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熱風主要危害在于高溫低濕環境造成冬、春小麥及棉花等作物生理干旱,影響產量,其中冬小麥受害最為嚴重,對春小麥及棉花的危害僅見于西北地區。小麥開花時如遇干熱風,可造成不實和小穗數增加;灌漿乳熟期如遇干熱風,造成籽實瘦秕,千粒重降低,產量下降;黃熟期如遇干熱風,可使小麥出現“早熟”、“青秕”現象。小麥受干熱風危害的氣象指標,各地區不一,危害程度除決定于干熱風出現的強度、持續時間等因素外,還與作物的品種、生育期、生長狀況、土壤性質、栽培管理措施及前期氣象條件、病蟲害情況有密切關系。
營造防護林帶,搞好農田水利建設以便灌溉(澆灌、噴灌)以及施用化學藥劑等。
1、適時澆足灌漿水。灌漿水一般在小麥灌漿初期(麥收前2~3周左右)澆。如小麥生長前期天氣干旱少雨,則應早澆漿水。
2、酌情澆好麥黃水。對高肥水麥田,澆麥黃水易引起減產。所以,對這類麥田只要在小麥灌漿期沒下透雨,就應在小雨后把水澆足,以免再澆麥黃水。對保水力差的地塊,當土壤缺水時,可在麥收前8~10天澆一次麥黃水。根據氣象預報,如果澆后2~3天內,可能有5級以上大風時,則不要進行澆水。
3、噴磷酸二氫鉀。為了提高麥稈內磷鉀含量,增強抗御干熱風的能力,可在小麥孕穗、抽穗和揚花期,各噴一次0.2~0.4%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每次每1/15公頃噴50~75千克。但要注意,該溶液不能與堿性化學藥劑混合使用。
4、噴施硼、鋅肥。為加速小麥后期發育,增強其抗逆性和結實,可在50~60千克水中,加入100克硼砂,在小麥揚花期噴施。或在小麥灌漿時,每1/15公頃噴施50~75千克0.2%的硫酸鋅溶液,可明顯增強小麥的抗逆性,提高灌漿速度和籽粒飽滿度。
5、噴施萘乙酸。在小麥開花期和灌漿期,噴施20PPM濃度的萘乙酸,可增強小麥抗干熱風能力。
6、噴氯化鈣溶液。在小麥開花和灌漿期,可噴施濃度為0.1%的氯化鈣溶液,每畝用液量為50~75千克。
7、噴灑食醋、醋酸溶液。用食醋300克或醋酸50克,加水40~50千克,可噴灑1/15公頃小麥。宜在孕穗和灌漿初期各噴灑1次,對干熱風有很好的預防作用。