淌到全國,全世界。
望著失去母親的小劉倩在天空中呼喊媽媽,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了“母親”二字,也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母親”二字的重要性。母親的愛深深的滲入骨髓,融入血液,牽動每一個神經。母親的愛在空氣中彌漫,使人心碎。深沉的母愛,醇厚的母愛,濃烈的母愛,長久的母愛,比任何其他情感都要遜色三分。
父愛就像一座山,它在我艱難時給我力量,在我迷茫時給我指引方向;母愛就像是春天里明媚的陽光,給我帶來溫暖,給我帶來光明。父母親給予我們的愛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一定是唯一的、最好的、無可取代的。
孝字也許平凡,但是孝字不平凡;父母之愛這個字是多么平凡,但是這種愛這個字是多么不平凡??!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十
今晚,我含淚看完了中央少兒電視臺播出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十位獲獎少年的故事感人至深,平凡而美麗。這讓我不僅懂得了孝心是美麗的,看到了他們面對苦難時堅強地撐起整個家,用實際行動孝敬長輩,孝敬父母,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這些獲獎少年的美德使我感動了,頃刻間眼睛濕潤了,晶瑩的淚花奪眶而出。
放學后,我特意給我班的孩子布置了一份作業,就是觀看少兒臺和中央臺直播的尋找最美少年的頒獎典禮節目。希望我班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都想他們那樣勇敢堅強。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太感人了。當同齡人心安理得地享受著來自父母的寵愛時,有一群孩子早早地擔起了家庭重擔。孝心少年的故事讓我們動容落淚。他們用單純、善良的孝行詮釋著血濃于水的親情。這才是這個時代真正的正能量!
12歲,正是孩子們無憂無慮的時候???2歲的邵帥卻面對著一個連大人都會皺眉的抉擇。為照顧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母親,休學到北京為母親捐獻骨髓。最終在醫生勸說下,媽媽同意了接受移植兒子的骨髓。邵帥少年捐髓救母,孝心感動社會!
17歲的龍花是湖南鳳凰縣的苗族女孩,為了照顧重病的母親和兩個年幼的弟弟妹妹,她選擇了放棄學業,勇敢擔起一個家。然而,龍花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想,這朵開在吊腳樓里的堅強小花用她的樂觀照顧著家庭,用她的堅持守望著夢想。
6歲時黃鳳爸爸意外摔傷高位截癱,媽媽離開家。11歲時她推著400斤的鐵板車把爸爸帶到上海治病。連續10年,她獨自照顧爸爸,給他喂飯、翻身、按摩、換尿片。風霜雨雪再累再苦也不曾放棄!16歲的她說:委屈時看見我爸笑,就沒事了。
貪玩調皮,本應是13歲少年的特質,而命運卻沒有給文龍這樣的機會。沒有父親的相伴,他每天掃地、做飯,照顧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癥的媽媽。面對生活的艱難,從不抱怨。他說他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要讓媽媽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好。
成都女孩路玉婷一邊上學、一邊騎車送機票以維持家用。這個“奔跑女孩”的高中生上個月迎來變故:母親離世…… 堅強獨立樂觀的玉婷,孝敬長輩,勇擔家庭責任,自強不息、陽光向上,看似柔弱卻一直迎著苦難堅強飛奔。
在家庭陷入困境時,她摟著媽媽的脖子說:“媽媽,咱家我頂著?!弊源?,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人生活的擔子,成了家里的頂梁柱。“生活雖然苦了點,但是,只要我勇敢地往前走,我就一定能走過風風雨雨……”賣燒烤的小女孩高雨欣這樣說。
重慶忠縣的吳林香六歲時父母離異,20xx年母親被檢查出肺癌晚期,繼父外出打工,小林香成了唯一的勞動力。小林香本來不愛笑,但是從媽媽病了之后,她便總是用笑容面對媽媽,逗她開心。雖然媽媽最終離開了人世,但她依然微笑著生活。吳林香,逆境中她始終微笑。微笑著坦然面對生活,不拋棄,不失望,堅強地面對逆境。
我想說,你們的孝心感天動地,你們的故事如燦爛的小花一樣璀璨,聽著主持娓娓動聽的講訴,催人淚下,苦難沒有壓垮你們,你們用脆弱的身軀書寫大寫的孝字,大寫的人字。你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是你們讓家庭充滿溫馨,洋溢著濃濃的愛。你們的孝心雖不驚天動地,但濃濃的親情,偉大的精神卻感動神州,你們都是好樣的!愛的指引,帶我們眾里尋你;孝的承諾,溫暖了你我的心。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十一
為了塑造良好的孝心文化品質,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我組織孩子們觀看了中央綜合頻道播出的節目——《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視頻。
孩子們觀看時,被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等11位少年榮獲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跡所震撼。他們因為家庭的不幸,卻過早挑起了生活重擔。像邵帥,為了照顧重病住院的母親,不得不整日往返于醫院與住處之間,晚間穿過一個樹林時為了不害怕,還自編了一首歌《不怕不怕啦》來壯膽。還有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沒有父母,與奶奶相依為命,奶奶頭疼沒錢買藥,他們倆便采茶葉、撿破爛上街賣,換錢買藥……還有“板車女孩”的小黃鳳,從6歲起便開始承擔起照顧癱瘓父親和近乎雙目失明的奶奶的重任。20xx年5月,12歲的她帶上全家僅有的27元積蓄,祖孫三人到達上海。小黃鳳用安了輪子的鐵板床推著父親,與奶奶一起邊乞討邊為父親求醫……
看到這里,許多學生情不自禁地落下了辛酸的眼淚,心靈受到了“孝心”的洗禮,紛紛表示,一定向最美孝心少年學習,關愛家人,行盡孝心。學習他們雖然身處逆境,卻并沒有放棄學業的頑強精神,珍惜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長大成為有用之才,報效祖國,回報父母。
我知道,這樣的活動對孩子們肯定有好處,一定能溫暖孩子的心田,撥動孩子的心弦,照亮孩子們的心靈空間。視頻中的主角,都是他們的同齡人,但是,這些同齡人行動,絕對讓他們覺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這些孩子們所做的以其人其實都是那么平凡;陌生的是,這些孩子們所做的,又是那么不平凡,他們小小年紀所做的一切足以感天動地。
如今的孩子,真是幸福,多數都是生活在溫室之中。他們盡享天倫,盡情地享受著父母帶給他們的一切安逸、一切關心。對于這些關愛,可能多數的孩子都不會覺得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可能都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有的孩子對父母的關愛可能就漸漸習慣了,冷淡了,到最后可能再也感受不到父母關愛了?;蛟S,他們不僅對父母的關愛視而不見,甚至把父母看成是一個枷鎖,感覺厭煩。這讓他們的父母非常傷心,于是,可能各種不愉快甚至互相傷害的故事就上演了。本來很美好的親情顯得無比脆弱,無比疲憊,無比傷痛。
面對這樣的現狀,很多的家長都束手無策。這不得不讓人思考:這個社會怎么了,孩子們怎么了?這到底是關愛的悲哀還是關愛的罪過呢?
其實,仔細想想,問題還是出在教育上。如今的家長,都愿意將孩子養在溫室中,他們只知道怕孩子凍著,怕孩子餓著,怕孩子受到半點委屈,他們幾乎包攬了孩子的一切事物。除了學習,他們不讓孩子勞動,不讓孩子參加活動,不讓孩子接觸自然,不讓孩子了解社會,從來不給孩子任何表現的機會。你想,長此下去,孩子們能有一顆明敏的心嗎,能懂得“孝心”和“感恩”的含義嗎,能知道怎么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品質的人嗎?
所以,真心希望看了這個視頻的家長能夠多思考,我們究竟該給孩子創造一個什么樣的成長環境,我們究竟如何讓孩子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讓他們懂得感恩,學會感恩。
作為教師,我們也該思考,孩子們的一些優秀的品質,僅僅依靠課堂,依靠書本,依靠做題,能獲得嗎?我們何不好好利用身邊的這些資源,借助身邊豐富的平臺,讓孩子們走進多姿多彩的成長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